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职校生流失管理教学探讨

时间:2022-02-22 02:44:00

简述职校生流失管理教学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技能型人才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这就使得中等职业教育得以蓬勃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学生流失现象成为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它严重制约着中职学校的发展。文章分析了中职生流失的原因。并探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中职生流失现象原因对策

随着国家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扶持。把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战略突破口,中等职业教育迎来了新一轮发展的春天。2007年再扩大招生50万人,当年招生规模达到801万人,占整个高中阶段教育的半壁江山,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已经大体相当。但是中职教育本身的发展,特别是规模的迅速扩张,也提出许多新问题,面临诸多困难和障碍。尤其是学生流失现象成为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的恶疾,而高流失率则影响和制约着中职学校的进一步发展。下面就流失现象形成的原因、流失的负面影响以及应对流失问题的策略和措施等方面的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流失现象的形成

中职学校流生现象由来已久,但目前由于受高校扩招和普高升温的影响,中职学校招生困难,招收的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差,中职的社会形象受损,从而使学生流失更为严重。据统计,现在很多中职学校学生流失率均在15%以上,一些农村职业学校和办学条件相对落后的职业学校学生流失率高达30%以上。下面以九江地区的中职学校(含承担中职教育任务的高职院校)为例。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学生的流失比率还是较大的。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但五年制高职生流失相对较少。中职生流失现象在今天看来,究其形成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1社会方面的原因。虽说中职生年龄尚小,与社会接触还不算多,但社会观念及流行的思潮却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思想。首先。在社会上职业教育地位不高,公众对职业教育认识不够,甚至存在偏见。其次,职业学校学生就业不够理想,许多人认为“只有上大学才能成才”。尽管政府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和帮扶,出台了一些新的措施,但是在这些社会偏见和陈旧观念的影响下,中职生思想压力大、学习劲头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普遍存在自卑感,学生厌学情绪严重,从而导致学生流失。

2家庭方面的原因。目前进入中职学校读书的主体是工人和农民的子女,也是弱势群体的后代。以笔者这些年所带的班级为例,班上大部分同学都来自家庭特别贫苦的农村或者是被初中学校淘汰下来的春季生。对于农村的贫困家庭来说,一年几千元的学杂费和生活费是一个沉重负担。尽管政府每年至少要拿出164亿元资助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使所有来自农村的职业学校的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够在一、二年级的时候享受到每学年1500元的基本生活补贴,但对特别困难的学生来说仍是杯水车薪。所以家庭的经济状况也决定着一些学生的去留。而来自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城市的春季生都是初中成绩差,表现差的“双差生”。这些“双差生”大多是因父母亲长期在外打工或父母亲离异导致无人管教。这类学生很容易染上各种不良习气,受到学校的纪律处分,甚至被学校开除。

3学生自身的原因。从现有中职学校大部分学生的日常学习表现看,相当一部分中职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也比较差。再加上一方面由于基础差,对文化课没兴趣学,对专业课又学不懂,厌学情绪严重,从而导致流失。另一方面由于一些中职生品行不良,常常违纪,给学校和其他学生造成不良影响,经常受到学校教师的批评和处分,于是产生退学念头。

4学校方面的原因。首先,中职学校由于“差生”多,学生管理的难度加大,而部分“差生”进入学校后,不但不认真读书,反而无事生非,在学生中拉帮结派、打架斗殴、敲诈勒索,影响极坏,使其他学生无安全感,不能安心学习,这是导致学生流失的不可忽视的原因。其次,职业学校大都是从普教改制而来的,在教学模式上未能走出普教模式,存在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内容落后、师资力量薄弱、课程开设不合理、教材选用不恰当、专业特色不突出、学生动手机会少等诸多教学问题,学生普遍感到学不到东西,从而对学习丧失兴趣,致使学生厌学情绪严重。这是中职生流失率居高不下的最主要原因。最后,由于目前全球经济不景气,就业压力增大,由于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不高,难以达到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因而竞争力不强,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使得就业压力也就成为了中职生流失的重要原因。

二、流失现象的影响

1对流生个人而言。影响了他们的终身发展。流生离校后,除直接进入企业工作外,还有一部分学生仍在社会游荡。学校教育无法涉及,家庭教育也很难有效。一部分流生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这无形中会给社会增加不稳定因素。

2对学校而言。失去一个学生就失去了一份信任。学生大量流失势必给原本不足的教育资源造成更大的浪费。由于过多流生的产生,使得许多班级学生数严重不足,又因专业不同等原因不能并班,使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单位成本大量增加,学校经济效益下降,办学经费更趋紧张。

3对社会而言,中职生流失现象与教育的终极目标背道而驰。大量流生的产生不仅加深了社会对中职教育的偏见,还严重束缚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时产生了众多的新一代素质低下的国民,增加了社会的负担。如果把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不良的学生,简单地抛向社会,这将不利于全民素质的提高,加大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三、控制流失的对策

1加强学校管理。严格的管理是办好一所学校的前提。不少中职生在初中时就已经养成了旷课逃学、吸烟、、打架等不良习惯,因此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严格学生管理是减少学生流失的重要手段。学校要制定相应的校纪校规来约束学生的行为,教育、引导、监督学生养成遵守校纪校规的良好习惯,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增强法律观念,培养遵纪守法意识。对于学生中出现的违纪事件要及时查处,对严重违纪影响极坏的学生不能姑息迁就,应坚决开除,要知道留住一个差生可能流失一大批好生。同时充分发挥班主任的引导作用和课任老师的协同作用,这样才能构建立体平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管理。

2爱心感化学生。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由于成绩差或品行不佳受到别人的歧视,普遍存在自卑感,他们自控能力差又经常违纪。面对这一特殊群体,职教工作者不能一味的埋怨学生素质差、难教,要真正用爱心去关怀他们,帮助他们拭去心灵的自卑,找回自信的感觉。坚定学习的信心,做好学生的转化工作。例如为了能更好地留住学生,笔者原来所在的学校就制定了节假日班主任定期家访的计划。这样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其家人能够很好的沟通,也可以让学生从心理上真正感受到老师和学校的关心。同时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给招生带来了便利。这项措施在笔者原来所在的学校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生源,又拓展了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