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评析

时间:2022-04-25 09:27:34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评析

一、研究的基本情况

本述评以网络作为主要检索工具,主要平台是中国知网,数据库包括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国际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和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等。在中国知网的相关数据库中,以“人文素质教育”为关键词,以“1979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为发表时间,进行精确检索,共检索到9896条结果(检索时间为2013年2月18日)。关于人文素质教育最早的研究成果是1994年,而在1979年-1993年这期间未有相关数据,原因不详。从1994年到2012年,研究成果数量整体呈快速增长趋势,由1994年的1篇到2011年的千余篇,说明学界对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日益增强,并已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在整个增长趋势中,有两个比较大的增长点(比上一年增加超过百篇):1998-1999年和2006-2007年,究其原因,1998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并在全国建立了32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要求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006年总书记再次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而2007年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这说明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是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和风向标。据表2,按照学科分类,研究成果数量占前五位的分别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医学教育、中文和中等教育,都超过500篇,其中高等教育学科的研究成果多达3800余篇,职业教育和医学教育均超过千篇,这说明,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人文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医学教育中日益得到加强和重视;同时,也说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医学教育培养的人才的人文素质亟需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大学生素质堪忧、医疗事故频发的社会现象恰恰说明这一问题。通过对研究层次分类统计(见表3),基础研究(社科)为4948篇,占总研究成果的一半,而排名第二的行业指导(社科)为1341篇,基础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则分类三、四,不足千篇,这说明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研究方面,而关于行业指导、各类教育的应用研究较少。通过具体的文献阅读也发现,多数研究集中在概念的辨析、实践的论证、价值与意义的重申等方面,而对如何有效实施人文素质教育,虽有部分研究成果,但仍显不足,还需进一步深入与加强。

通过对作者发表相关研究成果的数量进行统计(见表4),关于人文素质教育相关研究成果超过5篇(含5篇)的共22位,其中7篇以上(含7篇)者4位。孙英梅主要研究方向为医学领域的人文素质教育,而田建国、潘懋元和杨叔子则主要从事普通高等教育的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的多产者,他们为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与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尤其是潘懋元和杨叔子,前者为我国高等教育学的开拓者,后者为最早在全国理工科院校中开展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倡导者,他们为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蓬勃开展奠定了基石。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在这些资深研究专家队伍中,缺少高职院校研究者的身影,对已占高等教育半璧江山的高职院校来讲,亟需进一步增强对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培养自己的资深研究专家,大力推动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与研究。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被引用次数的统计(见表5),排名前10中,有8篇是关于普通高等教育(包括师范教育)的人文素质教育,关于医学(护理)和高职教育各1篇,这些研究成果为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与实践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理论,有效推动了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数据统计还有一个隐性信息,即相对于职业教育与医学教育,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较为丰富与成熟,这既有普通高等教育较早实践人文素质教育的因素,也离不开潘懋元、杨德广、顾明远这些教育界大家们的长期倡导与推动。在加强普通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同时,对于人文素质更为欠缺的高职类大学生,更亟需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与实践,以培养技术精、素质高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对全部研究成果的类型进行统计(见表6)发现,学术期刊论文为9264篇,占全部研究成果的93.6%,学位论文、报纸等为632篇,仅为全部研究成果的6.3%。期刊的优点是反应灵敏,能及时对社会的焦点与热点进行分析研究,但不足也很明显,篇幅所限,一般只能就事论事,研究层次难以深入,亦缺乏系统性。与期刊论文相比,学位论文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更为系统与深入,尤其部分博士论文,与专著不相上下,但此类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尤其是实证性研究极为缺乏。除了以上研究成果,通过图书馆查阅,目前国内也出版了少数人文物质教育研究专著,如宋涛的《人文素质教育纵横谈》(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高焕祥的《人文教育:理念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出版)、李超任的《文化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出版)、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课题组的《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理论探索与实务》(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等,这类专著对人文素质教育进行了更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但较为稀缺,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二、研究已取得的进展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相关概念与内涵基本达成了共识

人文素质教育的相关概念主要包括人文、人文素质及人文素质教育等,要有效推进人文素质教育,就必须对这些概念进行澄清,达成共识。鉴于此,诸多学者对这些概念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与论述。关于“人文“,学界的理解见仁见智,有的学者从中国古代文献中追根溯源:“人文,人之道也。”[1]它相对于“天文”而言,指人的各种传统属性,即礼乐教化。也有学者比较认可《辞海》的解释:“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2]但更多的是从现代意义层面进行的解释:“人文就是人类创造的文化,它是人类实践能力、方式及成果的总称。它既体现在物质方面,也体现在制度和精神方面。”[3]关于“人文素质”,有几种代表性的观点,一种是“综合论”,“人文素质是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因素综合而成”[4]、“人文素质也称文化素质,包括语言文字修养、文学艺术修养、伦理道德修养、文明礼仪修养、政治理论修养、历史和哲学修养等,它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也是一个现代人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5]一种是“学问论”,“人文素质是关于‘人类认识自己’的学问,做人的根本在于品质培养,发展人文素质就是要‘学会做人’,引导人们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发展人性、完善人格,启发人们做一个真正的人。”[6]还有一种是“根本论”“,人文素质可分为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是灵魂。”[7]以上三种极具代表性的观点,从不同侧面揭示了人文素质的本质特征,使学术界对人文素质的理解更为全面与深入。关于人文素质教育,学术界亦有多种观点,一种是“知识论”,将人文素质教育看作是以人文知识传递为载体的教育过程,主要包括“人文学科教育和艺术教育”[8];一种是“精神论”,“人文素质教育,简单的说,即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它通过把人类积累的智慧精神、心性精粹与阅历经验传授给下一代,以期使人能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9]一种是“实践论”,“人文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各种教育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自身实践,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转化为自己的经验,形成牢固的人文科学基础知识、良好的社会心理与文化修养,树立人文精神及塑造完美人格的教育活动。”[10]还有一种是“全面发展论”,人文素质教育是“将个人的气质、情绪、才智等多方面因素统一起来发展培养使之成为综合全面发展的人”[11]。

(二)人文素质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得到了彰显

自上个世纪末开始,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日益被中外学者所强调。1998年1月,当年三分之二的诺贝尔奖的得主在巴黎聚会时所发表宣言的第一句话就是:如果人类要在于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这不仅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宝贵贡献和深远影响,更是代表了当代社会对人文精神的大声呼吁。”[12]而我国最早倡导在理工科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杨叔子院士曾指出“,现代大学应高度重视的第一件事是对学生的人文教育,这是具有战略眼光的教育思想和办学方向”“,人文为立人之本,科学为立世之基,我们的教育是文化教育,既要讲科学文化,又要讲人文文化,它是立世之本;只有文化的全面输入,才能培养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13]他甚至将其上升到关系民族兴亡的高度,“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就会落后,一打就垮痛苦的任人宰割;而没有优秀传统,没有人文文化,就会异化,不打自垮,甘愿为人奴隶。”[14]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教授指出:“人文科学可以使人们了解世界,了解自己,了解人对社会的责任”,因此“高校应加强人文教育。”[15]杨德广则认为“加强人文教育是具有现实和战略意义的”。[16]更多的学者则系统地阐述了其特殊作用,“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其人文素养、道德水准及创新能力,有利于高等教育的“返璞归真”,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民族文明的传承。[17]原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尧学曾明确指出“,当前大学生的培养质量不再是仅仅只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问题,其核心是要培养具有‘两种精神和两种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8]而这“两种精神和两种能力”的培养自然离不开人文素质教育。

(三)对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困境进行了反思

人文素质教育之所以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除了意义重大和政府推动外,还存在不少问题,一些学者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我国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与反思。有的学者对人文危机进行了反思“,人文危机首先表现在人文学术活动‘不景气'''',人文学术的内在生命力正在枯竭。工具理性泛滥无归,消费主义甚嚣尘上,人文学术也渐渐失去了给人提供安身立命的终极价值的作用,而不得不应付要它自身实用化的压力”。[19]有的学者则从教育体制等方面进行反思,“专业教育体制束缚了人文教育的空间,人文教育具有明显的知识化、科学化的倾向,以及政治化、意识形态化和工具化的倾向”。[20]“在现代学科规训制度下,人文教育所传承的人文文化的形而上学部分(人文精神部分)被限制了,人文知识、人文教育的实践性被遮蔽了,我们所呼唤的理想范型的人文教育在我们的大学校园里难以呈现出来。当下的大学人文教育,尚未突破以学科规训为基本范式的人文知识教育,只是现代学科体系下的文科知识传授。”[21]更多的学者则从现实出发,归纳了当前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如“人文素质教育资源不足、在日常教学上只注重专业技能教育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教育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教师自身的素质水平不高、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不足”[22]等。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部分学者也开始关注高职教育“,我国高职教育一个主要缺陷是对人及人的精神的忽视,高职教育只见“职业”不见人,致使高职院校人文精神贫乏,人文精神生态恶化。”[23]导致“高职院校普遍存在人文精神缺失,人文意义逐渐失落,高职教育中出现了‘人学空场’”[24]。因此“,高职教育要发展创新,就应回归教育的本质,贯彻人文精神。”[25]

(四)人文素质教育的试点与探索得到了总结与推广

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来,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在国内最早探索理工科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通过开设文化素质课程、实行人文学科辅修专业制和双学位制、开设人文选修课和举行中国语文水平达标测试、举办人文社会科学系列讲座、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等,形成了完善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在其影响之下,上个世纪90年代后,南京林业大学、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等众多高校也开始推行素质教育试点与探索,众多学者也亦开始将其作为研究的重点,对这些试点与探索进行研究,总结经验并加以推动,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杨叔子的《在理工科大学中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26]、冯谦,周麟的《南林大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的回顾与展望》[27]、王生洪的《追求大学教育的本然价值———复旦大学通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28]、陈来、舒炜的《北京大学“元培计划”实验的回顾与分析》[29]、金一平、吴婧姗、陈劲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和成功实践———以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强化班为例》[30],等等。这些研究对对华中理工大学理工科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复旦大学的“复旦学院”、武汉大学的“国学试验班”等国内著名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与试点进行了总结,凝炼了其中较为成功的做法,有效推动了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与实践。

(五)为人文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诸多改革建议

众多学者在对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进行反思基础上,从各个层面和视角为提升人文素质教育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改革建议,充分发挥了理论研究的正能量。有学者从理念高度提出建议,如张金福认为“要推进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必须树立大学教育是全人教育以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统一的理念,惟其如此,两者的结合才能落到使处,否则就会落空”;[31]有学者管理体制视角入手,提出良方,如何翔提出,“在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建立以校长和行政系统为主的管理体制,并明确责任,通过行政手段,把人文素质教育贯穿在学校教学的全过程,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保证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学校应根据党和国家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因地制宜的有关规章制度,包括教学活动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制度和措施,校园文化阵地建设有关制度和措施、教师工作规则、业绩考评、职称评审奖励制度等。”[32]有的学者课程设置入手,以必修加选修的方式推进人文素质教育,如谭伟平提出,“增设人文必修课和人文选修课”,而且“在量上要适当,在内容上要精心选择,至少应开设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最基本的人文课程”;同时“还应注重在理工学科中渗透人文内容,努力挖掘专业课程的人文内涵,把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33]还有学者从课程入手,大力提升人文课程效果,如侯丽君提出,人文课程宜采取“讨论课”的形式,而且“需要建立一个真诚、自由、开放的教学氛围”,在教学环节中增加“体验、移情、理解、对话、反思”[34]等,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有学者也对教师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提出了要求,认为“教师要有人文情怀、责任意识,在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因为“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诸如品性学识、举止言谈、性格志趣、气质修养以及强烈的责任感、崇高的敬业精神等人格魅力对学生有着不可忽视影响。”[35]等等。

三、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研究的内容

(一)构建人文素质教育的理论体系

自上个世纪末人文素质教育得到学界的关注以来,研究成果丰硕,研究类型多样,也形成了一批此领域的研究专家,为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智力支持。但我们还应看到,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多为期刊论文,内容短小,深度不够,一些学者也是临时有感而发,缺乏对人文素质教育系统性的研究,亦未形成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的理论体系,这也是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进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学界在关注瞬息万变的相关资讯的同时,应着力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系统研究,从理念、原则、方法、实践及范例等全面构建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理论体系。

(二)对国内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与试点进行跟踪实证研究

国内一些高校对人文素质教育进行了各种探索与尝试,诸多学者也对其进行了关注与研究,总结其做法与经验,有效助推了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但这些探索与试点的效果如何?需要哪些完善?如何全面推广?这些都有待于对这些探索与试点进行跟踪实证研究,如复旦大学的通识教育、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等,这些探索能否提高、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只能通过对接受过这些探索教育的大学生进行跟踪实证研究,才能得出结论,而不能简单以开设的课程、开展的讲座和其他人文素质教育活动来逻辑推理。通过文献检索,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基本属于空白,亟需加强。

(三)强化对教师人文素质的研究

学界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目标定位是提升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重点多集中在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很容易忽视高校教师的人文素质,期刊检索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几乎所有的研究都是指向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殊不知,人文素质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因此,高校和学界在关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同时,也应加强与重视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反思如何从管理体制、进修制度、评价机制等方面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提升教师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水平。

(四)加强调查研究

要推进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就必须掌握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而且由于各高校所在地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生源质量各异、校园文化多样,使得各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也未必一致,原因未必相同。因此,必须加强调查研究,掌握各高校人文素质的现状,为探索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规律和推动各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提供翔实数据。但综观已有研究,纯理论性研究居多,调查研究较少,尤其短小的期刊论文,坐而论道者不在少数,要么引用他人未经证实的收据,要么缺乏数据,这既违背了教育科学研究的严谨性,也不利于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的深入开展。

作者:赵芹工作单位: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