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美术专业基础课程改革初探

时间:2022-02-28 08:31:31

中职美术专业基础课程改革初探

【摘要】现今,我国创意产业市场需要大量实用型人才。而职业类学校发展的出路就在于市场,市场决定了中职学校必须培养出贴近市场的“务实”型设计类相关专业人才,然而现阶段我国的中职学校在美术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等方面依然存在着缺失,如何将中职美术专业基础课程改革成为“务实型”的课程成为重中之重。

【关键词】务实;中职美术专业基础课程;改革

一、中职美术基础课程发展现状

现阶段中职学校在美术基础课程设置方面,所施行的往往是两种极端的课程设置方式。一种是完全忽略美术基础课程,认为职校教学时间紧张,学生学习设计专业课程的时间还不够,哪有时间学习美术基础课程,却不知这样的课程设置,无异于建造空中楼阁,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带来了无尽的隐患。另一种课程设置方式虽然设置了美术基础课程,然而照搬艺术专业院校的基础课程设置,这样的课程设置生来就带有了与中职学校专业发展的排斥因子,其结果可想而知。“穷则变,变则通。”中职美术专业基础课程设置的现状不得不令笔者思考如何进行适当的改革,从而使得美术专业基础课程更加适宜于中职学校专业的发展方向。

二、“务实”型中职美术专业基础课程改革

1.中职美术专业基础课程要建立在“务实”的基础之上

职业类学校发展的出路就在于市场,也可以说中职学校学生发展的出路就是市场。经常有些设计公司的老板这样问设计专业的教师:“能不能推荐可以直接上手工作的学生给我。”教师多半会回答:“学生大多没有什么工作经验。”这句话的隐语是:“很抱歉,我们的学生大多需要企业的再培训。”设计企业老板对于中职学校培养学生的要求其实很“务实”,要求所培养出的学生是能够从事美术工作的实用型的基层美工。而现在中职设计类相关的专业却培养不出这样“务实”的人才。这就为中职学校设计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务实”。那么,作为设计类相关专业基础的美术基础课程也就必须建立在“务实”这一基础之上。

2.制定“务实”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

中职学校美术专业基础课的培养目标主要分为升大和就业两部分,就业为主,升大为辅。面对这样的培养目标就要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并根据各个专业的特色进行教学目标的适度调整。然而,目前中职学校在制定美术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时普遍概念模糊,多个专业教学采取相同的教学目标。以服装和平面设计专业为例,其专业侧重点不同,在此种情况下就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分析企业的人才需求,制定具有不同专业侧重点的美术基础课程教学目标。

3.设置“务实”型美术专业基础课程

笔者根据毕业生反馈的信息中总结出设计企业所需的毕业生类型主要为以下三种:一是具有扎实的基础造型能力的学生;一是能够依据客户的要求快速绘制效果图的学生;三是“一专多能”型学生。为了培养出企业所需的人才类型就要求中职学校在制定课程内容上要更加贴近企业的需求,尤其是在美术专业基础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因为设计企业对于人才需求的类型都离不开美术专业基础课对学生的培养。目前,中职教育设计类相关专业的美术专业基础课程主要由素描、色彩、速写三大块组成,有的学校还加入了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的内容,课程组成板块依然照搬美术院校,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更是如此。那么如何构建“务实”的美术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呢?在教学模块的安排上,笔者认为“务实”的美术专业基础课程应该包括素描、色彩、速写、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等主要模块,还应加入美术鉴赏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在课程安排的比重上,根据各个专业的不同也应有所不同,以服装和平面设计专业为例,服装由于需要通过绘制效果图展示设计者的设计理念,自然需要加大速写学习的力度,而平面设计专业由于其专业特性就可以适当减少速写的学习,转而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设计素描、设计色彩的学习上来。

4.采用“务实”的教学模式集美集团

①的成功案例使我们看到了设计教育与商业的完美结合,那么,在中职学校的美术基础课程中将商业竞争的模式引入到我们的教学模式之中是否同样可行呢?即在学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只开设美术专业基础课程和文化素养课程,期末时根据平时成绩和选拔考试的模式进行择优选拔进入设计实验班。由于中职学校生源的特殊性使得很多学生缺少学习动机。如果在设计类相关专业采取与商业竞争模式相类似的教学模式,才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加实在的贴近市场的需求。

三、“务实”型中职美术专业基础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诚如本文上述,在中职学校实行务实”型中职美术专业基础课程改革已经势在必行。美术专业基础课程作为设计类相关专业的基础,唯有从基础上就开始贴近市场,才能走出一条适宜于设计类专业发展的道路,达到中职专业与市场的有效对接。

作者:戴冰 单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杜卫.美育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美A.J.斯塔科.创造能力教与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潘鲁生.设计艺术教育笔谈[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4]沈启玲.对素描教学的几点见解[J].职业,2010.

[5]余勐.素描教学随感[J].美术大观,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