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完满审美教育研究

时间:2022-08-09 10:06:33

人性完满审美教育研究

摘要:本文拟解决审美教育何以使人成为真正的存在者,实现真正的自由的问题。从反思人性完满何以可能以及人在席勒中的定义和内涵到起中介作用的审美游戏说,构造席勒的美的显现王国,最终通向存在者的自由。处于“断裂”处的现代人,审美教育教会人何以存在,何以自由,何以为人,在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使人于“断裂”处“重生”。

关键词:席勒;人性;游戏冲动说;审美教育;自由

一、人性完满何以可能

在探讨人性完满何以可能的前提之下,需要我们反思人在席勒的视域下以何种方式存在以及席勒对人的定义又是什么。在《美育书简》中席勒从人性谈起,构造了以人道主义为核心的美学体系。当然,这条道路不是通过逻辑推演、推论出来的,而是通过自身的彰显、发挥、显现出来。席勒以对人性的分析为开端,从对人性的先验要求出发,设置了两对范畴:“人格”和“状态”。之所以席勒这样划分,是沿袭了古希腊哲学中对灵魂和肉体的区分。人所处的现实状态是通过异化体现出来的。在考虑人的异化观点时,席勒引入国家的范畴,选择审美教育这条路径是通过分析社会现状以及人的现状中得出的。当技师修理钟表时,他要使钟摆停下来,而活的国家机器就不得不在它运动时进行修理,这就是要在轮子旋转之时拆换轮子。因此就必须寻求支撑社会的支柱,使它当在消灭现实国家时保持独立,继续存在,而使得这种前提存在,既要解决现实社会中的异化问题,又要维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就必须是通过审美教育的路径,实现真善美的统一。席勒相信有普遍人性,这是全人类都具有的普遍人和必然的形式。“人的现状之中的纯粹理性是永恒的。”席勒的人性在某种程度上带有神性,“毋庸置疑,人在他自身的人格之中,携带着一种对神性的预定性。如果我们可以把达不到终点的道路也称之为道德的话———通向神性的道路在人的感觉中对人敞开着。”可见,美引导人们通向无限,通向绝对,通向神性的道路。人性是在感受性和人格性中走向统一。感受性是在自身中生发天禀,促使人在现象提供的东西中把握世界,而人格性是促使人在深沉、理性中得到更多的自由。席勒把人的发展历史分为三个阶段:从肉体(自然)阶段到审美阶段再到道德阶段。第三阶段的道德阶段是人的道德和本能、理性与感性的融合统一,即异化的人恢复到完整的人,实现人性的自由和复归,达到了历史的终点。

二、游戏冲动:需求与法则的动态平衡

对于席勒而言,审美教育之所以能使人性得以完满地实现,是因为在审美的游戏冲动中人的感性和理性会完满地统一起来,而作为需求与法则的动态平衡统一的游戏冲动,则是沟通人的感性与理性的中介所在。游戏这个概念在席勒这里是将美、艺术、美感三者统一在一起的,那么,在人的主观性上体现为美感,在客观性上则是美与艺术的结合。从游戏概念的引入来看,席勒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古希腊和康德的思想,而他的游戏说也成为了斯宾塞游戏思想的前身。柏拉图最早将游戏和教育联系起来。在《法律篇》中,歌调便是以游戏的方式来演奏。可见,在柏拉图这里,游戏已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来达到教育目的。艺术作为其自身,不再是为了某种功利的、道德的、认识的、知性的目的,而是为了达到自身的自由。同时对于“感觉的自由游戏”而言,是感觉在艺术当中的自由与想象。而在席勒理论中,游戏是在对象上体现出主体合乎本性的精神需要。“只有当人是完整意义上的人时,他才游戏;而只有当人在游戏时,他才是完整的人。”席勒在论证“游戏”的先验性时,以游戏冲动作为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之间的桥梁。席勒通过对人性的区分发现人所处的两个不同的世界:一个是历史地自然形成的自然国家,一个是源于法则受道德必然支配的伦理国家,而从自然国家到伦理国家必然会经过美的显现王国,而美的显现王国所产生的动因则是审美的游戏冲动。那么,审美的游戏冲动一发生,活的形象就会形成,美也就会显现出来。

三、于“断裂”处“重生”

游戏冲动作为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的桥梁,这其实是席勒类比康德的“判断力”,判断力概念在康德的理论视角下,是沟通自然与自由,知性与理性,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的桥梁。当我们再次审视席勒美育理论的跨时代意义时,我们发现席勒开创了对资本主义现代性审美批判视角。席勒认为,这种审美的自由是以人的综合本性为基础的“第二种自由”。实现审美视角下的第二种自由,不单单以理性视角审视审美,而应该在综合的视角下,赋予人性的第二种自由,这种自由与“审美游戏说”结合,在完满的人性下通向绝对的自由。审美教育的目的就是克服资本主义时代对人性的扭曲。席勒将社会民众分为野人和蛮人,而这都不是真正自由的人,是处于“碎片化”断裂地带的人,就像精密仪器上的部件。席勒认为,同时代的人的状态不是人真正应然之态。工业化大生产和技术理性的泛滥使得人的感性受到压抑。因此,保持人的感性自发性,保全生命的活力与张力,维护人的天然的本性成为工业发达国家中美育理论与实践的基本宗旨。人应该通过审美教育成为一个感性和理性保持协调的个体、和谐地存在于现实世界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席勒的美育理论可以和我国古代美学“诗教”“乐教”的传统相结合。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指出,审美理想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变迁,在原始社会、封建社会的不同阶段,美的理想就体现出不同的形态。

美育的意义不仅是单纯的美的教育,更是美的理想的教育,是真善美的教育。只有在审美教育中,人才是主动的创造者,“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心不自心,因色故有”。人在审美创造中体现并超越自己,从而促使和谐的个体的生成,促进个体的重生,实现人性完满。席勒的美育之路是一条永远未完成的道路,正是这样一条未竟之路,恰恰能够保存福柯所讲的启蒙的重要功能———对现实的自我批判,因为人的自我修炼正是在趋向神性的途中打开的。

作者:王璇 单位: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