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文教育研究

时间:2022-01-11 11:14:14

高中历史人文教育研究

摘要:在“科学”教育盛行的背景下,社会呼唤“人文”教育的回归,“人文”教育的目标在学科教学中,必须通过每一节课的积累才能落实。高中历史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人文资源,“人文”教育要以一定的人文知识为载体,教师优化教学方式和策略,促进学生体验、认同、内化人文价值观。如:引入名言诗歌,增强情感体验;还原历史生活,提升历史感悟;凸显人的精神,激励学生成长。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人文”教育;人文素养

傅国涌在《民国教育的花开花落》一文中说,我理解的现代教育实际上是三大板块:人文教育、科学教育和公民教育。他简明扼要地点出了教育在当代应包含的实质性内容。古代,无论中国还是西方,都强调了教育的经典维度———伦理的、审美的熏陶,以发展人的高贵品格为最终目的人文教育。但从十八世纪以后,西方科学教育打破了人文教育的统治地位,随后逐渐占上风,充斥学校教育和课堂,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也一样。今天,现代社会的现代性危机呼唤人文教育的回归,现代人本主义哲学也启发了现代教育的哲学思考。“认为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真诚、选择和决定以及责任感。反对教师以传递知识技能为目的,强调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是互为主体的关系,重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教育作用”。我国的著名教育专家顾明远教授在80年代也率先提出主体教育理论,强调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人的价值是教育的最高价值。基于社会和人发展的现实需要,教育改革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和人文素养的教育目标,而历史学科又具有丰富的人文教育的内涵与功能,在弘扬人类优秀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方面肩负重要使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课程目标是一个中期目标,必须通过每一节课的积累才能落实。历史课程的人文教育目标在教材的使用和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究竟该如何落实?

一、“人文”教育的目标

这里讨论的“人文”教育是在历史课堂上来完成的教育目标。首先,人文教育要以一定的人文知识为载体,即对人文知识的认知。培育目标是: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对历史知识(概念和术语)、对历史发展的趋势及其对现实的影响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知道历史发展中人类追求公正、法制、自由、民主、人权、合作、和平、智慧、科学、理性的过程及其实践,知道历史上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能用一定的史观解释历史,初步建立科学的历史思维方式。如设身处地的体会历史主体的内心世界;理解历史事件、历史文献或作品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和价值。其次,人文情感的养成和人文价值体系的确立。对事物的情感,在其深层往往隐含着一定价值观念的折射,衡量某种事物对个体活动的意义的标准就是价值观。而价值倾向里也总是包含一定的情感因素。所以人文情感的培育是和人文价值体系的确立联系在一起的。培育目标是:首先,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通过师生双边交流,生生活动,能够产生愉悦的学习热情,从而形成自信、自尊、自强的精神状态。其次,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类发展的历史趋势,认识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确立的政治、经济、道德等社会活动的价值法则,在此基础上,形成尊重客观规律、尊重礼仪和规则、敬畏自然的自律意识;形成勇于质疑、讲求实证的科学精神;形成关注社会、心存国家和人民、关照后人的大爱情怀;通过与历史人物的精神对话,丰富自己的情感与道德理想,确立珍视生命,重视人的价值,勇于自我超越的价值追求。学生能将在历史学习中获得的人文价值标准系统化,从而达到较高水平的价值内化。

二、“人文”教育的策略

(一)引入名言诗歌,增强情感体验

历史教学从应试的角度看,强调对概念的把握,强调历史思维的逻辑性和完整性,历史的学习缺乏感情色彩和鲜活与生动。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我们生活在语言所构建的精神空间中。所以老师积累一些历史上精彩的句段,优美的诗文,在关键的地方进行引用,对丰富自己的语言,增强学生的感情共鸣很有帮助,也有利于提高课堂的育人效果。挖掘哥伦布等西方航海家身上的人文精神时,引用他留下的名言:“只要我们能把希望的大陆牢牢地装在心中,风浪就一定能战胜。”“上帝可以辜负生命,却绝不会辜负生命坚持的信念。”一个积极乐观、不怕困难、勇敢坚持的探险者形象跃然纸上。学习启蒙运动时期提出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原则和概念时,节选爱玛•拉扎勒斯所作的雕刻在自由女神底座上的诗《新的巨像》:“把你们疲惫、贫困的人全都给我,他们蜷缩一团,渴望自由地吸呼,这种可怜的废物你们那多得数不胜数。把这些无家可归、在风暴中颠沛的人统统送给我,我在金门旁为他们高举火炬!”这几句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体现了美国对移民的接纳,保护、指引他们走向幸福生活的人道主义精神,生动地阐释并升华了自由、人权的含义,有利于学生对自由、人权等概念的理解。学习战后人们反战和平运动和民权运动,引用鲍勃•迪伦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创作的歌曲《在风中吹响》:“一个人要有多少只耳朵,才能听到人们的哭泣?要有多少死亡才能使他了解,已有太多的人死去?一些人要生存多少年,才能被给予自由?一个人要回头多少次,才不会假装他什么都没看见?”在感人的文字和旋律中更容易激起学生对生命的尊重与同情。

(二)还原历史生活,提升历史感悟

历史教科书因为篇幅限制,往往只是概括性地描绘重大历史事件,省略了很多历史的细节。在历史教学中,有时候需要对重要概念或事件进行补充,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历史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对一个时代有更生动、具体的认识,产生情感的共鸣。例如,“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知识点,是属于国家政策层面的宏观概念,但又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什么苏共领导人要进行政策的调整?宏观政策调整的背后反映了国家和人民之间怎样的关系?如果深入历史的细节,让学生了解到当时的实际情况如下:粮食税政策实行后,虽然粮食税的总量比余粮收集制政策下少得多了,但由于农民对政府的不信任,粮食税的征收仍然困难。这样,城市的供应还是出现了问题,巨大的粮食缺口无法解决。在这种情形下,当时的俄罗斯农村出现了一种被称为“背口袋”的人,他们从农村背着口袋贩粮,到城市卖粮,就这样解决了许多城市缺粮户的吃饭问题。由于城市粮食供给极不平衡,“黑市”粮价被抬得很高。如果禁止这种“黑市”,国家又没有粮食来解决城市居民的吃饭问题。所以,苏维埃政府被迫同意恢复自由贸易,也恢复了货币流通。“恢复”自由买卖后,“黑市”的粮价仍然很高,普通市民承受不起;同时,有些工厂仍然无力开工。因为他们原来是靠政府的余粮收集制提供原料和粮食,现在政府无法供给工厂进行生产的原料、维持工人生活的粮食,这样,苏维埃政府被迫允许企业从公有转为私有,再大点的企业甚至允许租让给外国资本家经营。通过提供具体的历史情境,同学们就如同是穿越到当时的“亲临者”,体验到苏俄普通民众的生活状况,理解了历史发展的逻辑,就能体味苏俄领导者在理想与现实中做出正确选择的智慧与勇气。有普通民众生活细节的材料,历史不再是干瘪瘪、硬邦邦的,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升华了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凸显人的精神,激励学生成长

高中教材中有大量的历史人物、历史文献和文艺作品,它们是历史活动的载体,直接承载着历史的道德、理想、价值追求等,细化历史人物的活动,体会文献和作品中凝结的人的精神,增强学生的生命体验,可以起到榜样示范和提升精神的作用。学习牛顿运动定律的时候,让学生知道他青少年时代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如亲自动手设计和制作了许多机械装置和用品,喜欢通过实验来取得真知,了解他学习的勤奋。认识爱因斯坦时除了介绍他大胆质疑牛顿定义的绝对空间、时间和绝对运动的精神,还让学生了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德国很多有声望的科学家在为德国发动侵略战争辩护的“文明世界的宣言”上签字,而爱因斯坦却在一份仅有4人参加的反战宣言上签了字。一战后,他又积极致力于恢复各国人民的相互谅解。30年代,呼吁各国人民为和平而斗争。二战后期又致力于防止核战争,亲自领导组织“原子科学家非常委员会”,倡议各国科学家用自己的言行来维护世界和平。历史人物身上勇于质疑探究、注重实验的科学精神,勇于为维护正义与和平而奔走的高尚人格就会深深地印刻在学生的脑海里。学习中国古代文化时,“文人画”的抒情性和思想性是我们在教学中要挖掘出来的人文素材。“文人画”是极具我国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古代中国文人士大夫以传统的山水、花鸟、梅兰竹菊等为主,借物喻情,将诗、书、画、印合为一体,抒发个人感情,寄托思想。从整体上看,文人画被赋予了自由生命的观念,表达了古代文人们清高拔俗的情趣、独立不迁的气节、谦逊虚中的品质、淡漠名利的态度等高尚情操。从个体上看,其中八大山人的笔情恣纵、愤世嫉俗;徐渭的泼墨大写意、不拘小节、不媚权势;郑板桥的诗点画题,诗画映照,关注现实,追求“真气、真趣、真意”等艺术风格和人格品质都对学生有教育意义。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指向人的全面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人格完善越来越被关注和重视,这对我们教师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希望教育的光辉能够普照每一个心灵,或许是一种理想主义;在驶向理想对岸的过程中或许还有各种各样的困难,但作为基础教育一线的教师,我们直接面对一个个生机勃勃的年轻生命,直接影响他们知识的获取和价值观的形成,对学生的成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刘晓光.存在主义哲学对我国当代教育的影响和启示.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10,12(4):3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03.

[3]余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作者:李清莲 单位:武汉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