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形体语言研究

时间:2022-10-16 02:31:57

幼儿教师形体语言研究

【摘要】形体语言是除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之外,用人的动作、表情、体态等一系列形体特征来表达的一种无声语言,是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文章认为,幼儿教师的形体语言影响着幼儿学习活动和生活活动。通过教师形体语言的主要表现形式;教师形体语言的特性;教师形体语言的运用;教师形体语言的注意点来阐述幼儿教师形体语言的重要性。

【关键词】幼儿教师;形体语言

形体语言相较口头语言更能真实的反映人的内心情感世界,可以弥补口头语言无法表达的一些情感特征,对口头语言上有着很大补充、强化作用。幼儿教师在传授幼儿知识、传递信息、交流情感时运用形体语言会更加生动形象。

一、教师形体语言的主要表现形式

1.形象。幼儿对教师的第一印象就是通过着装和体态来获得好感。教师健康协调的身体、自然的教态、优雅的言谈举止、得体的着装都会吸引幼儿的注意。形象美需要外在和内在相结合,是由内而外的散发出气质,体现着个人的素养。教师正确得体的站姿、坐姿、走姿在课堂上也尤为重要。教师的仪表形象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每个幼儿,甚至会有幼儿争相去模仿。幼儿的模仿性极强,不懂判别好坏,万一模仿教师不好的形象呢?因此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要先正自身,做好为人师表的典范。2.表情。幼儿年龄小,喜欢教师多样的面部表情,这样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活动变得有趣富有灵动性。在师幼交流时,教师时不时的点头微笑,给予幼儿一个肯定的眼神,会给幼儿更多的信心。比起空洞的口头语言“我相信你,你会回答的”更有说服力和表现力。3.肢体。幼儿喜欢和教师肢体之间亲密接触,讲话的距离、拥抱可以拉近师幼之间的距离。这样孩子会感觉到教师对他们的喜爱之情。用一些易懂的肢体手势示意幼儿,其中包括规则的制定。如:在课堂上教师示意幼儿小手要放在大腿上;教师直直的伸出手臂示意喝水、入厕要排队。

二、教师形体语言的特性

1.形体语言适用于课堂上。(1)提示性——集中思想。课堂上,幼儿思想不集中,教师用手摸摸幼儿的小脑袋,这样即不会影响到认真听讲的幼儿,也能及时提醒注意力不集中的幼儿认真听讲。这种形体语言比当孩子的面直接用口头语言提醒来的含蓄,效果更佳。(2)情境性——活跃气氛。教师用夸张的动作吸引幼儿注意力,使课堂活跃起来。如:教师在给幼儿讲故事时,语气的粗细变化,真情流露还不足以完全吸引幼儿,加上夸张的形体语言(肢体动作)表现故事里每个人物的形象特点和故事的情境,能将幼儿带入故事情节中。(3)加强性——加深记忆。幼儿年龄小,有很多事情教师要反复多次的告知才能加强记忆。通过形体语言来强化幼儿记忆。如:音乐活动中,把歌曲想要表达的情绪和歌词简化为音乐动作帮助幼儿加深对歌词的记忆,更好地把握歌曲的速度和想要表达的意境。从而熟悉并快速学会歌曲。(4)示范性——提高效率。在健康活动中,有些操作过程用语言很难让幼儿理解操作,同时也会使整个活动变得拖拉、复杂,幼儿不易懂得。教师将复杂的语言变成具体动作,示范操作整个健康活动的步骤流程,有利于幼儿接下来的操作。2.形体语言适用于生活中。(1)亲密性——接近距离。刚入园的幼儿,对父母和家庭仍有强烈的依恋感。教师可以亲切地拉拉幼儿的小手,摸摸幼儿的小脑袋、拥抱幼儿,通过一系列亲密的肢体接触,面对面情感交流,以形体语言亲近幼儿,消除幼儿紧张的情绪,使幼儿感受到爱与信任。幼儿对教师有了亲切感和依恋感后,就能拉近教师与每个幼儿之间的距离。(2)激励性——鼓励幼儿。一个班里总有几个不善于表达、对自己不够自信的孩子,教师用鼓励的语言,再巧妙地加上一个信任的眼神、一个肯定的点头、鼓掌、竖起大拇指这些带有爱意的形体语言来激励幼儿,使幼儿对自己更有信心、更愿意在集体面前展现自我、相信自我。(3)即时性——消除紧张。当幼儿之间发生争执、打闹时,教师不是立马摆出生气的面容并急切地询问、责备,而是第一时间给予幼儿一个关爱的神情,用关爱来消除幼儿的紧张和焦虑感。待幼儿心情平复下来再去了解事情的经过。教师蹲下来与幼儿交谈,眼神平视,不抬高姿态,放下教师的身份,幼儿能感到被尊重和被理解。(4)诠释性——解释词汇。当幼儿遇到不大懂的词汇,教师一时难以用语言更好地去诠释,把抽象的语言变得形象化,借助形体语言体现出来,进一步向幼儿表明该词汇的含义。这样对教师的教学和幼儿的学习有了很大的帮助。

三、教师形体语言的运用

1.相同形体语言不同表达含义。(1)眼神的运用。眼神是心灵之窗,能体现多种情感表达:鼓励的眼神、赞许的眼神、严肃的眼神、肯定的眼神。教师把同一部位的形体语言体现出不同的表达含义,不同的时候要选择适当的眼神去指引。(2)触摸的运用。教师摸摸幼儿的头是对幼儿的一种鼓励,给幼儿增加信心;而轻轻拍拍幼儿的头是无形中对幼儿的一种提醒。教师需巧妙地运用得当。(3)手势运用。教师握拳仅伸出食指,可以表示数字1;将食指指向上方,表示看上面;食指放唇边,表示保持安静。这样幼儿一下子就能理解教师所要表达的含义,并做出适当的回应。相同的形体语言所要传达的信息是不一样的。2.不同形体语言相同表达含义。肢体的运用。拥抱、牵手,虽然是不同的形体语言,但这些形体语言想要表达的含义是一样的。都是教师想要拉近与幼儿之间的距离,使幼儿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爱,让彼此之间变得更亲密、有爱。

四、教师形体语言的注意点

1.切勿过于频密。如果教师的形体语言过于频密,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如:课堂活动中幼儿注意力不集中,此时教师稍稍沉默片刻,这并不是一个活动的中断或停止,而是把有声的语言转化为形体语言,教师与幼儿仍然通过表情和肢体进行着活动,这样有利于幼儿接下来的听讲。反之过于频繁的,就达不到最好效果。2.目的明确。很多教师想用威严的眼神震慑住幼儿,但眼神总是飘忽不定、空洞、无神,不停地在每个幼儿身上打转游离,形体语言不明确,就是无效的。3.举止优雅轻盈。一个凶狠的眼神和一个带劲的手势虽然能起到震慑幼儿的作用,但从师幼和谐、情感的关系出发,此法过于粗鲁,可能导致幼儿情绪低落,与教师之间关系出现不协调。形体语言也要讲求可行性、有效性,师幼之间互动自然得体。4.一视同仁。不要对一些幼儿一味地严肃或温柔,做到能够收放自如,尊重、平等对待每个幼儿。很多教师在对待课堂特别不认真的幼儿时,形体语言过于严厉苛刻,久而久之,幼儿会失去信心,产生反抗情绪,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也会受到阻碍。5.适时的变化。课堂活动中,教师大多以微笑的表情来完成每次教学活动。快乐的表情会感染每个幼儿,但一直保持微笑的表情不变化,幼儿视觉疲劳,会感到课堂无趣乏味。严肃的表情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出现,但也不宜长时间出现,这样会使幼儿有压力,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也不利于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教师应根据课堂所需适当变化表情,幼儿的课堂情绪会随着教师的形体语言的变化而变化,这样的课堂会变得更生动。6.不适当的形体语言。一些不适当的形体语言不要在幼儿面前出现,如:双手交叉放于胸前、双手背后、坐时驼背抖腿、站立时一条腿膝盖弯曲着、手指指向幼儿。这些形体语言教师做出的时候可能是无意识的,但对幼儿来说的一种不尊重行为。教师应时刻谨记并提醒自己。

作者:严天筱 单位:温岭市泽国镇幼儿园

参考文献:

[1]欧阳一寒.教师形体艺术语言塑造的课程教学实践研究[M].华中师范大学,2011.5.

[2]刘玉娥,刘玉燕.体育教师形体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J].科技视界,2013.

[3]张雪琰.教师形体艺术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M].教育学院学前教育,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