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赏识教育研究

时间:2022-01-21 09:29:55

学龄前儿童赏识教育研究

肱骨髁上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儿童上肢骨折,多见于3~12岁儿童,占全部骨折的50%~70%[1],且预后功能欠佳较其他部位骨折高[2]。Flynn等[3]报道的应用闭合复位、经皮穿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目前已成为国内外广泛使用的治疗方法[4]。但复位固定只是骨折治疗的一个早期阶段,必须配合正确的功能锻炼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顾玉东[5]认为如缺乏正确的功能锻炼可致骨折畸形愈合,引起肘关节屈伸障碍等后遗症。因此如何提高学龄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成为小儿骨科一个重要的难题。我科在指导患儿进行功能锻炼时引用赏识教育的方法,明显提高了患儿练习的依从性,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3~6岁符合肱骨髁上骨折诊断标准的患儿,入院后均由本科固定副高以上医师施行手法复位、闭合穿针石膏外固定治疗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肱骨髁上骨折诊断标准,接受手法复位、闭合穿针高分子石膏外固定治疗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②智力正常,沟通能力好;③年龄3~6岁;④知情同意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①有神经肌肉损伤、开放性损伤的患儿;②合并其他骨折的患儿;③不愿意配合教育的患儿;④不符合纳入标准,中途退出,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传统的方法,按照自制功能锻炼路径表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示范和手把手教学,再由家属督促患儿执行,派发自制的功能锻炼记录表记录功能锻炼的练习情况,出院当天回收。

1.2.2观察组

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对患儿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的功能锻炼指导引入赏识教育的方法,并根据不同儿童的性格特点引入不同的教育方式,如肯定式:“好”、“不错”、“太棒了”;激励式:“你能行的”、“你一定可以的”、“阿姨相信你”;挑战式:“你敢和xx小朋友比试一下吗”;夸奖式:“你很聪明哦”、“你很可爱哦”等[6]。把它贯穿于患儿功能锻炼的每个细节中,及时发现患儿的微小进步,并予手势表示肯定,练习后适当予流行的动漫人物贴纸、印章、糖果、玩具等奖励;再由课题组成员对家长派发赏识理论与功能锻炼的资料,告知赏识教育的方法,由家属督促患儿练习。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儿均在术后8小时内开始每天利用疼痛评分工具对患儿进行疼痛评分并记录至疼痛基本消失;术后第3天评估肢体肿胀消退的程度并记录,做好出院功能锻炼的指导,督促家属按要求进行。

1.4评价标准

1.4.1依从性评定

按患儿主动练习的意识、次数及方法自制依从性评定标准及记录表,根据患儿功能锻炼的情况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三部分。主动或经提醒后锻炼,锻炼方法正确,每天练习3次以上,达到300~500次或以上为完全依从;需多次督促、劝说后练习,锻炼方法正确,每天练习2次以上,达到200次,为部分依从;经家属或医护人员督促、劝说不愿意练习,锻炼方法不正确,数量不达50次,或不肯锻炼为不依从。要求家属按记录表记录患儿每天练习的情况。

1.4.2疼痛

采用面部表情量表[7]评估患儿手术后至疼痛基本消失的天数。0分无疼痛;2分有一点疼痛;4分轻微疼痛;6分疼痛较明显;8分疼痛较严重;10分剧烈疼痛,哭泣。1.4.3肿胀采用肿胀标准[8]评估患儿3天后肿胀消退情况。肿胀标准:0°:正常无肿胀;Ⅰ°:皮纹变浅;Ⅱ°:皮纹消失;Ⅲ°:皮肤出现水泡。

1.5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Mann-WhitneyUTest),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取双侧α=0.05。

2结果

2.1患儿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比较

对照组患儿功能锻炼的总依从性为70%,观察组总依从性为96%,两组患儿功能锻炼的总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依从性高于对照组。

2.2患儿肢体疼痛天数和肢体肿胀程度的比较

观察组不同疼痛天数患儿例数的秩均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疼痛消失天数为1天和2天的患儿例数多于对照组,见表2。观察组不同肢体肿胀程度患儿例数的秩均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肢体肿胀程度为0°和Ⅰ°的患儿例数多于对照组.

3讨论

3.1功能锻炼的重要性

功能锻炼是骨折治疗中重要而不可缺少的手段[4],早期的功能锻炼可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患肢消肿,防止肌肉萎缩[9],尽快恢复肘关节的功能[10],它是任何治疗方法都无法取代的,而且必须依靠患者自己去完成[11]。由于学龄前儿童具有与成人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使用传统的方法指导患儿功能锻炼依从性差,治疗效果不理想,降低生活质量;患儿正处生长发育阶段,缺乏功能锻炼将造成骨折愈合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时间长、活动障碍、影响生长发育。Mor-rey[12]、King等[13]报道创伤后肘关节强直与长期制动和损伤程度有关。尽管目前临床上指导功能锻炼的方法、形式多样,如口头宣教、文字资料、图片等,但均是针对成人而设计,部分儿童的教育方式也是针对家长宣教,通过家长传递予小孩,认为小孩不懂事,理解能力低,沟通困难,叛逆心及依赖性强,因此针对小儿群体,特别是学龄前患儿相对较少。

3.2赏识教育的原理及在学龄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功能锻炼中的作用

赏识教育应用于学龄前儿童的功能锻炼,是适合儿童生理、心理特点的一种新型教育方法。它是教育家周弘先生首倡的一种教育方法,是一种现代教育思想,是正向关注、积极引导、相信成功的教育方式[14],赏识教育的理念主要是“你真棒,你能行”,使孩子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快乐感和成就感,并让孩子在“我能行”、“我是好孩子”的感觉中产生自信,走向成功[15];它是调动受教育者的非智力因素(情感、动机、兴趣、意志和性格等),使之积极投入学习的一种教育方式[16]。有研究表明赏识教育在小儿输液中大大提高了静脉穿刺的成功率,保证了患儿治疗的及时性[15]。应用此方法能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及主动性,满足患儿的被赏识心理,使他们主动地配合治疗。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方法指导功能锻炼不能充分调动患儿的积极性,更不能满足患儿的需求;而且父母对功能锻炼认识不足,以为接好“骨”就行了,担心活动使骨折再移位,会令孩子受苦,存在听之任之的态度,以及功能锻炼等骨头长好再练等心理,导致患儿功能锻炼总依从性为70%;观察组对患儿的功能锻炼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引入赏识教育后能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促使主动练习,使总依从性提高至96%。两组患儿功能锻炼的总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患儿疼痛消失的天数为1天和2天的患儿例数多于对照组,评估肢体肿胀程度0°和Ⅰ°的患儿例数均多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表明对肱骨髁上骨折的学龄前儿童指导功能锻炼时引用赏识教育的方法,能明显地提高患儿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减轻疼痛,促进消肿,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4小结

肘关节屈伸障碍或肘关节强直是肱骨髁上骨折常见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将给患儿及家庭带来较大的痛苦及压力,增加儿童伤残率,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赏识教育应用于学龄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功能锻炼的指导,能有效提高患儿对功能锻炼的依从性,缩短肿胀、疼痛的时间,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同时可以提高专科医疗护理质量,提升医院品牌。

参考文献:

[1]孙利平,吴先菊.肱骨髁上骨折的早期康复训练[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1):241.

[3]杨建平,刘宝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完全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1999,19(11):659-661.

[4]王章琴.骨科病人疼痛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6):2433-2434.

[5]顾玉东.重视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防止发生前臂缺血性肌挛缩[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8,10(11):1001-1002.

[6]王敏.运用赏识教育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健康[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2):153-154.

[7]陈伟菊,彭刚艺.临床护理文书规范(专科篇)[M].广州:科技出版社,2009:96-98.

[8]刘雪琴,彭刚艺.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基础篇)[M].广州:科技出版社,2007:111-112.

[9]郭建芸,张玉勤,杨志梅.儿童肱骨髁上骨折168例功能锻炼指导与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4):5994.

[10]严中英.护理干预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2):193-194.

[11]蒋成志.功能锻炼在骨折治疗中的地位及作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9):1027.

[14]乔君然.赏识教育理念在创新职业教育方法中的作用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2,(27):188-189.

[15]丁梅花.赏识教育在小儿输液中的应用[J].现代护士进修杂志,2010,20(7):70-71.

[16]谢肖霞,吴丽萍,张慧桢,等.赏识教育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07,22(2):12-13.

作者:陈婉敏 刘冬云  陆映霞 单位:佛山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