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对艺术专硕人才培养的影响

时间:2022-00-00 12:00:00

通识教育对艺术专硕人才培养的影响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艺术专业教育进入了更深的研究领域,如何培养出与时俱进的“专业化人才”,如何开展艺术硕士的培养和管理工作,是目前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受传统教育思维的影响,我国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一直以来都比较单一,而通识教育在艺术硕士研究生教育中起到了不可替代作用,它改变了学生仅掌握单一技能而创意贫乏的现象,使学生视野和思路变得开阔,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得到提升,而独特的创意更来自于跨领域的广博知识。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拥有优秀创造力的人往往是“通才”。

【关键词】通识教育;通才;培养模式;形象传播

一、高校艺术专业开展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艺术专业教育进入了更深的研究领域。如何培养出与时俱进的“专业化人才”,如何开展艺术硕士的培养和管理工作,是目前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受传统教育思维的影响,我国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一直以来都比较单一。多数院校在研究生阶段依旧沿用本科教育模式,单一知识结构、技法逐次升级的重复教学,以及侧重于表象资料收集的写生式实践环节。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学生们的知识结构偏窄,文化积累匮乏。所以,我们引入通识教育,将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强化学生的人文精神,将他们培养成素质全面的创新型人才,对提高我校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我国,由于艺术硕士学位设置时间尚短,艺术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模式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学生仅掌握单一技能则多半创意贫乏,因此,要培养一名创新型的艺术设计人才,决不能仅仅立足于本专业的土壤,艺术设计专业有必要与各学科充分结合起来,从更为广阔的领域中汲取养分。在教育模式中我们通过通识教育,在充分掌握艺术设计专业知识的同时,系统了解一些社会与人文、历史与哲学、工程与技术、环境与生态等学科的知识,将有助于他们解决多种知识需求之间潜在的矛盾,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设计艺术,更加准确地把握设计对象。

二、通识教育在国内外的发展分析

1.通识教育在我国的发展。通识教育是人文教育的一种形式,其着重于课程的结构,使学生具有专门科目的知识及其它学科的知识,以培养“统整的人格”,也就是培养学生开阔的胸襟、宽广的视野与人文气质。尽管通识教育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如此的重要性,然而,在国内实际实施过程中,通识教育却往往被置于从属地位,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国内有些高等院校在教学整改规划中,通识教育就被明确提出来,只是不叫通识教育,叫跨系专业基础课,也就是常说的跨学科教育,在教学计划中课程组的名称为公共必修课、学科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但是这三类课程并没有达到通识教育的要求。2.通识教育在国外的发展。通识教育在国外大学发展很好。美国著名大学阿默斯特学院院长米克尔约翰认为一所大学“如果只教会一技之长而不能培养出掌握完整知识、具备较深见识的人,那么大学就降为造就营造手工匠的作坊了”。哈佛学生必须修习五个方面的课程:文学与艺术;历史研究;社会分析及推理;科学;外国文化(扩大文化经验,并对自身的文化传统达到新的理解)。我们从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报告》中,可以看出通识教育对毕业生的要求,毕业生所具有的素质和创新型人才的特征是相关的。因此,通识教育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起很大作用的。从以上的归纳中可以看出,通识教育在国外著名大学发展很好,在国内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为此,我们要充分借鉴国内外大学的经验,充分了解社会需求、学生需求,不断完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将我校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充分体现课程的引导性作用和特色。

三、深化通识教育研究的可行性构思

在理论上,深化通识教育的理论研究,及对艺术专硕人才培养的可行性构思方案。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中教学单一性的问题根源;对通识教育的理论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探讨如何从理论层面加强对硕士研究生教育本质的认识和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作用,补充和完善研究生培养管理机制,为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理论增添新的成果;通过通识教育的研究,使其着重于课程的结构,使学生具有专门科目的知识及其它学科的知识,培养“统整的人格”。在实践上,将通识教育融入艺术专硕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使学生从不同的“理解模式”来认识现象、获得知识,使学生的视野开拓,了解与人生相关的知识与原则、方法,由人文科学的文学、哲学、史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与自然科学领域的学习中,建立共识,发展出高层次的学识,掌握与沟通信息,了解他人及社会化的能力。

四、结论

通识教育在艺术硕士研究生教育中的起到了不可替代作用,学生视野和思路变得开阔,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得到提升,而独特的创意更来自于跨领域的广博知识。从这个角度上讲,拥有优秀创造力的人往往是“通才”,仅掌握单一技能的人则多半创意贫乏。因此,要培养一名创新型的艺术设计人才,决不能仅仅立足于本专业的土壤,艺术硕士专业有必要与各学科充分结合起来,这也无疑对我们的艺术硕士导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研究生思想、能力、品质的培养者,更是学生学习路上的指导者,对提高艺术硕士教学质量起着主导的作用,对提高艺术硕士教育管理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喻珊 卢国新 单位:河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定华.走进美国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P.224.2004.3(1).

[2]陈一星.快速发展后的研究生管理若干问题思考[J].江苏高教,2005(1).

[3]王定华.走进美国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P.77.200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