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体育院校人才培养论文

时间:2022-06-14 03:11:45

高等体育院校人才培养论文

我国是体育大国,从近几届奥运会上体育健儿优秀的表现上不难发现,我国体育事业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高等体育院校是培养体育人才的摇篮,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是当今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之一。十几年来,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体育人才,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做出许多重大贡献。当然,我国虽然已经步入体育强国的行列,但是在现行体制的制约下,其发展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需要严阵以待,积极解决问题。

一、高等体育院校人才培养结构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体育运动条件也随之得到改善。从近几届奥运会上我国体育运动员优秀的表现就可以看出,我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高等体育教育水平也有了大幅提高。我国体育教育在进步的同时,收到现行体制的影响,仍然存在很多消极因素。例如,高等体育院校对教师队伍建重视程度不及对体育教育的事业重视。在体育教学实践当中,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学校过于重视学生体育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学校教育的其他任务,即培养高素质、高学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体育人才,这些消极的影响导致学校的素质教育相对落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缓慢。此外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从宏观角度来说,体育院校开设了众多西方竞技类体育项目,包括体操、篮球等,而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开设很少,大部分是理论介绍,缺乏实践练习,而且传统体育项目的课时实践安排很少,这非常不利于我国体育文化建设与发展。微观上来说,高等体育院校的结构设置存在不均衡的现象,什么项目在世界上流行,什么专业就会成为热门专业,学校就会花重金建设该专业,在全世界范围内聘请专业的体育教师,团队教练。这样建设体育专业可以从众选优,大力发展热门体育专业,为中国体育事业培养人才,但是忽略其他专业则不利于我国体育文化建设,甚至会导致一些传统体育项目失传。从目前我国体育高校的教学组织结构来看,学科教学的组织过于限定教师地“单位所有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单位所有制”阻碍了教师在学科上的交流与合作。归纳近几年我国体育高校的教学组织结构,发现我国体育高校采用的学科组织结构主要有以下特征:第一,以单科为基础,第二,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这两个鲜明的特征使地体育高校的学科组织的先锋领导人物都居于塔尖,以严格的法规法规化和制度化在全校范围内构建等级制度,对整个体育教学体系进行纵向分工。这种结构在体育学科建设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主要优点在于快速决策、分工细化、指挥集中、指挥明确,便于传达高校的方针、政策,提高学校的工作效率。但是这种结构也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此种结构过于强调学校管理层的权威性,侧重管理阶层的统一,但是严重忽略了学校教学组织特有的无序性和自由性,导致学校对国内外体育变化反应相对迟钝,无法根据现实要求及时改变。其次,这种结构主要以学科为依据,将各层次的教学进行多重分隔,虽然重视学科的细致分化,但是却忽略了最终地整合,不利于交叉学科的发展。最后,这种结构组织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虽然体育人才教育倾向于体育技能训练,但是随着身体机能的逐渐下降,学生不可能终身从事体育竞技比赛,迟早都会有退役的一天。如果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仅仅停留在体育机能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其他机能的培训,最终可能导致学生只掌握专业体育机能而没有其他技能,影响到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所以,如果能够针对体育高校的教学现状建立一套教学与科研既分离,又稳定的教学结构,则一方面可以承担教学教育职能,另一方面可以适应国内外体育教育环境的变化,最终可以实现高等体育院校人才培养的全面发展。

二、高等体育院校人才培养的创新研究

1.培养体育人才的创新能力

体育虽然是按照某种规则进行的体育运动,但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仍然有很多地方可以进行创新,所以,高校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始。意识决定行为,学生只有具备创新意识,才能在无数次的练习中进行创新。体育教学不仅仅是了解体育文化,练习体育机能,更要让学生探索体育的规律,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规律中进行创新。此外,教师的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也非常重要。教师坚持以身作则可以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有利条件。学生学习的创新主要依赖于三点:思想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创新。只有让学生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养成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性与积极性,为成为优秀的体育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重视课内外、校内外的教学一体化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课堂、校内为主,但是新时期下高校体育人才的培养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课堂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学习一体化,有利于学生开阔自己的视野,使课堂上的知识在课外得到很好的延伸。这种一体化的教育方式非常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在课程设置等多方面进行创新,让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学生不仅能很好的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能很好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注重课堂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学习的一体化,有利于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综合能力。

3.优化体育人才结构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体育教育改革的根本保证,高校应该正确的人才,高度重视高校体育事业的展开与高校体育科学的研究。体育人才对于高校的体育教育事业展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本身而言,不仅要广泛、积极地引进人才,更要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同时,要从内部挖掘潜力,采取有效举措,加大培养高级、优秀人才的力度如鼓励教师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以提高高校体育教师队伍中高学历人才的比例,增强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优化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结构。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制度的改革最终要由教师承担。所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仅要求教师应具备完整的人格魅力,具有知识经济时代特征的知识结构,强烈的进取心,还要求高校体育人才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思想解放,敢于在教育改革中创新与此同时,敏锐的观察力、果断的判断力和应变能力,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积极适应教学方式变化。

高等体育院校是为国家培养体育人才的主要阵地,是促进我国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校只有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结构,积极创新,才能适应国内外体育教育的发展,让体育人才掌握高超的体育技能,在大型体育赛事上为国争光,同时在退役后继续为我国的体育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贡献力量。所以,不断探索专业体育人才的培养机制仍然需要全社会的不断努力。

作者:白雪 单位:吉林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