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论文8篇

时间:2022-01-13 10:48:47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论文8篇

第一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摘要:本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说明心理健康教育在此项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最后对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进行了简要的阐述,旨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引言

高校是对青年一代进行科学知识、职业能力、社会生活能力以及个人素质修养教育的机构,在高校教育当中,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大学生思想活动的指导性教育,更是学生个人素质修养培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探讨,是当今高校教育发展之必然。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及问题

目前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旧由思政学科教育担任主力,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各种新思潮的涌现,传统的思政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力越来越小,甚至有些学生已经开始认为思政课“无用”,排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度加大的主要原因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局限于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养的发展,没有将大学生的个人心理发展、社会环境变化以及大学生个人发展需要结合起来,要改善这一问题,很多高校开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一)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大多数都和我党治国方略以及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相关,虽然思想政治教育是针对大学生思想发展的,但是其中政治的成分非常多,而着重于思想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经典原理教育,其中的哲学性以及抽象性非常明显,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则是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需要出发,本着帮助学生进行更好的自我发展的原则,促进学生进行自身行为的改善,鼓励学生经常进行自我反思并获得帮助自己成长的能力。例如,心理健康教育中有关于自我认知与社会角色认知方面的判定以及对自我定位和自我价值的关注和研究等,都是大学生进一步明确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进一步明确个人在集体中的价值、进一步学习如何做好一个国家公民的过程,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十分符合的。另外,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许多内容不仅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一致,并且能够将许多抽象性的教育内容转化为比较符合实际的教育内容。例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能够引发的大学生的思想发展,并由此建立起对社会经济结构的正确认识以及自身的价值观念、消费观念等,比较不容易被大学生所主动接受。然而,一旦从心理学角度提起一次有关于“消费心理”的调查研究,或者是对一些经济现象进行心理学解释,就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并且会引发学生们的极大兴趣。

(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除了课堂教育之外大多数是党团宣传教育,教育方法离不开课堂、课堂以及各种章程,正因为如此,有一部分大学生将思想政治教育错误地曲解为“背书”;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方式也没有脱离传统的课堂教育评价方法,除了评选党团优秀分子之外,就是进行考试或者撰写相关的论文,这对学生来说教育意义不大,反而容易形成负担。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较之思想政治教育显得更为新颖和轻松,符合目前大学生的生活节奏以及青年一代的情绪发展特征。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以班级以及年级为单位进行,也可以举办某一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还可以以自由的团体辅导模式进行,这些教育方法不仅能够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而且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提供了创新的借鉴。目前,有些高校已经开始在党团工作的过程中利用心理团体辅导、心理剧等模式,打破以往以开会和宣传的方式进行思想教育的既定形式,开始进行以党代团,以团带群的团体思想交流和学习,并且将一些重要的党的精神以及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结果汇编成话剧进行全校范围内的演出,这些教育方法都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效果。

(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符合当代社会建设的需要,使大学生能够主动进行个人自我修养的完善。然而,拘泥于课堂、书本的哲学理论教育以及党政思想宣传,与学生未来要面临的社会实际大相径庭,更有甚者,由于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解存在偏差,有些学生在毕业之后无法正确认知和适应社会,进而产生了反社会心理。另外,因不同年级的学生将表现出不同的心理问题。如一年级大学生集中表现为新环境、新生活适应问题,四年级则以择业问题为主,兼有恋爱问题、未来发展和能力培养等。这些符合大学生思想发展事实的重要内容并没有被完全重视起来。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不甚理想。心理健康教育的加入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有所提高,这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针对性不强,“一刀切”问题。心理健康教育重视教育者对每个大学生个性心理特征的了解和掌握,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因人而异。另外,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个人心理的正常、健康发展,而健康的心理环境、积极的情绪正是一个人能够客观认识世界、融入社会的基础,有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将不仅体现在学生党政思想发展上,也体现在他们个人身心成长方面。

(四)促进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最为“实用”的一个作用就是促进大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大学生根据自身思想发展的特征,不断接受新的政治思想、社会思想并且对其进行思考、探索和解释,最终将其同化成为自己思想结构中的一部分。这种能够接受、分辨并且不断强化自身思想的能力,是大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教育过程中必须拥有的,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在这项能力培养方面进行主动的、有意识的教育。因此,我国许多大学生在答疑和大二的时候,甚至对是非曲直的判断存在迷茫现象,也因此导致了很多教育问题。在这方面,心理学的渗透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带来了新的视角。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进步的幅度取决于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只有充分激发培养他们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使受教育者变消极的教育对象为能动的教育主体,并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己的个性特长充实自己并服务于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过程是在教会大学生如何与自己对话,如何从外部和内部获得自我发展的力量,如何不断追求自己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心理健康教育的参与,能够促进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使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更加明显。

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一)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化、课程化始终是该项教育工作发展的主要路线。因此,要加入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从课堂教学方面入手。高校的思想政治课可以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结合,例如,在提出某一马克思哲学理论之后,举出相应的案例,从哲学角度进行分析,再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力求形成学科的融汇和统一,在课堂教育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目的的一致性。课堂教学有效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执教水平。因此,要充分展示出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还建议各高校对思想政治教学工作者进行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专业教学素养培训,并且对思想政治教学的课程结构进行相关的改革,以促进二者的统合,使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二)使用团体辅导的方式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团体辅导有着明确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教师可以针对某一学生管理问题设置特殊的目标,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实现,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例如,在高职学生新生入学管理中,教师要使学生能够迅速建立集体并适应集体,培养他们的集体思想和责任感,可以设计一个加强人际交往能力的团体心理辅导计划。采用“找朋友”“、你的姓氏我的名字”等活动建立团体气氛;在学生产生团体意识之后,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选择其他形式的活动,如采用“我说你画”的活动培养人际沟通能力等;需要注意的是,在团体心理辅导之前,最好有心理前测作为衡量的指标,以便确定教育的有效性,并且,要结合心理健康以及思想政治方面的测量手段,来评定团体辅导方式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实际效果。

(三)为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创设必要的环境条件

心理健康教育是西方社会学和教育学共同发展的产物,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大学生教育内容,要将二者完全结合起来,即做到符合现代青年人思想发展的规律,又能够充分宣传我党基本政治思想、培养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公民,就必须将教育环境创设成为二者融合型的,即寻西方社会科学和中国政治思想的平衡。因此,各高校的党团组织应该与学生社团联合起来,动用社团的力量,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该项工作的融合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使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作用表现在该项教育工作的内容改善、方法改进、效果提升以及价值发展等方面。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思政教育工作的方法有很多,还有待我们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希望本文能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帮助。相信随着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不断发展,二者必然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充足的动力。

参考文献:

[1]王福臣.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思考[J].淄博师专学报,2013(8):123-124.

[2]禹建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交互作用探析[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110-111.

[3]姜蕾.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才智,2014(10):124-126.

[4]胡新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10:12-14.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R].2004.

[6]黄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20-121.

[7]王瑞.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3,4:10-12.

[8]徐以师.基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4:8-10.

作者:胡汀 单位:湖南商学院

第二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的融合

大学生的生涯规划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个体心理因素包括职业生涯认知、职业自我意识与职业个性等方面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选择。构建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体系,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辅导,对引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正确的择业和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实现顺利就业的重要途径,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新课题,人的主观心理因素影响职业生涯规划,加强心理教育,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指导,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心理健康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在纵横交织的生涯发展框架中展开的,其根本任务是建构完整的人格,有效地适应社会,终极目标是自我实现。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及其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联系

生涯规划指个人规划其未来生涯发展的过程,即设定个人生涯目标,然后设计为完成生涯目标而开展各项活动的过程。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生涯规划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在生涯规划过程中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继而影响着生涯规划的整个进程。而科学的生涯规划能够帮助大学生个体实现心理的健康成长。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互补性,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对象和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大学生生涯规划具有全程化和个性化特点。同时,生涯规划强调以认知自我为起点,因此极具个性化,每个人根据自身的气质类型、性格特点、爱好、价值取向等制定不同的生涯实施规划和发展道路。生涯规划的全程化恰好弥补了现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短期行为,有助于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加贴近学生需要,并涵盖整个教育过程。

二、大学生择业中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首先,焦虑和急躁心理绝大多数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焦虑,都会担心自己的职业理想能否实现。于是心浮气躁、身心疲惫、精神紧张;学习上判断力下降,注意力分散;生活中萎靡不振、意志消沉;学习上得过且过、穷于应付、反应迟钝;有的甚至产生了恐惧感,一提择业就心理紧张。在选择单位上,急躁心理还反映在对用人单位不了解的情况下草草签约,其结果是后悔莫及。其次,怯懦和自卑心理一些大学生面对择业市场,常常产生自卑心理,不敢大胆推荐自己,认为自己竞争力不够。有些大学生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在择业中他们缺乏自信心,勇气不足。过度的自卑心理往往会让大学生心灵扭曲、意志消沉、精神不振,甚至产生强迫性行为障碍等严重问题。缺乏自信以及对择业的恐惧会让许多大学生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缺乏自主择业意识,在一些事情面前毫无主张,把找工作寄希望于父母与亲朋好友,自己则在家待业混日子。第三,自负心理与自卑心理自负心理与自卑心理相反,自负是一种过高地估计个人的能力,失去自知之明的心理倾向。部分学生自认为是“天之骄子”,应得到优待,于是在择业过程中,择业期望值过高,其结果使不少大学生对适合自己发展的用人单位失去工作机遇。缺乏客观的自我评价、自我分析一种表现使自负心理,一旦产生了这种不良心理,那么在现实之间和择业目标上就会产生很大的反差,而产生抑郁、烦躁、失落、甚至于孤独等心理现象。

三、心理健康教育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开展

(一)灌输职业规划理念,提高学生的心理适应性

一方面,职业规划理念是自我负责和自我塑造的理念:从学生开始计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时,就应该明确,自己的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上。职业生涯规划关系到自己未来的发展前程,应以负责的态度,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并付诸行动,自我塑造,拓展自身素质,提升自身竞争能力,激发自己最终实现人生理想。另一方面,是终身学习和继续教育的理念:一把钥匙配一把锁,学生的兴趣、气质、能力等的差异性,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唯有终身学习和继续教育,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和自身心理的变化,实现重新择业。

(二)开展职业心理咨询,加强就业心理辅导

经过大学阶段的学习,大学生在知识、能力、人格等方面有了显著的收获,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涯规划意识和自我选择能力、就业竞争力。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和心理辅导员要经常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特别是就业心理辅导。一般就业心理辅导包括以下工作:一是开展系统全面的就业心理指导,广泛深入地宣传就业制度改政策、供求形势等,使学生正视现实,敢于竞争,提高耐挫能力;二是及时疏导就业中的不良心态,如自卑或自傲、盲攀比、挫折心理等;三是就业心理障碍咨询,这是面对个别学生的就业心理障碍。

(三)充分利用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规划职业生涯

随着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的展开,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其中,同步加强学生的入学适应教育、学习指导、交往辅导、情绪管理以及就业心理辅导,必将促使学生不断反省自我,不断超越自我,使自我教育成为强烈需求,改变以往被动受教育的局面。心理健康教育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具有自我认知、导向功能和激励作用等,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职业规划的各环节有机结合,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参考文献:

[1]童天.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北京:知识出版社,2006:80.

[2]蔡丽,王丽娜.职业生涯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8):11-12.

作者:杨章文 吴金花 单位:江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三篇: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当前,大学生处于青春期的中期,性心理发育尚不成熟,而性生理发育成熟,面对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矛盾,缺少性知识方面的教育,导致大学生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其身心发展,加强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性认识和性价值观,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1.大学生性心理方面存在问题

1.1性成熟和性心理发展滞后间的矛盾

大学生多处在18岁到25岁之间,是性生理成熟到性心理成熟的过渡阶段。此时大学生的性生理发育较为成熟,而性心理发展滞后,两者之间的矛盾导致性冲动等行为普遍存在,由于对性方面的好奇心和性认识的缺乏,不能很好的适应心理和生理的变化,导致心理压力较大等问题。根据调查显示,97%的男生和80%的女生都有性冲动行为,而且超过40%的男生和女生缺少性安全知识,缺乏对安全期的认识。此外,面对性冲动行为,大多数学生是自愿性、反复性和非理性的,但有对性行为感到羞耻,这种心理与生理上的矛盾极大的危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如果没有经过及时调整,对导致身体健康问题,影响大学生的正常生活。

1.2观念与性行为分化现象明显

性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性行为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生理需求,但是,生物性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又受到社会道德与法律的束缚,这样大学生无法在道德和法律要求下以合法婚姻的形式获得性满足。生理上的隐忍和心理上的压抑是造成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原因。大学生还处在一个性心理结构不健全,对各种性现象、性行为认知评价不全面的阶段,因此,观念与性行为间分化现象会导致性变态或性过错问题。根据调查显示,约12%的学生认为性行为的龌龊可耻的,13%学生不接受性幻想和性梦等自然生理现象。这种生理的自然反应和心理的不接受导致一定的分化现象,容易造成较大的心理问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思想的感染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传统保守观念的转化,人们对性观念逐渐有了正确的认识,大学生对性的看法也趋于科学,但是仍有40%左右的大学生把性行为作为恋爱的一种方式,当成换取自身利益的一种手段,这种对性过分的认知、性价值观的过分扭曲也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大学生中观念和性行为两种极端分化现象对其身心造成一定的影响。

1.3性需求强烈,性道德淡薄

随着大学生性生理的发育,性机能的成熟,性冲动现象较为常见且强烈。但是,随着价值观多元化发展,以及缺少对性知识教育的普及,大学生的性观念不断开放,性道德表现出淡薄态度,对婚前性行为和未婚同居行为表现出宽容和接受态度。根据调查显示,61%的男性和31%的女性大学生赞成婚前性行为和未婚同居行为,70%的学生对上述行为持“无所谓”观点。不正确的恋爱观,不全面的性知识认知导致婚前性行为混乱,意外怀孕、流产堕胎等现象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性疾病传播等问题也日益严重,表现出高校学生性道德水平较低、性责任感淡薄。

2.大学生性教育存在问题

性教育是减少性行为混乱和性行为风险的重要手段,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的性观念相对开放,高校性教育方面发展相对落后和单一,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当前,大学生性行为和性观念存在发展不同步现象,传统保守观念使得高校性教育发展滞后,性知识和性观念传播途径较少,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性价值观。另一方面,由于对性知识的缺乏,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发生婚前性行为后导致意外怀孕现象较多,流产堕胎等行为造成大学生经济和精神方面的双重压力,特别是给女生造成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打击。

3.提高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3.1提高大学生对性知识的学习

主动掌握科学的性知识能够提高大学生对性方面的认识。性科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包括性生理学、性心理学、性社会学、性伦理学和性美学等。大学生通过获得科学的性知识来抵制不良性文化的影响,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性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培养正常的异性交往能力,增加对异性的了解,减少对性的好奇心,培养深厚的感情,维持心理和生理的平衡,促进学生自身个性的全面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发展。只有掌握丰富的性知识才能培养健康的性角色行为,减少性角色行为异化现象,正确认同自己的性别。只有掌握科学的性知识才能培养较强的性适应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建立负责的性态度。随着性成熟出现的性欲望、性冲动通过科学的性知识进行缓解,自然的控制性冲动。通过建立高度负责的性态度减少婚前性行为和性冲动行为等。

3.2加强大学生性心理教育

高校内,应该将大学生性心理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程进行学习,重视教育设施、师资力量的投入,建立适合当代大学生心理观念和生理状态的性教育模式,改变传统的性思想观念,实施学校引导、学生自主相结合的性心理教育方式。大学生性心理教育内容方面,可以结合实例,讲解不正确性行为带来的危害。性心理教育形式方面,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手段,课堂授课与网上咨询互动相结合,心理训练作为辅助,运用视频播放和角色分析等多种教育渠道进行性心理教育。

3.3性心理教育与性道德观结合教育

性心理教育与性道德观结合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性道德体系,帮助学生掌握异性相处的道德准则,以社会道德和法律规范为基准,规范自己的性心理和性行为,提高学生对两性关系的责任感和义务。面对性道德的考验,性心理教育应该增加高校心理咨询工作,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对性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辅导和治疗,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作者:张胜硕 单位: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第四篇: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摘要:当代大学生正处于社会转型和科技发展的风口浪尖,面临着一系列的重大抉择。但是,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却不容乐观,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存在各种心理疾患。因此,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十分重要。文章从理论基础、基本原则和具体对策三个方面,着重探讨了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期望能对现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挥一定的帮助作用,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正面临着诸如知识储备、思想道德修养、个人品质培养、交友恋爱以及就业等等一系列的重大课题。与此同时,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社会的转型升级都对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尚不成熟,正处于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正处于心理变化最激烈的不稳定时期。近年来,种种骇人听闻的校园事件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存在各种心理疾患。据相关报道显示,有16.5%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1]。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关系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塑造,不仅是高校育人成才的根本需求,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根本需求。自教育部2001年《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颁发以来,各高校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摸索出了一定的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但是,纵观大学生实际心理健康状况仍不容乐观。因此,高校应正确认识和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积极思考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不断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一、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

1.以马克思主义等先进思想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切学科的理论基础,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科学的认识和改造西方心理学理论,以指导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才能够辩证的认识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才能够准确的、科学的确定心理健康的教育内容;才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才能够最终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符合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2.以辩证认识大学生心理特征为前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既然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那么首先辩证的认识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够科学合理的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青年期的大学生们正处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正处于心理变化最激烈的不稳定时期,是人生第二次断乳期。这一时期的大学生,主要心理特点表现为[3],①经历从感性思维转向理性思维的转变,创造性思维极大发展,但又缺乏系统性和稳定性,可能出现盲目随从和反对的现象;②情感极大丰富,但又极不稳定,容易走向“非爱即恨”的极端,为后期心理问题的产生埋下了隐患;③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更加趋于复杂。研究表明,环境适应、人际关系、情感危机、自我认知是这一时期大学生普遍高发的心理问题。因此,只有辩证的、客观的和全面的认识大学生这一时期的心理特点,才能够科学合理的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3.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4]。一方面,大学生豁达乐观的处世方式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等等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幼时便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大前提,有利于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条件。因此,高校育人成才的责任不仅仅在于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更要在更高的层次上给予大学生正确的指引,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才能够科学合理的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4.与我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国传统文化向来重视个人的修养、家庭的和睦以及对社会的责任。几千年大国文化,源远流长,它不仅塑造了所有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社会性格,也塑造了大学生独特的心理特征。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因此,我们不能机械地、全盘的套用西方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而要根据中国国情,进行科学的调整改造,才能够最终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符合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5.以多学科理论为基础

目前,主要根据学科理论来划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各自都有一定的适应性。但是,时至今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逐渐趋于复杂化。因此,只有采取更加多元化的手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才可能取得预期的成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原本就是一个多学科的教育实践,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融合,理论与应用相结合,它需要深刻了解人的生理特点,同时也需要熟悉掌握心理学。因此,只有以多学科理论为基础,才能够科学合理的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二、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1.实事求是的原则

心理辅导老师应该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提出科学准确的分析。针对大学生遇到的种种心理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个人、甚至对社会不满的言行、观点和态度,辅导老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认真分析,不能凭个人主观猜测、武断的评价。而应该深入到知情学生之中,认真的调查,以了解整个事件的真相,引导大学生在遇到困境的时候如何正确的判断。

2.“以人为本”的服务原则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本着以人为本,从服务出发的原则[5]。辅导老师要了解和把握学生们的共同需要,以及充分考虑多数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立足于多数学生的共同需求和心理健康水平,教育活动的基本设施、实施计划和组织方式等要着眼于大学生的发展需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忽视个体的存在,对于个别有个性学生的需求更要给予更多的注意和关心,为他们提供帮助,以科学引导其个性的正确发展,最终使个性转变为特长。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以人为本,从服务出发的原则,要求我们把学生作为服务的对象,创造条件帮助其克服困难,以尽可能的满足学生的需求,让他们健康成长,从而实现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心理健康的培养。

3.个体结合整体的原则

大学生们拥有不同的个性、社会背景、家庭环境以及生活经验和价值观念等等。心理健康教育的精髓在于使学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合适、完美地展示出来,而不是要消除特点与差异的存在。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要关注且重视个体差异,根据不同的需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并最终实现所有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4.主体性原则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其健康的成长和发展,而成长和发展是一种主动的过程。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以大学生为主体和出发点,要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出发,要以大学生遇到的困境为基准,以达到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发挥其主体作用,要鼓励和促进大学生的自知、自觉和自助,决不能采取任何强制性手段。此外,主体性原则,在发挥了大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还满足了大学生追求独立的需求。

5.信任和保密的原则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求辅导老师本身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只有这样,大学生们才能建立起对辅导老师信任的心理基础,也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名誉权和隐私权理应受到法律的保护,这就要求辅导老师在进行辅导时,有责任和义务保守学生的个人情况,特别是涉及隐私和缺陷等方面。如果泄露了学生的隐私,可能会导致这个学生在其他同学面前抬不起头,进而造成极度的心理自卑。同时,也会失去对辅导老师的信任,甚至可能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三、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对策

1.建设特色校园文化

特色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品德的陶冶是其他教育形式无法代替的。特色的校园文化可以释放大学生的不良情绪,也可以净化心灵、美化人品。校园是学习、生活的场所,必须高度重视并营造适合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环境。一方面,高等院校应在美学和心理学等指导下,精心设计和改造校园,以保持优美、宁静和高雅的校园环境。另一方面,高校要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整体氛围,耳濡目染,达到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

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开设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咨询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心理异常现象。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要贴近学生实际,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探索和解析各种心理现象。同时,要根据不同群体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增强学生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的能力,以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拥有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人,对自己的能力和追求充满信心,敢于面对人生遭遇的困境和挑战,能够突破障碍、改变命运,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当今时代,充满着机遇与挑战,如果没有远大的志向,而长期陷入自卑的困境之中,不但影响心理的健康发展,还会影响个人事业的成功。所以,高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须帮助大学生客观、全面的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和不断完善自我。

3.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高校应责成专门的心理辅导师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实时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从而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疾患的预防和治疗。同时,对有潜在心理疾患的学生进行实时跟踪观察,选择最佳时间和正确的形式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都处于叛逆的青春期,观念前卫,思维活跃,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切不可急于求成,应选择最佳时间和最易被接受的方式进行开导教育,以真正达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

4.构建网络心理咨询平台

高效应构建网络心理咨询平台,利用大学生对互联网的兴趣,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现代网络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在网络平台上开设心理学知识、心理测试、心理治疗、案例分析、心理求助等等专栏。通过学生对网络的浓厚兴趣,提高对心理学知识的学习;通过一些心理健康小测试,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Email、QQ和MSN等方式与心理咨询平台上的老师进行一对一的交流。由于网络的隐蔽性,可以保护个人隐私不外泄,学生会更有勇气诉说自己的心理问题,寻求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以真正解决问题[6]。

5.开展就业心理指导

大量数据表明,大学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盲目自信、急功近利、烦躁焦虑、自卑胆怯、患得患失等等都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不良心理因素。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该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竞争意识以及科学正确的就业观。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社会的转型升级都对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应注重提高大学生的硬实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心理素质等软实力,以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中心理素质的培养包括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严谨的工作作风、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等等。同时,高校应帮助毕业生克服心理障碍,正确面对社会,尽快适应由学生到职员的角色转换,以迈出成功的第一步。当代大学生正处于社会转型和科技发展的风口浪尖,沉重的学习压力,不和谐的人际关系,各种情感危机、激烈竞争的就业压力以及巨大的经济压力等等都会诱发各种心理危机,甚至导致心理障碍,这些都势必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也不利于高校育人成才的办学宗旨。而健康的心理是构成高素质人才的基础,是大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和个人道德品质修养的前提与基本保证。因此,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尤为重要。本文从理论基础、基本原则和具体对策三个方面,提出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期望能对现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挥一定的帮助作用,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唐闻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三个互补关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2(3):72-74

[2]徐畅,吕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V型模式:三心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11(8):19-20

[3]周春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的创新[J]江苏高教,2011(5):124-126

[4]吴国斌.价值澄清理论在德育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9):17-20

[5]陈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4):48-52

[6]沈晓梅.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J]中国青年研究,2012(1):113-116

作者:申明玉 单位:延边大学体育学院

第五篇: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给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开展既带来了重大机遇,但同时也给当前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学生的思想面貌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特征,传统的心理教育方式效果不显著。要克服挑战,高校心理工作者要善于在转变工作思想的基础上,因势利导的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开展心理教育工作提供知识信息服务。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机遇与挑战对策研究

1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给高校心理教育工作带来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学生接触世界的途径更加开阔,同时,各种社会信息对他们的影响也更加便捷。面对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学群体内部分化现象更为突出,同时,面对互联网世界中各种复杂信息的影响,特别是随着全球经济政治一体化趋势的加速发展,多元化的价值观借助于网络媒体快速传播,各种社会思潮都通过网络媒体涌入人们的生活中,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对高校心理教育工作带来了影响。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当代心理学的研究视域,给开展心理教育工作提供了各种便利条件。“面对网络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网络不单单是一种技术手段,它已经以其独有的广泛性和深刻的渗透性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而教育作为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巨大的影响,同时,网络又极大弥补了传统教育所不能涉及的空间。”但另一方面,面对互联网技术的冲击,许多传统的心理学教育方式都失去了应有的效力,高校心理教育工作也面临着重大挑战。“不可否认的是,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大学生带来丰富知识信息和心灵愉悦的同时,网络中的消极因素也给自控力、识别力不强的大学生造成了心理上的负面影响”。在心理学教育工作中,面对互联网技术发展带来的影响,如何因势利导,化弊为利,成为当前高校心理教育工作中必须要正视的重大问题。

2当前高校心理教育工作面临的巨大的挑战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给高校心理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提出了巨大挑战。从当前高校心理教育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互联网中大量的不良信息严重损伤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无形中影响了心理教育的效果,增大了心理教育的难度。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效果不佳,导致这一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即在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了种种不利影响。从互联网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看,主要表现在互联网上的各种负面信息对学生健康心理的腐蚀与错误引导作用。“青少年很容易在网络上接触到不良思想和不良文化的宣传论调,……,网络上各种不同意识形态的文化冲突势必会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一些不良信息会使大学生的三观产生倾斜,从很大程度上削弱社会主导的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激励效果。”试想,一个长期处于虚拟世界中、整天浸泡在由各种不良网络信息构成的环境下,这样的大学生对于学习对于人生会有积极进取的信心和勇气么?当前,高校大学心理健康疾病呈现出多发态势,常见一些大学生选择极端方式来对待自己和对待他人。其中,互联网对他们造成的不良影响是导致这些问题多发的重要原因。第二,面对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传统的心理教育方法已经跟不上时展要求,需要更新心理教育的思想观念,提高心理教育的水平。传统的心理学教育方法,一般为教师所独有,学生们对其充满热情和期待。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们可以非常便捷的掌握到各种现代心理学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由于他们在思想观念中已经对这些方法有了一个前设性的了解,对教师在课题上所讲授的部分心理学知识很容易产生疲倦感。而对于一些心理疾病的治疗,学生们也大都采取不配合的态度。因而,教师需要根据时代变化的特点,及时更新心理教育的方法思想,以切实提高心理教育效果。

3转变心理学教育观念,推进心理教育改革

要克服当前心理教育中的种种挑战,切实提高心理教育的效果,需要在客观、全面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基础上,从不同的方面入手,采取多种措施,深化对当前心理教育规律的认识水平,提高心理工作的实效性。

3.1转变工作理念,提高责任意识

在高校心理学教育工作中,高校教师处于关键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在互联网时代,心理教育工作承担的任务更加艰巨,教育的内容也更加复杂,面临的形式也更加严峻。要胜任新时期高校心理教育工作的新要求,教师们需要积极转变工作理念,在充分认识到高校心理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基础上,形成时代性的服务意识。

3.2更新工作方式与方法,建设现代心理教育工作新思路、新模式

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思想需要通过先进的工作方法来贯彻,要提高心理教育的效果,就需要针对当前心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方法改革。从心理教育发展工作开展的未来前景看,心理教育越来越呈现出综合化发展的趋势,即心理教育工作呈现出明显的综合性特征。“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教育,应与学校的教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并全面渗透到整个学校教育中去,在大学生中开设心理学、生理学以及社会心理学、挫折心理学等方面的课程和讲座,使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学基本知识和心理卫生常识。”这种发展趋势,客观要求从教师到高校管理层应进行充分沟通,然后再在这一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心理教育工作机制。

参考文献:

[1]施险峰.网络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挑战和对策[J].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2]王林.试论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人文杂志,2006,(7).

[3]杨建洲,张秋月.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索[J].考试周刊,2011,(78).

[4]郭彬.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12).

作者:贾锐 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第六篇: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摘要:文章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概述,并根据表现形式分析了成因,最后指出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探讨其教育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笔者认为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是挑战,又是一种有利的环境,只要学校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能够善用网络并且联合学校和社会各方的力量,在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能够发展得更好。

关键词:网络环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人际交往,都可以通过网络轻易实现。但是,网络的发展使正在成长的青年一代受到了巨大的影响,那些学校层出不穷的教育事件的背后,总能找到一些与网络有关的因素。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他们在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程度以及心理发展状况值得我们关注,探讨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网络环境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1.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模糊

网络环境的一大特征就是虚拟性,尽管目前很多网络活动都要求匹配身份证和相关资料才能进行,但是网络间的人际交往和网络社区的发展仍是虚拟的。大学生很容易在网络环境中获得一个“虚拟身份”,而经营这个“虚拟身份”比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要简单。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常常会把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间的界限模糊掉,因而产生各种发展矛盾和不适的问题。例如,某学生在网络中是个“万人迷”而在实际生活中却不能做到这些,这种失调很容易引起学生在正常的社会交往中的一些问题。

2.网络成瘾问题严重

网络环境提供给大学生一个更加广阔的、充满吸引力的空间,游戏和网络社区活动比学习以及学校生活看上去精彩很多,加之学生有大量的自由、空闲时间,因此,很多大学生的网络成瘾问题严重。在网络环境建立之出,网络成瘾表现为社交成瘾和游戏成瘾等几种形式,而目前,网络成瘾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学生无论课上课下,无论吃饭走路,都在刷朋友圈、看微博。

3.网络不良信息影响大学生心理发展

网络环境除了虚拟性和空间广阔之外,其中的言论也十分自由,这是网络信息传播特征所导致的。大学生能够在网络中接触到来自社会各个角落的信息,有些信息足以影响他们的个人发展,影响他们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的形成。充斥于网络的消费信息和广告使学生重视物质、爱攀比;很多对“官二代”“富二代”信息的传播,使大学生丧失努力拼搏的动力;还有一些不良信息,甚至影响他们对社会制度的看法;更有甚者,使大学生形成了某些“反社会”思维。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1.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原因

从表面上看,网络环境是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但是,任何一种心理问题的成因都是来自个体本身的某一方面。每个大学生都享有自由使用网络的权利,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会沉迷于网络,或者引起自闭症及人际关系焦虑问题。受到网络影响而导致自身发展问题的学生,往往本身就缺乏自信,很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影响,甚至缺乏客观的判断能力,对自身的人格和心理发展缺乏明确的认识,因此更容易受到网络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

2.大学教育的原因

大学教育也应该为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发展问题负责。现阶段,我国高校教育模式是强制学生修满学分,缺乏学生个人发展培养,学校在学生心理成长方面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这是因为大学教育默认学生已经拥有了自我发展的能力和一定的自控意识。但实际上,大学生在高中毕业之前所接受的教育都是“强制”和“管控”性的外部控制力,学生的自控能力和自我发展意识比较弱,到了大学突然“自由”了,很多学生都会产生适应不良的情况。

3.网络监督的原因

在学生自控力弱、判断能力不足的情况下,网络环境中的不良信息成了导致学生心理问题、阻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罪魁祸首。尽管公安部门对不法网站和虚假信息进行了严肃处理,但仍避免不了一些不良信息的流传。而这些信息往往是靠夸大、煽动和掩盖事实等方法,使信息的表象“符合大学生的胃口”,而实际上这些不良信息使大学生受到了严重的腐蚀和侵害。网络监督力度弱,大学生接受到的不良信息太多,自然比较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三、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积极开展大学生人格心理健康教育

在校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教育和家庭背景,其中很多人存在心理发展不足的现象,与他们的人格成长过程有很大关系。心理学研究认为,个人的人格发展存在几个关键期,大学期间就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阶段。我们无法对学生以前的心理发展产生有效的影响,但是可以通过积极开展人格心理健康教育,为他们在大学期间的人格发展指引道路。心理咨询的宗旨是“助人自助”,即在有效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之后,使人们获得应对心理问题的措施,以此来维持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强化人格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实,可以防范大学生心理问题,使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客观分析网络社会生活、主动选择健康的网络信息。首先,建议各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全校必修公共课,使每个学生能够充分接触心理学知识。心理健康教育公共课所使用的教材应该是那些活泼的、对学生实际帮助比较大的,而不是心理学专业典籍;其次,除了学校的心理咨询教师之外,日常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年级辅导员,应该具备比较完善的心理咨询知识,以便有效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问题;第三,建议学校定期进行与学生人格发展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支持学生主动建设与心理发展相关的社团,使“关注人格发展、关注心理健康”成为每个在校大学生所重视的问题,使内省和总结自身的发展成为每个大学生的“成长习惯”,久而久之,这些习惯会成为他们重视自身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的一种方式,学校也更容易给予他们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2.以团体心理健康辅导作为主要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个体咨询因为缺少类似的情境,导致咨询效果无法迁移,在停止咨询后,具有很高的复发率。在高校中,借助团体心理咨询帮助想要搞好人际关系与人际关系不佳的大学生,可以增加团队成员间的互动与交流,加深学生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并且提高自我认知水平,学习人际交往技巧,进而构建良好的人际交往模式。在团体心理咨询中,团体可以为个体提供一个被尊重、被保护、被接纳、被肯定的环境,实现个体精神的放松。大部分学生所遇到的问题,根本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严重,只要进行正确的情绪宣泄,就可以解决压抑的情况。在团体心理咨询中,学生可以讲述自己的困惑与苦恼,通过情绪宣泄,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在实践工作中,笔者借助“20个我”“优点大轰炸”“我的生命线”“我的自画像”等活动,让学生体验被人称赞与称赞别人的感觉,进而深入了解自己,对自己进行客观、全面的认识,充分接受自己的优缺点,明确自己的想法,进而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通过借助“价值大拍卖”等活动,引导学生展开深层次的探讨,实现自身的快速成长。在完成团体心理咨询之后,予以相关报告:“通过团体心理咨询,我能够很坦然地接受自己的缺点。“”我从来没有想到我自己还有这么多优点!”由此可以看出,通过团体心理咨询活动的展开,可以帮助学生更积极地融入现实社会团体,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能够预防并改善学生在网络生活中形成和面对的各种心理发展问题。

3.合理利用网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校园网络化的发展使学生通过网络解决心理问题,不再只是通过直接面对教师解决心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问题解决途径,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此形势下,学生自我教育意识不断提高,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机遇。在此过程中,必须进行积极的引导和管理,实现由无序到有序、由消极到积极、由自发到自觉的过渡。一般而言,网络平台中普遍存在着很多虚假信息、违背伦理道德等信息,此时,一定要抓住这一机遇,开展一些网络活动,指导学生正确运用网络,达到良性教育的效果。首先,构建符合学生实际要求,并且具有吸引力的网站。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应该成为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重要平台。在设计网站栏目和内容的时候,需对不同年级学生需求进行考虑,保证设计合理、科学。同时,通过网络活动与网络心理测试的开展,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对学生心理进行科学测评,用活泼的页面设计与丰富的知识内容吸引学生,进而提高网站利用效率。其次,进行网络心理咨询。网络心理咨询指的就是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咨询人员借助计算机网络开展的综合信息服务活动,向现实身份与虚拟身份的来访者提供一些心理咨询服务的信息互动过程。第三,建议学校通过校园网的建设,对学生能够访问的某些不良网站进行限制,从根源上杜绝学生访问非法网站或者从网站上接收到不良信息的可能。例如,学校可以选择控制访问IP,控制学生的上网时间等方法,使学生的网络生活时间缩短,并通过一系列有益其心理发展的社团活动,吸引学生远离不良网络社区。

四、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1.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

在心理咨询领域,判断个体是否存在心理问题以及心理问题的严重性,有明确的社会化程度指标以及个体自我判断指标。因此,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或者心理问题进行判断,也应该遵循科学的指标,而不是依照学校对学生强制制定的指标或者教师、社会希望学生发展的那些内容作为指标。这就意味着,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基础是充分尊重学生发展需要和发展意愿,这就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注意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用理解、尊重、热心和耐心,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服务。

2.积极寻求社会力量的帮助

虽然“心理咨询室”已经覆盖了我国全部高校,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高校的心理咨询室都有能力完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全国各地各高校每年都会发生大大小小的教育事件,从根本上看,都是因为学生心理发展不完善,心理问题未被重视、没有积极解决而造成的。因此,在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负责这项教育工作的教师应该重视寻求社会力量的帮助,例如,将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上报给学生家长,做到学校和家庭合理开展教育;也可以向当地心理咨询机构、医院等寻求帮助和指导,做到积极应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综上所述,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似乎表现得更为突出,但是,并非大部分心理健康问题都是由于网络而引起的,网络环境只是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受到的重视度更强。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大学生个人发展和学校教育本身入手,对大学生心理发展予以整体规划及指导,其内容主要有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教育、使用团体辅导等方法等。同时,学校还应该重视网络平台的应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不管使用什么方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任献华.网络环境下“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11):68-69.

[2]冷震北.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J].现代企业教育,2014(24).

[3]邓彩艳,黄奎林.团体心理咨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J].衡水学院学报,2014(02):74-76.

[4]李雪娇.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

[5]伍佳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6]朱九芳.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建议和措施[J].青春岁月,2014(19):159.

[7]魏长波.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10):208-209.

[8]赵伟.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研究[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11):76-79.

作者:罗娅萍 单位:江西广播电视大学

第七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消极倾向及积极转向

[摘要]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理论研究、课程设置、心理咨询方面尚存在一定的消极倾向。因此,建议转变消极价值取向,通过确立幸福人生的教育目标,打造积极心理品质的教育内容,丰富积极心理体验的方式方法等途径和手段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转向。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消极倾向;积极转向

经过近30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认识、体制建构、师资建设、教学开展、咨询服务、活动组织及理论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规范化和专业化程度逐渐提高,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纵观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现状,还存在着严重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发展的瓶颈因素,如在理论研究、课程设置、心理咨询方面存在一定的消极倾向。因此,转变消极的教育价值取向,转向积极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方向是改革发展的应有之意。

一、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一定的消极倾向

积极心理学运动发起人塞利格曼把以“病理式”为主导的心理学模式命名为消极心理学。由于消极心理学在漫长的心理学发展中一直占主导地位,因此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很大,这种“病理”模式也常常出现在目前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从学生入学时的心理问题筛查和建档,到后来针对问题学生的团体或个体咨询以及心理讲座,无不体现着高校以“问题”为中心的消极倾向。在某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发现、解决心理问题或障碍的代名词,心理问题学生数量减少、学生心理障碍症状减轻以及恶性心理事件发生率降低成为衡量心理健康教育成效的判断标准。这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受消极心理学影响过深的结果。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消极倾向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理论研究方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应包括积极品质等积极层面和心理问题等消极层面。但是,当前的研究成果大多关注后者即消极层面,如心理障碍的分类、症状识别及心理疾病诊治等,而忽视了从积极的角度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开发其心理潜能,促进其拥有充盈、蓬勃和幸福的人生。这从公开发表的文献数量对比中可以得到验证。近期笔者在中国知网(包库)(包括学术期刊、硕博士论文、会议论文和报纸文章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文献(1979—2015)进行了搜索。结果显示,在大学生消极心理层面,关于大学生心理疾病的文献454篇,心理问题的文献867篇,心理障碍的文献2424篇,以及关于大学生焦虑的文献257篇,抑郁的文献263篇,自杀问题的文献253篇;而在大学生积极心理层面,关于大学生快乐的文献4篇,幸福的文献41篇,满意度的文献116篇,以及关于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文献141篇,关于潜能、潜力的文献21篇。以上数据对比表明,关于大学生消极心理层面的理论研究投入远远超出了积极心理层面的理论研究。这些被过多关注的消极心理因素,会渲染和传播消极的心理体验而不是催人向上的精神,给人留下的多是消极的心理暗示,强化了大学生的消极心理因素。研究表明,身心疾病可以通过治疗解决,也可以通过增强自身免疫力解决,增加自身的免疫力量是身心疾病治愈的根本途径。所以,笔者建议大学生积极品质的开发和培养应该被关注,如果每位大学生都具备了积极情绪、积极人格等积极心理因素,拥有了丰盈、幸福的生活,心理疾病也就失去了滋生的土壤。

(二)课程设置方面

高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面向在校大学生,以公共选修课或必修课的方式开设的,旨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种是面向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以短期培养和培训方式开设的,旨在提升师资队伍教育教学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方面,受消极心理学理念的影响,面向普通在校大学生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主要以心理健康基本知识的传授以及对心理问题的鉴别和调适为主,主要通过对心理问题的鉴别、疏导和矫治的途径达到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目的。2011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规定,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共分为三部分,即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共三章)、了解自我与发展自我(共两章)、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共七章)。其中,提高自我调适能力部分为主要部分,占整个教学内容的58.3%。而这部分教学内容主要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对问题的分析鉴别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就是通过对心理问题或疾病的症状诊断,探寻心理疾病的病因,提出缓解、消除心理疾病的办法。这是典型的消极心理理念指导下的课程模式。此外,此课程许多章节的教学目标也饱含消极心理学的色彩。例如,《大学生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一章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心理疾病的分类特点,并能区分自我调适、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的界限;《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培养》一章强调学生要能够识别偏差的自我意识及原因,并能有效地疏导和调适;《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一章是使学生掌握常见人格缺陷的表现、形成原因及调适方法,形成健全人格;等等。由以上内容可以看出,通过解决心理问题来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是普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这充分体现了消极心理学以“问题”为中心,关注焦点主要集中于治疗和修复人的损伤、弱点和缺陷等消极方面的特点。另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的许多必修课程也具有消极心理倾向。例如,华南师范大学面向全省主考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本科段自学考试课程包括变态心理学、心理治疗、临床心理学等,而积极心理学的相关课程不在其列。另一方面,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规范培训教材主要包括《基础心理学》《心理卫生学》《变态心理学》《心理评估》《咨询心理学》五本。这五本教材主要以两大内容为核心,一是以基础理论知识为核心,如《基础心理学》和《心理卫生学》;二是以鉴别和治疗心理问题或障碍为核心,如《变态心理学》和《心理咨询学》。《心理评估》是对心理健康指标进行量化的工具书,其中的量表也主要以测量心理问题和障碍为主。由此可见,师资队伍培养和培训的教材内容仍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消极心理知识和技能为主,未包含积极心理学的相关内容。

(三)心理咨询方面

消极心理学对高校心理咨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心理咨询的对象、疗法、咨询流程及咨询目标四个方面。在咨询对象方面,高校的心理咨询服务对象主要是存在心理问题或疾病的异常大学生。尽管大部分高校也会做一定数量的团体咨询,但与全体学生数量相比占比太小。以笔者所在的普通本科高校为例,除了日常开展的个别心理咨询外,团体心理咨询只在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后针对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开展,其数量还不到全体学生的百分之一。在所用疗法上,精神分析疗法和行为疗法是心理咨询的两大疗法,它们的理论基础分别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这两种理论是消极心理学的典型代表。在咨询流程方面,高校常用的做法主要包括初诊接待、心理诊断、确定咨询方案、心理咨询、咨询结束等几个阶段,咨询流程与疾病治疗流程非常相似,体现了消极心理学“病理模式”的特征。在咨询目标方面,目前多数高校的心理咨询主要致力于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忽视对咨询对象的积极心理发展的引导及心理优势与潜能的发现、挖掘及运用。综合高校心理咨询的对象、疗法、咨询流程及咨询目标四个维度可以看出,高校心理咨询基本按照消极心理学以“问题”为中心的病理模式来开展,受消极心理学影响过深。消极倾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初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实现“中国梦”的时代背景下,它已无法适应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要求。积极心理学以其积极的价值理念,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有鉴于此,笔者建议转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消极价值取向,更多关注和发展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因素,兼顾消极心理因素,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转向。

二、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转向

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以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消极问题为现实依据,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转向。

(一)确立幸福人生的教育目标

追求幸福是人类亘古不变的主题。积极心理学以研究幸福为目标,这里的幸福不是一张笑脸、一时感受,它指的是人生的丰盈和蓬勃程度,由积极情绪、投入、意义和目的、积极人际关系、积极成功五个元素构成。它是一种生命的最佳状态,衡量的主要标准是人生的丰盈蓬勃程度。提高个体和全世界所有人的丰盈蓬勃程度是积极心理学追求的终极目标。积极心理学导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秉承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价值诉求,其最终目标应为使大学生拥有丰盈蓬勃的幸福人生,其任务应为增加积极情绪、塑造积极人格、挖掘心理潜能,追寻幸福、发现幸福、创造幸福、分享幸福,使生命保持最佳状态。正如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牺牲这种幸福,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二)打造积极心理品质的教育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其目标的具体化,直接服务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实现。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是使大学生拥有幸福人生,此目标指导下的教育内容应以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为核心。积极心理品质是积极人格的核心要素,培养积极心理品质是塑造积极人格的关键环节,不仅有助于增加积极体验,更是通向丰盈、蓬勃幸福人生的重要途径。积极心理学的开创者塞利格曼曾明确指出“: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实现从消极心理学到积极心理学模式的转换,实现从修复心理疾病到构建人类积极品质的转变。为了实现这个转变,心理学必须把人类积极品质的建设引入到心理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的最前沿中来。”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以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为核心,主要围绕积极情绪、专注与投入、人生意义、积极人际及成功等方面展开。传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传统主流心理学消极理念的指导下,其内容主要以基本知识认知、自我认识与发展以及对心理问题的鉴别和调适为主,主要通过解决心理问题来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积极心理学导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积极心理学积极理念的指导下,其内容主要以积极心理品质的认知和发展为主,主要通过激发积极情绪、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以及塑造积极人格等来增加大学生人生的丰盈蓬勃程度。

(三)丰富积极心理体验的方式方法

方式和方法是积极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实施、目标达成的关键因素。积极心理品质形成的复杂性决定了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适用的方式方法应以丰富和深化积极心理体验为特征。一是开发积极心理课程体系。积极心理学导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旨在通过培养和提高全体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和积极力量,使其拥有幸福的人生。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受益面大、知识传授效率高等为特点,可以很好地完成这一任务。因此,开发积极心理课程体系是积极心理学导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障。该课程体系的内容应面向全体学生,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以分阶段、分层次发展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塑造积极人格为核心。在教学方法上,应加强课堂的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以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加学生的情感情绪体验,实现课程的教育教学效果。二是推进积极心理健康咨询。心理咨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传统的心理咨询在消除或缓解大学生心理疾病、减少心理危机事件发生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与积极心理咨询相比,显得较为消极,不利于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比如,在心理健康观方面,传统心理咨询认为没有心理疾病就等于心理健康;而积极心理咨询认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不仅看其有无心理疾病,更要看其是否经常体验到积极情绪、是否拥有幸福感。心理健康观不同,二者的咨询目标也不相同:传统心理咨询以消除或缓解心理疾病,拥有正常生活为目标;而积极心理咨询以增加幸福感、培养积极品质、拥有蓬勃人生为目标。有研究证明,积极心理咨询与治疗对抑郁症的缓解和改善具有明显的效果。开展积极心理咨询,要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观,通过建立积极的咨访关系、探索与运用人格优势、探寻人生意义、争取更多的人际支持、创设更多成功的机会等方式方法,使来访者增强积极情绪,提高积极心理品质,消除和缓解心理疾病,拥有幸福蓬勃人生。总之,为了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应把积极心理理念贯穿教育工作的全过程,确立幸福人生的教育目标,打造积极心理品质的教育内容,丰富积极心理体验的方式方法,使大学生拥有丰盈蓬勃的幸福人生。

[参考文献]

[1]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2](美)马丁•塞利格曼.持续的幸福[M].赵昱鲲,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3]周永红,韦新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8).

[4]童辉杰.SCL-90量表及其常模20年变迁之研究[J].心理科学,2010(4).

[5]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奠基幸福有成人生[J].中国特殊教育,2010(11).

作者:刘芳 单位:中原工学院法学院

第八篇:以积极心理学为基准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伴随着心理学日臻成熟,并且由于高校大学生心理事件逐渐增多,大部分的学校均开设心理健康教学这门课程。通过积极心理学的开展,可以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他们的抗压能力,还可以使其健康成长起来。本文主要通过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有效的培养大学生的良好心理,提高大学生的抗压能力。

一、当前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1.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当今社会有很多“90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都比较弱,特别是抗压能力明显不强。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挫折给71.8%的学生带来心理阴影,对挫折产生抵触心理;5.0%的学生认为自己会一蹶不振;仅有9.5%的学生愿意吸取教训从头开始。除此之外,现在“90”后的孩子都是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环境中成长的,人际交往主要采取电话、短信、QQ、微信等方式来进行,很少使用聚会、信件等传统的沟通方式。目前只有少部分的人可以接受并且采用这种传统的交友的方式。但是,大部分的学生缺乏安全感,导致无处倾诉心中的想法,因此极易产生寂寞和空虚的心理。同时,有些学生性格偏激,由于一点小事就想不开,进而出现一些比较极端的行为,例如:深圳某大学大三学生李某因在学校犯了过错,由于承受不了教师严厉的批评,走上跳楼的极端道路,结束了19个春秋生命。再如,南京某高校大学生因网恋受到挫折后割腕自杀等。根据以上这些案例可知,良好的心态对于人生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可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2.对陌生环境的抵触心理

目前,少部分的学生由于性格孤僻,难以适应新的环境,导致在生活交流方面比较胆怯,对日常生活很多事情产生各种抵触的心理。例如:某高校学生刘某,自进入大学开始,就觉得自己和同学之间没有共同的语言,总是觉得自己与其他同学有距离感,甚至有时连食堂吃饭都不情愿去,常常将自己关在宿舍里面。时间长了,他开始害怕面对同学、害怕上课以及不敢面对老师,对学习产生厌恶感。后来被医生诊断为社交障碍。近年来,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在老人和父母的宠爱中长大,与同龄人相处的机会比较少。可见,目前很多高校学生都存在着自我为中心的心理,不知道换位思考,在人际交往中将他人的给予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对于付出的概念比较欠缺,在社交技巧方面较欠缺。部分大学生不懂得如何去尊重、理解以及支持别人,因此现在人际交往中与他人发生矛盾的几率比较大,这样出现矛盾又没有处理技巧,就容易产心理困扰。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应当重视培养人际交往能力,鼓励孩子参加一些集体的活动,正确引导孩子交往技巧。家长不光要教会孩子交到朋友,还要指导孩子在与朋友交往时该怎样维护自己的友情,这些都是需要家长来监督协助完成的。另外,父母不能一味的满足孩子的要求,要让孩子明白,在和朋友交往的时候必须平等相处,不能一味的索取这是孩子必须要明白的道理。

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片面化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设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途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效性以及实践性。有一则对北京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在大学健康教育中,尽管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辅导的主要课程,但是该门课程在高校未受到学生的欢迎。究其原因在于,该门课程开展活动少、内容枯燥、形式单调、等情况存在,最主要的原因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比较片面化和抽象化。一些学校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教学计划中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专业的学科教学模式完全一致,根据课表上课,到期末还会进行考试。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根据教学材料传统的进行备课,在课堂上老师会很详细的给学生分析心理学知识,虽然知识的系统性很强,但是缺少了应用性,忽视培养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应用能力。这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片面化只会增加学生心理负担,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有偏差,大学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的是从实际出发,应该根据学生现实心理需要为起点,增强课程的实效性、针对性以及实践性。

二、将积极心理理念融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培养大学生的耐挫能力

每个人的成长都不会一帆风顺、没有挫折,大学生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困难或者挫折。最近几年,大学生轻生的案列屡屡出现,社会各界都比较关注。根据数据调查显示,98.9%的学生轻生的原因都是因为心理问题造成的。所以,在培养学生积极人格的同时,必须要培养大学生的耐挫能力。为了能够让大学生养成适应社会的心理承受能力,在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挫折,而且要告诉学生要直面困难,面对挫折时要敢于面对不能一味地逃避,更要正视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挫折;培养学生在考虑问题时,切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奋斗目标;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所有事情,积极开展一些关于提升耐挫能力的培训,纠正学生逃避困难的心理。

2.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心态

心态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基础因素。在当今社会,时代的进步与科学技术都在不断的发展,各种渠道的信息都影响着大学生群体心理素质,大学生面临着各种竞争带来的压力,从而增加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为了能应对这样的社会现状,大学生应该具备积极向上的心态。所以,引导大学生培养积极的心态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积极心理学分析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疾病、心理问题,更是要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状态和自信心。

3.构建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有利于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而且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心理学提倡的人性观和主客关系对高校开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有较大的关系,所以,高校应当改善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强化培训来促进教师更新教学理念,使教师清楚地认识到,在给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师生之间要打造一个和谐融洽的氛围,可从以下三点着手:第一,教师要学会如何尊重学生。每个人的价值观念都是不同的,所以想法也是不一样的,老师要明白该如何完整的去接受他们。第二,教师要尊重学生就必须做到以理服人、相信学生,要会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第三,教师要理解学生,换位思考,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还要去体验感知学生的内心世界。第四,老师要积极地关心学生。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老师积极的关心将会让学生得到有效的指导以及帮助。

4.重视课外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开展课外活动是为了让学生缓解紧张的学习状态。课外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使用自己的特长来展现自身的价值观,并且让学生释放心理压力的最佳方式,而且有利于老师解读学生心理想法,渗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学的最佳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根据学生的特长,多开展一些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让学生积极的参与以及体验在活动中取得成功的喜悦。组织大学生参与课外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鼓励学生敢于表达内心的想法。例如,对于有美术爱好的同学,老师就要引导他们积极的参与美术类的活动,提高他们的审美观;对于有体育兴趣爱好的同学,老师就要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各类体育活动,提高他们的意志力。通过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课外活动,不只能让学生学会如何客观评价他人,还能让他们学会自我评价,从而使大学生能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和他人的优点以及缺点,让内向孤僻的学生愿意并积极的参加到群体活动中,增加团队合作感,让一些心胸狭隘的同学懂得如何去宽容、理解别人,而且还可以自己疏导情绪,不会导致心理异常产生心理障碍。同时,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可以使用学校的广播、板报、校刊等进行宣传,积极传播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并且通过心理运动会、心理沙龙、知识竞赛等各类活动进行宣传,能使心理健康知识得到普及,有利于提升同学们的心理素质。积极心理学不仅可以提高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而且提高他们压力的承受能力。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但能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而且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综上所述,在大学的教育与管理过程中,应该使用积极的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积极的心理咨询,可采取培养大学生的耐挫能力、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心态等措施着手。同时,开设相关课程,培养大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素质,使大学生的身心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增强对压力的抵抗能力,为当代社会以及时代提供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作者:李晓侠 单位:阜阳师范学院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