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路径探索

时间:2022-09-14 04:32:52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路径探索

摘要:随着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和公共财政管理变革的不断深入,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地位凸显且愈加受到重视。面对公共财政管理变革提出的新要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本文基于公共财政管理变革的前提,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受到的影响,并简述了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措施,同时分析了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发展趋势,希望对其发展有切实帮助。

关键词:公共财政管理变革;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一、公共财政管理变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

(一)国库集中支付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我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深入实施给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带来了不小的影响———有效降低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行成本,并且有效提升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其主要体现在会计核算项目内容的改变、银行账户管理内容的改变和会计监管体系的改变三个方面。首先,在会计核算项目内容上增加了“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和“财政应返还额度”,同时,会计报表的内容也相应的进行了调整。这样做是为了适应国库集中支付的单一账户体系运转的需要,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供客观支持。其次,在银行账户管理方面,一改以往多银行账户的现状,刚性要求各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单一账户体系的规范化管理,有效避免了财政资金的分散管理情况,提高了其使用效益。第三,在会计以监管体系的建立方面,国库集中支付可以对财政资金进行有效的宏观监管,及时有效的制止不规范的财政资金使用行为,提高监管效率和力度。(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是公共财政管理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了财政预算管理的透明度。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将政府支出经济科目分为“类”、“款”两级;将支出功能科目分为“类”、“款”、“项”三级;将收入科目分为“类”、“款”、“项”、“目”四级。这样做可以使财政预算管理趋于科学化和明细化。在财政预算、核算、决算一体化的运转模式下,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为其在技术上清除障碍、消除“两张皮”现象,为制度正常运转提供基础性保障。(三)权责发生制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民经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原有的收付实现制因其局限性已经无法适应新环境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要求,出于管理效率、税收监管和防范风险等需要,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引入了权责发生制的理念。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进一步将权责发生制与国有资产管理相匹配,通过虚提折旧和摊销的方式,进行固定资产折旧与无形资产摊销,实现了资产管理的真实与完整。在具体操作中,于“资产资金”下设“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的二级科目,通过“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科目进行冲减资产原值,不再将大额资产折旧与摊销计入当期损益。这样做更符合会计准则的精神,也更加真实的对财务信息进行反馈,更准确的体现了单位资产的价值。但是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属于非营利组织的特点,其在财务管理目标、业务活动范围、财政资金申请与使用等方面都给权责发生制的应用带来了更大的难度,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进行进一步的适应性研究。

二、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不足

(一)财务管理水平有待加强。现阶段,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中,由于财务管理意识不强,财务管理水平不高,导致资产负债管理和资金管理均暴露短板,会计核算不科学、不严谨。首先,行政事业单位中财务会计人员的是会计核算的方式多是采用传统的记账形式,忽视了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会计数据错报、漏报的情况时有发生,影响了财务会计数据的真实性和财政资金的管理力度。其次,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管理不到位。这项基础性工作理应受到重视,但在现实工作中,却常常被忽视。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约束,许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效果不理想,影响了会计核算的效果,导致了国有资产的流失。(二)财政监督管理力度需加强。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多数已经建立了财务会计监督机制,有独立的监督部门进行监督管理工作。但目前的运行效果欠佳,其原因是没有形成健全的监督管理体系,监督力度不够。而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实施以来,除了市级单位和部分县级单位保留自主核算的形式外,其余单位的会计核算由会计核算中心统一负责,其自身只需要进行监督的财务报账,导致财务管理工作和会计核算工作相分离,原有的监督部门无法适应新制度和新环境,导致监督效果不明显。监督管理力度不够,直接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因此,财政监督管理体系急需建立与完善。(三)内部控制环境需建立。良好的制度需要配套的运行环境做支撑。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若想达到预期的运行效果,也需要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来配合。但目前在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中,内部控制环境的建立与完善往往被忽视,内部控制环境的建立流于形式。事实上,内部控制环境是否完善,不仅影响着员工的工作环境,更制约着制度的落实效果。因此,对内部环境的重要性认识,是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能否尽快落实的重要因素,决定了各单位的会计核算水平。

三、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发展的趋势

(一)提升会计核算的财务管理水平。从现阶段的实际出发,积极引入最新的财务管理理念,提升相关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从思想根源进行改革,剔除传统理念的糟粕,保留精华部分并注入新鲜力量,让公共财政管理变革可以与时俱进的与经济环境相融合,从根源上达到改革的目的,从而提升整体管理水平。与此同时,应注重构建资金运筹制度,将资金制度与绩效考核制度相结合,强化资金管理水平,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在固定资产折旧与无形资产摊销方面,应积极落实新会计制度的规定,以保证资产的损耗和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二)加强财政监督力度。行政事业单位不同于企业,其财政监督体系应适应自身的非营利性特征,在资产的增加、使用和报废等流程实行统一的管控,并从内部控制和外部审计两个方面共同努力,减少资产的非正常流失,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性。财政监督体系的建立应趋于常态化,争取做到无死角的辐射监督力量,监督部门资金的使用过程、监督单位的经济活动、监督会计核算的工作流程。通过加强财政监督力度、落实公共财政改革,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三)建立并完善相关的制度。在公共财政管理变革中,应建立在相关的制度体系较为完善的基础上。首先,应明确财务管理职能,建立并完善财务预算制度,以此规范资金的使用效益。其次,应积极完成收付实现制到权责发生制的转变,建立固定资产核算和清查制度,以此规范固定资产的管理。第三,应建立并完善会计核算的内部控制制度,与财政预算制度相呼应,形成协调的内部控制环境,提升会计核算的氛围。第四,应建立并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将各项预算指标细化到责任人身上,促进财务目标的实现。最后,应将各制度归结为一个完整的会计核算体系,应用信息化手段,调动每个制度的职能作用,以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发展。

四、结束语

随着财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势必会产生较大波动。特别是作为公共财政管理改革的核心,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制度应该在改革中寻求发展和进步。目前,改革仅仅初具雏形,还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制度体系,这更需要各级次的行政事业单位的继续努力,以期待改革成果的共享。

作者:崔云峰 单位:绥中县财政局财务会计核算中心

参考文献:

[1]刘薇.从财政管理角度浅析行政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J].财经界(学术版),2016,5(03):150

[2]杨杰.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加强和改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方法探讨[J].财会学习,2016,(23):61-62

[3]李洪瑞.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8):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