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教育技巧论文

时间:2022-09-15 04:29:00

小学德育教育技巧论文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学校是塑造民族灵魂的摇篮,是养成学生美好心灵的基地。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作为教师,首先是“传道”,然后才是“授业解惑”。中央大力提倡“以德治国”,学校工作也把德育放在首要的位置,广大教育工作者为培养青少年倾注了大量心血,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学生们的某些行为着实让我们感到大吃一惊。难道这些现象只是刚刚出现的吗?想来并不是这样吧?成绩、升学率、还是表面的文章?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学校教育能否培养出充足的、素质优良、品德高尚、知识丰富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对德育的管理。为了充分发挥德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整体功能,提高德育的实际成效,就必须加强对学校德育教育的更深层次的探究。

小学阶段正处于人的发展的基础阶段。儿童的品德行为正处在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阶段,可塑性强,只要正确地引导,就能促进儿童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变得更加优秀。反之,如果在德育的某一环节上出现偏差,则将使儿童向不良的方向发展,就成了大家眼中的“坏孩子”。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是现代精神文明的体现,也决定着未来的社会面貌和民族精神。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所以,德育具有重要的基石作用。

人们常说:“体育不好出废品,智育不好出次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这是大家总结出来的经验,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思想品德是灵魂,起着导向的作用,德育也就起着导向作用的重要意义。

在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小学思想品德课本内容陈旧,教育方法陈旧,用时严重不足;思想品德教育评价制度也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外部环境对德育也有着相当的负面影响。为此我们要更加注重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一、教师要明确德育工作的内涵,特别要认清当前的新形势、新变化,明确学校德育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要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改善教育教学手段,为人师表,定好自己位。

二、校内校外教育结合,加强社会实践活动

认真组织好社会实践活动,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加强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并把实践活动作为考评的依据之一。让学生走出去,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学校只有开展好这些活动,才能减少学生接触社会不良分子或受到不良的教育的机率。公务员之家

三、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我们常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但学生对于实际的意义不甚明确,我们不仅要从理论上对学生进行教育,而更应该教育学生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才算是爱国主义。要让学生知道要爱国会主义,首先要爱家乡、爱学校,让他们从小事做起。教师要引导学生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让学校内的一草一木都成为我们教育学生的阵地,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只有教育的思想正确,把学校德育摆在重要位置,才能把学校真正办成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基地。必须把育人看作是头等重要的事情。因为一个人学业上的缺陷并不一定会影响他的一生;而道德、人格上的缺陷却可能贻害他一辈子。德育在中小学生接受教育中有着非常特殊与重要的地位,任务更加艰巨。德育工作,将会面临更大的挑战,将会有更多的问题等待我们去探索。我们将继续坚持走人文教育之路,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持之以恒地进行更深一层的探索、研究、实践。

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每一名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健康成长,成为合格的建设者。

四、在课程设计上要发挥导入的激励功能

发挥导入的激励功能就是,要求我们在设计品德课堂导入时,要根据教材呈现的不同情景,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灵活多样的导入方法,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学习的欲望,保持对学习主题的高度关注,积极主动学习。(1)以“趣”入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生对学习主题产生兴趣,就会产生探索知识的迫切愿望,并积极主动地,心情愉快地投入学习。品德课程中许多主题是指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这些内容,学生都有一定的亲身经历,非常感兴趣。这类课堂的导入,设计时采用精心的裁剪的生活情景,凸现潜在的教育导向意义,以“趣”入境,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让他们自然的对教育主题感兴趣。(2)以“情”入境。情感在教学中,对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或活动具有支配、指导作用,学生强烈的内心体验,能使教学主题的要求较为容易的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需要,以“情”入境,即要用语言、情节感染学生,引起情感共鸣。如果课堂品德教育主题,主要是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道德情感的体验中受到教育,那么在导入时,就要先行孕育道德情感。(3)以“思”入境。“学而不思则罔”,从反面说明了思在学习中的作用。在导入时,结合内容,创设情景,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处于“心愤口悱”的积极思考的学习状态。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导入设计。提高认识,引导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现行品德课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类课堂导入时,应更多的考虑,在导入环节中以“思”入境,引发学生对课堂教育主题做一定的思考,便于把课堂主题教育进行的更为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