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教学一体化模式分析

时间:2022-04-24 04:36:05

物流教学一体化模式分析

1一体化教学在物流专业实施的现状分析

1.1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优势

(1)从整体上营造了实现一体化教学的大环境。目前,全国千所中职学校正在进行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基本形成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改革理念。针对我校来说,前期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层次和类型的企业,将一线物流工作岗位中具有相近知识、能力、素养要求的岗位相结合,形成了物流专业岗位群。分析、归纳、整理实际工作岗位中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根据岗位的具体任职要求,筛选专业岗位的工作任务,整合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典型工作任务,形成了用于教学的专业学习任务。(2)教师正在努力尝试实施一体化教学。在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对于一些专业课程,如《仓储与配送作业实务》、《运输作业实务》、《货运》等属于理实一体化课程,其综合性、应用性强,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课程内容主要针对实际和具体的工作任务,具有明显的职业导向性,确定的目标性和过程属性。根据该特点,课程主要解决“怎样做”和“怎样做更好”的问题。在课程内容设计方面,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来讲授相关的课程内容,实现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整合,以过程性操作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以习得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为主、以理解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为辅,将专项能力转化为教学项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达到了一定的学习效果,但距离真正的教学做一体化还有一定的差距。(3)实训条件。多数学校为了加强实训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大了实训室建设力度。目前,我校物流专业已经拥有1400多平米的实训场地,投资实训设备达到1500多万,能够满足课程需要。

1.2课程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不足

(1)师资不足。要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不仅要有理念,同时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和熟练的实践技能,更要具备理实结合的教材分析及过程组合能力,教师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双师型人才,更要具有创新能力。现在多数中职院校物流专业的师资情况是:年龄偏大教师通常从其他专业转移到本专业,对所教专业课程没有经过系统学习,同时又不能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习惯于以课堂教学和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只作为辅助手段;部分年青教师来自普通高等学校,有专业理论知识,缺少实操技能;部分教师来自于企业,没有教学经验,多数教师只会“做”,不会“教”。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偏少,在不同程度上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2)校企合作力度不足。黄炎培说,“只从职业学校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只从教育界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只从农工商职业界做功夫,也不能发达职业教育。”这三句话非常准确,要实现教育模式变革,职业教育需要行业企业的深度参与。尽管多数学校有相对较好的校内实训条件,但缺少实实在在的校企合作,总让人有落叶不能归根的感觉。

2实现一体化教学的有效途径

根据物流专业的现状,要想成功实现一体化教学,在校企深度合作的前提下,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培养过硬的师资队伍,同时配置与专业规模相吻合的教学设施。

2.1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确定专业核心能力,合理组织教学

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按照物流职业岗位和国家物流师职业标准,将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进行有机整合,最终实现突出职业本位、强化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目标。以我校物流专业为例,物流项目组在深入行业企业调研后,了解了物流行业、企业的发展现状、人才结构,同时结合我校和其他同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同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对调研的物流职业岗位进行分析,确定了典型工作任务,明确了职业岗位的行动领域,最终确定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为基本职业能力、仓储作业能力、配送作业能力、运输作业能力及客户服务能力。然后以行动领域为主线,确定了专业核心课程《仓储与配送作业》、《运输作业》、《物流客户服务》。在确定了专业核心课程之后,以职业能力为依据,设计项目课程,将职业能力落实到课程当中。如在《仓储与配送作业》中选取了仓储认知、入库作业、在库作业、出库作业、配送认知、配送作业六个典型项目,通过前四个项目实现仓储作业能力,在前四个项目的基础上通过后两个项目实现配送作业能力。各项目以对应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为主线,每个项目下包含若干任务,对完成任务需要达到的知识、能力目标进行分析,并按照目标要求组织并实施教学。教学组织上采用“任务引入—任务分析—相关知识—任务实施—技能训练—考核评价”来完成。

2.2多途径培养双师教师

(1)加强校外培训。专业教师通过职业师资培训机构和学校进行学习实训,加强实践性学习,从而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有效指导学生实训;通过加强教学实践,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2)加强教师下厂实践力度。企业社会实践是一种从技能、专业、思想和意识等方面来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手段。教师需要定期进入企业生产一线,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和工艺流程,熟悉企业相关岗位的职责、操作规范和管理制度,体验本专业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和新方法,参与专业实践,实现理论同实践的有机结合。通过具体岗位的技能培训,弥补在操作技能上的不足,对于在课程改革中有效地进行一体化教学提供了第一手素材。(3)大力引进能工巧匠。黄炎培曾经说过,“凡职业学校欲聘专门教师,如不易得学校教授与经验并重者,毋宁聘用职业经验者,较之仅受学校教授者必差胜”。先生明确指出,在学校教授与经验并重者间要优先选择有企业经验者,这充分体现了其对能工巧匠进入职业学校任教的重视。企业能工巧匠走入课堂,将他们多年的实践经验、操作技能和先进技术引入传授给学生,同时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带动学校专职教师在操作技能上的提升,并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实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2.3加强深度校企合作

真正的校企合作绝对不能单纯的停留在口头上,尽管我们可以说校企合作在机制上、政策上、法规上没有保障等等,但是这些不能够成为我们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合作的借口。而且很多学校已经在校企合作上做出了典范。北京电子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与招商局物流集团北京公司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为深度合作、共赢建设,今后的方向是实现高职实训基地的“共研、共建、共用”。实训基地建设时学校将实训设备投入到企业,企业用于生产,而当学校有实训教学内容需要时,企业提供真实的实训环境,实现了学校企业共赢的局面。总之,就目前多数学校物流专业现状而言,加大师资培训、整合校内实训环境、增强校企合作力度是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必由之路。

作者:郎德琴工作单位:北京一轻高级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