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时间:2022-07-10 09:16:35

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一、高职生心理问题的归因分析

(一)高职生的自我认同感不强

笔者曾经做过调查,班级中50%的学生理想中的“第一志愿”并非高职教育:一部份学生是由于高考发挥失利又不愿面对复读的不确定性而选择高职,还有些家庭经济较困难的同学虽然上了三本分数线,却碍于三本昂贵的费用不得不选择收费相对低廉的高职,个人志愿与就读学校的不符使得部份高职生难以调整心态面对现实,并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悲观失望、自卑情绪弥漫。由于高职生大多从小在学习自觉性上有所欠缺,一部份学生犯了“以偏概全”的认知偏差,认为学习差就样样差,“高考失利”后对自己的能力全盘否定。在自我效能感低下及自我激励机制缺乏的情况下,部份高职生找不到学习目标,在进入高职没多久就产生厌学情绪,迟到早退、旷课、沉溺网络等成为家常便饭。而学业上的荒废带来了一系列诸如重修、留级、退学等学业问题,又反过来加重了学生的心理压力。除学业压力以外,高职生比本科生承受了更大的就业压力。目前,社会上众多的用人单位依然奉行“唯学历论”,将高学历与高能力画等号,大部份招聘岗位设置以本科或研究生为起点,本科生就业形势尚且严峻,高职生的就业压力更是可想而知,这使得高职生在面对就业时增添了更多焦虑与紧张心理。

(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素质不高

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是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力军。根据调查,浙江省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大多采用“专职教师+兼职教师”混合的方式配备,而其中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专职教师数量较少,占大多数的兼职教师是从行政岗位转岗而来或者直接由辅导员兼任。兼职教师一般不具备心理学或教育学的相关学科背景,所学专业比较分散,专业性不强。据调查,兼职教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大多在五年以下,且只是参加了短期培训后就直接上岗,有些甚至还未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辅导员出于行政压力的原因,在教育中更是奉行了固有的思想教育模式,目标是“防止学生出问题”,而不是“如何让学生发展得更好”,在课堂上侧重讲心理疾病的鉴定和症状,未能与大部份学生的实际需求吻合,因而,课堂效率不佳,学生反馈不强。由于心理健康教师素质普遍不高,也大多无心理学的研究背景,因此在课堂上很难运用一些心理学领域较为前沿的知识去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往往以做思政工作“满堂灌”的说教方法授课,学生被动学习,参与度不高,有违积极心理学提倡的让学生在课堂“积极体验”的理念。

(三)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类医学化

目前,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还是偏向于消极心理学的指导思想,即主要定位于“发现—干预—矫正”问题学生。学校将较多的关注点放在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及行为问题,假设学生是“有瑕疵”的,指导思想是首先将学生嵌套入“疾病模式”,干预方式则普遍采用“测试+咨询”的模式,在学生入学之初为全体学生做心理测试,根据测试结果为每位同学建立心理档案,对筛查出来的“一类学生”(可能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注,由班主任、辅导员、学校心理咨询室依次约其做定期谈话或进行心理咨询,以达到排除问题,防止问题及矫正问题的目的。这种教育模式虽然可以达到一定的筛查的作用,但是弊端也显而易见。

(1)这种模式把学生看作了只会机械被动地对外界教育作出反应的物体,违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易招致学生的反感,被约谈的学生往往害怕被视为异类而不愿意走入咨询室;

(2)这种模式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仅仅局限于少部份同学,而忽视了大部份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3)这种模式还易使学生形成过于依赖外部力量支持的习惯,没有从学生本身具有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如部份同学在辅导员的说服后,勉强地进入了心理咨询室,发现咨询室可以暂时解决自己的心理困扰,可是回到生活中又对碰到的新问题手足无措,因而形成了碰到任何困难就去心理咨询的习惯,忽视自身心理防御能力的培养,这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和全面发展。

二、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根据以上调查分析:目前高职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过多关注学生的弱点和错误,这已不符合现代职业教育趋势,也有违“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为达到更好的教学成效,高职心理健康工作者应更加致力于为心理健康教育注入积极心理学元素。我们的教改重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增加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习得性无助”是积极心理学的倡导人塞利格曼1967年提出的。根据塞利格曼的研究,“习得性无助”现象产生的主要根源在于一个人的解释风格,当个体总是在一项工作上失败,则容易产生放弃努力的消极认知和行为,体验到无助、无望和抑郁等消极情绪。乐观是指人们对已发生事件进行解释时,对好事情作持久的、普遍的和内在的归因,对坏事情作短暂的、具体的和外在的归因。这种对事件的解释方式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由悲观解释改变为乐观解释,这就是“习得性乐观”。悲观解释在高职的学生中表现得比较集中和典型,高职学生普遍学术成绩一般,不属于老师家长心中的好学生。如果他认为造成自己学业不佳的因素是内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时候,就容易产生负面的情绪体验,如灰心、丧气和自卑,认为无论自己如何努力,都很难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从而学习动机不足,进入高职后也不愿做尝试性努力,只打算混张文凭。教师可以抓住学生入校之初这一时机及时指导学生正确看待高考这一心理症结,组织开展“回忆我的高考”主题班会集体讨论,使学生勇敢面对而不是回避高考失利这一问题,意识到高考只是人生中的一个经历,高考失利并不代表未来人生的长久失败,使学生从根本上摆脱消极情绪的阴影,对未来充满希望。

(二)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积极心理学认为,当一个人处于孕育着抑郁、焦虑或精神分裂等问题的环境中或其遗传素质较差的情况下,要防止在其身上不出问题的可能性不大,心理工作如果仅仅侧重于疾病的诊断和矫正以期用“堵”的方式使问题不发生则会收效甚微。因此,积极心理学认为最重要的不是修正缺陷,而是个体内部系统地塑造各种抵御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的积极品质,进而提高个体的心理免疫力,以抵抗心理健康中的消极面。根据赛利格曼等积极心理学家的研究,人类拥有六种美德及24种积极品质,它们是:勇气、关注未来、乐观主义、人际技巧、信仰、职业道德、希望、诚实、毅力和洞察力,等等。因而,心理健康教育既要帮助解决少数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更要关注大学生普遍的心理需求,帮助他们培养自身的积极心理品质。高职学生在大学之前的各学习阶段中,“唯学习论”是主流,来自学校,父母,社会的负面评价和影响较大,而自身存在的其他优秀品质和潜能被暂时掩盖了。作为高职教师,我们要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学生人格培养上,帮助学生增强应对心理困扰的能力,找到学生自身存在的潜能,并且让学生看到这些潜能。在前不久结束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国务院总理提出的“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响亮口号,高职学生在大学期间能培养一技之长,可以引导学生看到并充分挖掘这一优势,这是对未来就业报悲观态度的高职生的一种新的启示和方向。笔者在实践中探索了心理测试中增加正向积极的调查,比如增加了积极心理学家彼得森开发的VIA人格优势调查问卷,让学生通过问卷了解自身的优势面,并且针对测试结果为学生做了专场讲座,分析如何针对各自身上潜在的优势作更好的挖掘和运用。例如,部份学生测试出自己在“领导才能”上具有优势,教师则引导其多组织班级活动;具有“创造才能”优势的学生则可鼓励其向报刊杂志投稿;“勇敢无畏”维度上占优势的学生则被建议在课堂上积极发言。经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一改以往对“心理测试”只是测问题的认知偏见,更愿意接受和欢迎学校举办的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三)创造积极的校园文化环境

积极心理学主张构建积极的组织系统,提倡走一条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整合之路,各方均应重视对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学校教育分显性教育及隐性教育,校园文化是隐性教育的一部份。如果学校注重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渗透到校园环境,则可作为一种“默会知识”被学生内化,并且逐渐成为自身素质的一部分。学校可以开展各种面向全体学生的体验式的活动,如开展心理团辅活动,积极心理训练营,举行心理健康讲座,提倡感恩活动,进行心理情景剧比赛等,使全体学生充分融入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实践强化自我管理、自我调节,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力量,从而产生自豪感,认同感,归属感,增加预防负性情绪的能力,即使暂时出现心理危机,也可以通过积极人格的养成实现自我恢复。

作者:董含湫 单位: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