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教育实践的反思与启示

时间:2022-11-03 09:06:41

养成教育实践的反思与启示

一、养成教育问题的提出

顾名思义,养成教育特指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项紧要基础工作。《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德育对中小学特别是小学生,更多的是养成教育。”养成教育之内涵不只注重小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同时尚须各方面能力的锻炼与培养。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一项综合、复杂、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应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来认识行为习惯养成工作的基础性、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养成”解析开来,关键点在于外在养成与内在生成,是通过外在行为规范内化为行为自觉的过程。虽然行为习惯养成不是养成教育的全部,但其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决定着未来中国社会的整体精神面貌,是培养建设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必然需要。乌申斯基也曾说过名言警句:“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此语道出了教育习惯的养成在人一生中的关键奠基作用,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当下青少年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还是层出不穷地出现,这可以归咎于曾经的道德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劳而无功,效率不高。如今,国家对于基础教育的愈加重视也督促我们需要加紧重视起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此为素质教育开始的切入点,去解决素质教育从何着手、从何处突破的难题。纵观国内外有关养成教育的研究成果,国外有关这种教育研究已经十分成熟,在研究与实践过程中取得相应经验和成果,而我国养成教育研究远远不够。

二、养成教育实践之反思

(一)教育观念变化发展的“附作用”

细析养成教育,从作用主体来看,现今养成教育的实施主体更多的在于学校与教师。时过境迁,如今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不断进步,教育诸多方面也发生着很显著的变化。曾经的养成教育主要依赖于家庭教育,就拿古时来说,其教育形式是学生齐聚学堂,拜师学艺,就孩童养成规则表现为家规、家书等书面形式,教育者直为父母;而后随着国家各方面实力的不断发展,国家及社会开始总揽教育权利,正规学校、专业教师的出现使得学校教育逐步取代直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包括教师的专业传授开始快速普及发展。潜意识里我们可以察觉到,现今随着学校教育的不断专业化,教师教育以及教育整改等方面的不断推进,很多家长的确开始将孩子的专业学习生活交付学校、交付老师,实质上是无形中将教师责任扩大化,将家庭教育边缘化,家长将更多教育责任推予校方,将自身教育责任缩小化,使得家长对于孩子的养成教育投入之比重有所下降。作为校方来说,这客观教育观念的变化自然使得养成教育实效性不强,多了空谈,少了落实,着实不易。

(二)家长重成绩、轻习惯

从现实教学可以看到,虽然学生于学校课本学习之余兼习文明习惯,小学总是不缺行为习惯守则、制定好的班规,但确实实效甚微。校方就习惯养成的教育更多的在于理论强调多于实践关注,大众以及各界媒体也总是倾向于将培养学生的一切责任推向老师,以致于教师难堪重负。实际上,我们可以从不少与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相关的新闻事件中总结出,当学生有不良行为习惯以致出现更糟糕的行为后果时,家长甚至社会更倾向于追究学校、教师之责,认为校园是孩子习惯养成教育的大环境,教师是孩童习惯养成教育的直接教导者,家长忽视了自己对孩子的习惯养成教育的角色定位。据实际调查分析,长期以来家长普遍认为孩子的学习成绩还是最为首要,其他方面都可退为其次,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未受到重视,且工作繁忙的家长也无余力针对性地教导孩子,重智育轻德育,将学校良好行为习惯教育成效作用中断,间接接收到外界的消极影响而养成不良行为习惯,合力实效性确实不强。究其原因,国家现有优胜劣汰的高考制度迫使成绩真成为决定孩子个人前途命运的一道坎,知识的掌握程度必然排在首要地位,养成教育相应程度上来说被忽略。另外,尤其城市孩童缺少艰苦环境的锻炼与磨砺,心理耐受力不强、自控能力较差也皆影响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三)家长自身的消极作用

小学生有个不良行为很正常,教育者们包括家庭应该做的是正确教育孩子,给孩子“立规矩”,针对不良做法应及时纠正加以教育。好的家长会懂得根据孩子年龄特点,适当的为自己孩子立相应行为规矩,监督以及督促实行,引导孩子明辨什么是是、什么是非。从心理发展规律看来,小学阶段孩子仍处于模仿学习多于个人主观能动学习的阶段,父母需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行为榜样。应把孩子看成一颗茁壮成长着的幼苗,采取适当培植方法去辛勤培育。但有些父母自身就存在不良的行为习惯,行为举止不雅,综合素质较低,言传身教差等,只言传而不身教。这都无形中会造成难以挽回的负面影响。甚至还有家长过于溺爱孩子,将孩子视为掌上明珠,看到孩子的不良行为坐视不管。就连司机都必须经过专业训练才能成为驾手,而父母大多都是直接上路,没有经过科学系统的育儿培训就教育孩子,这也是我国家长教育的不可否认的常态。括而言之,行为习惯都是后天养成,若习惯养成外在环境都是劣质的,何以将孩子的行为习惯与品德挂钩?

三、养成教育实践之启示

我们可以追问,到底什么样的教育才是优质养成教育?优质养成教育作为一个价值用词在含义上来说有一定的模糊性,从概念上解析,优质养成教育是一种价值取向,欲以更好的培养策略对教育对象行为习惯进行培养。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属于中小学德育教育的范畴,是连续培养与教育的过程,其责任不应只归于学校。因此,在谈及启示时,笔者想先就教育研究界一说法探个究竟。这一说法便是“5+2=0”,即5指的是孩子在接受学校特定教育五天内所接受到的学校教育,2指的是周六与周日两天的有形、无形的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教育学上的“5+2=0”之意在于学生在学校五日内可以接受应该接受的优良专业教育,加上周六、周日两天与社会教育相交杂的家庭教育,不良影响会与学校优良教育相抵消,学到的知识也已忘记。不可否认的是,此种说法或有偏激之处,但细想确有些许道理,起码表明了学生,尤其是正处在重要行为习惯养成阶段的小学生,他们受家庭与社会之不良因素影响对学校教育的冲击力度之大。家长若是发挥不好为人父母的家庭教育重要作用,就不会明白其教育对孩子行为习惯养成连续性、积极性有多大影响。

(一)家长及时教育与反馈

“兹乃不义,习与性成”,养成教育的系统工程,主要通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条途径来实现。而有必要强调的是孩子的家长才是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直接塑造者,当代国家教育的这三大支柱,其中应以家庭教育为一切教育之源,养成教育重在家长。家长不应秉持孩子一旦送往学校,学校即负安全、学习等一切责任的想法而将学校的教育功能泛滥化、扩大化。如若孩子的学习成绩不佳,家长不应直接质疑老师的教育教学方法,或许家长自身也没有起榜样作用,态度也是值得反思的;孩子的行为习惯不好,家长不要将全部责任推卸给校园环境等客观因素,其实,更多的还是要归于家长自身。因此,家长自身修养需要提高,为子女树立行为榜样,努力营造起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使孩子找到自身应有的存在感,形成良好的行为举止习惯。家校合力才能更好发挥作用,合力促进当代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二)教育无小事,防微杜渐

面对孩子已有的不良行为应及时做到亡羊补牢以防微杜渐。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曾做过这样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一辆停在比较杂乱的街区,一辆停在中产阶级社区。他把停在杂乱街区的那一辆的车牌摘掉,顶棚打开,结果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而摆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一辆过了一个星期仍安然无恙。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后来人所提出的“破窗理论”即是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未得到及时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破窗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必须及时修好“第一个被打碎的窗户玻璃”。因此,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责任人,在第一次看到不良行为时,不能熟视无睹,应立即补救好“被打碎的窗户”,防止陋习蔓延。

(三)习惯自觉性培养,开发自我教育能力

自觉性反馈于现实行为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靠孩子内在的自我监督。小学生或许行动自觉性不强,但孩童有天生的自我荣誉感与道德认识,家长与老师应该极力引导学生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与自我完善的能力与天性,创造寓教于乐的教育环境,使其可以自觉对自身不良行为习惯加以检查、审视与反思。综上所述,习惯是实现个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家长应将孩子养成教育责任更多落于自身,将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看作一场长跑,持之以恒,反复教,教反复。家长需具备优质的“无形资产”,给孩子做好榜样,并可于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自觉行为方式,无形中润泽孩子的行为世界,只有这样,五才加二才不会等于零,切实将家庭教育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作者:金玲 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