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幼儿教师培训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08-16 08:30:52

民族地区幼儿教师培训现状及对策

一、加强民族地区幼儿教师培训的必要性

(一)国家政策层面的引领

我国的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师资问题,把提高教师的质量和积极性上升到了战略高度优先考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章中明确指出,“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政府预算,对教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1]2010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也强调,“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2]2011年出台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出,“幼儿园教师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和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3]这些国家层面的纲领性文件,无一例外地强调了幼儿教师培训的重要意义,并逐步得到了政策和标准的细化,成为引领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职前培养及职后培训的重要依据。

(二)多元文化教育的诉求

放眼当今世界的教育,多元文化教育无疑是一个重要命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论及“教育的四大支柱”时提出,“教育的使命是教学生懂得人类的多样性,同时还要教他们认识地球上的所有人之间具有相似性又是相互依存的”。[4]因此,它建议从孩子的幼儿时期开始,广大教育机构就应该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和各种方式来实施多元文化教育。我国的学前教育阶段,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幼儿园课程的文化适宜性、对幼儿的观察和评价、教育资源的利用等方面均体现出多元文化的发展态势,其最终目的是要帮助幼儿最终形成多元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亦即多元文化社会所必备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此过程中,教师作为文化传播者和知识引领者,其多元文化的素养直接影响到幼儿对多元文化的认知。因此,对学前教育阶段教师进行相关培训是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三)提升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众所周知,教师是教育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教师质量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高低。现代教师教育包含了对教师职前、入职导入、职后三个阶段的教育,讲求教师的一体化发展。在“终身学习”的理念指导下,职后教育无疑是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的必由之路。幼儿教师通过参加各种专业化的培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自我反思,在专业上得到持续的进步与成长。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对于幼儿社会性/情感、身体动作、认知、语言等的全面发展,以及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民族地区历史和现实的诸种因素,形成了其学前教育较之发达地区的严重滞后局面,因此民族地区的幼儿教师肩负着更大的历史责任和现实挑战。紧紧抓住幼儿教师这一关键环节,加强当地教师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以及师资队伍的优化,必将推进我国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从而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差距。

二、我国民族地区幼儿教师培训的基本现状

(一)培训经费投入不足

由于当前我国的学前教育并未被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在学前教育上的投入仍然十分有限。民族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和经济发展的落后,其本身的财政收入不够雄厚,在教育上的投入相对较少,分摊在学前教育上的投入更是少之又少。幼儿教师培训由于牵涉到诸多的人力物力因素,会产生诸如参与培训教师的往返交通费、食宿费、资料费、讲课费、场地费、活动材料费、基地幼儿园研修费等一系列开支,如果没有一定的财力支持是无法保质保量开展的。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由于培训经费有限,民族地区的S院校在承担“幼儿园教师部级培训计划”和省级幼儿教师培训时,并未把民族幼儿园和普通幼儿园的教师区分编班,而是采取大班额的形式和一套培训方案笼统进行培训,导致培训内容的泛化,民族教师在培训结束后普遍感觉吃力并收获较小。

(二)培训总体质量不高

广大幼儿教师培训院校培训前的需求分析和培训后的效果评估不够,导致培训质量普遍不高。尽管国家和教育行政部门一再强调培训之前应对参与培训教师进行需求调研,做到“按需设课、各取所需”,但由于人员、经费、时限等方面的原因,实际情况并不理想。培训院校很少下大力气深入一线幼儿园去做需求调研,也没能在每次培训之后深入评估总结有待改进的方方面面,更多的只是凭着固有经验按照一成不变的模式在举办各级各类培训。此外,民族地区的幼儿教师构成更为复杂,除了普通的新入职教师、骨干教师、转岗教师、保育员之外,还有双语教师这个特殊的教师群体。而且每次参与培训教师的专业背景和入职经验也不尽相同。如果一味地凭借培训院校的主观经验进行培训,势必导致每期的培训都大同小异,缺乏相应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培训质量自然会大打折扣。

(三)幼儿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本是广大幼儿教师职业生涯的题中之意,然而在调研中发现现实情况并非如此。一方面,民族地区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偏低,导致其职业认同不高,缺乏自主追求更高层次发展的信念。这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相契合的。其次,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普遍偏大,然而社会中个别幼儿园恶劣行为的媒体曝光,导致幼儿教师的社会认可度及公众形象并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她们专业化发展的积极性。再者,民族地区教育文化资本的匮乏,导致培训内容和模式的创新性不够,低水平的重复性培训对幼儿教师的吸引力不强。

(四)缺乏对幼儿教师多元文化意识的培训

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历史悠久,文化传统和资源十分丰富,学前儿童在接受国民教育之初,理应受到更多的民族文化浸染和熏陶。但由于民族地区幼儿教师缺口较大,导致教师的入职门槛较低,教师的学历层次普遍不高,对当地的民族文化也缺乏较为清晰的认知和熟练的把握,更缺少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基本技能,诸如多元文化课程设计能力、保教策略、评价能力、多元文化班级管理能力、以及与幼儿园、家庭和社区的合作能力等。民族地区的幼儿教师培训院校对这个问题也缺乏必要的重视,普遍不能较多地、更好地将少数民族地区优秀的文化传统和资源引入到培训课程之中。这直接影响到幼儿教师多元文化意识和素养的提升,更直接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与知识的接受、传播及更新的进程。

三、加快民族地区幼儿教师培训的对策

(一)政策保障的立法化

强有力的立法保障是民族学前教育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以美国为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法案,譬如《儿童保育法案》、《提前开始法》、《儿童早期教育法》、《早期学习机会法》、《不让一个儿童落后》等,它们均包含了有关学前教育师资方面的重要内容。1986年我国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并于2006年和2015年对其做了两次大型的修订,从根本上保障了新时期我国儿童、学校及教师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合法权益。同理,专门的《学前教育法》也应提上议事日程并争取早日出台,它必将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又一崭新的里程碑。并且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它应该给予少数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和学前儿童更多的国家关怀,从而保证教育起点上的公平和民族团结进步。各级地方政府应在国家相关学前教育政策的引领下,根据当地学前教育和当地幼儿的发展实际,确立相应的地方学前教育法规并落到实处。少数民族地区应积极推进当地学前教育的立法工作,为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提供坚实的法制保障。

(二)国家与地方财政的大力支持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的起点,少数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承担着培育民族地区未来栋梁的重任,是民族地区发展的希望之所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国家和地方财政理应向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倾斜,保证有充足的教育经费投入到民族地区幼儿教师培训中来。基于学前教育普惠性和公益性的特质,民族地区应将学前教育教师培训经费单独列入财政预算,设立专项资金,将教师培训与薄弱幼儿园改造、优质幼儿园创建等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为教师培训的常态化提供物质保障。值得关注的是,自2011年9月开始,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在全国实施“幼儿教师部级培训计划”,所需培训经费由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支持,并鼓励省级教育部门予以配套资金作为补充。2012年国家出台的《关于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特别明确“实行幼儿园教师5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全员培训制度,培训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幼儿园按照年度公用经费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5]民族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应抓住发展契机,争取到更多的培训经费和培训机会,让更多的幼儿教师能够受益。

(三)培训内容的丰富性

少数民族的优秀历史和文化是民族地区特有的精神财富,应该经由教育以及其他有效途径,一代代地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尊重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传统,建构适应各民族地区社会文化的幼儿教育课程,教师在课程设计与实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对民族地区的幼儿教师进行培训时,要有针对性地改革培训内容,大量引入当地的有用文化资源,充分体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特征,使培训内容更加立体和生动。为了保障幼儿教师部级培训的质量,教育部出台了相应的《“幼儿园教师部级培训计划”课程标准》,包含了课程目标、建议课程内容、课程设置与实施建议等模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6]要达到这些目标和标准,民族地区在进行幼儿教师培训时,不需要一味向发达地区看齐,应让本土化、生活化和经验化的民族历史、风俗、游戏、文学艺术作品、节日、礼仪等文化内容更多地进入培训之中,加大实践性课程的比例,普遍提升教师对多元文化的认知和多元文化技能。之后再经由民族地区的幼儿教师传递给民族幼儿,必将在幼儿的成长中发挥积极作用,并最终加速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

(四)培训模式的多元化

当前我国的幼儿教师培训,主要采用参与式培训、专题培训、案例培训、影子教师、远程培训、园本研修等模式,在时间和形式上有四个月的置换脱产研修、十天或十五天的短期集中培训、两天的送教下乡等类型。由于民族地区大都地势偏远、交通不便,在开展顶岗置换、集中研修和送教下乡等培训过程中均存在各种各样的现实困难。因此,广大培训院校不必局限于单一的培训模式,而需要因地制宜,灵活选择多元化的培训模式。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全区地域辽阔、东西部跨度大,且有些地方气候条件恶劣,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分配幼儿教师培训任务时就应按地域特点做一个明确区分,在东部区和西部区各形成几个培训重心。培训院校在组织培训时,也应充分考虑地域特点和培训对象再确定培训模式。例如有些地方教育基础较好位置便利,可安排顶岗师范生去做长期的顶岗置换;有些地方幼儿园集中但又交通不便,可组织专家团队直接上门送教;骨干教师培训更适合参与式培训和专题式培训;全员培训更适合远程网络研修。民族地区的幼儿教师培训,千万不能搞“一刀切”,多元化的培训模式齐头并进,才能开创教师培训的新局面。

(五)完善监督与评估机制

目前的民族地区幼儿教师培训,在国家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培训院校进行评估、培训院校对培训学员进行评价以及培训院校自评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结果评估和轻过程监督、培训评价细则过于泛化、评价标准过于单一等现象。教育行政部门和培训院校在实际关注中,往往只关注培训的两头,即培训开始前的招标及筹备、培训结束时的总结评价,而疏于对培训过程的监督、跟踪与指导。此外,培训对象、类型、层次不同,评估的标准也要相应地有所变化。例如,对待“国培”、省级培训、地级培训和园本培训,评价标准就要相应地按难度区分开来;对待双语教师、新入职教师、“转岗教师”、骨干教师和保育员,评价标准亦要有所不同。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培训院校要不断完善监督评估机制,制定严格而具体的评价细则和标准,并充分发挥其导向作用。这些评价细则和标准不仅要兼顾过程与结果,还必须相互衔接,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幼儿教师培训的质量。

(六)现代信息技术的全面覆盖与灵活运用

民族地区大都地处偏远,经济文化较为落后,与我国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较大,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还远未能达到普及的程度。当地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使当地教育尽早实现现代化和信息化。教育部自2014年开始推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广大民族地区的幼儿教师培训应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学习新技术,促进新发展。首先,信息技术网络资源发达,能为民族地区的幼儿教师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和参考资源,助力教师的知识更新与专业成长。其次,MOOC、微课、翻转课堂等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方式经由幼儿教师培训的传播,将越来越多地进入幼儿园课堂,并必将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再次,培训院校可建立远程培训平台,定期更新培训资源,并通过组织学前教育专家进行网上答疑活动等互动形式,对教师进行培训结束后的跟踪指导,使他们在现实工作岗位上的各种困惑和难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也使有限的培训得到更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

综上所述,我国民族地区幼儿教师的培训质量关乎当地学前教育的发展,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民族地区幼儿教师培训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少数民族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推进民族地区教育的均衡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作者:周娟 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52.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EB/OL].www.gov.cn/zwgk/2010-11/24/content_1752377.htm.

[3]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127/201112/127838.html.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3.

[5]教育部.关于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EB/OL].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735/201212/145541.html.

[6]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309/200412/1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