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的赏识教育探讨

时间:2022-11-06 09:48:59

后进生的赏识教育探讨

一、核心概念

(一)后进生

“后进生”是指那些进步比较慢、水平比较低的学生。后进生可分为三种: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行为习惯差的学生、学习成绩差和行为习惯差———“双差”的学生。

(二)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是指教师认识并赏识学生的才能,从而使学生增强自信、主动发展的教育方式。需要注意的是赏识教育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方法。

二、教育案例

(一)案例对比

一天,一位校长在校园里看到出了名的后进生王某在用泥块砸同学,他当即制止了王某,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办公室。

(二)案例分析

同样的问题,不同的校长用了不同的方法解决。情景一、二可以说形成了鲜明地对比,这不禁让我们陷入反思。在情景一中,虽然陶校长面对的是经常犯错误的小男孩,但是他并没有严厉地处罚他,而是挖掘他身上的优点,通过先后奖励他四块糖果的方式,让他深刻地认识到自身的错误。虽然没有严格地说教,却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理论基础

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是建立在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基础之上的,具有一定的理论支撑。斯金纳认为,人的某种学习行为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种学习行为与因强化而建立起来的刺激之间的稳固联系,强化可以使人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某种反应重复的可能性。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报偿。如果学生因学习而得到了某种强化,例如得到好成绩而受到表扬等,他就会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如果学生的学习没有得到强化,就会有很低的学习动机甚至没有学习动机;如果学生的学习受到惩罚,如遭到老师或同学的嘲笑,则会产生避免学习的动机。赏识教育就是对强化理论的充分运用。教师运用赏识教育,能够合理地增加正强化,利用负强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改善他们的学习行为及结果。

四、赏识教育的具体措施

转化“后进生”对实施素质教育、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中实施赏识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后进生。不是说其他学生不需要赏识,而是后进生更需要赏识,本文主要探讨关于后进生的赏识教育问题。

(一)领导方面

1.树立赏识教育的管理理念。学校领导要做到言传身教,理解实施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经常学习相关的理论,思考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工作成败的原因,树立赏识教育的管理理念;用赏识的理念管理教师,并倡导、鼓励教师实施赏识教育。

2.落实赏识教育的相关工作。学校领导要认真落实、安排赏识教育的相关工作。定期组织班主任开展如何实施赏识教育演讨会,举办以赏识教育为主题的报告会,展示成功案例,交流、积累经验。

(二)教师方面

1.树立赏识教育的理念。教师作为教育者、管理者,赏识教育的落实关键在于教师。这就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赏识教育观念,不断更新理论知识,并将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2.关心、了解后进生生,发现学生的优点。日本心理学家多湖辉曾说过:“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能,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隐藏在每个孩子心中。”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学生潜能的“慧眼”。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我们可以知道,学校里所谓的后进生,只是语数两种智能偏差一些,但不代表他们在其它的智能上没有天赋。教师可以挖掘学生其它方面的潜能,利用赏识强化学生积极的行为表现,并使之稳固化。这就要求教师多与学生接触,多了解学生,有的放矢地实施赏识教育。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赏识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不会接受、信赖教师。教师可以通过尊重学生、信赖学生、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多给予学生关心与帮助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4.创设赏识教育的环境和氛围。教师可以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捕捉、积累赏识教育素材,以课堂教学为主,实施赏识教育;以丰富的课外活动为辅,深化赏识教育,为每一个学生搭建展现自我的平台,创造赏识教育的契机,营造赏识教育的环境和氛围。

5.促进家校合力,共同实施赏识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都很大,想要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就必须促进二者相互配合,形成一股合力,赏识教育也不例外。这就要求教师传授家长赏识教育方面的知识、方法,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总结经验,形成家校合力。

五、实施赏识教育的注意事项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我们要把握好事物的度。这就要求教师牢记赏识教育的注意事项,避免走进赏识教育的误区,将赏识教育的积极作用最大化,消极作用最小化,保证赏识教育的效果。教师要做到:赏识教育要适度;抓住赏识教育的时机;赏识教育要真诚;赏识的方式要充满新意;赏识教育要有适当的批评;赏识教育要持之以恒。总之,赏识教育需要领导的管理,教师的辅佐和家长的配合,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赏识教育并不是万能的,它存在一定的局限,教师在实施赏识教育中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避免一些误区。只有全面而深刻地理解、运用赏识教育,才会获得最大的成功。

作者:赵琳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