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发展论文8篇

时间:2022-07-16 10:09:37

职业教育发展论文8篇

第一篇:宁波职业教育的发展特征及启示

一、近代宁波职业教育的发展概况

鸦片战争后,宁波作为“五口通商”之一,成为现代工商业发展较早的地区。一批有识之士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经营方式,在宁波办起新式工商、金融、交通运输和邮电等企业组织。“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民族资本机器轧花厂———通久源轧花厂,从1900年到1912年,宁波先后创办了和丰纱厂等18家工厂”[1]。随着1903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学务纲要》,强调“农工商各项实业学堂以学成后各得治生计为本,最有益于邦本”[2],要求各地开办的实业学堂以生计教育为主要教育内容,1904年卢洪昶、陈屺怀创办育德农工小学堂,宁波的实业教育在如此的经济需求与教育改革发展需求下发端。到1911年,宁波先后共创办实业学堂8所,以教授商业、农业技术为主,培养了一批宁波近代工商业发展需要的教育、政法、金融、工商等技术和管理人员。1911年11月5日,宁波光复,进入中华民国时期,宁波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到1921年,宁波共有棉纺针织业、食品加工业、机器修理业、公用交通业和日用品工业等共39家近代化工厂企业”[3]。当时宁波民族工业以生产生活资料的轻工业为主。“到1932年,宁波全市已有恒丰布厂、立丰面粉厂和冷藏公司等各类新型工厂158家,年产值为1080万元”[4]。宁波民族工业的发展,对农工商,特别是商业与轻工业方面的人才形成了较大的需求。“壬子癸丑学制”的颁布,新学制的建立,引发了创办新式学校的热潮。新式学堂分为两种,一种是将旧有塾学改头换面变为新式学校,另一种是官方或士绅创办新式学堂。1912年1月,宁波临时军政分府筹拨公款,创办宁波公立中等工业学校(现浙江工业大学前身);1914年1月,地方士绅陈时夏、邬子和等创议将四明专门学校改为宁波公立甲种商业学校(现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前身);1925年,美国基督教浸礼会创办宁波私立华美医院高级护士职业学校(现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前身);1934年,由创办的奉化溪口武岭学校改名为奉化私立武岭农业职业学校(现武岭中学)。至解放前,宁波共创(改)办各类职业学校35所。

二、近代宁波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

近代宁波职业教育发展是宁波教育近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根据对发展轨迹的梳理,研究认为具有如下特征:

(一)普通学堂、职业学校、补习学校等多种类型学校开展职业教育

近代宁波实施职业教育的学校共35所,包括各类学堂、职业学校、补习学校等,几种类型的学校定位不同,但都开展了职业教育。第一种如育德农工小学堂“以识字始,进而启迪思想,同时教他们掌握一二门技能,立身于社会广阔天地间”,举办学堂并非开展职业教育,但起到了职业教育的作用;第二种是完全实施职业教育的职业学校,典型代表如宁波公立中等工业学校,此类学校招生对象明确,培养目标以学生发展及社会需求为主,专业与课程设置都比较规范,与现代职业教育颇为相似;第三种是补习学校,主要出现在抗战后到改革开放前,如鄞县私立电声无线电技术补习学校、鄞县私立诚信商科职业补习学校等。它与学堂或职业学校的主要区别在于学生的来源,职业学校的学生是先接受教育后谋职业,而补习学校的学生都已有职业,来补习学校补受教育,通过早晚业余时间参加学习,类似于现代的职业培训学校。

(二)办学门类多样并以商科为主,专业设置特色鲜明

宁波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起源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兴起,为了培养相应的技术人才,一批以培养教育、政法、金融、工商业技术管理人员为主的实业学堂萌生。随后又根据政治及经济发展需求,出现了一批农业、医事、水产、无线电类学校。纵观近代宁波职业学校的发展嬗变,创办农科、工科、商科、师范、医事、水产等六大类职业学校共35所,覆盖了当时职业教育的各方面,办学门类较为齐全。但在35所学校中,商业学校共有14所,在各类学校中所占比例最大,这与当时宁波商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据调查显示,1900年宁波城内和城乡人口为30万,有12万受雇人员。其中60%受雇于商业,30%受雇于农业,10%受雇于杂业(塾师、和尚、占卜者、医生、仆役和厨师)。在商业人口中,商行雇员即占了40%[5]。这一统计反映了当年宁波商业经济的繁荣及其对商业人才的需求量之大。辛亥革命后,宁波商业经济出现了变化,主要发展宁波地方优势的商业,如棉布业、药业、鱼行业、粮食业、南北货业、草席草帽业、百货业等。据1931年统计显示,全市各类商业总数为5350家,资本总额约9,619,984元[6]。商业经济的发展大力推进了商科职业学校的发展,同时也说明职业教育围绕经济需求进行人才培养的实践。宁波近代职业学校在多次变迁与重组中,逐步形成了四大主体,即农、工、商、医类职业学校,如农业职业学校、工业职业学校、商业职业学校和医事职业学校。这四类学校的创办与发展贯穿整个近代时期,且不同门类的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特色鲜明,如农业类学校,以锦堂中等农业学堂为例,主要科别为桑蚕;工业类学校,以鄞县县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为例,科别有金工科、建筑科、土木科、机械科、汽车道路科等;商业类学校,以鄞县县立商业职业学校为例,科别有初级银行科,高级银行科;医学类学校,以宁波私立华美高级护士职业学校为例,主要为护士科。近代宁波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当时经济社会背景发展密切结合,没有贪大求全,每所学校只根据各自的发展优势重点建设相关专业。

(三)地方兴办传统影响深远,私人参与职业学校办学积极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一方沃土,除了官方办学的力量,地方办学传统因素也是重要方面。浙江是一个素有私人办学和社会助学优良传统之地。清末宁波道、府、县地方官员争相兴办书院,民间捐资、集资兴建者亦颇显端倪,且不少书院近似义塾,为以后过渡到创设新学堂奠定了一定基础。近代宁波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多元,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办学,如1904年“陈屺怀相约鄞县人卢鸿沧于盘诘坊创立育德农工学堂,陈任校长,卢出款任董事”[7]。“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举人谢宝书认为振兴中国,必须改变农业落后面貌,遂个人捐资银元一千零一十元,进而募得善款一万三千零四十元,在南谢村创办浙东地区第一所农业专科学校———汝湖农校”[8]。吴锦堂先生鉴于日本明治维新后民富国强之盛况,存实业救国之志,1905年回乡在其东山头创办锦堂学校,历时3年,耗资23万余银元。1911年定名为“锦堂农业中学堂”[9]。

(四)注重实践教学,职业学校实行工学结合

近代宁波职业教育起源于实业学堂,尽管当时没有十分明确地提出实践教学或实习,但实业学堂的教学与实践与动手能力结合的非常紧密。民国后职业教育逐步规范,对实践与实习的要求更加明确,如创办于1912年的宁波公立中等工业学校,修业期间,每周课程除课堂教学外,学生用四个下午时间到附属工场实习[10]。开办于1925年的宁波华美医院附设的华美高级护士职业学校,新生入学半年后半工半读,上午进病房工作,下午上课。二年内读完各科,第三年全日上班实习[11]。在《鄞县县立商业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成绩考查办法》中也明确列出:“学生实习不及格者不得升级或毕业”[12]。

三、近代宁波职业教育发展对现代宁波职业教育的启示

近代宁波职业教育的产生、发展变迁的历史,是宁波教育近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教育近代化的重要内容,近代宁波职业教育突破传统办学思维、创新育人理念,改革课程和教学方式、突出实用为主的技能学习,主张德育与智育并举,涌现了一批职业教育杰出人物,缔造了宁波近代史上的多所著名学校,为宁波近代工商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技术人才。近代宁波职业学校的创办,教学内容的改革,实用人才的培养不仅在当时产生了重要影响,更对现代宁波职业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使现代宁波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史可依,也为现代宁波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启示。

(一)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推进全日制学历教育和非全日制社会培训双轮驱动近代宁波多种类型的学校开展职业教育的特征表明,职业教育不仅为学生开展谋求职业的教育,同时也为需要提高的社会人士提供职后培训教育。为了适应战时需要,在民国后期出现的鄞县私立电声无线电技术补习学校等补习学校大量培养培训相关行业的在职人员,填补了职业学校职后培训的空缺,充分满足了发展的需要。现代职业教育要积极借鉴,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由目前以全日制为主的教育逐步转变为全日制学历教育与非全日制教育(培训)各占50%的比例,扩大并充分发挥职业学校的职后培训功能,以有效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双轮驱动也有利于职业院校突破适龄人口减少的困境,既保证学校正常有序发展,又增强了可持续发展力与竞争力。

(二)吸收近代宁波职业教育围绕工商业发展,积极开展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推进宁波现代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宁波是近代工商业发展较早的城市之一,工商业的发展产生了对政法、金融、工商业等行业的技术人才需求,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大批培养这方面人才的职业学校,这些学校各有特色,按照办学特色与优势开展专业与课程建设,如锦堂中等农业学堂的桑蚕科、鄞县县立商业职业学校的银行科等。宁波现代职业教育要吸收近代职业教育围绕工商业发展积极开展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在区域范围内根据学校发展特色积极构建适应重点产业发展的专业群,围绕产业需求开展特色专业建设,如宁波高职院校目前需根据《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结合“十二五”重点发展的石化、装备制造、港口物流等产业情况,重点建设应用化工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等专业;根据“十二五”提出的五大重点临港产业与十大战略新型产业及其发展方向,增设炼油技术、节能环保设备与应用、文化创意等新专业。积极培养区域经济发展亟需的高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三)继承近代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传统,实现办学主体多元化近代宁波职业教育的办学力量是多元的,官方、士绅、工商界人士、教会等都参与捐资办学,私人创办的职业学校占了当时所有职业学校的很大比例,为近代宁波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现代职业教育的办学,靠政府的支持和投入不能有效满足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如目前宁波市有3所民间投资举办的职业学校,相对于公办学校的数量及培养学生数来说,还有较大差距。建议政府积极创新办学体制,通过激励措施激发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同时呼吁宁波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积极参与办学,可以私人创办独资职业学校,也可通过社会团体筹资创办,还可以私人与政府合作创办,逐渐形成以公办学校为主体,民办学校和企业办学为补充的多元办学格局。多种力量参与办学一方面增加了教育投入,扩大教育资源,另一方面探索了多元办学的形式,满足了社会教育的需求。

(四)借鉴近代实践教学的做法,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有效实施近代宁波职业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解决生计问题,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关键是掌握一二门技能,立身于广阔天地间。因此,各学校开展的教学活动非常强调实践教学,从不同层面不同程度地开展实习工作,为工商业及经济发展培养了一批动手能力强的技术技能人才,满足了社会发展需求。现代宁波职业教育继续发扬近代职业教育的经验,进一步落实《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借助企业先进技术设备、师资等资源,有效提高校企合作质量;各职业学校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实践教学,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加强实习实训管理,有效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作者:张菊霞任君庆工作单位: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高教所

第二篇:职业教育与县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一、职业教育与县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

一般来说,县域经济是指在行政县的区域范围内,以县级政府具有独立的财政为载体,在市场经济配置和县级政府调控基础上,以县级城区为中心点,连接各个集镇,辐射农村腹地的不同层次经济要素间的联系为基本结构的经济系统。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与职业教育紧密联系,二者既具有相互促进的发展驱力,也具有相互制约的反作用力[1]。一方面,职业教育发展能够有效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层次,实现县域内的城乡统筹。在县域经济范围内,通过开展职业教育或相关职业培训,能够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大量劳动力资源,具体表现在:第一,通过职业教育提升农村居民的职业技能,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满足县域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通过对区域劳动力市场分析,可以证明劳动力职业教育水平是影响农村劳动力外出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2]。第二,职业教育的发展能够提升农民的农业生产和经营水平,进而实现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民的收入。第三,通过职业教育培训,提供大量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各类服务型人才。随着我国县域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第一和第二产业逐年下降,第三产业不断上涨,为此,需要大批服务型人才,而职业教育在服务型人才培养方面尤其具有优势。另一方面,县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决定着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的发展规模,经济发展也是教育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职业教育发展将有力促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县域经济实力进一步得到增强,反过来又会促进县域加大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投入,最终在县域经济与职业教育之间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发展环境。

二、县域经济视野下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透视

(一)职业教育思想理念相对滞后,忽略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

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度仍然较低,从学生家长来看,特别在农村地区,由于部分家庭较为贫困,父母对子女的教育重视程度欠缺,子女考不上高中或大学就直接外出打工,很少考虑到进入职业院校练就职业技能。从很多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来看,往往将本区域内的高中或大学升学率作为绩效考核标准,未能认识到职业教育对县域经济或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直接导致职业教育的发展受挫。从职业院校部门本身来看,很多职业院校未能把握好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在办学过程中出现与普教相互竞争的趋势,忽略了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也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4]。

(二)职业教育地域发展差距较大,县域职教发展失衡

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情况来看,东部地区发展远远超过中西部地区,地域发展差距较大。这不仅是受区域位置的影响,更是各个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使然,东中西的经济发展不均衡也直接导致职业教育的发展失衡[5]。东部地区县域经济发达,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投入相对较多,职业教育的教育质量和水平较高。东部地区职业教育与县域经济形成了一个良性互动发展的闭环,而中部地区两者互动能力不足,最终使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和职教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

(三)职业教育资金投入不足,无法满足县域经济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目前,虽然国家不断加大对其资金和政策的支持,但仍然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特别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6]。职业教育的投入经费不足直接会导致教育质量和水平的下降,甚至部分职业院校超额负债办学,只能维持在较低水平运转,发展后劲乏力,人才培养补给不足,从而抑制县域经济稳定、持续发展。

(四)县域企业参与职教办学程度低,职业教育开放性办学不足

从企业参与职教办学情况看,普遍存在企业的参与度低、联合办学层次低、职教开放性不足等问题。县域范围内主要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中小企业为主,大多数企业的规模较小、效益水平较低,对员工的职业教育培训投入更是微乎其微。此外,在产业结构和层次不断升级调整的大背景下,县域内的中小型企业出于短期经济利益的考虑,也不愿意参与到职业教育办学中来。由此可见,职业教育由于缺乏良好的合作平台、外部环境以及企业参与办学的通道,导致职业教育对外开放性办学不足。

三、职业教育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树立为县域经济服务理念,培养适应县域发展的各类人才

正确、科学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是职业教育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职业教育服务于社会发展的思想基础[7]。在树立以人为本育人理念的同时,要树立起服务于县域经济的发展理念,根据当地需求培养人才,实现毕业生的就地就业,最大化地发挥职业教育的价值。

(二)不断提高投入水平,加大对县域职业教育的统筹发展力度

各级政府要对县域职业教育的投入作出合理、科学的预算规划,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不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在加大职业教育投入的同时,还要考虑区域教育发展的平衡性问题。为保障东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需要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职能,针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切实将职业教育融入到县域经济发展规划中来。此外,还要充分认识到不同县域职业教育的发展侧重点,根据“分类指导、梯度并进、协调发展”的方针,因地制宜选择与县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发展战略。

(三)创新办学模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办学

首先,政府应制定相关教育扶持政策,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职教办学,鼓励和支持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8]。可以采取优惠出租闲置的国有资产对民办职业院校予以扶持,对民办院校要进行充分的尊重,保障职业院校办学的自主权和发展权,实现民办与公办共同发展的格局。其次,积极鼓励社会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建立健全相关的激励制度和政策,制定监管措施,支持各类企业与职业学校一道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再次,加大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国内外引入力度,县域之间的职业院校开展合作集团化办学,逐渐建立起一套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师资交流的合作办学模式。最后,将先进的工业园区建设理念引入职业教育,统筹推进职业教育园区的建设与发展,形成职业教育多学校、多层次、多形式的聚合发展的模式[9]。

(四)以县级单位为载体,构建新型农村职业教育培训和服务中心

为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必须从对农民的职业化培训着手,构建农村职业教育培训和服务中心,承担三个功能:第一,为农业产业化培养职业农民,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繁荣农业经济,增加农业产值;通过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技能,增加农民的收入水平。第二,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县域及以上范围内的转移就业。职业教育培训中心的受众群体很大一部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接受职业教育培训,掌握扎实的工作技能,能够有序、有效地向城市进行转移。第三,提升农民自主创业和经营的职业能力[10]。职业教育培训和服务中心依托于广大职业院校、培训机构以及相关企业,对农民进行自主创业式的引导性培训和教育,使其掌握自主创业与公司经营的能力,使有理想、有抱负的农民率先富裕起来,并将带动更多的农民走向富裕之路。

作者:王利华工作单位: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新型城镇化职业教育发展对策

一、新型城镇化为职业教育发展带来机遇

(一)绍兴正处于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从世界城市发展经验来看,当城镇化率达到30%时,城镇化速度会明显大幅增长,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这一过程一直会持续到城镇化水平达到60%以上;当城镇化率达到60%后,城镇化重新进入平稳发展阶段。1998年,浙江省城镇化水平为36.7%,2010年提高到61.6%,其中杭州市73.2%,宁波、温州、舟山高于全省61.6%的平均水平,但低于70%;嘉兴、湖州、绍兴、金华和台州市在50%—60%之间;衢州和丽水市低于全国49.7%的平均水平。绍兴市到2020年的城镇化率目标是68%—72%,由此可以看出,未来一段时间,绍兴将处于城镇化平稳发展阶段,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不仅符合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也顺应了我国城镇化飞跃发展的潮流。在城乡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完成职业教育的转型,如何实现职业教育的再发展,是职业教育者的重要使命。

(二)新型城镇化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1.新型城镇化促进社会分工,增强了对职业教育的根本需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将产生大量新的就业方向、就业岗位和用工需求,创造更多的就业空间,吸引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尤其是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用工需求量增大,亟须职业教育培养大批适应新的就业方向、就业岗位和就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以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用工需求。

2.新型城镇化带动工业化,将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也是企业向城镇集聚的过程,特别是各类城镇工业园区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使企业发展取得集聚经济效益和外在规模经济效益。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使职业院校招生工作变得有利。更为重要的是,职业院校可以更好地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在企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出与企业需求相适应的人才,提高办学质量。这些均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3.新型城镇化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财政保障。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也是一国经济实力增强的过程,是政府财力增加的象征。“配第—克拉克法则”指出,一个国家的城镇化水平与人均收入水平之间有着正相关关系,一个国家的城镇化水平越高,其人均收入也就越高。从国际经验看,一个国家的城镇化水平不仅与人均收入有关,而且与教育发展水平也呈明显正相关关系。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型人力资本的教育,是投入较大的教育,且存在个人收益小、社会收益大的特性,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性。因此,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财政支持,对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依存和适应关系。发达国家或地区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水平和质量较高,而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职业教育普遍发展较差就是实证。

4.新型城镇化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宽松的发展环境。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居民收入的增加,必然带动教育需求的进一步扩大。同时,经济实力的增强为城镇综合环境的优化奠定了基础,包括政府办事效率的提高、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等,这些环境的改善都将提高各个主体参与职业教育投资的积极性。因此,职业教育供给主体将逐渐增加,市场竞争也将日趋激烈,为居民接受职业教育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居民能够根据自身的支付能力、文化基础和兴趣爱好等选择合适的职业教育,积累更多的人力资本,提高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发展职业教育的理念和举措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职业教育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艰难的挑战。化解这一矛盾的根本方法就是要实现职业教育的转型和重新定位。职业教育的转型和定位必须以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方向和需求为导向,本质上就是要解决职业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及如何培养人才,以满足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在需求的问题。

1.整合全市职教资源,做大做强职业教育,更好地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服务。近年来,我市加快了职教资源的优化整合,优化学校布局,调整专业结构,推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但目前全市职业学校专业调整任务还未全部完成,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的专业体系还未完全形成。为此,应按照我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把职业教育的统筹发展纳入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制订统筹城乡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使全市职业教育在布局结构、专业设置和育人质量上与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新型市民的要求相适应,力推新型城镇化建设。

2.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构建多层次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的目标、层次和结构必须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人力资源的要求相适应,才会产生真正的质量和效益。因此,构建丰富而具有多层级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是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改革重点。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服务于产业需求,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全力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首先,要对接市场开设专业,使学校所设专业成为与城镇化发展和市场需求对应度高、人才需求量大、影响力强的主导专业,以满足新型城镇化发展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其次,要根据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加强校企合作,利用学校和企业优质的教学和实训资源开展“订单”办学,企业和城镇化发展需要什么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人才。第三,要加强中、高职衔接,构建人才培养立交桥,提高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层次,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高技能人才,满足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

3.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培养—就业”一条龙服务体系。相对于其他教育类型而言,职业教育在城市化进程中承担了更多的历史使命和责任。然而学校本位的职业教育办学思想造成职业教育功能缺位。这主要体现在:学校本位的职业教育强调学历教育,忽视非学历培训;重视职前教育,忽视职后培训;重视长周期教育,忽视短周期教育等。职业教育要根据全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总体要求,改变传统人才培养方式,引企进校,推行“厂中校、校中厂、做中学、学中做”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工学结合、弹性学制、模块教学、项目教学等多种形式,培养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的、适路对口的职业技能人才。大力发展成人职业教育,积极开展企业职工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不断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的各类技能人才。

4.以新农村建设为导向,提高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并非是放弃农村发展,而是要一边转移富余劳动力,一边加快新农村建设。在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同时,培养农业现代化所需要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要重视农林职业院校涉农专业的建设和投入,并以其为载体,联合农业教育、科研、推广等部门,建立起免费服务农民的职业教育体系,培养一批能够扎根农村的具有现代科技管理意识的优秀人才,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农业技术人才和农村管理人才。

作者:石鑫炯工作单位:浙江省绍兴市教育局

第四篇:水利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1水利职业教育面临新形势

1.1水利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迎来重大战略机遇期

2013年10月16日,水利部、教育部在北京联合召开全国水利职业教育工作视频会议,这是继2013年初水利部、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水利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称《意见》)后,两部深化水利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我国水利职业教育获得了有史以来的空前关注。近年来,从中央到水利部、教育部,分别对加快职业教育、水利事业、水利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等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文件。如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1年,中央以1号文件印发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以下称《决定》),并召开了有史以来规格最高的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对水利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新目标和新要求,为我国水利事业改革发展奠定了新基调;同年,水利部颁发了《全国水利人才队伍建设“十二五”规划》(以下称《人才规划》),对今后一个时期水利人才发展作出了战略规划。这些重要会议与政策利好为我国水利职业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春天,标志着我国水利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迎来了重大战略机遇期。

1.2水利职业教育面临深化改革、加速发展的重大任务和挑战

水利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关系到我国现代水利发展目标和任务能否如期实现,关系到水利人才队伍建设能否满足大水利的发展要求。一系列的政策利好给水利职业教育带来重大战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深化改革、加速发展的重大任务和挑战。如水利部《人才规划》提出目标,到“十二五”末期,水利系统职工队伍文化水平和专业能力进一步提高,其中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人员比例由“十一五”末的61%提高到69%,新进人员受高等教育比例达60%;《意见》则对加强水利行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推进水利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系统性、纲领性的顶层设计意见,并将新时期水利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归纳为推进五个建设,实施四个计划、一个工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如何加强组织指导,贯彻实施好中央、水利部、教育部等一系列的有关水利职业教育的政策和意见,是水利部门和水利职业教育战线共同面临的课题和重大任务。而如何把握时机,结合自身条件和区域发展实际,加快转变办学思路,加强院校内涵与能力建设,推进水利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更多符合新时期要求的水利技术技能人才,已成为新形势下水利职业院校必须直面的挑战。

1.3加快水利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是大力推进现代水利人才队伍建设的必由之路

水利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和地位。它肩负着水利行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任,是我国水利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推动我国水利、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基础性保障。《决定》明确提出,要全面提升水利人才队伍素质。在我国当前水利发展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加快水利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大力推进现代水利人才队伍建设的必由之路,也是落实中央关于水利工作部署、推动我国水利事业跨越发展的迫切需要。

2水利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十一五”至今,我国水利职业教育取得长足发展。水利主管部门、水利教育协会牵头组织实施了水利职业教育示范院校、示范专业建设等计划,开展了水利职教名师评比活动,组建了水利职教集团,组织开展了全国水利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扎实推动了水利职业教育工作的发展。水利职业院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根据我国水利事业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水利行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作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我国水利职业院校规模不断壮大,高职高专院校从3所发展至24所,全国共有独立设置的水利中职学校42所,年招生规模达12万人,在校生35万人,比“十五”末增长30%。水利职业教育已形成以行业为依托,以中职教育为基础,以高职教育为龙头,办学规模稳中有升,办学实力不断增强,校企合作逐步深入,人才培养水平稳步提高的良性发展局面。当然,水利职业教育在取得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1)水利职业教育在我国水利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上历史遗留欠债较多。据统计,目前全国县以下水利基层技术工人队伍中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仅占36%,县市水利局长和乡镇水利站所长中具有水利专业背景的仅占39%。长期以来,基层水利人才队伍总体业务素质、文化水平不高,尤其是水利技术技能人才匮乏,与我国水利职业教育未能满足基层水利人才队伍的结构、规模与质量发展要求有着密切关系,水利职业教育在我国水利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上历史遗留欠债较多。

(2)水利职业教育在区域发展和教育层次分布上不平衡。目前,我国水利职业教育发展存在东部强西部弱、高职强中职弱、应用型本科缺的局面,区域范围内水利职业教育院校的布点、办学实力、教育层次等都存在较大差距。以福建水利职业教育体系为例,目前全省仅有一所水利高职院校(省级示范校),承担高等职业教育和水利职业培训任务;目前全省没有设置水利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仅有一所211本科高校(福州大学)开设水利类本科专业。中间强、两头缺的局面使得优化水利职业教育层次在该省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3)水利职业院校的内涵和能力建设水平与现代水利职业教育要求差距较大。主要表现有:水利职业院校现有专业结构尤其是水利类专业设置与建设现代水利的要求存在差距,目前水利院校水利专业设置如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水电站动力设备专业等存在重传统轻现代、重工程轻管理等问题,水利职业院校办学规模逐年扩大但水利类专业规模增长缓慢;水利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和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任重道远,高端人才引进困难;校企合作企业主动性不强,参与教学被动,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缺乏行业与企业的有力支持与互动;水利职业院校总体社会服务能力不强,职业技能鉴定、职业培训与技术服务能力有待提高等。

(4)针对水利职业教育的政策宣传与资金投入力度有待加强。近年来,有关水利、水利人才队伍建设、水利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为水利职业教育跨越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政策支持和发展空间,但一些单位和部门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与宣传方面仍存在计划性不强、学习不深入、解读不到位、政策研究与贯彻执行打折扣的现象,对上级政策的宣传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此外,在水利职业教育资金投入与扶持方面,由于需求资金量大、涉及项目多、筹措渠道和责任单位交叉分散等,水利职业院校在资金筹措上往往面临困境,针对水利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与管理有待加强。

3新时期加快水利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策略

3.1优化现代水利职业教育体系布局,畅通体系内学历教育的升学渠道

根据《意见》,水利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之一是到2020年力争建成现代水利职业教育体系。这个体系层次完善,结构合理,以中职教育为基础,以高职教育为骨干,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衔接。为此:一要尽快摸清现有水利职业教育体系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水利院校家底。应发挥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的主导作用,对全国水利职业院校的专业结构、办学层次等现状进行全面调研,统计我国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水利类专业在现有水利职业教育体系中的结构比例等数据,再对照发展目标,找出差距。二要尽快启动现代水利职业教育体系布局优化工作。针对现有水利职业教育体系在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上的缺陷和不足,在充分调研和分析论证的基础上,调整和优化水利院校在区域上的布点和结构,尤其要充分考虑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对接设计。三要畅通水利职业教育体系内学历教育的升学渠道。2013年4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自2014起全面推行6种多元化高职招生政策,这将给水利工程技术等艰苦行业招生带来更为激烈的生源竞争。水利职业院校要主动适应生源市场的竞争;教育、水利部门应在水利职业院校扩大招生规模、订单人才培养、定向招生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为水利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进一步拓展空间,畅通水利职业教育体系内学历教育的升学渠道,解决水利基层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在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三者间的学历提升问题。

3.2狠抓内涵建设,提升水利职业院校办学与社会服务能力

一是深化水利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水利院校要以适应职业教育招生制度改革、建设水利职业教育体系为契机,重点加强水利类专业建设,不断优化专业结构,调整并完善水利人才培养规格,扩大水利类专业招生规模,以满足现代水利大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要通过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分步实现课程教学内容与水利行业职业标准相对接,教学内容与水利行业工程建设、管理过程相对接。水利院校要加大实验实训设备投入,进一步强化并提高学生职业技能训练水平,不断提升与行业水利企事业单位在人才培养、职业培训和技术攻关等方面的合作水平。二是着力提升水利职业院校师资队伍水平。要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引导水利职业院校及合作企事业单位深度参与,完善专兼职教师聘任、培训进修制度,提高专兼职教师专业教学能力。依托校企合作平台,鼓励教师下厂参加水利工程实践锻炼。通过选聘水利企事业单位优秀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不断提升水利院校“双师型”教学团队素质。要在水利协会、水利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水利职业教育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水利职教名师、水利职教新星等评选和实施方案,并在全国水利职业院校范围内建立有效管理和激励机制,如定期选拔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的水利院校培训交流。三是努力提升水利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水平。社会服务是水利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之外另一重要职能,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是水利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新形势下,水利职业院校要认真整合人才、设备、场地等优势资源,依托行业,密切联系企事业单位,搭建融合职业培训、技术服务与推广、学历提升、继续教育等为一体的社会服务综合平台,并借助现代网络、移动通讯等信息技术手段,积极开发信息化管理系统,为产学研结合、技术推广、职业培训、学历教育等提供便捷、多样化的服务。

3.3强化重点项目引导,带动水利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一是着力实施水利职业教育教学类项目。在原有水利示范院校、示范专业建设的基础上,由水利行业主管部门、水利教育协会在全国水利职业院校范围内组织开展水利职业教育卓越院校、水利类重点专业实习实训基地、水利类特色专业、共享资源课程、水利类专业教学资源库、水利类系列教材等一批教学类项目的遴选及建设工作。由于教学类项目众多,涉及院校面广,项目建设基础、周期时长不一,为此应积极搭建项目综合管理信息化平台,加强项目建设立项、过程管理、结题验收管理、项目实施工作进展情况通报和公示评议活动组织。二是着力实施水利职业教育服务类项目。大幅提升水利基层人才队伍业务素质,提升其学历,落实水利职业教育服务我国新农村建设等任务,都需要水利职业教育服务类项目的大力实施开展。新时期,应在水利行业主管部门、水利教育协会的统筹下,有效梳理水利职业院校及行业内各类培训机构组织,并依据水利高等职业院校为主、行业培训机构为辅的原则,重新核定培训分工、对象及任务,如县市水利局长、基层水利工作站(所)长、水利基层业务骨干培训,水利基层职工学历提升培训等,并统一纳入信息化、网格化管理。三是着力实施水利职业教育集团建设项目。在现有组建水利职业教育集团实践的探索基础上,由教育部、水利部牵头组建中国水利职业教育集团。在此基础上,依据中国水流域、区域行政划分等原则,实施由部分省级水利主管部门联合牵头、省级政府有关部门参与的流域性或区域性水利职业教育集团建设项目。实施该建设项目将大力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内行业、企业、学校之间资源信息共享、优势互补,提高成员单位间共建、合作效率和水平,促进水利职业教育良性发展。

3.4加强政策学习宣传,建立健全统筹协调机制,加大水利职业教育资金投入

随着有关水利与水利职业教育一系列政策文件的颁发,在国家层面上,水利职业教育的地位已得到大幅提升。当前,应进一步加强有关政策的学习宣传组织与引导工作,营造促进水利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提高全民对民生水利、生态水利及水利职业教育战略地位及其重要性的认识。要通过对上级政策重大利好的学习领会,把它转化为真正的政策红利。要建立健全统筹协调机制,落实政府、教育、行业主管部门的责任,加强沟通与协调,保证水利职业教育资金足额投入。一是认真梳理各级资金投入政策,在整理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明晰各类资金筹措、组织与协调负责部门。二是对于政策明确规定,需要地方政府、行业主管及有关部门制定具体实施办法予以落实的,应加强各部门的协调、沟通与配合,进一步明确上级资金投入政策落实的具体实施办法和时间表。三是规范资金的使用和审计制度,确保各级资金使用安全,规范水利职业教育专项资金的预算、使用和监督管理。

作者:祁建斌工作单位: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第五篇:职业教育均衡发展途径

一、教育均衡发展的含义

“均衡”一词属于一个经济学领域的词语,它最初指的是市场上各种商品之间的供给、需求以及商品价格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当市场上的商品在其价格上与商品的供给和需求量相等的时候,就可以被称之为均衡状态。当然这种均衡状态是很难实现的,属于一种理想状态。教育学中的均衡同样来源于这样一种理想状态的想法,它是从经济学中的均衡中移植过来的,指的是一定时期提供给个人的教育机会和提供给社会的教育产品,与个人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达到相对均衡,或者说是教育的培养规格、模式和培养效果能同时满足社会人力资源的发展需求及个人发展需求,并在这两点上达到平衡的理想状态。

二、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内容

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环节中的一种,其均衡发展状况指的是职业教育的培养规格模式和培养效果能同时满足社会人力资源的发展需求及个人发展需求,并在这两点上达到平衡的理想状态。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职业教育培养人才与社会需求量相等

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与社会需求量相等时,才能算的上均衡。在社会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由于每个时期的经济技术水平、产业结构的不同,社会对职业技能的人才需求是不同的,在农业时期,由于人们普遍以农耕为主,社会对于综合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不是太高,因此职业教育的发展仅仅局限于某个专业方面,比如农业、种植业。而当社会发展到工业社会时期,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高了,由原来的种植业向工业技能方向发展,而职业技术也在此背景下迅速发展,其专业更加丰富,且需要接受职业教育的人数比例增加,职业教育逐步规模化、制度化和系统化。知识经济时代,社会产业结构进一步变化,三大产业比重重新得到调整,调整后的产业中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在此基础上,中国职业教育的专业发展逐渐向着综合性、技能性的方向发展。由此可见,职业教育必须在人才培养规格、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等方面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相协调,才能推动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二)职业院校办学目标、条件与求学者个人需求相一致

凡是进入到职业技术学院学习的学生,都希望自己进入到一个符合自身发展需求,且价格便宜、师资队伍高、专业技能强、办学条件优等的学校学习,同时希望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资格认证考试以及一些社会实践的机会,这是求学者所追求的,而要想达到平衡,职业学校也必须从这些方面入手,为每个人提供相对平等的教育条件,以实现教育公平的理念。

(三)职业院校应同时满足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需求

职业教育院校应同时满足社会与个人的发展需求,在这两者之间寻找平衡点。要想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首先,在社会不同的发展时期,经济发展状况对职业教育本身的需求和学生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是不一致的,前面已经分析过,农业经济时代,经济发展状况要求职业教育多向农耕专业发展,然而,学生都挤到这一个专业上,让想学别的专业的学生感到无法满足;其次,在发展规模方面,一些落后的地区,经济发展需求较低,职业教育发展较为落后,学生想要接受较高的职业教育却无法满足;再次,在企业的需求方面,企业希望学校能够培养出岗位技能型人才,即毕业就能上岗的专业人才,然而学生却希望在获取专业技能的同时,能够获取更多的其它知识,以求自身的全面发展。所以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必须充分考虑三方面问题:首先是职业教育本身所具备的软硬件,其次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最后是人才。职业教育必须在这三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才能使整个教育处于理想的均衡状态。

三、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接受职业教育,然而,正像前面所分析的,由于教育形式丰富多样,加上职业教育本身所具有的一些劣势,导致目前职业教育发展并不是很顺利,且在均衡发展方面存在很大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软硬条件无法满足学生心理需求

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目前职业技术学校遇到很大的竞争,面对中国各大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院唯一能吸引学生的就是它的办学目标方面,相对于大中专院校,职业院校的办学特点是技能为主,为学生提供求职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且增设更多的社会实践环节,让学生毕业后就能直接就业。然而,这一目标对职业院校的软硬件要求非常高,如师资方面必须多聘请一些企业部门管理人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实习与实训环节必须投入大量资金与人力等,这些都需要学校加大经费的投入。然而由于职业院校本身与各大院校相比受重视程度较低,国家对这些学校的投入也比本专科院校少,导致目前我国职业教育预算经费的投入不高,影响了学生报考职业院校的积极性。经费投入不足,职业院校自然在软硬件装备及教师的引进方面存在很大差距,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及办学质量。

(二)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一致

尽管目前很多职业院校在学生技能方面与企业挂钩采取了不同措施,比如工学交替、职业技能培养、订单培养等方式,与企业签订一定的协议,试图通过与企业合作办学的方式来为学生提供技能培养加专业实习,以保证学生在毕业后能够直接进入工作岗位。然而,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与企业对员工的综合素质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学校的办学与市场需求尚有差距。学生有时能够掌握专业知识,却无法掌握专业技巧,能掌握工作内容,却无法学会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学校还需要进一步增强课程内容的实践性和职业性,实现专业课程内容的结构化和系统化。

(三)职业教育本身吸引力不够

尽管目前职业教育的发展非常迅速,且在规模方面及广告宣传方面做得比较充分,但是职业院校本身的吸引力并不是太强,这使得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人们普遍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这种偏见主要是受传统文化影响,长期以来,中国老百姓有这样一种看法,即职业教育属于一种技能型教育,餐饮、理发、伙食等,这些都属于社会底层人员做的工作,所以很多家长都不愿意将孩子送到这种学校学习。其次,人们对职业教育抱有“培养成本高,就业回报低,毕业发展空间小”的成见,不愿意选择职业院校就读,把接受职业教育看作不能接受高一层次教育的无奈选择。这样,造成职业院校生源不足,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技能性人才的需要。

四、我国职业教育均衡发展途径探析

(一)国家划定职业院校软硬件的标准线

由于目前很多职业院校属于国办学校,因此国家的投入对于职业教育的平衡发展作用巨大。而导致目前各职业院校软硬件设施无法满足广大学生需求的原因,在于国家对职业院校的投入太低以及职业院校本身无造血能力,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根源做起,即国家划定一个职业院校软硬件投资的标准线,任意一所职业院校必须达到这一标准,否则国家不予注册。

(二)建立健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机制

职业院校要在人才培养方面近距离接近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让学生真正实现毕业即就业,就必须建立健全企业参与制度,让学生每年都能接受企业实践。同时,要利用学校现有的条件,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动手机会。比如可以在学校食堂开设学子食堂,厨师全部是学校学生,学生在上学的同时,可以感受到自己技能掌握的程度以及工作的心理状态。同时学校还可以开设一些小型的服务岗位,让学生上岗实践。总之,要为学生灌输学校即是社会的思想,并努力为学生创设这一环境。只有这样,当学生真正脱离学校进入到社会中去,才不会感到脱节。

(三)提高职业院校的吸引力

学校软硬件设施再好,投资再多,办学效果再好,没有生源或没有吸引力,仍无法实现均衡发展,因此学校应重视对自身的宣传,提高人们对职业院校的认识度。比如可以加大学生奖学金,提高职业学校各项优惠待遇,降低学费,增设贫困生免费就读的机会。另外,加快健全职业教育体系,吸引更多有志之士报考职业院校,从而实现职业教育办学与社会大众需求的平衡。

作者:刘颖吴威工作单位:长春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生物技术分院

第六篇: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缺失

一、现代职业教育技术本科的背景设定

在我国,如果纯粹办高职教育,毕业生容易就业但不容易得到升职;如果纯粹办本科教育,毕业生就业就没有保障,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普通学历教育的弊端由此可见。现在出现的“技工荒”与大学毕业生高失业率相矛盾的怪象,更是促使我们要找到一个能同时满足学生和社会需求的新型高品质技术人才层次的教育。这为技术本科的诞生准备了条件。技术本科历来是教育界的一个敏感话题,但也不可避免,尤其是现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的关键在技术本科的构建上。目前我国虽然已经有了广义上的技术本科雏形,如青岛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等一批学院已开始试点,开启了我国技术本科的初探索阶段,但目前技术本科具有明显的依赖性,其多是以普通本科为依托进行的。让技术本科具有独立性势在必行。

二、技术本科与普通本科的区别

技术本科是为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而产生的,特别是为满足中职生和高职生升学需要而开设的本科,其与普通本科具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1.技术本科和普通本科的相同之处

①层次

技术本科和普通本科都是本科层次的教育,二者是平行相关的关系。在我国现行教育体系结构中,本科层次的教育有高等教育的普通本科,还有成人教育的“高起本”教育,但仍没有真正意义上职业教育的技术本科,因此建立同等层次的技术本科就显得尤其重要。

②学位证书

技术本科和普通本科所发的学位证书应该是相同的。就文凭“含金量”而言,二者都是一样的。技术本科侧重的是技术知识的拥有,普通本科的文凭代表的更多的是理论知识的拥有,二者是相互补充的。就社会价值而言,二者都能够创造社会财富,所以技术本科和普通本科的文凭功效是一样的。

③核心价值

技术本科和普通本科都以培养现代社会有用人才为理念,以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为任务,目的都是教会学生探索和发现知识,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促进社会繁荣发展,二者的所具有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一致的。

2.技术本科与普通本科的不同之处

①内涵

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对技术本科下一个完整的定义,一些学者认为技术本科就是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技术本科是一种特殊的应用型技术本科。笔者认为技术本科不但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级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也是一种具有“宽入口、强专业、熟技能、高素质”特征的教育,更是一种为社会培养技术闳才的教育。而普通本科注重的是学生的理论学习,具有“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高素质”的典型特征,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

②教学手段

技术本科在教学手段上主要体现在技术特征上,技术本科强调教学要将理论快速付之于实践,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快速结合。而普通本科更多的是停留在理论教学上,缺少让学生充分实践的机会。

③课程设置

在课程开发上,技术本科课程主要是为发掘学生实践和应用方面的潜能,而普通本科则是注重学生思辨性潜能的开发;在课程设置上,技术本科注重设置一些培养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课程,而普通本科则注重课程的理论知识学习;在课程特点上,技术本科具有应用性特点,普通本科具有理论性特点。

④培养目标

技术本科基于适应社会需要,以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为出发点,不但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基本素质能力,还要突出“应用”的宗旨,重视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具备生产、管理和创新等能力。技术本科和普通本科都是在本科专业基础上培养社会高级人才,但技术本科培养的是社会急需的技术型闳才,而普通本科培养的更多的是具有理论知识的“宽口径”人才,二者相辅相成。

三、技术本科创建之必要性

1.解决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瓶颈”问题

现代职业教育的中高职衔接已有了初步成熟的模式,近年来更是积极探索和建立了“中高职一体化”的模式。但目前缺失的主要是中职与本科层次教育的衔接。中职学生如果想进一步提高自己,主要有“对口高考”和普通高考两种方式,其入学后的专业学习也多偏向理论知识,缺少甚至脱离了技术层面的深造。这种发展“瓶颈”严重阻碍了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应该理所当然的涵盖本科层次的教育,建立职业教育范畴的技术本科,甚至还应包括职业研究生层次的教育。如果在技术本科的基础上适当加强职业型研究生的培养,那么职业教育体系就会更加完整。

2.增强现代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目前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不强,这是一个公认的事实。资料显示:在2010年,只有9.19%的中职生升入各类高级学校[1]。职业教育吸引力之所以不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体系结构不完善,缺少本科以上层次的教育,不能满足大多数中国家庭对孩子学历的期望。而只有打破这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的“瓶颈”,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才可以得到提升。美国的职业研究生教育主要为一个州的某个地区服务的州立大学所开设,美国还颁布了衡量职业技术教育中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指标(《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2]。澳大利亚在高等教育阶段中就包含有职业教育研究生证书(Vocation-alGraduateCertificate)和职业教育研究生文凭(VocationalGraduateDiploma)。在我国,如果现代职业教育的体系能够得到合理的打通,拥有像普通教育那样连贯的“一条龙”式的结构体系,社会就会认可这种新型的职业学历教育,现代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就会得到大大的增强,也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选择这种有保障的职业教育。

3.完善培养技术闳才的途径

技术闳才是指为进入应用科学和现代技术领域就业而准备的具有技术和专业双重知识的人才。职业技术本科教育就是为了促进学生职业技能和素质提高的一种教育,是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发展大趋势的一种的教育。技术本科要遵循“技能与知识并重,数量与质量并行”的原则,协同创新以培养复合型人才。技术本科的培养人才模式不同于普通本科的学术型、工科型或理科型的培养模式,其不但要有极具特色的本科学科专业,还要有培养特色技术型人才的理念定位。我国不仅要积极吸收欧美、日本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已有的技术本科的经验,还要择其善者而从,其不善者而改,真正把握技术本科闳才特色培养内涵,加速进行现代职业技术本科的试点工作,努力建设具有独立性质的现代技术本科。

四、技术本科办学方式之设想

技术本科应遵循“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原则,形成以政府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以及三教统筹的办学管理体制。那么技术本科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办学方式?选择什么办学主体?这就需要依据当地的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程度以及学生兴趣等制约因素进行合理的选择。

1.改造

九十年代,我国一些偏重应试的老大专改造成了实践型的高职院校,并且办得很有特色,也非常成功。可以借鉴高职改革成功的经验,改造传统职业技术院校,使技术本科成为现实。在改造过程中要注意加强特色专业的改造,还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适当以普通本科院校为依附,建立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立交互通,使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协调发展。提倡传统职业技术院校进行“换名”,例如可以将这些院校称之为职业技术大学或职业应用大学,这样可以给予职业教育学生以升学的动力,提升职业教育学生的数量和质量。

2.升格

“生于斯而长于斯”,笔者认为升格是最好、最经济的办学方式。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就是以地方高等职业教育为纽带,从专科层面升格为本科院校的。适当让具备办学条件的高职院校以现有条件为基础升格为职业技术大学,让高职院校自己办本科,满足职业院校转型的共性和个性需求,这对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专业发展、师资培养以及院校的可持续发展都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在高职院校升格办本科的进程中,一定要制定突出技术学科的量化标准和质性标准,由政府和职教专家严格审核是否符合这些参考标准,对符合条件的专业升格为技术本科,不符合条件的专业不予升格,继续停留在专科层次。

3.联合

日本的技术科学大学是政府支持办学的典型,这种大学没有设置文科,只有理工科,国家划拨大量款项来支持办学。在日本国内,科学技术大学具有一本到二本之间的实力,所以还是很受本国学生和留学生欢迎的。我国不仅要学习日本政府方面对技术本科的支持,还要充分依靠社会参与、行业指导和企业助推,全方位带动高职和普通大学的协同发展。促进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是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与职业教育的夥伴关系越来越明显,企业具有带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让企业参与办学,不但能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还能为学生就业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

4.依托

技术本科可以下设在普通高校或高职院校的某个部门。美国社区学院早已成为其现代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美国的社区学院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本科教育。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过:“社区学院是美国的最佳特色。”[3]克拉克•克尔也说过:“两年制社区学院的发明是20世纪美国高等教育的伟大革新。”[4]相比于四年制的普通本科,两年制的社区学院对于那些适合尽早工作和需要快速取得学历的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美国社区学院的2年制职业本科教育虽面临不少问题,但它的许多独特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比如在招生政策和办学模式上,美国社区学院除了对年龄限定以外,其他几乎没有什么要求。

5.合并

合并是一种优化整合教育资源的方式。基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学校进行合并,可以组建一个联办形式的新技术本科大学。在学校合并方面,我国高等教育早在1992年就兴起了一种“合并风”,并且于2000年达到高潮,标志就是北京大学兼并北京医科大学,使其成为北大医学部。学校合并有多种形式的合并,但无论是“强强联合”、“以强带弱”还是“弱弱互帮”,对技术本科的发展都是有非常大的积极促进作用和历史意义的。

6.转设

转设就是经由教育部考核专家组的综合评审,对一些满足二本院校条件的三本独立院校进行转换更名。独立院校在我国是一种新型的二级学院,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和河南大学民生学院都属于此类院校。转设就是对这类院校进行“正名”,使其脱离母体,成为一个独立的二本院校。政府要鼓励这类院校转型为职业技术大学,使其成为具有三本与二本实力的中国特色技术本科,成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奇葩”。

五、对技术本科的总结与展望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通过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和在校生规模上于2002年的473.55万人、1190.76万人猛增至2010年的870.42万人、2087.00万人,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和在校生规模也分别从2002年的161.70万人、376.28万人增至2010年的310.50万人、966.18万人,初步达到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中所要求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大体相当的目标。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国家战略目标,此时技术本科的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相信在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时机成熟,技术本科就会随之诞生。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期,若要经济得到有效且直接的改变,就要摆正“重学轻术”的价值观念,正确认识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职业教育若得不到合理发展,我们经济转型的步伐就会放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得不到重视,那么职业教育就不会有很好的吸引力,就不会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因此技术本科的构建要与国家政策、和谐社会构建、经济发展相一致,以满足最广大人民的需求为出发点,办出特色。

作者:王震爨理焓工作单位: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第七篇: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思考

1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概念

实现农业现代化、保障农产品安全和社会和谐发展必须加速培养现代农业技术人员,这一问题现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县域职业教育与培训网络。《纲要》极具战略眼光地将农村与县域职业教育、将职业教育与职业教育体系紧密联系、同步建设。从《纲要》的表述中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建立和完善现代农业和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对促进教育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时代意义。培养技能型人才,造就新型农民是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原农业部副部长刘瑞龙认为,农业教育、农业科学研究、农业生产三方面紧密结合,要建立以理论联系实际为思想内核,教育、生产、科研相结合为具体表现形式的农业职业教育办学机制[2]。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目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相关论述也只是提到了农村职业教育、农民职业教育、农民培训工程等概念。笔者认为,所谓现代农业职业教育,是指以教育培养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和新型农民、研究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服务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职业教育体系。

2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定位

2.1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是研究推广现代农业技术的有效途径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数据来看,全国农村人口仍然有6.74亿,占50.32%,农民占到了总人口的“半壁江山”。尽管中国正在向工业化、城镇化不断迈进,城镇人口不断增加,但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意味着“人口红利”的持续衰减。要实现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是大势所趋。通过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培养新型农民,可以推动现代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这是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价值所在和历史使命。

2.2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是培养现代农业技术人才的必然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形式,解决“三农”问题,要以“人”为本。这个“人”,就是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新时代农民,或者叫新型农民。新型农民应该具备“三个会”特征:第一,会运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与操作技能,使用新型农业机械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第二,会运用、开发和推广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新技术,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第三,会运用现代经营与管理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懂经营,会管理。新型农民还应该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文明素质和法制素质。如何让传统农民变为新型农民,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在中国现行的教育框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3]。

2.3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是服务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农业现代化要求农业增长方式由传统的粗放型向适度规模化、现代集约化、组织化、专业化转变,必须有大批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只有这样,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才可以推广应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才可能推广普及,农业劳动生产率才会得以提升。然而,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仍占主导地位,大多数农户仍然沿用一家一户的生产种植方式。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研究表明,当一个国家农业科研投入占农业产值的比重大于2%时,这个国家农业科技才能展现其生命力,农业经济与其他国民经济才能协调发展,而中国农业科技投入仅占农业总产值的0.2%[4]。只有通过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最终要被农民所掌握,才能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

2.4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选择

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建立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笔者认为,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应该是以高等农业职业教育院校、中等农业职业教育院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为主,以农业科研机构、高等农业院校、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涉农行业(企业)内部培训为辅的全方位的教育体系。将高等农业职业教育或中等农业职业教育误认为是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的观点是很片面的。市场对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强大需求是推动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农业职业教育体系也应该借助市场需求的拉动,加快认清自身的定位,建立和完善体系建设,使其成为带动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

3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3.1办学思想陈旧,自身定位模糊

目前,中国农业科研人才培养基本上是由高等教育涉农院校和专业来承担的,农业技能人才培养绝大多数是由中、高等职业院校或政府组织的培训班来承担的,这些院校大多数是公办院校,办学观念陈旧,办学思想没有跟上社会发展和“三农”发展的步伐,缺乏就业形势发展变化的洞察力和办学理念的转变,招生和就业工作都没有与市场经济接轨,从而导致涉农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暗淡的就业环境反过来影响其生源逐年减少。如何在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中找到自身的定位,是这些涉农教育机构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3.2社会观念制约,涉农专业受冷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之前的农学专业由热门也变成了冷门专业。究其原因,主要源于四个方面。第一,办学思想、专业设置及教育教学方式落后于社会需求,就业率不高;第二,许多涉农院校和专业不能与时俱进,却想走学科设置“去农业化”的捷径;第三,社会地位不被重视加之一些社会偏见,很多青年人觉得学农和自己的理想相差太远;第四,工资待遇低、缺少发展潜力,农业院校的大学生毕业后不愿到农业企业、基层农技部门就业。这些原因都使农业职业教育生源严重不足。多数学生及家长不愿选择农业院校,学校普遍存在生源少、质量差的现象[5]。

3.3实践经验缺乏,教育方式死板

影响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师资队伍的问题。农业职业院校一线的专任老师大多是从普通农业高等院校毕业的本科生,刚走出校门又进了校门,在实践技能方面明显存在着不足。在职业院校推崇项目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的教育教学中,其理论知识不能很顺利地融入实践教学中,而有实践经验的农业科研人员本就不多,且这些科研人员又不愿意到农业职业院校当专任老师。因此,现有的师资队伍无法真正满足学生和农民对实用技能的需求,更谈不上服务“三农”。

4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关键

4.1健全农业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制度

政府应该给予职业教育应有的地位,要将中等职业教育中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免费的政策继续深化扩大,切实转变“重普教、轻职教”的观念。农业主管部门在构建农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促进产学研相结合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指导和促进作用。要充分发挥行业在开展人才需求预测、推进校企合作、指导专业课程建设、开展教育质量评价等方面对农业职业教育的指导作用。指导农业职业院校根据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建立形成与现代农业产业结构和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种、养、加、机、贸”专业体系,促进农业职业教育专业链、人才链与现代农业产业链有效衔接。

4.2建立农业职业教育集团运行机制

建立农业职业教育集团是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创新性项目。2010年,陕西省开始实施“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工程”,成立了杨凌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2011年,辽宁现代农业职教集团宣告正式成立;2012年,由安徽科技学院牵头组建,省内农业职业院校和农业企业联合组建的安徽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正式挂牌成立。一些省市相继成立了农业职业教育集团,集团推动了行业企业与农业职业院校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产品研发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鼓励农业职业院校承担农业科学研究和农技推广项目,教学人员深入基层从事农技推广服务,农业行业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到农业职业院校兼职从教,实行校企合作共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等措施,形成了校企合作、产学研融合的长效机制[6]。

4.3推进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培养模式和培养内容的创新。农业职业院校要坚持走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快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评价制度的改革,使教学内容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要。二是培养方式和培养目标的创新。要采取定向培养、订单培养、委托培养、职业培训等方式,加大农业技术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力度,全面提升乡镇基层农技服务机构、现代农业企业人才队伍素质,培养大批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善于生产经营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三是培养理念和培养方法的创新。现代农业职业教育还要培养农民创新精神,其关键是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一支集现代农业专业理论、实践技能与创新精神于一身的高素质教育师资队伍,这是推动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

作者:田安国1潘峰2工作单位:1.黄冈职业技术学院2.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技术研究所

第八篇:中等职业教育发展

一中等职业教育的相关促进政策

政府和地方先后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文件,大大促进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制度与机制建设取得新进展,在校人数及招生规模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颁布,形成了以《职教法》为核心、地方配套法规为支撑的职业教育法规体系。2004年10月,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等成为了规范和指导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纲领和行动指南。2005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做出了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深化教学改革等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共同编制的《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规划(2005~2010年)》指出重点加强一批中等职业学校,使其在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学校管理等方面起示范作用,成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骨干力量。2008年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从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教育教材、实习等方面提出了对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成为了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纲要提出要全面提高中等职业教学质量,加强职业教育保障体系的建设。2011年的《国家教育督导报告:关注中等职业教育》显示,近年来先后出台了促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文件,把中等职业教育摆到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制度与机制建设取得新进展。1999年提出了《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1999年工作要点》,以此为契机,教育部每年都会提出当年的工作要点,把中等职业教育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2010年工作要点》提出要切实把中等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强基础能力和制度建设,推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等。《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2013年工作要点》中更是指出要加大力度巩固职业教育招生规模。此外,教育部研究制订了《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若干意见》,改革中等职业教育办学、人才培养、教学、评价模式,重点推进符合职教特点的教学环境、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制度等创新。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方面,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精神,修订《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研究制定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教学改革方面,颁布新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完善专业管理,制订专业设置标准,开发教学指导方案,促进专业建设规范化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大大促进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这些政策相继提出,可以看出国家对中等职业人才教育的重视,在相关政策的促进及各个部门的重视下,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大力的发展。通过对2001~2012年的我国中等职业学校①招生人数及在校生数的整理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扩招情况及发展趋势。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人数从2001年的397.63万人持续增加,2009年的招生人数达到868.5万人,增加了2倍多。2001年的在校生数为1164.23万人,到2010年达到最高,达到了2238.5万人,增加了将近一倍。在政府各部门相关政策的促进下,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很大的促进。但是从2010年起招生规模出现下降趋势,2012年的招生规模降至与2006年规模接近,在校人数也有所下降。

三今后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教育部公布的教育事业发展主要目标中,2009年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数目标是2179万人(见表2)。通过政府及各个部门的努力,2009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868.52万人,比上年增加56.41万人,而在校生2195.16万人,比上年增加108.07万人,达到并超过了制定的在校生数2179万人的目标。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的近50%,基本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规模大体相当的目标。2010年的在校人数达到最高2238.5万人,这已十分接近2015年在校生2250万人的目标,但在2011年开始呈现下降趋势,到2015年是否能顺利地完成目标,这还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在政策的推动下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出现了如招收人数增加但是教育质量及投入并没有随之提高、对教师及教学不能科学有效的评价等一系列问题。虽然招生人数及在校生人数快速增加,但是教师数量、所学课程设置、学校设施、教学管理等却没有相应地快速提高。2015年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应不仅仅是在校生人数规模达到目标,更重要的是对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管理、专业课程设计及教材建设等进行相应的改革创新,对教学系统及教师进行科学评价,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及学生质量等,这些是今后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今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保证中等职业教育健康快速的发展,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

作者:谢风来工作单位:河南省劳动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