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育论文3篇

时间:2022-07-15 10:12:46

初中美术教育论文3篇

第一篇

美术教育是初中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初中阶段实施高质量的美术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智慧,均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升学生的艺术和文化涵养。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应认真研究美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初中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一)社会对美术教育的偏见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应试教育,在初中阶段,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占据重要的位置,而将美术作为边缘学科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不少的家长认为,让孩子学习美术,不仅浪费钱财,还会耽误孩子的前程,通常对孩子学习美术不会给予较大的支持。另外,美术作为艺术类学科,即便是考上大学后,也需要负担高额的学费,很多家庭无法承受,也打击了他们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二)学校与教师不重视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和教师注重的是升学率。由于考试特别是重要的考试,不对学生的美术课程做考察,一些学校虽然开设美术课,却尽可能压缩美术课的课时,有些学校甚至根本不设置美术课,不重视美术课。同时,初中美术教师,特别是农村地区的美术教师,师资力量薄弱,一个学校可能仅有两三名美术教师,无法进行高质量的教学,间接导致美术课程质量下滑。

(三)教学方法单一

当前,初中美术教学仍采用的是以绘画为目的的传统教学方法,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打击甚至扼杀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1]。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与素质教育要求和目标相背离,无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也无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另外,当前的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对美术不感兴趣,将绝大部分精力和时间放在数理化、语数外等课程上,为考取好成绩,进入理想大学做准备。初中美术教育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学生评价体系不完善,仅仅以成绩高低来评判学生的优劣;二是升学机制不合理,未能将美术列入常规考试项目,导致社会、学校和教师均不重视美术课程。

二、初中美术教育改革的对策

(一)积极转变观念

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将美术教育纳入到素质教育体系中。转变学生培养观念,注重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社会、学校和教师均要重新认识美术课程的价值,重视美术课程,为学生学习美术课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2]。一个人仅仅拥有技能是不完整的,还要增强艺术修养和艺术鉴赏力。这就要求社会、学校和家长用审慎的眼光对待美术课程,转变观念,使学生逐步认识到“美”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

(二)丰富教学方法

目前出现的美术课程教学,是以绘画为目的的教学,教学的目的性特别强,不利于学生想象力发挥和创造力的培养。为了更好进行美术教育,应丰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绘画中关注自身的感受和体验,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塑造力。模仿是一切创造的必经阶段,胡适说,创造其实是熟练模仿之后的一点新花样[3]。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规范绘画训练的作用,注重学生基本绘画技能、知识和审美的培养,使学生认识到,创造力的提升是一个较长的过程,消除学生的功利心理,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

(三)注重美术教师队伍建设

在初中美术教育教学中,美术教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当前初中,尤其是农村地区初中师资力量薄弱的状况,应加大美术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引导高校美术专业毕业生到农村、偏远地区初中就业,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同时,加强对教师队伍的考核力度,提高准入门槛,确保初中美术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使一批具有理想信念、高素质的人才从事初中美术教育,为培养高素质学生奠定坚实的师资基础。

(四)增加美术课程的课时

目前,一些学校美术课程课时比较少,且由于学生压力大,学生在美术课上的精力无法集中,教学效果不佳。为了提升美术教育成果,应调整初中课程结构,增加美术课程的课时,为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提供时间保障。另外,当地政府和学校也要加大对美术教育的投入,购买和增加必要的美术器材与设施,改善美术教学条件,为美术课程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学校的课程结构更加合理。其中,美术教育在学生艺术素养提高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刘黎 单位:重庆鲁能巴蜀中学

第二篇

1当前美术教育现状概述

初中阶段的艺术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为出发点,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研究美、探索美、创造美的能力。这一描述从整体上对初中美术教育的发展进行了规划和指导。但是,实际的情况与规划的要求大相径庭。不可否认的是,根据我国人口多、学生群体庞大的现状,中考、高考必须共同尊崇一个相对公平、公开、公正的选拔人才的升学方式。目前,还很难有一个选拔制度能比考试更切合我们的实际。初中美术教育的现状正是在这种环境下产生的。在长期的应试教育制度强压下,在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看来,只有应试考试的科目才是重要的文化知识,而美术这些非考试科目,不过是初中教育阶段可有可无的摆设。所以,学校对美术课程另眼相看、学生对美术教育不感兴趣、教师对美术课堂放任自流、家长对美育培养漠不关心的状况产生,也就没什么可奇怪的了。

2当前初中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2.1美术教育不受重视

由于受我国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当前我国很多学校对智育的教育高度重视,而对美育的培养重视程度严重不够,在大多数学生、教师眼里,所学的科目有明显的主副科之分。许多教育主管部门评定一个学校教学成绩好坏与否的尺度只有考试成绩。因此,升学率便成为教师和学校唯一的追求目标。这一现状导致美术课经常受到其它所谓主课的严重挤压,即使有些学校安排了美术课,也往往被主课占用或有其名而无其实,在美术课上做数学作业、背英语单词的事情屡见不鲜。面对这种情况很难让学生接触到真正的美术知识的内核,导致很难通过美术教育真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自然也很难完成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美术教育所要达到的教育教学目的。另外,美术教育不受重视的情况还表现在,学校对美术教学的投入不足,一所学校往往有足够的资金购买化学、物理实验用品,而挤不出一点资金购买一些美术课堂必须的教学设备。我们现在的美术教学还停留在几个石膏像上完所有课的阶段,这是美术教育的悲哀,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要解决好这些问题,相关部门必须从心底里提高对美术教育的认识,给美术教育足够的支持,保证充足的美术课堂教学时间,才能使我们的美术教育真正走上正轨。

2.2美术教师严重不足

在当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实际占据主导地位的教育背景下,美术教师的培养没有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这直接导致了现在初中美术教师严重不足的现状。长期以来,由于美术课程不受待见,美术教师的培养也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而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美术教师,因为不出成绩,在评定职称、评优选先等活动中不受重视等原因,纷纷改弦易辙,从事一些所谓主课的教学。如从笔者所在的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学校现有正规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美术专业教师四名,但这四名教师目前没有一个人在带美术课程,两名教师通过进修在带英语课程,一名教师根据自身优势在带体育课程,而另一名在从事学校后勤工作,全部远离自己的所学。而反观学校美术课教学,则由部分带课较轻的教师负责。如此恶性循环,我们的美育工作实难开展。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笔者认为,学校必须保证专业的美术教师带美术课,并给予美术教师足够的待遇,使他们在职称评定、评优选先等活动中不至于吃亏。另外,对部分美术教师不足的学校,应该通过进修、外出培训等,从部分剩余专业中抽取教师,进行美术教学,这样,才能保证美术教育真正达到新课程要求的目标。

2.3美术教学设施落后

正如笔者在前文中所述,受应试教育思维模式和升学压力的影响,社会、学校各个层面对美术教育的关注、关心程度都不够,因此,学校对美术教学所需的设备的资金投入也相当有限。多媒体教学设备往往被主课占用,美术教学很难插入其中。教师的课堂教学还停留在老师讲授、学生倾听的阶段。由于没有多媒体、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设备、一堂美术欣赏课上得教师满头大汗、听得学生囫囵吞枣,很难达到提高学生欣赏水平与审美能力的效果。因此,学校一定要加大对美术教学设备的投入,教师要面对现实,勤动脑经,主动开发各种教学资源,想方设法充实美术教学设备,千方百计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作者:王姝月 单位:甘肃省武山县马力镇北顺九年制学校

第三篇

一、不断丰富美术教育资源

民间美术教育呈现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增加中学美术教育的资源。在中学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教学内容都是根据教学大纲展开的,通过基本的美术知识培养学生基本的美术欣赏和美术创造的能力,随着新课改的不但推广,传统的美术教学已经被新的美术教学所取代,由单一的油画、山水画、手工艺等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内容已经被现代社会多样化的美术资源所取代。现代美术教育资源中民间美术教育资源拥有最广泛的适用范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在中学美术教育资源中,要充分的利用民间美术资源,不仅是丰富教学内容,而且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提升对民间文化的理解和认可,对于继承和发扬传统民间文化有重要的作用。在中学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借鉴优秀的民间美术资源,对学生的学习内容不断丰富,比如说在教学的过程中增加剪纸、雕刻、木版画、刺绣等众多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审美思维能力,用文化意蕴浓厚的民间美术资源对学生的精神文化进行教育和启发,激发学生对于民间文化的认可,对于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民间美术蕴含着中国民间艺术的精神,在教学的过程中,以精炼的道理阐释对学生的美术学习心理进行引导,实现美术创造中文化精神的作用,为中国民间文化的不断发展提供出路。

二、增加学生的审美感受

中学美术教育中,美术知识的学习是基础,美术的不断创造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任何一项艺术都是在创造的过程中获得发展的动力,民间美术也不例外,中学美术教育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美术创造能力,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对民间美术的学习和继承,增加学生美术创造的能力。在美术创造的过程中,不同的审美感受是美术创造的源泉,民间美术资源的不断创造来自于民间的生活和文化发展,所以学生在进行美术创造的过程中要增加自己的审美理解,通过对生活的观察理解,增加审美的范围,就能够提升审美感受,在美术创造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信息资源和灵感来源。在中学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对民间美术如何实现创造,如何体现生活的方面讲解给学生,让学生对于提升审美理解能力有新的途径选择,这样就能够保证民间美术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教师通过民间艺术的传承精神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运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对民间文化艺术继承和开发,挖掘当地的民间文化资源,对当地的经济增长提供帮助,通过促进当地资源的全面开发。

三、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中学美术的教育资源来自于民间美术资源,在民间美术资源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固有的观点和理解,以书面化的形式呈现在教师和学生的面前,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民间美术资源的形式多样,在教学中要运用丰富的教学形式进行教育,比如说在进行剪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基本的剪纸用法的介绍,让学生自由发挥,创造性的进行实践,学生在充分利用自身的文化艺术创造的过程中,发散思维能力得到很大的创新,实现了美术创新能力的不断增长,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在专业的剪纸艺术文化基地进行参观教学,用丰富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民间文化的不断创造。民间美术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对于学生现有思维能力的不断突破,中学美术思维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知识文化和社会习惯的限制,没有完全的开发和利用,借助于民间美术教育的启示,学生能够以更加深刻和完善的理解对美术进行艺术创造。艺术创造依靠的是联想和想象,运用发散思维能力不断地进行联想与想象,实现对生活艺术原型的升级和再创造,将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视觉艺术完美的呈现出来,这就是美术创造的真正意义。第二、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想感情,将美术创造过程中当成一场情感的宣泄过程中,用真挚饱满的笔触不断地创造艺术,实现个人情感的不断实现。民间艺术之所以拥有丰富的文化属性,就是因为民间艺术包含着民间艺术者对于民间生活的真挚情感,所以在美术创造的过程中能够不断丰富形式和内容,在中学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同样可以利用这一点实现教学指导,引导学生在美术创造的过程中用丰富的感情进行创作,这样美术作品就能够打动人心,或者丰富的审美感受。

四、结语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于民间艺术教育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创新性进行分析,民间美术的独特艺术和丰富文化是中学美术教育中需要借鉴的重要方面,希望能够促进中学美术教育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作者:商小娟 单位:贵州省道真县三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