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课程化创新思考

时间:2022-04-25 09:23:37

素质教育课程化创新思考

一、素质教育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1.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的新要求。一方面,新知识和新技术源源不断涌现出来,其内容和数量呈爆炸性增长,更新换代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在此背景之下,高职院校已不可能“一劳永逸”地将所有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因此,学生的再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变得十分重要。另一方面,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用人单位已不仅仅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也更加关注劳动者多种素质和能力的集成。以《北京青年报/人才时代》、《中国大学生就业》和《中国青年杂志》的一项调查为例,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求职者综合素质依次是:团队精神、专业能力和背景、创新能力、适应公司文化的能力等方面的能力。然而,与时代要求相对应的现实情况则是:一方面,大量的高职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很快落伍,且又缺少快速重新“充电”的能力,市场竞争力不强;另一方面,由于他们片面地掌握特定的知识和能力,综合素质相对较低,其职业生涯发展遇阻。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应当主动呼应社会经济提出的新要求,积极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可行策略,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竞争力。

2.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如何从规模扩张过渡到内涵建设,是我国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院校数和在校学生数均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由做大到做强,亟需在内涵建设上下功夫。高职教育的发展转型,需要我们树立科学的办学理念,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探究职业教育作为“跨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现实中我们的教育过于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人才培养立足岗位技能的强化训练,片面理解学业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在这一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学生成为“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同规格、同标准的技能型人才,虽然暂时或貌似解决了学生上岗就业问题,但对学生的岗位迁移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却伴随学生整个职业生涯。职业教育与所有教育一样,必须以德育为先,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积极开展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有力体现,也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

3.党和国家教育改革的意志。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素质教育的开展。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由此,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思想理念迅速得到了推广和实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更是的高度。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也要求:“高等职业学校要……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可见,顶层的制度设计者已经充分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提供思想引导和政策支持,鼓励积极探索和思路创新。但是与其他类型教育相比,高职院校在推进素质教育方面行动有些迟缓,提升的空间仍然很大。高职院校应抓住转型发展的契机,积极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以谋求自身内涵的丰富和力量的壮大。总之,社会经济的新形势、高职教育自身的发展以及党和国家教育改革的意志,都要求高职院校积极展开素质教育。因此,高职院校应强调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素质教育理念贯穿于高职院校办学的全过程,把相关理论与方法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之中。

二、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才培养理念容易出现偏颇。我国高职教育有很强的职业指向性,针对特定岗位培养技能型人才。在立足职业和专业特点的基础上,一些高职院校积极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路径,提出了多种人才培养模式,譬如产学研模式、校企合作模式、订单培养模式、“2+1”模式、顶岗实习模式,等等[3]。这种教育与职业直接挂钩的做法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发挥到极致,则易产生另一种倾向,即把受教育对象当作“待加工”的“半成品”进行统一“塑造”。在这种简单化的人才培养理念之下,高职院校过于强调特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学生全方位能力和素质的形成;过于强调统一标准和智能开发,而忽视个性发展和非智力因素培养;过于强调某种职业对某种人才的一时需求,而忽视日后岗位特点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和潜在性。因此,一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视野狭窄”、“急功近利”,致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另外,一些高职院校的办学完全围绕、服务于毕业生就业率而展开,“急功近利”的行为或许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能力欠缺、后劲不足则会给学生的职业生涯埋下重大隐患。

2.相关课程内容和形式陷入困境。首先,专业课程无疑是高职院校课程的“重头戏”。现代知识和技术更新较快,导致很多课程甚至在教授时就已经落伍;偏重学科知识的内容设计,往往也与高职生的实际需要差距较大。不少高职院校管理者认为专业课程承受各种压力,无暇呼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其次,一些标榜“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其他课程也陷入现实困境,综合体现在:第一,思想教育课程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教学效果不佳,考核流于形式,不能很好地引导大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第二,人文选修课程的班级规模过大,教师无法做到因材施教,也很难评估学生的实际收获,素质教育的主张得不到实现;第三,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活动开展等“隐性课程”目标性不强,随意性较大,未形成运行的特定机制。总之,某些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仍未与素质教育有机融合,课程内容和形式的简单化和固化将相关教育实践带入恶性循环之中。

3.师生参与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尽管学校层面的素质教育实践开展得轰轰烈烈,但是很多教师和学生却始终认为自己是此项“运动”的“局外人”。首先,一些教师缺少素质教育的自觉意识,尚未充分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相关行动缺乏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较少对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仍以传统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和技能;其开设的部分课程未做到与时俱进,不符合以90后为主体的年轻学生心理的特征和情感的需要。其次,多数大学生并未真正地参与到素质教育活动中来。如,一些高职院校一直把“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宣传为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然而,最终结果却是:部分学生干部“冲锋陷阵”和少数普通学生“走走过场”;参与其中的学生大多也只是凭着个人的兴趣和一时的热情,往往不能长期地、系统地跟进。教师和学生的低参与度有着深层次的原因:虽然高职院校一直在推进素质教育,但相配套的激励体制和评价体制却迟迟没有建立起来,因而不能有效地调动师生参与的积极性。深究其原因,多数高职院校未能充分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也未自觉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为此,笔者提出“素质教育课程化”的命题,来讨论相关问题。立足于创新素质教育、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全面开展层次化的课程体系建设、制度化的管理机制建设和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建设,形成学生自主学习、实践体验、学分考核的素质教育课程化体系。

三、素质教育课程化的方案和实施路径

素质教育课程化是指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课程计划安排中,使教学组织的内容和方式能够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目的并为之服务。实施素质教育课程化,就是要遵循人的全面发展和当代高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以促进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为根本目的,以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为载体,以学生活动和自主体验为途径,构建自主学习、行为养成、体验教育和创业教育平台,形成校、系、班三级协同和教、学、管三方联动的管理模式,建立组织、制度、条件等素质教育保障体系,最终确立起素质教育“实施课程化,内容项目化,考核学分化,管理制度化”的模式。

1.素质教育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根本大纲,是安排教学任务和开设课程的主要依据。为此,要实现素质教育课程化,必须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从剖析专业人才所必需的知识能力结构、职业素质和基本素质要求入手,对各专业职业岗位(群)人才需求状况进行全面分析,把素质教育课程作为必修内容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即把大学生综合素质养成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全新、全面、全程、全员、全体”,即全新理念机制、全面素质拓展、从入学到毕业全程、全员协同育人、全体学生参与的“五全”局面,使学生在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其职业素质、创新创业素质得到锻炼。

2.科学确定素质教育课程模块。素质教育是养成教育,它所寻求的是积极的、正面的影响,因此必须通过自觉的、有意识的教育来实现,这就需要强化教育的顶层设计。为此,我们要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视角来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计中学校坚持“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案例启发、行动体验、素质养成”的指导思想,依据高职学生特点,分别设置职业生涯规划实践、素质养成教育与行为教育、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技能训练与竞赛、科技创新等五方面内容。各模块的教育教学活动内容由相对独立的若干个项目专题组成。“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模块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职业探索、生涯决策、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素质养成教育与行为教育”模块分为学生文化宣传训练指导、学生文明建设训练与指导、朋辈帮扶指导、素质拓展训练指导、公共安全管理训练与指导等五个项目。“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模块课程包括团课及青年马克思主义教育、寒暑假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科技文化节、志愿服务活动、社团文化节、“挑战杯”竞赛、学雷锋活动、爱国主义读书活动等项目。“技能训练与竞赛”类课程设置包括专业技能竞赛训练与指导等。“科技创新”类课程设置主要根据专业特点,设置“工程应用案例”研究和兴趣小组活动两大类。把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与行为规范教育引入素质教育体系,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体验式学习的形式把素质教育真正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与此同时,有计划、分批次地组织相关教师编写教材、讲义,构筑起高质量的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突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特色。

3.坚持规范化过程管理。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组织落实是实施素质教育课程化的关键环节,要从计划制订、过程实施、监督考核等方面建立起一套严格科学的实施程序,按照“素质项目调研、遴选———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下达每学期任务书(各部门汇总至教务处一同下达)———对任务落实进行日常教学检查(期初、期中、期末三个阶段检查)———期末成绩录入进教务管理系统(进入学生学籍档案)———学生网上查询成绩”的实施程序,建立健全素质教育实施的组织管理、检查监督、评估总结环节,制定教育教学的质量标准,抓好实施中的质量管理,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对任课教师、教育过程、教育内容、教育质量、成绩评定等的监督和指导。采取“教学学分+素质学分”定量定期考核、促进教学与学生管理的有机融合。将各个模块作为必修科目,科学设置每个模块的学分,学生在校期间,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兴趣和爱好参加各类素质拓展活动,所有素质教育课程结束时,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考核成绩计入学生学籍档案,学生在毕业时必须修满上述五类素质拓展教育课程学分方能毕业。

4.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一是建立实施素质教育课程化的领导组织体系。成立校级实施素质教育课程化领导小组,由校领导任组长、副组长,学生处、宣传部、教务处、图书馆、社科部、设备处、各院系部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素质教育办公室设在教务处。一方面发挥组织、协调的功能,协调各职能部门和院(系),形成“三管齐下”,齐抓共管的局面;另一方面,负责素质教育的教学和研究。重点抓好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践方案的制订以及师资队伍的建设,为素质课程营造一个良好的建设环境。二是建立实施素质教育课程化的条件保证体系。学校应考虑建设学生职业素质训练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下设基本素质训练基地、职场素质训练基地、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大学生创业基地等,为高职学生核心价值观锤炼、人文素质修炼、身心素质拓展、职业发展、职业核心能力训练、团队训练、专业技能拓展、项目孵化、创新论坛、创业探索、创业实践等提供物质条件。着手建立“大学生科技立项基金”和“大学生创业风险基金”,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孵化。三是要建立实施素质教育课程化的管理制度。围绕学生自主选择课程、选择教师,学校制定了选专业、选课程、学分绩点、学籍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指导意见等,制定了《素质教育课程化管理实施办法》,完善《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与行为规范标准》、《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标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与实践教育标准》、《学科与职业技能竞赛拓展教育标准》、《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教育标准》等一系列标准文件,明确教育要求及目标,规范素质教育学分的认定、考核,保证素质教育课程化管理的顺利进行。素质教育的实施推进,不仅体现在理念、规划、制度保障及其人员参与上,还充分体现在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质量上,需要学校各方的共同努力。探索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课程化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如何通过课程化更好地激发师生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服务学生成才,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与完善。

作者:唐伯武工作单位: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