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学前教育教学研究

时间:2022-04-12 08:58:46

中职学校学前教育教学研究

一、幼儿文学课程的旨征

幼儿文学的旨征对象是0—6岁的幼儿,因此符合其审美需要的文学作品自然有其特质性。首先,具有强烈的情感体验。幼儿的情感天然、纯一,具有观照性,为此学前专业的学生在阅读教学时,需要真实体验作品情感,并能清晰、明确表述;其次,融合多学科范畴。幼儿文学的体式百态,儿歌、幼儿诗、寓言、图画书以及童话故事,不一而足。幼儿教师要传授符合幼儿身心成长的文学作品,必须以“文学”为基,作到教育心理学、语言学、美学、影视传播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渗透融合。其三,多元互通的学科功能。从美学特征看,幼儿文学具有稚拙美、纯真美、荒诞美的特征,从文本特征上看,幼儿文学是开启心智的启蒙文学、深入浅出的口语文学和趣味盎然的快乐文学。所以,语言、常识、计算、美术、音乐乃至游戏中,都涉及大量的幼儿文学内容。

二、幼儿文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1.基础薄弱。中职学校学前专业的学生文化基础薄弱,接受理论知识难度较大。囿于文学素养的缺失,这些学生尚未具有应备的专业基础。2.学时不满。由于对《幼儿文学》课程的特殊性尚未重视,所以中职学校挤占、调整其教学节次、课时现象明显,这导致《幼儿文学》实际开课时间不足。3.教师局限。为保证教学质量,中职学校一般由语文教师担任幼儿文学课程。但由于缺少专业的教育学、心理学实践,缺乏幼儿园语言教育经验,教师在教学中惯于从文学角度诠释幼儿文学,而忽视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实践性、操作性。4.指导不足。幼儿文学虽然从文学的视野来构建文体论、创作论、鉴赏论三个板块,但教学实践目标却突出幼儿文学的基础知识、阅读数量以及一定的写作训练,这导致中职学校忽略了该专业学生对幼儿文学教学活动的过程参与。5.评价偏颇。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幼儿园实习工作表现来看,她们未能充分利用《幼儿文学》的知识从事教学活动。究其原因,中职学校教学评价体系缺少对学生实践运用能力的考核。

三、幼儿文学课程的路径选择

1.重视职业能力培养。《幼儿文学》课程的教学,应体现三种能力。一是竞争能力。现代学前教育应使幼儿教师具有文学感悟力、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二是学习能力。幼教学生需要在掌握幼儿文学的基本原理、规律的基础上,接触、吸纳更多的中外优秀幼儿文学作品,为今后专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三是拓展能力。学生要学会从幼儿作品、文化现象、教学实践中拓宽专业视角。2.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组织原则是以幼儿为活动主体的,为此《幼儿文学》的课堂,必须激发学生成为自主化和个性化学习的直接参与者。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进行幼儿文学作品的摹写、改编和创作,熟悉、了解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教学活动,尽早适应幼儿园的语言教学活动。3.强化语言表达技能。《幼儿文学》不只是鉴赏体验,更是听说表演。幼儿诗歌的诵读、童话故事的讲述、幼儿戏剧的表演,不仅需要学生培养口语技能,而且要求幼儿老师通过掌握的口语技能,高水平的诠释幼儿文学作品。4.破除学科界线壁垒。在调研中笔者发现,有些中职学校对幼儿文学和语言教学法,这两门课程的重构存在一些误区,认为两者互相独立,不便沟通。但实际上,《幼儿文学》教学需要模糊学科界线,有效融通语言教学法。因此,幼儿文学课程必须打破纯文学的原有框架,着眼于幼师学生的职业诉求,重构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有效渗透幼儿园的语言教学活动方法。5.组织文学角色扮演。《幼儿文学》是有情趣的文学,作品塑造的角色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教师缺少作品的代入感和启发性,容易损失掉幼儿文学原生的趣味性,难以调动幼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师要以自身的积极情绪激发学生愿学、乐学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让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中学会、会学,在参与中激活思维,在成功中建立信心。6.开展模拟教学活动。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具备组织幼儿文学教学活动能力是开设《幼儿文学》课程的终极目标和任务,为此,幼儿文学的课堂应着重进行三方面的实境模拟教学训练:一是开展儿歌教学训练;二是开展故事教学训练;三是开展幼儿戏剧教学训练。

幼儿文学实境模拟教学,是由组织教学活动的学生和参与教学活动的学生组成。双方都处在模拟角色的地位。担任“教师”角色的学生必须自觉体验幼儿的情感,揣摩幼儿的接受心理,科学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方式,运用恰当的教学语言,吸引每个“小朋友”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担任“幼儿”角色的学生也必须体验幼儿心理和表现方式,在教者的组织指导下共同完成活动任务,使双方契合为一个互动的和谐整体。在各轮活动中,每名学生都有轮流充当教师的机会,也都有更多充当幼儿的机会。这就使每个学生,无论是担任教学活动的指导者还是组织者,都能受到独立的实实在在的锻炼。

参考文献:

[1]周兢.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郝晨皓 单位:河北省机电工程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