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08-21 03:28:54

工科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一、引言

当前,我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得益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生教育水平决定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1]。我国素质教育热潮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涌现,教育部自1994年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在高等学校开展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已基本构建了素质教育体系[2]。“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课题组从教育学的意义上提出素质教育是培育、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的教育。它以促进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为培养目标,以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根本途径,以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为显著特征[3]。杨叔子,余东升提出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包括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文化素质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其着眼于“以人为本”,并针对当时普遍存在的“重理工、轻人文”,即重当前的功利而轻长远的人的素质这一弊端。文化素质教育突出的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涉及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重视人文文化与思想对大学生教育弥散性的影响[4]。欧阳康进一步明确文化素质教育的功能定位,提出将其纳入全面素质教育的视野来加以考察,并强调在新时期提升文化素质教育高度,强化其实践导向,努力将文化素质教育融入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践,引领大学生更早更好地投身到社会实践和文化建设[5]。余东升,尹晓龙以华中科技大学工科本科生为例,对其基本文化素养进行了界定总结,并提出工科院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实施的方法建构和实践总结[6]。罗文娟对人文素质教育在工科院校中的现状进行了普遍性分析,提出工科院校人文教育观念滞后,校方办学指导思想有待提高等问题[7]。刘献君总结华中科技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实践,深化对素质教育的理论认识,并指出知识是形成良好素质的基础,实践是知识转化为素质的中介,科学和人文相融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8]。综上所述,当前关于大学生素质教育及文化素质教育的研究仍是我国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且通过大量学者的研究基本明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体系及其实施方法。但是,我们也发现针对工科院校的聚焦式研究还不多,虽然罗文娟等学者开展了工科院校素质教育的研究,但缺乏大样本统计分析。文章正是基于工科院校的视角,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进行大样本调查分析和系统化研究。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及调查结果的分析

本文在江苏省选取了淮海工学院等五所工科院校为样本,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作为综合性大学的参比。从“学校素质教育管理建设,素质教育课程开设,教师对大学生素质教育所起作用,学生对素质教育认知情况及自身素质”等维度,对工科院校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由点及线,以线带面,剖析当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其中,发放1465份问卷,回收1349份,有效问卷1316份,有效问卷比例为89.82%。课题组除进行问卷调查外,对工科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情况还进行了实地调研和访谈。通过统计分析,工科院校在文化素质教育上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如下问题。

(一)内容缺乏系统性

教育是社会生活中的一部分,课堂教学不能离开实践和人性的启发,应当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但在现实的学校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教学方式上主要是进行知识的讲授,很少涉及到人文和人格启迪方面的内容,并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造成了学生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和集体,缺乏良好的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缺乏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设置脱离实际

很多高校的课程体系相对单一,注重专业知识学习,对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不够重视或流于形式,无法深入人心,导致很多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课程选择相悖。

(三)实施缺乏计划性

学校在实施过程中缺乏一定的计划性,只顾一味地推进素质教育,没有形成具体的计划措施。对此,课题组对高校相关管理者进行了访谈,发现他们对素质教育有一定的认识,也提出一些措施加强学生的素质建设,但学校没有一套完整的具体计划和实施步骤。具体表现为一是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无计划性。调研学校虽然每学期都开展素质测评,但是测评指标单一,且测评结果无反馈、跟踪和改善措施,素质教育测评体系没有落到实处。二是课程安排无体系性。学校文化素质课程内容不仅应包括文学、历史、政治、艺术,还应涵盖道德修养、心理健康、沟通技巧、创新能力等,特别是体系化、系统化和普及化的社会公益活动。

(四)落实缺乏保障性

学校师资队伍是比较强大的,但在教师结构设置上并不合理。经调研发现工科院校的师资主要集中在专业型教师上,实践型教师严重缺乏。目前,高校教师的工作量处于饱和状态,专业教师没有精力承担学生的素质教育,学校领导下达任务指定一些教师开设素质教育选修课以及讲座,但是教师的专业背景比较多,并不擅长人文知识教育,进而导致能够符合学生要求的人文素质教育教师严重不足。

三、加强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措施

(一)学校层面

1注重德育和文育

无论教育活动形态如何,德育始终都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道德教育不是说教和灌输,不等于宣扬好人好事和牺牲奉献,德育素质是通过环境、文化、人文等因素的长期熏陶和感染而形成的内在思想及行为的反应,包含了家庭、社会和学校等各方面因素。就学校层面而言,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素质的养成具有熏陶、雕琢、打磨和滋补之效,调动各方面力量营造整体优化育人的校园文化和校园氛围是实现高校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关于校园文化的建设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的重要性”的调研中,98%的学生选择“比较重要”和“非常重要”,反映出学生感受校园文化氛围的一种强烈需求。而笔者认为这种校园文化的需求不仅包含纲领上的校风、校纪、校训,形态上的图书馆、展览馆、体育馆、博物馆,活动上的文艺晚会、知识竞赛、社团活动等,还包含在道德和人性上长期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润泽。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蕴含着深厚的人文传统,更有着德育育人的优良传统和积淀。正如冯天瑜在《人文论衡》中所说:“中国人文传统渊源浩博,它展开宇宙论、政治论、人生论、道德论、历史论等诸多领域,中华民族的思维特色,如经验理性、侧重伦常、民本思想、赋予历史感、和而不同等,都与其相关。”因此,校园文化的建设也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的有机结合和充实。遵循文化育人的基本规律,将文化育人作为大学的基本功能,努力推进文化育人[8]。

2注重交叉学科与知识传授

调研结果表明,综合性大学理工类专业和重视素质教育的工科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素质教育意识、社会适应性和就业选择多样性方面与纯理工类专业性大学和仅重视专业教育学校的学生有明显差别。尤其是综合性大学理工专业学生可以方便主动地涉猎校内其它学院的教育教学资源,潜移默化地受开放互动多学科知识交融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这提示我们工科院校需要构建多学科交差、专业技能和人文知识交融的课程体系,这是提高工科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正如阿什比教授在《科学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一书中所言:“人文科学技术、人文知识和科学社会不能彼此互相分离,只有相互整合才能更好的服务社会。”[9]

3注重多途径进行素质教育

西方国家素质教育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上都注重运用家庭、社会和学校的综合力量,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文化修养和技术水平。根据工科院校非专业相关课程师资力量仍相对薄弱的事实,笔者认为工科院校需逐渐构建完善的硬件设施并深度发掘素质教育的多种途径。如在经济社会的多元化和大众创业创新的背景下,这要求高校走出来的高层次人才也应多元化,推行学校与企业、学校与教学的“1+1”模式是满足时展需求的有效手段[10]。此外,紧紧围绕企业存量人才和增量人才的质量提升,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将青年教师培养与本科生、研究生以及企业员工的实践和培训结合起来,推动企业与高校建立基于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稳固长期的协作关系[11]。如将同行业内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高水平管理人才和具有活跃思维及创新理念的专家学者吸纳到教学队伍中,开展专题讲座、行业动态分析评述、企业文化理念及创业历史演讲活动;充分利用音频、视频和网络资源,加强校园专业和人文网络课程、校园广播及数据库建设[12]。

4注重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

目前,工科院校的社团活动形式和内容仍然主要围绕专业和学科开展,而社会实践又多以学生的自发行为为主导。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3],学校的各种教育要素都能得到充分高效的利用。笔者认为,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虽然主要以学生为主体,校方的相关部门和教师应给予适当的引导,将传统文化和人文文化融入其中,使得学生的科学教育与素质教育在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得以内化。

(二)教师层面

1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相对于综合性院校,工科院校人文社科方面师资队伍相对薄弱,应结合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学校师资队伍潜力,并逐渐建立一支法律、体育、心理健康、文学、史学、哲学、美学、管理学和艺术等课程的师资队伍。

2发挥专业课教师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工科院校素质教育仅凭人文社科教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专业课教师在其中依然担任着重要角色。因为工科类院校培养方案中的课程结构和学时分配在现在及其将来很长时间内都将是以自然科学教学为主,并占据学生大部分学习时间,专业课程教师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凝聚力、说服力和号召力。因此,专业课教师应把素质教育列为专业课的教学要求和目标中,坚持不懈地将素质教育因素渗透于教学过程中。

3转换教师测评管理理念

在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上,学校往往是建立测评体系进行监督。笔者认为,教师素养的内化及通过教学行为的外张,并不是测评体系所能监控的,这是素质的内涵和外延本身所决定的。学校除为教师主体创造更多的进修学习机会和奖励机制外,提高教育工作者的人文素养,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统一,才能促进教师队伍教学素养和教学理念的转变。

(三)学生层面

1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的“仁、义、礼、智、信”,还是现代教育提出的“德、智、体、美、劳”;不管是纽曼提倡的“绅士”,还是赫钦斯称赞的“完整的人、善良而聪明的人”,都无不强调道德修养对人生的重要性。然而,“期望开设哪些素质教育课程”的调研结果却显示,学生将形于外的“沟通技巧”列于素质教育首位,而内化的“道德修养”“心理健康”等课程仅有11%和21%的认知度,这说明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内容———德育的内化并没有落到实处,道德、心智的内涵、外延、潜在效应并没有被学生真正地理解,在他们的心目中这仅停留在说教、概念、好人好事的层面。“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素材依然离不开古今中外文化发展演变过程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典故、轶事、名言等。学生作为素质教育的受体,其受与不受以及受之多少,只有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意愿和主动性,素质教育才能很好地落实。理性化是提升文化素质的途径[14],即在道德修养过程中学会理性思考、理性选择、理性分析和理性预见等。

2完善学生教育测评体系

当前,教育教学基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各种奖学金的额度大幅度提高,除课程学分外,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及各类竞赛被大部分院校纳入综合素质教育测评中,并与研究生保送、奖学金额度等激励措施相挂钩。这种激励制度是把“双刃剑”,完善、合理、适度的测评体系和激励措施可以调动学生在素质拓展方面的积极性,但是过度或不合理的措施则加剧学生急功近利的心态,反而丢弃了素质教育本质。建议对学生道德水平的师生反馈纳入测评体系,成为综合素质教育测评中的主要因素之一并落实到实处。此外,学生创新能力、实践活动等方面的表现要以适当的比例纳入学分要求评价体系。同时,给各方面综合素质较高学生创造学习经验、思想、价值观和成长经历交流的机会,并营造全校学生奋发成才的积极氛围[15]。

3加强多种思维能力培养

通过丰富的思想联想和创新训练及社会实践体验提高学生的智力、道德、公民责任的水平和创造思维能力。同时,学校要重视学生的审美思维能力。审美思维是人类一种高级的认知世界的方式,拥有较高审美思维能力意味着用成熟的心智去发现、面对、欣赏生活中的美,有助于推动社会向更和谐的方向发展[16]。学生只有加强审美思维能力的训练,提高自身的人格素养,才能达到用审美的知识陶冶情操、实现人生价值的目标。

作者:张宏远 朱国军 徐佳伟 单位:淮海工学院 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