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时间:2022-03-04 08:06:35

音乐教学中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摘要:论文以当代音乐教学的现状与问题为出发点,梳理、论证傅雷音乐教育思想中“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此外,论文还专注到音乐中“文学性”与“音乐性”“,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相通、相融问题。通过以上论证,以期为当代音乐教学改革提供一个思考方向。

关键词:音乐教育;人文教育;音乐性;文学性

象征主义将音乐性视为文学的最高准则与目标,而以美国学者韦勒克为代表的学论则认为文学的声音效果与音乐的纯声音不属于同一符号体系。在文学领域,文学“音乐化”一直都是一个争论不休的世界性课题。不过,关于音乐中的“文学性”问题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音乐常识:在西方,莎士比亚文学作品与贝多芬交响曲在艺术效果上可谓异曲同工,究其根源乃是作品中文学性与音乐性的交融;在中国,“六艺经传”①中《诗》《书》与《乐》均以“教化”为最终艺术目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雍容有度,讲究典雅、自然,成为中国文学与音乐的共同艺术追求。在这一传统之下,伯牙、子期《高山流水》的意义从音乐领域的至高点扩展为文学意义上的典范;同样,白居易《琵琶行》《长恨歌》等古诗所取得的文学地位也与诗歌中的音乐性密不可分。除此之外,宋词更是文学性与音乐性完美结合的例证。由此不难推论,音乐中的“文学性”问题乃是音乐教育的一个关键课题。关于这一点,傅雷早在他的第一篇音乐评论中就切中中国音乐教育的要害:“我们中国人应该如何不以学习外表的技术、演奏西洋名曲作为满足,而更应该使自己的内心生活丰满、扩实,把自己的人格磨练、升华,观察、实现、体会固有的民族之魂以努力于创造!”②但是,100年过去了,当代艺术学校在重视专业技能教育却轻视文化素质培养的教育误区中越陷越深。在这一背景下,以“钢琴诗人”傅聪的教育实例,梳理傅雷的音乐教育思想,对当代音乐教育乃至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显然是大有裨益的。

一、音乐教学中民族身份认同教育的必要性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整个文化掀起了一阵“寻根热”。在音乐的“寻根”路上,中国音乐人陷入身份的尴尬:在以西方器乐为主体的现代音乐领域,中国人“从哪里来”,又该“到哪里去”?自我身份的怀疑带来音乐人主体的自卑,于是,西方成为中国音乐的标准,“模仿”则成为中国当代音乐教学的法则。可以说,主体身份的否定所带来的艺术灵魂的丧失已成为当代中国音乐艺术的最大掣肘。在音乐主体的身份建构问题上,傅雷以“先为人、次为做艺术,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的艺术教育思想为当代音乐教育提供了一种有益的思路。实际上,“先为人、次为做艺术”的实质与中国传统文人的“德成为上,艺成而下”一脉相承。在对傅聪的教育实践中,傅雷的确重视道德教育。在1954年9月的家书中,他告诫傅聪不忘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你别忘了,你从小到现在的家庭背景,不但在中国独一无二,便是在世界也是很少很少。哪一个人教育一个年轻的艺术学生,除了艺术之外,再加上这么多的道德的?”从传统文学根基的培养到爱国情操的塑造,傅雷时刻不忘对傅聪“中国人”“赤子之心”的身份教育。而正是这一与音乐技巧无关的身份教育造就了傅聪音乐在国际上的身份与地位。1955年,“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后,巴西评委塔里番洛夫人对傅聪称赞到:“你有很大的才具,真正的音乐才具。除了非常敏感之外,你还有热烈的、慷慨激昂的气质,还有最难得的一点,就是少有的细腻与高雅的意境,特别像你玛祖卡中表现的。我历任第二、三、四届的评判员,从未听到这样天才式的玛祖卡,这是有历史意义的:一个中国人创造了真正的玛祖卡的风格。”③而意大利钢琴家阿高斯蒂教授更是一语中的:“只有古老的文明才能给你那么多难得的天赋,肖邦的意境很像中国的意境”。④傅聪到英国后,英国评论界为傅聪的演奏会写下评论《从东方来的新启示》,指出“傅聪并不是接受西方音乐传统,而另有一种清新的前所未有的观点”。由此不难推断,傅聪在世界音乐界的成就不仅仅是世界对其个人的褒奖,更是对中国文化、中国音乐人的肯定。而作为父亲和教育者的身份的傅雷对于傅聪所取得的成绩更有着清醒的认识:“只有真正了解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具备自己的民族灵魂,才能彻底了解别人民族的优秀传统,渗透他们的灵魂。”⑤傅雷将“艺德”的塑造作为音乐教育的首要目标,重视对傅聪民族身份的培养与塑造,首次将中国钢琴家推上了世界的舞台。反观当代国内音乐教育:或是陷入崇洋媚外的误区,或是陷入一味炫技的泥潭,忽略对受教育者的人格教育、“艺德”教育。主体民族身份的模糊必然造成中国艺术家失去民族灵魂,继而失去“艺术灵魂”。因此,当代音乐教育界辄需转变观念,在重视“艺技”之外,关注到对“艺德”教育的重视,将民族身份认同教育纳入到常规音乐教学之中。

二、音乐教学中文学教育的合理性

“富有中国气质的钢琴家”“钢琴诗人”的美誉为何“花落”傅聪,而非他人?这也是中国音乐教育需要思考的问题。新世纪初,日本评论家森冈叶论及傅聪的成就时指出,“傅聪还展开了源于只有中国人才能表现出的音乐境界的自己独特的见解。”关于“独特的见解”,傅聪也不止一次提起文学滋养对其演奏的帮助,“也许文学和美术替我在心里多装置了几根弦,使我能对更多的音乐发生共鸣”,“(文学、美术)最显著的是加强我的感受,扩大我的感受范围,往往在乐曲中遇到一个意境,一种情调,仿佛是相熟的;事后一想,原来是从前读的一首诗,或是喜欢的一幅画,就有这个意境,这种情调”。⑥可以说,以音乐为媒介,傅聪成为中西文化相融、相通的践行者。正是在这一层面上,傅雷音乐教育思想中的“文化教育”更显得意义非凡。傅雷一直以来非常反对“以音乐培养音乐”的教育思想,从《家书》中披露的傅聪学琴经历看来:傅聪17岁前的受教育重点大多集中在文化知识,尤其是文学教育上。在傅雷的影响与教育下,傅聪深得中西文学的精髓。凭借在中国古典诗词和西方文学艺术上的造诣,傅聪的演奏在音乐上实现了中西文化的沟通。以文学启发音乐,在当时乃是傅雷带有个人旨趣(傅聪曾指出:“我爸爸一辈子一辈子追求的就是希望在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间取长补短,融合创造出一种新的更灿烂的全人类的文化。”)的大胆尝试。但从音乐乃至艺术的本质来说,这一思想是符合音乐规律的,傅雷先生这一见解也非无稽之谈。他率先注意到中国古典诗词格律与西方钢琴音乐上的相通。在家书中他曾启示傅聪:“白居易对音节与情绪的关系悟得很深。凡是转到伤感的地方,必定改用仄声韵”。(1954年7月28日家书)在演奏中,傅聪则将父亲这一领悟在演奏中运用得炉火纯青。傅聪曾谈到自己在演奏德彪西的《西风说的是什么》时,将其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联系起来,在结尾处将几个有极强标记的和弦以诗词所呈现的音韵特征进行演奏,使之具有强烈的情感特征。在演奏莫扎特的《回旋曲》时,又将李后主《清平乐》的韵律带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几十年后,傅雷对中西艺术韵律的敏锐感受获得了著名音乐学家钱仁康的认同:“西方传统音乐的结构模式,常常与中国古典诗词的格律息息相通,不谋而合:这种现象在西方传统音乐作品,特别是器乐作品中是普遍存在的,决不是个别的孤例。”⑦而在审美意境上,傅雷同样认为“中国诗词的意境,西方文化最高之处,亦有相通的地方”。以中国文化来观照西方音乐艺术乃是傅雷音乐思想的核心观点之一,这一观点在其翻译的《罗曼•罗兰》《贝多芬传》中可见一斑。深受其影响,运用中国的审美观去理解、演奏西方的音乐作品成为傅聪钢琴演奏的最大特色。音乐审美心理的丰富与充实,是需要大量的艺术修养不断熏陶才能获得的。在傅聪这一成功的音乐教育案例的背后,文学教育的合理性凸显出来,当代音乐教育“以音乐培养音乐”的弊端也被揭示出来。同时,这一案例也启示当代音乐教育:艺术演奏需要以学生音乐审美心理为基础,应该重视对学生文学素质的培养。

三、探寻当代音乐教育改革的新方向

在音乐领域,傅雷并非科班出身。不过,出于对音乐的热情,凭借中西方文化的渊博学识,傅雷不仅以其卓越的眼光注意到中外文化艺术在最高准则和最高境界上的相通、相融的可能性,为探索音乐艺术中的中西关系问题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更是凭借对傅聪的成功教育经历受到音乐教育界的长期关注。一部《傅雷家书》成为“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然而在受到音乐界关注的同时,傅雷音乐教育思想中的核心观点——“人文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却被大多数音乐教育者所忽略,继而造成中国音乐界一直不乏音乐人,却难以产生真正的艺术家。在此,本文以论证的方式,旧话重提,讨论音乐教学中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旨在为当代教育改革提供一些思路:以傅雷的成功教学为范例,注重学生民族身份的认同教育;将文学教育纳入到常规的音乐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审美心理的培养,或许当是今后音乐教育改革的一个新方向。

作者:郭雪 单位:四川艺术职业学院附中

参考文献:

[1]傅敏.傅雷谈音乐[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5.

[2]李云雷.听傅雷讲艺术[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

[3]傅雷,傅聪.傅雷与傅聪谈音乐[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

[4]傅敏.傅雷家书[M].北京:三联书店,1995.

[5]钱仁康.与中国古典诗歌格律脉脉相通的西方传统音乐[J].音乐艺术,2001(1).

[6]王爱国.傅雷中国诗词审美教育对傅聪钢琴演奏艺术的影响[J].枣庄学院学报,2009(12).

[7]徐大成.温文尔雅的“雷声”[J].音乐学探索,2015(6).

[8]李经.论傅雷音乐教育思想[J].西南教育学报,2009(3).

[9]杨静.但昭义钢琴音乐教育思想与傅雷教育思想所引发的思考[J].中国音乐,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