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小说审美教育思路初探

时间:2022-02-03 09:51:58

高中小说审美教育思路初探

一、引言

审美教育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对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作为教育工作者,将小说教学融入美学思想是义不容辞的,也是应该倾心而为之的事业。高中小说教学节选的内容大多与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作品中先进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故事情节,优美的语言表达都是值得学生深入学习和思考的美学焦点,不仅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能陶冶情操,怡情养性,增强文学功底和素养。小说对于审美教育来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究其根源,审美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教育,正如尼采所说“审美是情感的钥匙,需要情绪的润滑剂才能打开大门”。高中教材中选的小说是富于情感的文本材料,也是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资源和阵地,其中收录了众多文人墨客、名家大师的经典之作,其简洁的形式和深刻的内涵能使学生受益终生。对于高中语文教师来说,小说教学要与审美教育相互结合,既要体现小说的趣味性,也要体现美学的价值,引导学生在文字的天堂里欣赏美、创造美。

二、高中小说教学的现状分析

现如今,高中语文小说教学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很多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忽视了小说的审美价值,一味的进行“填鸭式”教学使学生逐渐失去了对语文的热爱。下面,本文就以下几个方面对目前高中小说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小说教学与审美教学相互分离

目前,受升学压力的影响,很多老师只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把小说只当“小说”来讲,忽视了其中蕴含的审美价值,只是空洞的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课后还要划出重点句子让学生背诵,脱离了小说教学的初衷,学生也完全感受不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其实,小说本身是一个很有趣的东西,不仅内容妙趣横生,题材丰富多样,也更贴近学生们的生活,能拓宽他们的眼界,带领其进入未知的世界。忽视小说中的审美因素会让课堂变得了无生趣,无法促进学生提高思想境界和个人修养。

(二)语文教师缺乏对小说鉴赏方面的知识

小说作为审美教育的重点内容,其自身具备良好的美学和德育价值。很多高中老师都是围绕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这条主线来进行讲解的,缺乏新意和创造性,难以使学生产生对文学的热爱之情。其实,很多高中老师对近年来小说理论发展和研究成果知之甚少,对于教学就是“吃老本”,没有再继续深入的学习,对于小说鉴赏方面的知识本身就很匮乏,更不可能带领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因此,小说的审美教师实际上也是对语文老师提出的更高要求,促进他们不断充实自我,完善知识体系。

三、新课标下高中小说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和现状,下面,本文就高中小说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思路进行阐述。

(一)以兴趣为主导,创设良好的美学教育氛围

小说教学忌讳“满堂灌”,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有所得,从作品中得到对生活的启示,获得美的体会和感染,从而完善自己的精神世界。在此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导演”,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美、感受美。因此,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到文学作品的品读上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事实上,小说教学中的美学教育是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目标的,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深刻内涵十分重要,比如鲁迅的《祝福》,主人公祥林嫂生活在封建社会的旧时代,虐待、绑架、出卖是当时妇女常常会面对的压迫,在畸形的社会制度下妇女的人格是扭曲的,因此作品主要是为了批判封建社会纲常制度,解救广大妇女于水深火热之中。

(二)通过细腻描写,解读作品意蕴之美

名家对于语言的文字功底极其深厚,通过对细节的解读和体会,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的意蕴之美,这也是文学作品最值得耐人寻味的地方。首先,要发现小说的意蕴,就必须联系社会背景,发现历史的必然性。一部成功的作品,总能够冲破复杂人物关系网的束缚,与历史的必然性相通,体现人生中的伟大哲学。比如栗良平的《一碗阳春面》中母子三人,虽然物质方面极度拮据,但他们是生活的强者,与命运作了近二十年的斗争后,终于从逆境走向光明,故事的结尾极具震撼力,向读者展示了生命的顽强。

四、总结

综上所述,高中小说教学不仅能带领学生了解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体会大师风范,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陶冶情操,塑造人格。教师应积极提高自身文学修养,为审美教育奠定扎实的基础,还要优化课堂结构,进行双边互动,引导学生体会文学作品中的情节之美和意蕴之美。

作者:王金莲 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中学

参考文献:

[1]王东伟.新课标下高中小说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2]张兴旺.试论高中小说教学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吕梁学院学报》.2012.

[3]张志丽,翟启明.试论将网络引入高中小说教学的合理性[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4]陆玉军.现代叙事学理论视野下高中小说教学内容的建构[J].《语数外学习:高中语文教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