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通识教育发展趋势

时间:2022-06-29 02:55:38

台湾通识教育发展趋势

摘要:台湾地区通识教育的实施,以台湾教育部门对通识课程的设计和发展规划为主线;而通识课程的落实,分为“必修科目”、“选修课程”“共同必修课”废除“共同必修科目”和“中程纲要计划”等重要阶段。由于台湾地区通识教育几乎与国际同步,为台湾经济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了解、研究台湾地区的通识教育发展情况对大陆开展通识教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台湾地区;通识教育;发展;趋势

通识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课程改革与教学实施,教学内容包含语言、历史、文化、艺术、科技、哲学等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等领域。通识教育打破各个学科之间明显的壁垒,培养大学生广博的知识和通达的见识,养成学生开阔的胸襟、恢弘的器识、人文的素养、思考的能力和健全的人格,使大学生成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和发展潜力的人。通识教育早期常被称作“通才教育”,是从美国大学所实施的“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翻译过来的,在日本被译为“一般教育”(也译为“教养学科”),而英国则用“自由教育”(liberaleducation)(也有称博雅教育、人文教育、文雅教育、素质教育、开明教育等不同名称),德国则称之为“综合学习”(studiumgenerale),虽然各国的称呼不同,但其涵义都十分相似[1]。台湾地区的通识教育几乎与世界同步,本文探讨台湾地区通识教育发展趋势,对大陆的通识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台湾地区教育部门根据大学人才的培养与社会人才需要等实际情况,与时俱进出台各种政策推动通识教育的发展:如大学共同“必修科目”(1958年)、通识教育“选修课程”(1984年)、把通识课程融入共同必修课(1992年)、废除大学共同“必修科目”(1996年)和通识教育“中程纲要计划”等等[2,3]。

(1)1958年公布大学共同“必修科目”。1958年,台湾地区教育部门颁布了大学大学共同“必修科目”,将《国文》《英文》《国父思想》《宪法》《历史》等科目订定为各大学校院必修课程,从某种意义说这是通识教育的最早的核心课程。之后分别在1964年和1973年及1977年进行了局部修订[4]。(2)1983年编发大学通识教育选修科目“实施要点”。台湾地区教育部门为了全面推进通识教育,在1983年8月制定出台了“大学必修科目表实施要点”。“要点”指出因为目前的大学很早就分科了,使得大学生只掌握了本专业的知识,对其他一些生活和工作常识却很缺乏,很多的大学毕业生表现出目光不远,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点”强调大学不仅要培养有能力的劳动者(工作者),而且要培养了解生活、会生活得知识分子,指出通识教育并不是灌输各学科琐碎、庞杂的常识,重点在于学生通过通识课程,明确人和人、人和自身、人和社会环境、人类和自然世界等相互之间的关系,使大学生既生活在现代社会,又知道如何与自身、人、社会、自然相处,并明确要求,理、工、农、医各个大学的各系的学生,在大学阶段至少必须选修艺术学科、或人文和社会等有关课程4~6学分;文科类(如文、法、商等)各学院的学生最少应该选修自然科学或应用科学或艺术学有关科目4~6学分;上述科目视为选修科目[5]。要求各校根据本校师资力量、设备及其他状况在其涵盖的学术范畴外开设选修科目,对具体开设哪些课程不做硬性要求。虽说大学通识教育选修科目实施“要点”在实施过程中各个高校出现了一些偏差,但还是要说这个关于通识课程的选修制度,是台湾地区近数十年来高等教育史上的重要发展。以上两项法规的颁布是台湾地区高校“共同科目”与“通识教育”课程规范之濫觞[6]。(3)1987年将“通识教育”融入“共同课程”。1987年台湾地区教育部门出台了大学现行共同课程及通识教育“改进方案”,将原有的“共同必修科目”(28学分)与通识选修课程(4~6学分)合二为一,并称为“通识教育”课程,强调课程目标要以人文主义为基础的全人教育,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历史意识、崇高的文化理想、适切的社会关怀、宽阔的视野、通达的人生观,进一步提出通识教育课程应应避免流于繁琐、广泛、拼凑以及尝试性、训练性和技术性,而要具有统合、平衡、贯通、前瞻、启发等特性,并将共同必修科目与4~6学分的通识课程一起规划,共分为七个范畴:国文与英文(16学分)、国父思想与立国精神(4学分)、历史与文化(6~8学分)、数学与逻辑(2~4学分)、人文与艺术(4学分)、社会科学(4学分)、自然科学(4学分),合计32~36学分,其中国文与英文、国父思想与立国精神、历史与文化为必修。其余的6~8学分则在数学与逻辑、人文与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中选其中2个领域研读,另外强调学生选修领域时不能选读和本人专业相近的范围,并要求每个高校应该有专门的教师辅导学生根据自身的需求选读各类通识课程。(4)1992年修订大学“共同必修科目”。台湾地区教育部门于1988年和1990年先后两次修订了“共同必修科目学分”,1992年11月台湾地区教育部门出台了大学共同必修“科目表”。这个新科目表与原来最大的差别是由“科目的形态”转变为“领域的设计”,尤其是对每个领域的精神和内涵及可以开设的课程做了较为详细的补充说明。通识教育由原来的必修学分由4分增加至8分。明确指出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大学“专才教育”的弊端——大学生在“专才教育”的理念下,只局限在自己学科的范围,对其他领域的基本知识一无所知。通识教育的目标是为了扩大学生知识领域,提升基本素质。“必修科目”使各个高校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可以更具有弹性空间设计和规划、开设通识类课程,有力推进了通识教育的发展。(5)1994年放宽8学分通识科目的限制。为了顺应新的《大学法》的实施,台湾地区1994学年度第二次大学校长会议决定:国文、历史、外文、“中华民国宪法”和立国精神等4个领域从下个学年度起,成为每所大学必开的课程,并且规定每个领域所开的课程不得少于2学分,但具体所开设课程和学分由每个高校自主决定。这项做法不仅放宽了原来8学分的通识课程的限制,最最重要的是将通识教育内涵融入于共同必修科目中[7]。(6)1996年废除大学共同“必修科目”。

1995年5月大法官会议释字第三八〇号解释,大学“共同必修科目”的规定也属于违宪,应该自释宪结果公布的日期起满一年时失效。也就是说1996年5月27日起,共同必修科目失效,课程回归各大学自主规划。从此台湾地区通识教育大步迈入了新阶段,其实质意义有三:第一,大学有了“课程自主”的法定权利;第二,“多元化”成为大趋势;第三,在理念层次上被确立了“通识教育作为大学教育核心”的概念[8]。随后教育部门为提高通识教育效果,从2003年到2006年制定了各种文件、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来推广。如教育部门2003年和2006年分别进行了“个别型通识教育改进计划”和“通识教育评鉴先导计划”,通过对大学实地评鉴,更深入、更具体地界定出大学通识教育实施时应解决的问题并对个别教师的通识课程改进计划进行补助,透过既有的通识教育问题框架,进行细节问题的界定与解决工作,以解决专业教育及技职业教育为重心的教育困境。(7)通识教育“中程纲要计划”。台湾地区通识教育2007年至2011年以发展“教育部通识教育中程纲要计划”为主[9]。期间根据“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核心、专业教育的基础”精神,积极地以理想的通识教育作为典范来重新定义大学应有的面貌:一方面在通识教育中重新设定高等教育的标准与典范,另一方面更是着手透过通识教育的改革来重新定义大学教育,将近十年来高校通识教育潮流引领至高点。其引发的趋势包括如下六大面方面:一是以通识教育为轴线重新定位大学,二是跨领域整合的教育趋势,三是从知识本位到学习本位的教育转向,四是从整体知识讲授到更注重核心能力培养,五是社会参与式学习的发展,六是教学成就重新成为重要学术成就等等。(8)“后通识中纲计划阶段”。从2011年到现在,被台湾地区称之为“后通识中纲计划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引导台湾通识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力有二:一个是教育部门的“现代公民核心能力养成中程个案计划”(2011-2014),另一个是高等教育评鉴中心所执行的通识教育评鉴。

通过以上的探讨分析可知,台湾地区教育部门特别重视通识教育,根据高校培养目标和实施情况不断调整组织实施形式,主导权力由教育部门的统一规定下放到各个大学院校的多元自主;规划形态由“学科”变为“课程领域”;教学内容凸显了“与社会同脉共振”的趋势;教育目标与时俱进如1992年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大学“专才教育”的弊端,1996年以解决专业教育及技职业教育为重心的教育困境。纵观台湾地区高校28年(1984~2012年)的通识教育实施的进程,其人才培养目标经历了从“T”型—“全能”型—“全人”型的演变。可以说台湾地区的通识教育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的变革不断地修正和完善,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人才,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值得大陆高校思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林本.大学之使命及其任务[J]..师大学报1965(10):1~17.

[2]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探索.台湾经验与启示[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3]陈舜芬.一九八○年代初期台湾大学的通才教育[J].通识教育季刊,1995(1):83~106.

[4]黄俊杰.当前大学通识教育的实践及其展望[C].知识分子与二十一世纪,1997:17~58

[5]沉清松.对大学通识教育的检讨与建议[C].大学教育的革新,1994:33~44

[6]刘金源.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现况、问题与对策[J].通识学刊:理念与实务,2006(1):1~30.

[7]余玉照.来宾致词[C].大学院校通识与核心课程教学研讨会论文集1996:(5~10).

[8]林从一.台湾通识教育发展历程[J].长庚人文社会学报,2014,7(2):191~253.

[10]邱容机,王松良.台湾地区高校通识教育体系及其人才培养目标演变及其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157~161.

作者:陶礼军 袁向东 单位:1.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 2.江西青年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