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时间:2022-04-10 04:33:2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摘要】当前高等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认识不到位、定位内涵理解模糊、评估体系存在偏差等问题,改进对策主要是: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和人员队伍;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管理;紧密结合思想政治德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改进对策

随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教育学界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注度大幅提升。然而基于各类现实案例的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群体中依然存在着很大一部分心理状况处于不良状态的学生,且该类学生的基数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这就对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展大学生心理教育,关注大学生心理变化,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呵护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然成为了高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1、心理健康的内涵。健康,对于人类来说是一个既熟悉而又陌生的问题。它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却又难以准确概括。它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被高度关注,深入讨论,但却总是让人类意识到自身的渺小。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如果没有健康,智慧难以表现,文化无从施展,力量不能战斗,财富变成废物,知识也无法利用。这深刻道出了健康之于全体人类的重要性,揭示出了健康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随着生产力的解放与社会的深入发展,人们在自身认知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对健康的解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区别于早先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维持自身生存,延续本体生命的传统健康观,人们逐渐意识到健康应该放入自然、人、社会的整体系统中加以综合考量,其应该与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由此形成了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辩证统一的现代健康观。至此,心理健康同生理健康共同构成了健康的两个维度,成为了人们认识健康的另一个必要切入点。关于心理健康,目前学界并无统一界定。《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写道:心里健康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1]结合此书论述与学界最低共识,我们可以判断,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能在一定环境下保持一种良好的效能状态,并不断与所处环境发生反应作用,从而达到某种程度的平衡协调。一般认为,生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而心理健康可以反作用于生理健康。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根据上述对于心理健康的基本认知并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特点,笔者认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应该界定为以下四个方面:情绪稳定性、交往和谐性、感知充分性、心理适应性。(1)情绪稳定性。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人类的情绪总是复杂多样的,并且会随着诸如时间、地点等基本要素的改变而形成共变。对于大学生而言,日常的情绪应该以自信、开朗、乐观等积极情绪为主导,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学生不可以拥有负面消极情绪。相反,情绪的波动是人类心理最正常最基本的活动,是人类对外界所做出的正常能动反应。遇到开心的事情自然身心愉悦,遇到难过的事情必然会感到悲伤郁闷。所谓情绪的稳定性,正是积极情绪主导下的正常波动变化,而不是毫无变化,也不是极端变化。在正常的心理健康状态下,即使出现了负面消极情绪,也可以在一定时间内通过一些方法进行消化排解,使自身的情绪重新回到一种平衡状态。综上,情绪稳定性标准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意味着在积极向上的情绪主导下伴随着正常的情绪波动以及相应的自我调节能力。(2)交往和谐性。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对于交往互动不存在长期的、难以改变的抗拒与排斥。一般来说,处于正常情绪状态下的大学生应该乐于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能够理解别人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可以顺利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是进行正常人际交往、处理正常人际关系的必备能力。人类毕竟是社群动物,因而应该有主动融入社会的意识,充分接纳自己与别人。大学校园实际上已经处于一种相对开放的半社会状态,大学生有充分的权利与自由对互动交往的对象进行接触、判断、选择。笔者认为,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可以与周围的同学和朋友形成良好的交际氛围与适当的交往边界,并拥有少数几位可以倾吐心事、充分信赖、互相鼓励的知心朋友。即使在互动过程中出现了摩擦与矛盾,也可以通过主动协调或他人帮助来达成和解,从而构建和谐健康的交际格局。(3)感知充分性。这里的感知首先指对客观现实的认识与判断。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可以对所面临的外部世界与现实环境进行全面客观的辩证思考,在解释现实的时候,可以探析全貌,不片面,不偏激,不刻薄,不狭隘,有开阔的眼光和全面的思维。另外,感知充分性也体现在大学生对于自己的认知了解上。大学生应该对自己有着全面客观的正确评价,不骄傲自负,也不妄自菲薄;不会高估自己去承担超出自己能力的任务,也不会低估自己从而逃避肩负的责任与义务。同时,能够明确自己的所短所长,做到努力发挥自己的长处,尽量弥补自己的短板,从而实现自身的综合全面发展。(4)心理适应性。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有健全的行为能力,可以适应不同环境下的社会生活,无论在感情还是实际生活中都有相对突出的自主性,较少会产生依赖心理。他们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并会在不同的环境之中挖掘自身的最大潜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使之成为自己的事业增长点,因而生活会有充实感而非孤独感与空虚感。即使身处相对陌生或困难的环境中,他们也会主动去融入,自觉去接触,而不是把自己孤立起来,拒绝互动,与社会格格不入。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不可否认的是,当今中国许多高等院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依然缺乏全面客观的认识,使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地位不够突出,严重限制了工作成效。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第一,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不健全。一些学校或是根本没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门机构,或是流于表面形式,或是用其他工作机构进行代替,无法保证高等院校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施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院校必须担负的责任与义务,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此后,教育部、卫生部、团中央又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而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不健全,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最严重问题。第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不专业。一些学校虽然开设有专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但是教师队伍与人员配备并不够专业化。在对72所高校开展的调查中可以发现,心理健康教育人员队伍中多为兼职人员,其中普通教师占55.4%,心理学教师占20.8%,医务人员占17.4%,其他占6.4%。[3]由此可以看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中的绝大部分负责人并不是专业出身,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心理科学学习训练,不精通心理测量方法,不清楚心理咨询技巧。即使是科班出身的专业人员,如果没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与工作感受,仅凭理论进行心理教育工作,其成果也是微乎其微的,甚至有可能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一支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员队伍,应该具备高尚的职业操守,全面的理论结构,扎实的知识储备,丰富的实践经验,独特的工作技巧。这些职业素质对现阶段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提出了极大挑战。第三,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不完善。很多高等院校针对本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管理并不完备,有所疏忽,对心理健康教育日常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很严重的阻碍。许多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并没有成熟的运转机制与规范的章程制度,权职不等,监督不力,使得整体工作效率十分低下,工作成果非常有限。长时期的不善管理甚至使得有些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形同虚设,缺乏必要的运转条件,陷入了十分被动的局面。2、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位内涵理解模糊。目前高等院校中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内涵存在着理解模糊的问题,笔者认为这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将心理健康教育同思想政治教育相混淆。一些高校教育工作者经常倾向于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来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从而使得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形成了明显的德育导向,而忽略了心理健康教育独一无二的价值意义,这样的结果只能是教师苦口婆心地说教,学生却可能越发抗拒排斥,两者之间不能形成良性互动,最终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没有解决,老师也失去了耐心热情。另外,与上述情况正相反,一些教育工作者认为大学生出现的一切问题多半都是心理健康的问题,认为只要关注好大学生的心理活动,诸多校园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这显然也是不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可以说,两者相辅相成,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学生最理想的成长状态,都是一种培养学生的关注点。但是,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品质,使他们可以明辨是非,追求真善美的事物,实现自我道德的提升,其主要是通过教导的方式来影响学生,指引学生,将道德品质、行为规范传授给学生并使其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思想意识。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意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其进行正常心理活动并对不良心理状态进行疏导矫治,从而开发学生个人潜力,促进学生的人格完善,性格成熟,其主要是通过互动、沟通、交流、座谈的双向模式进行,通常持有的是中立的价值导向,关键在于互相的认同。所以,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并不能混为一谈。第二,在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过程中,重视病症治疗,忽视发展预防。一些高等院校虽然认识到了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但是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诸多高校只会提供类似“心理诊所”、“心理医院”的平台,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设定为一个接受“学生患者”走进来的地方。只有学生确诊了严重的心理疾病,或者心理健康状况极不乐观,这种学校机构才会发挥治疗作用,这就严重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甚至,还会给学生留下“去看心理老师的都是有心理疾病的不正常学生”的偏见,从而使大家不敢走近心理教育场所。其实,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迎接“走进来”,还要“走出去”,主动去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发展性预防教育。可以通过平台宣传、学校活动、开设课程等方式对在校大学生开展广泛的引导教育,一方面要让大学生正确看待心理健康教育,另一方面也呼吁学生关注自己的心理状态,爱惜自己的心理健康,总体上形成“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思路。3、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体系存在偏差现今时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一日千里。面对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大学生心理状态的不稳定性陡升,前所未有的环境复杂性使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概率大大增加。但是由于判断标准与数据采样不同,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对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指涉范围与评估结论也随之不相一致,造成了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混乱,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于自我心理健康状态的认知,从而阻碍了全国范围内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实开展与顺利推进。

三、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通过上述研究,笔者发现了当今高等院校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同高校教育精神与时代教育要求严重相悖,亟待解决。据此,笔者将从自身工作实际出发,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横向铺开,纵深发展,配合国家人才战略,全面服务高校学生。第一,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和人员队伍。高等院校应该充分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确保成立专业正规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完善组织结构,并将其置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系统的核心位置,避免流于形式,停于表面,趋于应付。同时,学校应该提高机构人员的任用考核标准,确保建立一支专业、敬业、勤业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并保持科学布局与合理结构,形成层次、学历、年龄等方面分布适当的人员梯队。此外,学校应该在立足于本校实际的同时,与其他单位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开展广泛交流,互相学习,携手共进,一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前进。第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管理。高校应该建立严谨的规章制度与工作流程,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严格管理,将行政程序、业务开展、经费审批、科研项目等方面落到实处。在大力支持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正常运行并开展各项工作的同时,还应设计完善的考评制度,定期接收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工作反馈并进行专业评估,针对不足与疏漏予以指导建议,真正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学校诸多部门系统中的专业化、实务化、常态化。第三,紧密结合思想政治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同思想政治德育两者虽然在目标与方法上有所差异,但二者又是辩证统一,相互联系的。二者的深层目标都是为了高校学生全面而健康的成长,为社会发展培养优秀的青年人才。此外,二者在教育内容上也存在着重叠,这就为两者相辅相成,相互补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可能性。试想,心理状态良好的学生更易于接受规范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意识;而拥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则有益于同时形成良好的心理品格,减少严重心理问题出现的概率。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稳定开展,相对成熟,而心理健康教育则相对滞后。如果借助思想政治教育成熟的运转体系,通过思政与心理教育相互重叠的内容将心理健康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则有助于唤醒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情况的关注,从而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推进。第四,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高校大学生是社会中最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人群,他们对于新鲜事物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并勇于接受新奇理念。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枯燥无味,刻板晦涩。为了针对在校大学生开展更为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势必要求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大胆创新,依据当代大学生心理现状,充分发动利用学校与社会各类资源,共同助力青年心理健康。比如,推行“朋辈”辅导,利用年轻人之间的认可与互动可以更容易走进年轻人的内心世界。此外,还可以利用学生组织与社团活动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广泛宣传,举办各种易于引起大学生兴趣与关注的创意活动,通过与大学生产生深度共鸣,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效果。

总而言之,高等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日益变迁的现代社会中任重道远,需要获得更多的关注,也需要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在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现代高等教育重要一环的今天,它的未来,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深思。

作者:孟凯 单位: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