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思考

时间:2022-03-31 03:58:34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思考

摘要:目前我国高校在知识教学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却忽视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于此,文章在分析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从加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建设、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建设、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解决心理问题、采用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四个方面探讨了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育体系

大学生在不断学习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在这些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则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又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交织融汇在一起。因此,必须要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开始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都总结出了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但是这些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效果并不理想。针对这一情况,高校需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做进一步的探索,找到更为有效的教育方法,真正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一、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不完善

据全国各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调查分析可知,在我国高校中普遍存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不够完善的状况,在条件欠缺的情况下,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多由辅导员担任。如此不完善的教育体系,一方面增加了辅导员的工作量,使辅导员未能对每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充足的了解;另一方面由于部分辅导员缺乏心理辅导咨询等相关专业知识,导致其未能对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进行有效辅导,在很大程度上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调查发现,当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尽管一些高校已经有了大学生心理咨询服务室,但是基本上都是“空有其表”,并未真正投入使用,校方不愿意在此多花费精力,使心理健康教育未得到有效普及,导致许多学生并不知道校内有这一服务。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也就造成了高校心理咨询服务形同虚设,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起不到任何作用。

二、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分析

(一)加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建设

高校应对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给予足够重视,应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体系,同时还应加强心理咨询服务硬件的投入。例如,心理发泄室、心理评测室和心理治疗室等的建设,这些硬件设施对于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还应该定期对校内的心理健康工作进行检查,同时监督工作人员,建立良好的惩罚机制,对心理健康教育优秀工作者给予奖励,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有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质量。

(二)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与学生的联系最为亲密。在教学中,教师能够与学生直接进行交流,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所以,高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建设,除了专门引进专业心理工作者之外,还应鼓励本校心理咨询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参与到校园心理健康咨询工作中来。同时对一些刚参与心理健康咨询工作的教师要加强专业培训,整体提高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素质,进而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三)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解决心理问题

许多大学生都怕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自己,还有一些大学生不愿承认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于校内的心理健康咨询有抵触情绪,这也是造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能顺利进行的重要原因。因此,高校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解决心理问题,如高校可以定期举办心理咨询讲座,还可以组织心理健康咨询相关的竞赛活动等,通过这些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心理健康教育。

(四)采用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国内许多高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基本上都是通过公开课进行的,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仅仅依靠一门课是远远不够的。随着学生的不断成长与发展,心理问题也会越来越多,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单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不能满足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这就需要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进行不断创新。例如,辅导员组织案例分析、心理知识竞赛或者心理游戏等。

三、结语

大学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问题也会比较突出,而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也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接班人。因此,高校应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积极探索更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以更全面的教育形式使学生在大学期间能够健康成长。

作者:许敬 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郑舒婷.试论如何加强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8):168-169.

[2]薛峰,龚定宏,徐奇.上海市某社区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6,30(8):68-69.

[3]王璇,赵静,黄姗.大专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校园心理,2016,14(4):247-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