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预算与会计核算研究

时间:2022-11-01 09:14:47

部门预算与会计核算研究

一、部门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概述

部门预算指的是行政事业单位根据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及自身的职责,编制下年度经费预算及收支计划。行政事业单位编制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需要交由上级单位审核、提交立法机关批准,之后才能够实施。2000年我国财政部门开展进行部门预算改革试点,目前已经实施了十多年,预算编制的范围及支出的结构已经逐渐的趋于完善,部门预算管理的透明度及信息化水平逐渐提高,但总体而言还需要不断的完善探索。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现状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是收付实现制,也就是说在事业单位收支行为发生的过程中,不管与其连接的经济业务是否发生都记入收入及费用之中,虽然这种核算方法操作起来比较简单,易于理解,但很难真实的反映出事业单位的资产情况。会计确认时仅仅以实际收到或者支出的费用进行,很容易使得单位资产虚增,不利于财务风险防范工作的开展。近年来,市场经济正在不断的繁荣发展,行政事业单位涉及的业务在逐渐的增多,这为会计核算人员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部分会计核算人员的业务素质难以满足会计核算工作的实际需要,少数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较低,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严重危害了国家的相关权益,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十分不利。

三、如何推进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与会计核算相互协调

(一)完善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会计核算方法。为了更好的协调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与会计核算工作,财政部门需要根据当前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及会计核算工作实际存在的各种问题就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的会计核算方法进行修订,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会计核算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会计科目设置需要根据新的会计准则进行规范,扩大会计科目的涉及范围,明确行政事业单位项目支出与基本支出之间的界定范围,规范财政资金使用方法,统一划分口径,加强会计监督考核等等。(二)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细化预算编制工作,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各部门的职责权限进行清晰的划分,可以适当延长预算编制的时间,预算编制方法的选择应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建立完善的财务反馈及财务报表制度,落实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工作;利用权责发生制确定行政事业单位各项经济事项的适用范围,结合实际情况对单位的会计核算程序进行调整,要能够真实反映单位内部的现金收支行为,确保会计核算信息的准确性。(三)合理设置和调整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核算科目会计人员必须要熟悉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准则,划分会计科目时要统一口径,做到全面化、精细化,根据新的预算法将预算外资金纳入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之中,加强单位资产及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管理。充分合理的利用事业单位现有的会计核算资源,以此为基础调整相关的会计科目。加强会计核算工作及部门预算工作之间的协调沟通,财务部门要及时的与单位内部其他相关部门进行交流,并通过一定的财务监督管理制度提高部门预算的完整性、透明度。

四、结束语

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及会计核算协调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国家的宏观调控都十分的有利,本文主要就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及会计核算协调的内容,现阶段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归纳,重点从四个方面讨论了如何推进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与会计核算的协调问题,仅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有关部门及人员的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王宇 单位:陕西省食品药品检验所

参考文献:

[1]傅光明,傅文.加强地方债务管理促进经济和民生发展[J].预算管理与会计.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