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中人文课程设置研究

时间:2022-06-15 09:59:04

通识教育中人文课程设置研究

一、通识教育和人文课程

(一)通识教育及其课程内容

通识教育即“generaleducation”,从古希腊贵族的博雅教育(“liberaleducation”)和自由教育发展而来,在民主的社会里,随着教育权的扩大,教育的下移,通识教育代替博雅教育逐渐崭露头角。自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College)的帕卡德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并指出“我们学院预计给青年一种generaleducation,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一种尽可能综合的教育。”[1]为通识教育作了最初的定义,并使它首次进入课堂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历经两个世纪的传承,从备受忽视到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主流,人们对通识教育的认识也日趋深入。通识教育之于形成健全人格的重大作用,关键在于通识课程的设置。《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中阐述通识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有效思考的能力、沟通的能力、做适切判断的能力、对价值的认知能力,因此将通识课程分为人文学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三大领域[2]。

(二)人文课程的重要作用

1、人文课程是实现社会、学校、学生对人才需求的有效途径

从社会角度看,倡导构建良好的社会用人标准,尤其是需要具有良好道德和人文情怀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从学校角度看,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理工科院校意识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教育理念才是当今人才培养的核心,提高人文素养是关键;从学生自身角度来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重,科技创新是当今社会最需要的能力,而创新离不开人文素养的提升。文化艺术有助于开拓创新思维,是打开创新之门的钥匙。通识教育中的人文课程,正是理工科院校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开展人文教育,实现突破创新的有效途径[4]。

2、人文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力保障

纵观现代,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界对人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现代人的基本素养包括:科学素养、哲学素养、历史素养、社会素养。除科学素养外,其他三个基本素养都与人文学科有着密切相关。都是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注重人的社会性因素,以文学的、哲学的、历史的文化底蕴修身养性,提升自己。通过人文课程的设置可以发展人的基本素养,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3、人文课程是实现理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

在理工科院校中,普遍重视专业素养的提升,专业教育是重点,特别强调“术业有专攻”,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学生视野狭窄,思维方式僵硬。因此,人文素养的缺失是理工科院校由来已久的问题。人文课程的教育功能在于从不同的学科领域和视角来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给学生提供一个全面思索问题的基准点;通过人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社会历史和自然规律,了解学科特色和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对专业的学有裨益。大多数理工科院校往往偏重于传授自然科学的概念、规律、学说以及教学教法,忽视自然、社会与人三者的互动关系,也不热衷于研究探讨社会问题,这就造成了学生只知技术、原理,而无法真正的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冷静的分析判断日常生活中产生的问题,不能很好的解决,更不能与社会和他人很好的实现互动。人文课程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在于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特别是学会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内心以及和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矛盾,最终达到和谐平衡和稳定的良性状态。

二、理工科院校中人文课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理工科院校人文课程存在的现状

1、与国外高校相比,人文课程内容少、不深入、不综合、层次不高

欧美高校一直是实施通识教育的典范,尤其在人文课程方面成绩显著。哈佛大学的通识课程按学科领域进行划分,在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和艺术、伦理思辨、科学、社会分析、定量推理等七个学科领域开设了一百多门基础课程(限选),有四千余种自选课,而人文课程占到哈佛大学本科生课程的50%。哈佛两所本科生院共开设课程2500门左右,其中人文课程(美术、音乐、英文、古典作品、语言和文学、哲学、宗教等)总数为996门,约占总数的40%。在发达国家,纯粹只有工科的大学已为少之又少了,它们都至少增加了人文课程,并且要求必须达到一定的学分数。可见,国外高校的人文课程已经日臻完善,设置课程领域广、门类多,研究领域深入且形成了完善的体系,人文课程占通识课程的比重大,课程丰富。而我国自90年代提倡开展通识教育以来,我国高等院校纷纷开设通识教育课程,理工科院校的通识教育也卓有成效。特别是通识教育中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由于理工科院校本身的理工专业基础雄厚,较多的覆盖了自然社科类课程,而这正是通识教育中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自然和社会科学具有很好的贯通性,在课程设置上很好规划和把握。再者,理工科院校的教授学者多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者,经验丰富,课程教授也更易于接受和理解掌握。这就造成了某些理工科院校通识教育中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课程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和模式,人文课程受到冷落和忽视,通识教育中的三大课程体系严重失衡,人文课程体系不完善,发展薄弱。以西南大学为例,将通识课程分为哲学类、教育技术类、经济管理类、文学艺术类、实用技术类、自然科学类、人文社会科学类和历史科学类等八大领域,从课程设置来看,过多的把应用性课程和教育技能性课程列入社会学科当中,人文课程比重明显偏低。而在人文课程内容设置上,代表不同时代特征的中外、古今经典名著甚少涉及,文学的选择仅局限于古代文学作品,而忽略了最能反映现实的现当代经典作品内容和外国优秀文化内容的选录。而西南大学的问题也正是我国高等院校人文课程设置存在的现状,我国理工科院校的人文课程开设科目少,涉及范围窄,并没有合理的人文课程体系,质量不高,与国外高校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2、国内理工科院校人文课程开设水平参差不齐

我国高等院校近年来不断完善课程体系,理工科院校中,人文课程普遍开设,但水平千差万别。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在通识教育特别是人文课程设置方面水平较高,开设课程多,涉及学科领域广,师资配备雄厚;而一些理工科院校的人文课程设置不合理,没有进行系统的规划和针对性研究,盲目的跟风开设了一批人文课程。有的理工科院校草草开设几门,应付上级的政策和检查或是跟随其他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大趋势;有的院校根据本校教师已有的专业资源,临时开设人文课程,没有层次,没有系统;有的院校看重实用,开设心理学、管理学、应用文写作等课程,对于文学、哲学、历史方面的根本没涉及。整个理工科学校没有形成完善的人文课程体系,也无法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人文课程的学习氛围。

(二)理工科院校人文课程薄弱的原因

1、历史局限性

自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按照前苏联的教育模式重建教育,特别是把高等教育直接纳入了实现工业化建设的经济目标上来。高等院校特别是理工科院校片面追求科技知识、基本技能,把学习看作是获得高额报酬的谋生手段,形成了强烈的科学主义价值取向,忽视了人文素养的培养,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这种极其狭隘的功利主义眼光,直接导致了理工科院校在一段时期内重理轻文,人文课程建设薄弱。

2、学校、老师、学生对人文课程认识不足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更多的把教育作为安身立命的谋生手段,一段时期功利主义倾向和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过度推崇,造成学校、老师和学生三方面对人文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足。学校对人文课程设置不规划、不管理、不扶持;教师在教授课程中不重视,没有统一的教材和大纲;部分学生把人文课程当做专业课之外的休闲课,也不能认真对待。三者对人文课程不重视的态度也是理工科院校人文课程薄弱的重要原因。

3、师资力量薄弱

人文课程实施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校的师资力量。理工科院校重理轻文,忽视人文课程教学并且我国实施通识教育时间尚短,人文课程涉及哲学、文学、历史、美术、音乐等方面的课程,实现跨学科的融会贯通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再则,理工科院校偏重理工类,不注重人文学科师资的引进,因此能够教授人文课程的教师更是凤毛麟角。所以,理工科院校的人文课程教师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无法匹敌其他理工类院系教师。

三、理工科院校人文课程的设置

(一)人文课程设置的原则

作为通识教育核心的人文课程,课程设置也秉承了通识教育的教育原则,通识教育旨在提供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其涉及范围宽广全面。人文课程设置时必须兼顾同社会科学和自然学科的统合性和一致性,根据学科特点和通识教育的宗旨设置教授的内容。

1、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是课程设置遵循的最基本原则,坚持准确的设置理念才能有助于课程的正确实施,并发挥积极的作用。科学性即通识教育中的人文课程要充分契合通识教育的宗旨,又要遵循人文课程的自身特点和学科规律。人文学科是回答应然性问题的学科,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探究是什么的客观陈述不同,人文学科要求体验性(要求知、情、意一体的全身心的投入)、教化性(教养)、评价性等价值导向,它最主要的功用就是“教化”,理工科院校设置人文课程时必须坚持学科设置的科学性原则。

2、综合性原则

无论是通识教育课程中的人文学科还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三者共同构成了完整的通识教育体系,三个学科之间是相互联系统一的,相互补充,缺一不可。而人文课程本身就是层面宽泛、触类旁通的学科,对理工科学生开展专且精深的人文课程不实际也不必要,因此,坚持综合性的原则设置人文课程,既解决了理工科院校人文学科薄弱的弊病,又能够促进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

(二)人文课程的内容

从人文课程的内容设置来看,大致分为文学、哲学、美术、音乐四部分。

1、文学———文学性的课程

文学即“伟大的文学文本”,古今中外的世界名著,例如,荷马史诗、古希腊悲剧、柏拉图的著作、但丁、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的作品[6]。开设这些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对这些作品有最充分的了解。概论性课程、专题性课程是文学课程的主要教授形式,除此之外,还包括跨系性质的课程和按照某种方式超越文学领域平常所说的超越国家界限的课程。文学性的课程利用文字来传达课程的内涵,以阅读的形式来认识并感知现实世界,经过教师的引导和自己的理解,最后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思想,以文字为媒介来感知事物。文学的三大基本社会作用是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通过文学性的课程以阅读的形式认识和了解事物,更多的引发思想和精神上的共鸣。

2、哲学———哲学性的课程

哲学即分析历史上伟大哲学家的著作,哲学源自希腊语,意为“爱智慧”,被称为“最高智慧之学”。在人文课程中,形成了以希腊文化、宗教文化、科学和民主为基础的哲学课程。教授的内容和方式都是通过阅读和研究名著来提升哲学素养,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在通识课程中开设的国学、哲学、自然辩证法的研究,都以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对提升学生哲学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3、美术和音乐———艺术性的课程

艺术被人们认为是对“美”的洞察和交流,同时也是热心于发现和表达事物内在各种价值的重要途径。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性课程对品质培养也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社交交往能力的培养。艺术即关于具体事物的各种思想与情感的综合体。通识教育中的艺术教育大致包含了三个阶段的内容,首先是对历史上积淀下来的各种艺术传统的接受;其次是个人对这个传统的反应,并对已有的认知经验进行扩充;最后打开学生的心智和眼界,使学生真正进入普遍的价值领域,所以人文课程中艺术性课程的目的在于将美感融入日常的生活中,让学生发现美,感知美,创造美。艺术教育是人文课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于长期处于应试教育之下,所接受的艺术教育几近空白的理工类学生来说,加强审美教育就成为理工类院校实施人文课程的重点。为了弥补这一空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必要从艺术欣赏课入手。

(三)引进师资是理工科院校的当务之急

1、引进优秀教师———壮大人文课程的教师队伍

理工科院校存在的重要问题是教授人文课程的师资严重不足。由于理工科院校专业特色突出,人文学科的教师比重小,教授人文课程的教师数量有限。为引进优秀师资,理工科院校应提高对人文学科教师的福利待遇,增加聘用人数,壮大人文学科的师资队伍。

2、教师培训———提高人文课程教师的专业素质

除了引进师资,理工科院校还需要通过教师培训呢,提高人文学科师资的质量。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鼓励教师科研,完善教师培训体制,聘请知名教授、专家或宣传团多渠道、多层次培训教师,增强教师的文化底蕴,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的文化素养。人文课程涉及哲学、文学、艺术、历史各个方面,这就为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人文课程教师同时具备文学功底、历史知识、艺术素养,通过切实有效的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为丰富教师的个人素养和教学水平,学校应着重抓好人文学科教师的进修工作,为教师提供专业技术培训和外出交流活动的机会。理工科学校还应根据自身情况,设立人文学科的科研小组,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积极推广科研成果,提高人文课程的整体质量。

四、小结

通识教育作为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课程设置模式,更是一种教育理念,教育观,教育境界。对于大学教育来讲,通识教育更符合现代社会人才培养目标。通识教育中人文课程的作用巨大,因而人文课程设置一直受到关注。虽然理工科院校人文课程设置还存在弊端和问题,但它确实为理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特别是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统一起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依据人文课程设置的原则优化课程设置,壮大人文课程的师资队伍,对理工科院校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作者:马滟 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思想政治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