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渗透审美教育

时间:2022-08-09 09:57:07

语文教学渗透审美教育

【提要】审美教育是小学语文学科的基本素养之一,审美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将美教育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之中,引领学生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关键词】语文教学;渗透审美教育;策略

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大部分教师还没有意识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重要性,课堂上的审美教育是零星的、不成系统、不自觉的行为。正是基于此,笔者才认为有必要进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探究的,为的是更好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欣赏语言美

汉语是世界上博大精深、蕴含丰富的语言之一,其丰富的意蕴,给人以美的享受。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带领学生欣赏汉语的语言美,那么学生在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之后,就有可能渐渐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这就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打下了基础。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语言都具有生动形象、摇曳多姿的特点,同时感情饱满,是艺术美的范本,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先从欣赏课文语言美入手进行审美教育,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还能从中接受美的熏陶。譬如教学《山中访友》,课文开头就是“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这样优美的句子,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拟人化的手法的妙处,作者以“风”的活泼调皮,来衬托自己沐浴在微风中心旷神怡之感,不仅生动传神,还暗含了作者对索溪峪的钟爱。学生在欣赏了这一范例之后,感受文章中语言的魔力,进而萌发寻找美的强烈欲望,自然而然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欣赏课文语言美,不仅能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断得到增强,激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人文素养。

二、欣赏意境美

我们习惯于将意境美归类于古诗词的欣赏,其实不然,凡是经典作品无不以独特的意境美吸引读者。营造优美的意境,是名家们吸引读者的拿手好戏。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引导学生欣赏作者们创造的意境美,让学生在健康的意境中接受人文熏陶。还是以《索溪峪的“野”》这一课为例吧,为了引领学生真切地欣赏“野”的意境美,我课前搜集了有关索溪峪的图片、视频等相关资料,经信整合,在学生完成读完课文初读之后,用多媒体展示准备的资料,这样引导学生将课文文字与图片和视频结合起来,欣赏索溪峪的美丽景色,感受“野”的意境美。然后要求再读课文,读出感情,譬如读描写猴子的文段时,语调要轻快活泼,读描写奇绝的山峰文段时,语调要充满惊叹,将学生置于索溪峪之中,品味“野”的魅力。当然课堂上还可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旅游经历,欣赏作者营造的意境,从而涵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美好情操。

三、欣赏朗读美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更是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载体,也是审美教育的重要拼图。小学生喜欢唱读,这是因为不明其义、不得法的表现,小学生朗读课文需要我们的精心指导,我们应以叶圣陶先生的“美读”理念为准则,指导学生学会朗读。我们先示范“美读”,然后对学生进行“美读”训练。如指导学生朗读《北京的春节》,首先引导学生了解老舍先生的语言特色,再以京味儿语调范读课文,这就将老舍的那种情感演示出来了,文中的人物活动活灵活现地出现于学生眼前。再让学生进行“美读”练习,口、耳、心高速运转起来,多方角度感知文本,恍若与老舍先生对话,这对于学生深入解读文本大有裨益。

四、欣赏创造美

在实践中创造美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美、创造美是提升其审美能力的关键。譬如学生完成了《索溪峪的“野”》学习之后,要求学生利用周末去郊游,或参观动物园,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完成审美教育的迁移。同时要求学生写一篇游记,将美人美事美景描绘下来,模拟课文所运用表达方式进行写作。学生完成了创造美之后,再引导学生彼此观摩,欣赏彼此的语言美、意境美,欣赏同学的优点,在达成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基础上,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总而言之,将审美教育渗透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需要我们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开发教材文本中的美的因素,指导学生学会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自觉接受美的熏陶,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自觉建塑完美人格,成为有修养、有良好情趣的建设者。

参考文献

王超2017年《聚焦小学语文审美教育》,《学周刊》第1期。

井杨2016年《新时期小学语文审美教育化研究》,《才智》第24期。

作者:王波 单位: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高家店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