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院校人文教育思考

时间:2022-07-03 03:36:47

医药院校人文教育思考

摘要:文章首先对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概述,其次分析了我国传统医药文化的特点,再次论述了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等医药院校人文教育中的应用,最后提出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等医药院校开展人文教育的作用与意义,即促进专业学习;提升人文素养;形成特色校园文化等。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人文教育

2017年初国务院《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各环节、贯穿教育各领域,并深入阐释文化精髓、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传统医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奇葩,至今仍惠及世人,因此,更需加强研究阐释、力求活态利用。作为培养医药学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主阵地,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医药院校)在传承发展我国传统医药文化方面责任重大。当代社会环境对医药从业者的人文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因此,从传统医药的自身特点出发,切实加强医药院校的人文教育,将是今后主要方向之一。本文着重论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视野下高等医药院校开展传统医药人文教育的途径和意义。

一、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与现代医药相比,传统医药通常指运用历史上遗传下来的医药经验和技术,或指现代医药以前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医药经验和诊疗技术,是典型的非遗。传统医药具有独特的优势,全世界都承认其对保障人类健康的重要贡献,因此每年的10月22日作为世界传统医药日。我国中医药是世界传统医药的主要代表之一,其国际影响力逐步提升。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传统医药,继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中医针灸”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后,我国非遗部级名录中特设“传统医药”类别。迄今公布的4批部级非遗名录中共有23个传统医药类项目(如表1所示)。

二、我国传统医药文化的特点

传统医药兼具科学性和文化性,二者共同构成了传统医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基础[2]。我国传统医药文化往往独具特色。以中医药为例,其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与《周易》、宗教(儒释道)、民俗等文化不断融合,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中医药文化,并且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精神、物质和行为文化[3]。作为中医文化的核心,中医哲学集中体现在中医理论,其整体性、辩证性和人文性成为区别于现代医学的显著特性。

三、传统医药非遗在高等医药院校人文教育中的应用

高等医药院校可通过多种途径、利用不同媒介传播传统医药文化,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渗透传统医药人文教育。(一)在各类教学活动中传播传统医药相关知识。鼓励教师有意识地在相关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中引入传统医药非遗相关内容,组织学生在课堂内外学习、讨论和应用传统医药知识。如在中药及药学类专业课程中加强有关传统制剂技术、中药炮制技术的实践训练,在《中医药学概论》《民族医药概论》课程中讲授中医药文化、介绍民族医药知识[4]。(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体现传统医药文化特色。借助宣传栏、校园广播、校园文化节、系列专题讲座、学生社团等媒介,加强有关我国传统医药知识的宣传和教育。还可在校园硬件建设中着意渲染传统医药文化,如代表人物雕塑、博物馆、文化广场等,并力求突出区域特色。如宁夏医科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的中华回医药文化博物馆,陈列了回医药的各种实物标本和历史文物,全面展示了回医药的辉煌历史和当代回医药发展的丰富内容。我校药学院还在药学文化节期间举办了一系列专题讲座,介绍传统中药处置技术非遗知识。这不仅丰富了校园生活,同时有助于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三)将传统医药相关活动融入日常生活。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一些节日习俗与传统医药文化密切相关。如每逢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挂菖蒲、艾叶等,用以祛避邪疫、驱蚊灭虫。此外,人们常常利用香包、茶饮、药膳、药酒、药枕、鼻烟等,以便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其养生祛病的功效。这些活动均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值得传承和发扬。

四、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等医药院校开展人文教育的作用与意义

(一)促进专业学习。通过上述多种形式和途径向学生介绍传统医药非遗项目有关知识,可打破现有教学资源的局限,赋予教学活动鲜活灵动的特色,使学生产生更为直观、感性的认识,有利于实践和应用有关的专业医药知识,提升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5]。(二)提升人文素养。中华传统医药自身具有非常丰富的人文知识和人文底蕴,对其知识和文化的宣传能够有效提升高等医药院校学生的人文修养和道德水平,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大医精诚”风范,培养优秀的医药高层次人才[6]。(三)形成特色校园文化。良好的传统医药人文教育有利于形成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并营造出健康的心理氛围和文化氛围。(四)激发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民族团结。传统医药非遗项目形象、直接、全面地体现了相关民族传统和民族文化的特色与优势,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还能增强各民族间的了解和认同,促进各民族团结互助。(五)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医药具有悠久的传统和独特的价值体系,除中国医学史上著名的“医乃仁术”之外[7]。诸如,“济世”“求真”“不欺”等信条在传统医药非遗项目中比比皆是,充分体现了传统医药伦理道德的价值取向。例如,著名的国药老字号同仁堂,300多年来始终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训,正契合近年所提倡的“匠人精神”。因此,对传统医药文化的宣传和人文精神的培育,也必将有利于弘扬上述传统美德,并使得学生对我国民族医药事业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综上所述,传统医药包含丰富的医学理论知识,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将传统医药非遗引入日常教学和校园文化活动中,不仅有利于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更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理应作为高等医药院校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1]徐金菊,杜鹃.高等中医药院校人文教育探究[J].文化学刊,2016(3):123-169.

[2]周志彬.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性和文化性[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16(9):758-760.

[3]彭付芝.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

[4]崔明超,徐茂华,夏苗芬.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的中药制剂技术课程二次开发[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4,21(11):123-124.

[5]李建民.论人文教育在中药鉴定技术课程教学中的渗透[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29-30.

[6]宋欣阳,王群.挖掘中医药文化教育资源,服务医学人文精神教育[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6(9):100-103.

[7]黄新华.浅谈中华传统医学美德的传承[J].中外健康文摘,2012,9(22):410.通讯作者:熊建团(E-mail:374722508@qq.com)。

作者:王文苹 陈靖 赵云生 熊建团 单位:宁夏医科大学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