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素质教育探讨

时间:2022-01-12 09:42:03

初中思想品德素质教育探讨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制度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从原来的应试教育变成了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都有很大的好处。初中思想品德与素质教育最为贴近,对学生实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基础,因此,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学。主要阐述了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对素质教育的渗透探讨。

关键词:初中生;思想品德;素质教育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的目标

1.自我认识。初中生的心智相对来说还比较稚嫩,因为年龄不大,阅历相对来说也比较浅,因此对自身的认识还停留在很浅的阶段,要想对初中生渗透思想品德教学,首先应该让初中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初中生首先要对自身的心理有一个大概的认识,例如自己的兴趣是什么,要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对哪一方面感兴趣。如果初中生对自身兴趣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很可能会影响未来的发展,如果一个初中生比较爱动,却选择绘画这个兴趣来发展自己,那么注定这是一条错误的道路,因此,初中生应该知道自己适合向什么方向发展。发挥自己的长处,避开自己的短处,从而不断地完善自己。其次,初中生还应该了解自己在社会中扮演的各种角色,例如,在学校中初中生扮演的就是一个学生,要以学习为主,在家中扮演的是儿女,要孝顺父母,在社会中就是一个社会人,不能做危害社会的事情,要多为社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2.生涯探索。生涯探索能够让初中生认识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和生活,在探索的过程中还能够获取很多不同职业的信息,学生在探索中会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以及学习能力,通过对未来职业生涯的探索,学生能够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初中生应该对自己的生涯有一个简单的规划,做事情要有计划,遵循一定的逻辑,否则就会使生活混乱,还容易出现很多的错误。初中生可以为自己树立一个远大的生涯目标,例如热爱画画,就可以不断为自己成为一个画家而努力。其次还应该为自己制订一个短期的计划,例如在下一次考试中比上一次考试前进20名,这样就有了更大的学习动力。在生活中也应该有规划,例如每天用多少时间写作业,每天用多少时间来放松自己,这些都是生涯规划的范畴,通过生涯规划,学生的思想品德会得到提升,符合当代的素质教育。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的策略

1.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对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学是一个长期的渗透过程,需要教师长期进行努力,首先要加强师生间的互动,这样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在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时候也会事半功倍。教师要了解学生的需求,这样才能够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到学生到底想要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探索出最适合的途径来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教师可以举行一些小型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会得到放松,教师可以借助这个机会与学生尽量多进行互动,学生就会将教师当成朋友一样,这样教师在未来的教学中就能够带动学生的积极性。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素质教育中是十分重要的。2.不断提高思想品德教师的业务素质。思想品德教师的素质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学生心中是一个标杆性的人物,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将教师当成榜样,并不断地向教师学习。但是很多的思想品德教师在长期的应试教育影响下,很难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因此,就要对教师进行一定的教育。时代在不断地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教师也应该随着教育的发展而不断完善自己,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同时,教师还应该不断地学习,充实自身,思想道德课程注重的是理论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学习怎样将理论知识最大限度地传授给学生,只有教师本身具备很多的知识才能够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知识。教师还应该注重自己的教学方法,原来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初中生,思想道德教师需要探索出新的教学途径,适合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学校可以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吸取到更多的知识,不断地进步,这样才能够带给学生更好的素质教育。3.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初中思想品德的理论知识显然对学生的进步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实践部分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学习理论知识要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去,这样才能够实现知识的最大价值,学生不仅要学会运用课上学到的知识,还应该灵活运用。思想品德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当今发生的重大事件,并且在课上的时候与学生进行讨论,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这样才是实现了真正的素质教育。

总之,初中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生会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思想品德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将思想品德教学渗透到素质教育中来,会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苏文平,吴漪.职业生涯发展思想品德教学的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5(5):78-79.

[2]王雪兰.初中“思想品德”教科书中生命教育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6.

作者:余金芝 单位: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民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