高校管理会计信息化路径分析

时间:2022-04-26 03:52:19

高校管理会计信息化路径分析

摘要:近年来高校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资金来源更具多元化,这对高校预算管理、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和绩效评价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会计在高校管理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加快推动高校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建设进程,使其成为高校管理模式转型的重要助力支持。

关键词:高校;管理会计;信息化;实现路径

一、制定高校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

当前,高校在推进管理会计信息化过程中,需要制定完善的规划。高校可以与自身的特点有效结合,并针对当前信息化水平来制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制定年度实施计划,以此来对高校管理会计信息化总体发展方向、目标和任务进行明确指导,有序的开展具体工作,确保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在工作中有效衔接。

二、构建适合高校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内部环境

高校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建设需要具备良好的环境。当前国家对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这为高校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高校要从校园文化、管理会计人才、内部控制系统等方面入手来为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构建完善的内部环境。在实际工作中,高校要加大对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力度,使全体教职员工都认识到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积极推广管理会计信息化。同时还要加大管理会计人才的引进力度,并重视现有会计人员的培养,加快推进会计人员从现在的核算型向决策型进行转变,为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建设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持。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还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因此高校要加大对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力度。进一步完善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通过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内部监督机制、绩效考核制度等,确保内部制度体系更具规范性,优化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基础环境。

三、建设适合高校自身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应用系统

当前,高校在推广管理会计过程中,需要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突破口,从而使管理会计信息化得到实施。我国各高校在规模、隶属关系、管理水平、发展情况等方面都存在差别,因此,高校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推进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在推动过程中选择与自身相适合的切入点,并有所侧重,制定具体的步骤,确保管理会计信息化稳步、有序的推进。

四、整合、改造已有信息化系统技术平台

目前,高校在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顶层设计,即基于高校长远发展战略出发,在掌握高校战略目标和业务预算的基础上,将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纳入到高校整体信息化建设规划中来,针对高校的实际需要来构建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确保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能够与高校财务系统和业务系统紧密相连。在实际工作中,要针对当前高校管理会计的实际发展情况,并对高校各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对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愿景、目标和功能进行明确。针对高校管理会计领域中建成的各类信息平台进行分析,将与高校实际情况相适应,又能充分发挥信息平台作用,需要统一各信息平台之间数据的标准,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按实际及发展需求对信息平台进行改造升级,使其与高校实际管理需要相符合,从而为高校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加强管理会计信息化安全保障

管理会计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会使用到大数据,这些海量数据对高校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会涉及到高校的敏感信息和涉密信息,一旦信息被人窃取,则会给高校带来较大的损失。因此在高校管理会计信息化推进过程中,要做好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同时在搭建信息系统时,要注意保密性、真实性、有用性、可控性和轨迹记录等等,同时要合理规范数据共享的范围、用户访问权限,从硬件设备到软件服务,从技术到管理,全方位保障管理会计数据及信息的安全可靠。

六、构建高校管理会计信息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近年来,高校通过扩招和合并,大部分高校都有多个校区,而且各校区财务部门都独立开展财务核算工作。一直以来,由于我国高校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针对这种情况,当前高校迫切需要构建管理会计信息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加快推动财务人员向管理决策型转变。通过建立管理会计信息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不仅有利于实现高效率和低成本,而且财务人员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能够积极的参与到高校管理工作中来,全面的推进高校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七、结束语

高校通过加快推动管理会计信息化,可以进一步推进高校管理模式的转型,但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需要与高校自身实际情况有效结合,从而有规划、有步骤的推进,以此来实现高校管理会计信息化,全面提升高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何瑛,周访.我国企业集团实施财务共享服务关键因素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13(10).

[2]陈乳燕.高校管理会计信息化探索与应用[J].新会计,2016(8).

[3]李小奕.高校管理会计信息化有效实施路径[J].商业会计,2015(24).(作者单位: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贾旭光 单位: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