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赏识教育论文

时间:2022-07-31 02:33:14

语文课堂赏识教育论文

一、营造和谐氛围,赏识不同层次的学生

教师首先应该从短期的课堂教学入手,做好课前准备,尽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被赏识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别人的赞赏与鼓励,树立自信。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老师要给学生赏识,教师也要引导学生之间相互赏识,这样可以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感受到和谐的课堂氛围,让他们满怀信心地学习。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可以在不同场合以不同的形式实践赏识教育,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被认可和欣赏的需要。在各种教学活动中我们都可以尝试这一方法,对学生个体常报以鼓励的语言、赏识的反馈,让学生生活和学习在教师的赞扬与激励之中。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多设计些允许学生自由发挥的活动,鼓励学生发言,培养他们勇于提问、善于发表自己见解的良好素质。《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要求我们充分借助赏识手段,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阐述问题、解决问题并创新的能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仅仅是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问题,而提出问题,却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其表述的也正是这个意思。通过这样的精心设计和准备,将会大大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其独立的学术品格,促使其健康、自主地发展。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没有对与错之分,只有深刻与浅薄之别”。[3]涉及具体课堂问答时,答案的对错是次要的,即使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也应该给予赞许的目光、温和的语言、微笑的表情,尽量避免使用批评式的评价。一旦学生消除了心理恐惧,心中无所畏惧,就敢于将内心真实的想法说出来。事实证明,在实施赏识教育的课堂中,每节语文课学生都能与教师积极配合,显现出高涨的学习热情,在不知不觉中提高教学效率。

二、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深化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呼唤。语文教学中通过创设展示才能的舞台,提供赏识和被赏识的良好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赏识中树立自信,在赏识中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创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让语文教学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正是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突出强调的一点。语文教学不仅依赖于语文课本,还应包括语文活动、语文实践等,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他们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不能只局限于语文课堂教学和改革,还要考虑语文课外学习。

三、以赏识教育为前提,积极构建语文教育平台

笔者认为新时期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以语言为媒介、以思维为核心、以理解和表达为主要任务,通过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自由、活泼、主动地发展。世界应该是五彩缤纷的,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且富有热情的,真正的语文教育应该是以人为本的,以学生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把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作为主要目标。语文教育是灵魂和精神的教育,语文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学会体验生活、感受人生,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关注身边的每一个人,应该让语文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通过语文陶冶其情操,唤醒其情感与灵性,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感,协助其探索生命的意义,提升其生活品味。赏识教育旨在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鼓励其不断地超越自我。在语文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可以推动师生关系走向和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可以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教师也应该在实践教学中把握好尺度,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策略。千篇一律的赞赏与鼓励,非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弄巧成拙,引起学生的反感,达不到预期目的。教师一定要掌握好赏识教育的适用范围、程度,学生有不同的需求,男生女生之间也有不同的差别,班级中学生的整体情况是复杂的,学生的基础、习惯、能力等都是千差万别的,教师必须克服急躁心理,如果想在赏识教育中急于求成,反而欲速则不达。语文教育是一个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语文课堂是体验真、感受善、欣赏美的乐园,这个过程应该充满赏识和认同。赏识教育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环境中轻松地学习。教师要实施赏识教育,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主地学习。

作者:顾艳红工作单位:丹徒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