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审美教育论文

时间:2022-11-28 10:46:40

小学古诗审美教育论文

一、凸显语言艺术想象性的特点进行审美教育众

所周知,用语言塑造的文学形象并不能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听觉和嗅觉,因此要体现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就要充分感悟诗中的意境,通过对每一句诗的精确领悟,进而在脑海中想象出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只有凭借学生的生活经验,串联比较、动之以情,作品中所描绘的事物才能“再现”。例如在李白的《独坐敬亭山》这首诗中,全诗20个字没有像绘画、舞蹈和雕塑那样有具体、生动的直观形象,若想把这些语言文字在小学生的头脑中转化成鲜活的图画,就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设置情境,调动想象力进行形象的再创造:天上的鸟儿怎么了?天空的白云怎么了?这些由教师串讲,学生才得以复现眼前的景物,而“众鸟”“孤云”为什么会厌弃诗人远去呢?这就要着力诱使学生展开联想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静观长久,独坐无语,连鸟儿高飞、白云飘去也毫无在意,这是为何?对这两句的形象解释,要给学生在感情基调上以孤独、寂寞的感觉。“尽”“闲”两个字,把学生引入一个“静寂”的境界。诗句中“动”中有“静”,不托景联想,就不能境界全出。如果说前两句要引导学生想象感受孤独之感,那么后两句则要启迪学生想象出物我相知,诗人与敬亭山互为知己的境界,我静静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着我,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诗人以丰富奇特的想象,“言有尽而意无穷”地留下“空白状态”由读者来添补,这样才能发挥更好的审美作用。“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在这静坐不动的画面背后,隐藏着另一个画面:诗人当时颠沛流离,尝尽辛酸,无依无靠,寄情于大自然,以山为伴,寻找安慰。这虚实相生、显隐相替、相互映衬的意境,教师要用多媒体、介绍生平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审美想象,才能填充这些“空白”。不启发联想和想象,不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实践,仅仅依靠词句的抽象诠释,笼统地表情达意,审美教育目的是难以达到的。

二、依据诗歌是情感与认识相融合的特点进行审美教育

情感性是美育的最显著特征,也是诗歌最突出的特征。所以教师对古诗的教学,也要抓住情感这个关键。例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一诗,全诗不见一个“喜”字,却也处处充盈喜意,一、二两句中的“知”和“乃”字,用得恰到好处,诗人喜雨的心情跃然纸上。三、四两句,“潜”字和“细”字都用得生动、传神,最后六句集中写“夜雨”。教师要充满感情,声情并茂地把诗人流离转徙开始在成都草堂定居两年亲自耕种、与民交欢、钟情春雨的感情传达给学生,使之与诗人的感情产生共鸣。美与情感相伴相随,从本质上说,美育即是情感教育。美育一方面能使学生达到“情动而辞发”;一方面又是对学生进行德育与智育的方法。在《竹石》这首诗中,诗人巧借岩竹表现出刚正不阿、铁骨铮铮的骨气,也是对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等俗见的藐视。因此对诗中的“咬定”一词分析就要充满感情色彩;“千磨万击”写出竹子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这也是作者不畏权贵、嫉恶如仇的化身,只有如此浸染感情的分析,才能赋予古诗字、词、句教学以美的感受、欣46页)赏和创造。

三、围绕诗歌愉悦性与理性相统一的特点进行审美教育

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美育具有愉悦性,学习、欣赏古诗,除了接受理性的教育之外,更主要之处还在于古诗能给人轻松、愉悦的感染力。审美是一件非常轻松、愉悦的事情,总是在美好的事物中进行,没有半点牵强,完全是解放的、自由的。翁卷的《乡村四月》细腻传神地描绘了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绿原、白川、子规、烟雨,这些色彩明亮的景物交相辉映,令人应接不暇,美不胜收。“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在这两句中,诗人着力抓住这些景物,静动结合,给人一种无尽的享受。体悟这些诗句,要诱使学生展开想象,美丽的江南水乡到处是一片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置身其中,如在画中游玩,欣喜之情油然而生。而在后两句诗中,诗人紧紧抓住了在田间辛勤劳作的农民形象来描绘。这与前两句交相呼应,给人以审美感受。理解了这些深层的内涵,学生会流连在江南水乡里,尽情品味草木茂盛、波光粼粼、烟雨蒙蒙、采桑插秧的乡村风光,舒缓了心绪,荡涤了心灵,愉悦了身心。内容与形式既辩证又统一。古诗的美育除了内容美之外,也有形式美。古诗的形式美是由语言、韵律、节奏等综合而成的一种表现形态美。教学中教师必须体系掌握,否则就难以得心应手。

总之,古诗的美寓于形象之中,古诗的美寓于情感之中,古诗的美寓于愉悦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古诗文中充分感悟其特有的魅力,逐步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作者:陈钢强 单位:莆田市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韩利卿.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的几点尝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10).

[3]王红,谢雨语.谈古文教学如何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J].西藏科技,2009(7).

[4]曹静.让学生读出古文的真滋味——新课程背景下文言文诵读教学浅探[J].教学参考,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