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艺术教育研究

时间:2022-08-24 03:07:09

视觉艺术教育研究

一、艺术设计中“五感”理论的发展现状

设计中的“五感”概念由日本设计师杉浦康平提出,其理论源于佛教观点。“五感”是指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这五种感官共同作用,形成最后的感知结果。通常认为设计应该是创造某物,而“五感”设计的目的却“不是如何创造,而是如何让某人感觉某物”,是对人的感官的创造性唤醒,即“感觉设计”,这种感觉设计只关乎人的感官,是一种感知方式的设计。杉浦康平致力于书籍设计,“五感”理论的提出给书籍设计带来了一次革命性转变。传统的书籍设计着重于视觉感官的刺激与表现,装饰性较浓,企图利用视觉美博取人的眼球,推动销售。之后,由原研哉应用于平面设计的其他领域中,他认为设计不应只局限于视觉领域,而应调动身体的各个器官去收集信息,感受世界,通过“五感”接受外部刺激,形成最后的综合结果,得到最真切的愉悦体验。原研哉还举办了一次针对“五感”的设计展览,参加者的作品必须通过感官的设计传达设计思想,将感觉与感受相互渗透、交织,令人在脑海中浮现出别样的景象。“五感”理论打破了只关乎视觉的传统设计形式,将设计延伸至感觉系统的各个方面,且此理论现已在设计领域中广布开来,尤其是包装设计和工业设计,相关的设计产品已相继问世,在原研哉的《设计中的设计》一书中也罗列了许多相关的设计作品。另外,该理论已被国际设计界所接受,国外的一些设计院校也开始将此理论引入教学中,在网易公开课中已可查阅到相关的教学视频。在书籍设计方面,由于电子媒介的冲击,书籍阅读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全民阅读缺失,为了让人们重新重视纸质书籍阅读,一些书籍设计开始将“五感”理论应用其中,从人的情感入手,借助于材质,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因子。因此,该理论现已应用于设计的方方面面。

二、视觉艺术教育的局限性及原因

时代在变,艺术教育也应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有所变化,恰恰相反的是,我国设计艺术教育长久以来没有太大变化,仍旧以绘画式教学模式为基础,以视觉审美为教学目的,设计教学的重点仍然落在纯视觉的表象上。视觉感官教学作为培养设计人才的主要模式,教学内容停留在空洞的视觉表现层面上,技能训练成为课程的重中之重,将设计形式化,将人的感官与审美体验孤立化,在启发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方面比较欠缺。艺术教育强调感受性与创作性,重点是培养学生心智。很多学生的思维被固化,作品总围绕着视觉表现展开,满脑子都是如何以视觉取悦受众,而不是如何唤醒受众的感知。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必须具有独立的思考与创作能力,而我国当前艺术教育的重点却倾向于视觉效果的制造,使学生的感受与分析能力下降,自觉思考能力缺乏,更不用说具备优秀的创作能力了。纵观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历程,上述局限性的形成可能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一)受早期设计教育模式的影响

我国早期美术教育的学科知识较为普及,这也是它被纳入学校系统的原因所在。由于早期美术教育的教育体系、办学规模都比设计教育成熟,所以当时设计教育的教学活动以美术教育为标榜,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着绘画展开,教育观念也多倾向于纯美术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设计教育中设计的成分被冷落。当时从事设计教育的教师大多是绘画出身,知识面较窄,教学中只能按照原有的绘画模式进行授课,造成了学生创作意识缺乏的局面。然而,这种错误的教学模式一直被沿用,影响至今。

(二)受技能型专才教育模式影响

纵观我国各个时期的手工艺教学,师徒相授是一种普遍应用的教育模式,被沿用至今,现在被称之为技能型教育。教师思想的局限性连同知识与经验一并传授给了学生,使其很难形成独立的思考能力。人的创造性就是在独立思考与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这种技能型专才教育模式将人束缚在狭窄的技术层面上,使受教育者成为技工,而不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具有思想活力的创新型人才。作为教育者,不能将授课内容只停留在技术应用层面上,而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成为具有综合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有用人才。高校的培养目标也不仅仅是培养具有设计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而是培养其创造能力。美国芝加哥大学前任校长罗伯特•M•赫金斯曾说过,“大学教育不是教授具体的事物、理论和法则,……不是将学生培养成为专门的技术人员。大学教育宁可拨乱学生的固有思想,从而促使他们开阔眼界,启迪他们的聪明才智。”

(三)急功近利的市场化影响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下,能否创造效益成为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有相当数量的高校为了迎合市场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只开设适应社会需求的对口课程,人为割裂了各学科间的联系,这无疑是对学生创造力的扼杀。计算机是提高办公效率的重要工具,在设计中,它能加快画面的呈现速度,因此,现在各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都开设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虽然在课程的命名上有“辅助”二字,但它的学时远远超出了设计理论课程。计算机的功能过分夸大,而与设计相关的一些人文、社会课程却甚少涉及。信息时代的来临,互联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不管时代如何发展,人始终是社会的主体,思维才是创新的根本。计算机只是作品实现的一种技术手段,对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与创新能力作用甚微,因此,不能成为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主课程。这种过分市场化的教学形式只能让艺术设计教育与培养目标相背离。

(四)课程之间缺乏联系性

我国大部分高校课程之间缺少联系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缺少衔接。在我国大部分院校的艺术设计教学中,基础教学不分专业、统一授课,时间为一年,授课内容以空间和形体塑造为主,不涉及专业知识,而后两年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两者之间缺少衔接与过渡,致使学生的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不能很好地融合。二是专业课程之间缺少联系性。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时往往都是独立的,不注意与其他相关课程知识的渗透与交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将知识相互联系应用的意识,不能做到承上启下、融会贯通。

(五)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缺少交集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贯穿高等教育专业教学的全过程,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有效保证。然而,近几年来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出现了两种现象:一种是实践教学倾向于职业化培训,过于重视专业技术能力的培训,对学生缺乏设计意识的培养;另一种是理论教学中的理论空洞、落后,不能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使学生只会纸上谈兵。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必须以理论为依托。英国课程理论家斯坦豪斯曾经指出:“教育的目的主要体现在知识的理解及智力的发展,而不是外在的行为训练……”教学中应该正视二者的关系,将二者完美结合,发挥其培养学生设计思维与设计意识的作用,推动学生欣赏力与创造力的开发,使之成为真正的设计人才。

(六)受课程设置的影响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基本以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要参考标准,课程的技能性、实践性较强,围绕着技艺训练展开,对设计思维、设计方法、设计创意课程的设置较少,致使学生的设计审美依然停留在形式表现层面上,即“视觉”感官的体验,忽视对其他感官审美体验的开发。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本质是培养具有独立创作能力的创新人才,而当前的设计教育所培养出的学生缺乏这种独立自主的创作能力,创新更是无从谈起。创新是知识、经验、经历等各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需要多方面的积累,仅通过应用能力的培养远达不到这一目标。除专业知识外,创新能力的培养还需要人文、社会、艺术等领域的补充,只有将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艺术设计教育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视觉艺术教育的发展方向

我国的艺术教育要想有长足发展必须进行教学改革,这也是时代的必然。据国内部分院校开设的课程实践证明,以综合素质的培养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势必成为我国未来艺术设计教育的主导。综合教育所涉及的学科领域广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大有裨益,同时,有利于学生人文精神方向的把握,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以往传统教学只重视视觉审美意识培养的弊端。如1999年11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与清华大学合并)成立之际,采用的教学模式即跨学科合作,采取综合授课的形式,课程内容囊括了艺术、人文、社会等学科,为学院培养科学与艺术结合的优秀人才产生了积极作用,也提高了学院的教学水平与科研水平。2003年江南大学推出教育改革,对课程结构、课程设置等方面做了重要调整,明确提出了“学科交叉”“不同专业的学科背景教师组成特体教学团队……实施教学”“重视综合素质的考察”等规定,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设计创造力建立在综合知识与技能训练的基础之上。单纯的技能训练、课程的过分细化根本实现不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只能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单一,且限制了其设计思路与创造力的发挥。由此可见,视觉艺术教育要想改变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创造力与欣赏力的现状,必须进行教学改革,调整原有的课程结构,加强课程之间的联系,重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课程必须本着全面提升人的素质的角度,注重学生情商的培养,扭转原有的教育观念,这既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发挥个性,也有利于高校未来的发展。我国高校中的艺术设计教育问题颇多,必须在借鉴国外先进办学理念与经验的同时,结合本国实际,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四、结语

正视我国视觉艺术教育中存在的局限性,以积极的态度,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实行教学改革。在教学中引入“五感”观念,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审美素养,带动其欣赏力与创造力的提升,只有这样,我国视觉艺术教育才会有长足发展。

作者:王秀梅 单位:天津天狮学院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