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非职业舞蹈教育的思索

时间:2022-12-28 03:46:50

对非职业舞蹈教育的思索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明确教学目的,启发学习和表演“真性情”

目前我国的非职业舞蹈课堂也受到专业舞蹈教学的影响,也会追求所谓的教学效果,刻意又片面地追求软开度,技巧的教学,长时间的反复,让学习者失去兴趣,我们不禁要想学生的兴趣在哪,没有兴趣哪来的创造冲动,这对艺术的追求是巨大的障碍,我们其实更需要明确教学目的,既要有动作训练的合理和有序,也要有调动人积极性和兴趣的形式,比如普及舞蹈教学的目标不是软开度与技术,而是风格、协调性、文化;即使课堂上学习者有失误或错误,我们也应给予鼓励和欣赏,让学生感受舞蹈的快乐。非职业舞蹈学生中最多的是青少年,好奇好动、缺乏耐性和关注力,我们的教学方式应以趣味为引导,即是依照学习者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所对位实施的一种教育方式,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重在对兴趣和趣味的强调,而非严谨、刻板的说教。培养兴致与自律,最终潜移默化地使其达到该有的专业理念认知和最大程度的肢体规范。引导方式有以下两点:

其一,悦耳的音乐使得脑部工作能力有显著提高,选择合适的音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神经的兴奋势必使得身体的反应也随之积极,同时轻松愉悦的情绪能提高学生的兴致、激发学习的热情,从而摆脱被逼无奈的不良情绪影响;

其二,遵循纯真、自然的本质以开启学生对“美”的认识。教师应该选择性地淡化技术要领的规范而启发学生顺应自然的运动规律,例如对情绪表演的训练,鼓励依照自己的想象去发现各自认为的“美”的东西,并真诚自然地表现出来,而不是灌输内容。尽管对“美”的认识和表达并不统一,但是,不统一当中却有着本质的高度统一,即在纯真、自然本质下流露出的天然之美。

笔者以为,非职业舞蹈教育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况引导培养才是人格化而非技能性的,因此面对在专业上尚未具有成熟、完整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学生,应遵循其人性的本质,在训练中引导启发和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致,保持学习的兴趣,最终才能在愉悦的情绪下自律、自觉地完成学习。

(二)提高教师素质,优化教与学的关系

个性且独到的教学风格是教师的魅力,特别是艺术教育中以舞蹈为代表的这类需言传身教的教育,无论是年长资深还是年轻资浅的老师,都应勇于追求自己的教学主张,注重提升自己的教学修养而不是一味地重复和模仿,因为它是最能感染和吸引学生的地方,是每一位教师成功的关键。笔者以为,首先备课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备课过程是教师把握教材和总结经验的过程。同时也是二次学习的过程,将动作的规格、要领、节奏、特点等进行再次学习并根据经验所提示的传授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问题解决办法的明确,做到胸有成竹,合理安排教材在教授过程中的主次顺序,使教材得到进一步优化,提高教材实施的准确性和目的性。教师是舞蹈教学活动的主导。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舞蹈教师是教育方针的执行者,是教学方案的实施者,是舞蹈知识的传播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他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是受教育者,是学习认识的主体。教与学是唇齿相依的活动,同时,又相互促进与提高。因此,教与学的关系是建立在共同投入、共同追求,互相刺激与提高的基础上,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过程。

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对于非职业教育的学员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舞蹈特有的自娱性和特有的课堂气氛能很好调动学员内因作用的发挥,使学员主动地、有意识地追求结果,特别是民族心态的培养到身体外化的过程必须通过学员的内因作用来完成。强制的灌输式教育只能解决身体外形问题,对民族心态的培养作用微乎其微。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必须运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赋予学生广阔的想象空间,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欲望以及战胜自我的学习信心。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繁多的教学任务,提高单位时间利用价值,是合理利用教学时间之关键。非职业舞蹈教育中教学时间是极其有限的,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制定教学计划,落实于具体周期中。比如将教学时间划分成若干个时间段,落实每一段的教学内容,逐段顺序完成,杜绝无计划的盲目教学,达到合理分配时间的目的。认真备课,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计划组织严谨,教学时间的利用科学合理,掌握学生心理状态和学习能力,教学手段、方法、措施运用合理,教师与学生保持最佳教学与学习状态。

(三)注重沟通

教与学是师生相互沟通进行的,成功的教育取决于很多因素,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师与生之间的沟通质量。长期来笔者能感受到,教师要善于制造机会并十分注重与学生们沟通,例如教师可以提问的方式让学习者先说出规范和要领,再进行身体实践,同时无论在课上还是课下,都鼓励学习者勇于说出困难与困惑,表达自己的意愿。一方面,在沟通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思维上的活跃与积极,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独立思考来获得最重要的内心感受和感知,比起一味的讲解和灌输更能让其形成独立的思辨能力,不容易形成精神上的惰怠,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真实的情感并外化到表演中,注重沟通也是师生情感和谐融洽的保障,在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良好关系中才能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学其道”。因此,注重沟通,多与学生形成良好的沟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以学生的心态去理解事情,然后有效地将这些感受传递给对方,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她们的理解与尊重,产生温暖感和满足感。反之,如果缺少沟通和理解,甚至动辄就呵斥和辱骂,便会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僵持,最终不可避免地导致教育的失败。

结语。中国舞蹈非职业教育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也已经形成了初步的教学体系和初步的社会效果,当下的中国对于艺术素质课有巨大的社会需求,笔者希望非职业舞蹈教学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加注重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服务大众。

作者:张玲单位:北京舞蹈学院考级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