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对高职学生的启示

时间:2022-08-18 08:59:51

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对高职学生的启示

一、当前高职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1.自卑与失落心理

高职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差,学习习惯不佳,经常会出现厌学情绪。加之,目前社会对于高职学生作为大学生的认可度并不太高,家长们大都只是抱着孩子学门手艺的心态。这些均导致学生感觉不到大学生活的归属感,缺乏自我身份认同,易产生自卑与失落情绪。

2.焦虑、困惑心理

高职学生多来自教育资源贫瘠的偏远地方,多为低收入家庭或是贫困家庭学生,同时又抱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但往往由于其理论基础过差,或是专业课程知识过难,现实效果达不到其心中的预期效果,导致他们容易变得焦虑、困惑,最后形成厌学、混日子的心态。

3.孤独心理

高职学生多为当年高中时成绩较差的学生,多是当年的边缘化学生,慢慢地他们养成了不喜欢与他人主动交流的习惯。来到大学的开放环境中,反而让他们手足无措,许多学生只跟寝室里的一两个学生交流,甚至就是自己对着手机或是电脑来度过大学三年。他们虽然生活在集体中,但却会感到孤独。

4.逆反心理

高职学生的父母大都生活在偏远地区或是农村地区,自身受教育程度不高,孩子的家庭教育往往采用的就是打骂,或者就是让爷爷奶奶管教,自己在外打工。由于缺失家庭温暖、父母关爱,导致许多学生在接受高校老师管理时常常出现逆反心理。

二、心理健康教育对其教育管理工作的影响

高职生作为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一部分,他们是以培养可全面发展的高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但是其与大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目标是一致的。许多人都认为高职生文化理论基础差,上那些公共基础课无用,同时许多学生和其家长也认为来高职学校就是为学门技术,以后好找工作。这些偏颇的认识都是有悖于高校大学生培养要求的,我们的教育管理工作要围绕着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这是需要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基础才能实现的,心理健康教育正是开启思政工作的钥匙。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正常调节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所以在教育管理中秉承人与人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分析其思想行为的本源,无疑是新时期下强化高职生思政工作的关键,进而促进高职生教育管理工作。

三、心理健康教育对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促进

1.加强谈心谈话有利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

高职生教育管理工作不仅仅是管理学生和调动学生积极活动,更多应该是主动了解学生的自身情况,因材施教,做好引导工作。高职生本身就缺乏自信,重专业课轻文化课,忽视自身其他的发展机会,不愿意主动成长。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理念,积极开展谈心谈话,努力去探寻每一个学生的长处与优点,帮助他们勇敢展示出来,引导他们主动成长,实现多样化的成长,让他们从成长中得到快乐,激发其主动性、积极性,进而发挥其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

2.调动学生积极性,强化学生自我教育管理

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本理念,在教育管理中不断激发学生潜能,实现多元化发展,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利用学生活动和学生组织两个有力抓手,不断培养学生主动性,调动其积极性,强化教师引导,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突出其个性,拥有个性的成长。辅导员或是其他学管工作者,应给予高职生更多的自我空间,而不是运用教条式的规范,帮助高职生思想认识更加清晰,个性目标更加明确,不能以同一目标来要求所有学生。合理辅助每一位学生制订其发展计划,定期督促并且给予反馈,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激发其自我成长,自我管理。

3.有利于教育管理者的身心健康,从而保障工作正常开展

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者首先自身要身心健康,才能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高职学生自律性较差,普遍问题较多,教育效果不明显,这会导致教育管理工作者重复投入过多,缺乏成就感,容易性格烦躁,工作主动性降低。所以高职学院的教育管理工作者更需要有健康的身心,积极乐观地对待工作,为学生做出表率,这样我们的教育管理工作才能切实落实。

反之,我们的学生逐渐变得积极乐观,那么麻烦老师的问题就会越少,老师们将会有更多的时间去提升自己,享受生活。综上即可说明,只有身心健康的教育管理工作者,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学生。

作者:董晓 单位:湖北工程职业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参考文献:

[1]李海莲.心理健康教育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促进[J].中国成人教育,2011(22).

[2]杨红英,王益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模式思考[J].教科协论坛,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