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管理论文4篇

时间:2022-02-27 09:49:27

农村留守儿童管理论文4篇

第一篇

摘要: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已成为社会中的特殊弱势群体,由于缺少父母有效的监护,学校不足的管理和社会机制的缺陷,而阻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以及合法权益的维护。该问题不容忽视,必须要加以深入探讨并找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留守儿童;监护;法律对策

一、留守儿童的现状

(一)生活条件堪忧。留守儿童来自农村,家境不富裕,物质条件较差,有不少留守儿童是自己和兄弟姐妹独立生活,其衣食起居均是由孩子自己打理,难免出现饮食简单,营养不良,居住环境不卫生条件差等现象。大多数儿童由隔代亲人———祖辈,加以照顾,老人年迈也难免出现有时生活照顾不周的情况。(二)心理健康问题突出。1.性格内向。留守儿童大多在很小的时候就与父母分离,严重缺乏父母的关爱,由爷爷奶奶或亲朋监管,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这种长期自卑封闭的情况,导致了逆反心理严重。2.精神寂寞。父母的外出导致了正常家庭人员的缺失,难免会使孩子在家里感到空落和寂寞,找不到归属感,进而产生心理波动起伏和抑郁等一系列问题。这种寂寞的心理必然导致精神上的空虚,进而导致行为上的乖张出格。3.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留守儿童因为缺乏保护,对老师,临时监护人有比较强的逆反心理。少数孩子不理解父母,外出打工,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

二、留守儿童问题出现的法律原因

(一)监护人资格规定不明确。对留守儿童的监护问题可以按照我国关于未成年人的监护加以看待。《未成年人保护法》除了规定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之外,16条还规定:“父母因外出务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对未成年监护职责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1]而对于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法律只是笼统的规定为有监护能力,现行法律对于监护人的资格认定更多是从物质层面上加以考虑,对于监护人的人品、文化程度、心理健康等因素却没多加要求。可实际是这些因素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委托监护的权利义务不明确。作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应保护孩子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不受损坏,保管其财产和担任其法定人等义务,同时享有监护权。委托监护作为农村中最多的一种监护类型,大多数情况下,由父母口头的简单交付给信赖的人,对于具体的权利义务,以及担负责任并未说明。而法律对于新出现的留守儿童问题只是参照未成年人加以处理,对其特殊性目前尚未有具体明确的法律规定,这就导致了留守儿童特殊权益的缺失。(三)监护机制的有限性和形式性。我国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面对未成年人的监护问题做了一系列的规定,从制度上保障了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成长。目前学校基本上都针对留守儿童建立了心理咨询室,有的乡镇还专门建立了留守儿童活动室,组织志愿者开展亲情陪伴等活动,但通过这些措施只能帮助为数不多的一些儿童。许多村里的孩子根本享受不到心理咨询、志愿者陪伴的,他们的成长更多的是埋在心底的孤独寂寞。我国法律并未规定相应的监护监督机制,致使监护机制运行的有效性不能得到保障。在不少农村中,留守儿童的学校、社会监护成为了形式,对其权益的维护可想而知。

三、留守儿童问题的法律对策

(一)加强委托监护的立法工作,应对委托人和被委托人的权利义务加以明确的法律规定。委托监护,是基于受托人与监护人之间的特殊委托合同关系而产生的部分或全部监护职责,其是父母监护的缺位,并不是监护权的丧失,是实际享有监护权的人无法或者不能实际履行监护,监护人可以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父母以委托人的身份享有对孩子的全部监护权,同时要给予被监护人部分或全部的权利和一定的物质报酬等。监护既是监护人的义务,又是监护人的权利,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监护人,监护人需要了解自己的义务,充分形式监护权,保护好被监护人。被委托人需要履行对孩子父母的承诺,同时依法对孩子加以监护,维护孩子的身心健康权益。(二)健全完善监护监督机制。留守儿童的近亲属、其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对留守儿童给予适当的关怀。同时应规定民政部门、学校等其他社会机构的法定职责,用法律的手段来保障留守儿童的权益。将监护监督机关设在最基层,在乡镇或是街道的民政部门的选拔专门的人员负责本辖区内的包括留守儿童在内的未成年人的监护问题[2],为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委托监护人)提供法律咨询,并对他们的监护活动进行监督。要更大的发挥基层村民委员会组织的作用,定期对监护人的监护活动进行监督、调节,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当法定监护人父母由于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不能履行监护职责时,应当及时委托合适的有监护能力的其他人代为监护,并将委托监护情况及时如实告知子女所在学校和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以便有关部门能够及时跟踪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情况,从而进行管理或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刘迪.我国留守儿童监护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05-01.

[2]董军超.农村留守儿童监护问题的法律研究[J].企业导报,2013-08-01.

作者:张瑾华 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第二篇

摘要:作为社会体制与人口流动这一变迁运动之间的矛盾产物,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适应问题是牵扯多方利益主体的复杂问题。以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适应问题为切入口,思考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问题的必要性,并基于多元治理理念,提出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问题的治理对策:以家庭教育引导与学校教育支持为着力点,改善留守儿童学业适应状态;父母或监护人需改善家庭教养观念,提升留守儿童的心理适应能力;以榜样示范与行为塑造为路径,促进留守儿童的行为适应。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问题;治理

随着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与对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进城务工,而把孩子留在家乡。根据民政部对外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的数据,当前我国留守儿童数已多达902万人,儿童发展及权利保护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指出,城乡区域间儿童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儿童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从现实审视的角度而言,一时之间,留守儿童全部变为非留守儿童的可能性极低,农村留守儿童将有可能在较长一段时间作为社会弱势群体而存在。一般而言,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具有自由性。然而,作为留守儿童教育成长的关键场所,其学校生活具有一定程度的可控性与可操作性。在当前留守儿童现象依然有可能长期存在的现实背景下,如何保障与支持留守儿童的学校适应,便极具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在农村留守儿童极有可能长期大规模存在的基础上,如何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适应状态,促使留守儿童更为有效地融入学校生活,便成为当前留守儿童教育关怀与教育发展的务实之举。为此,对留守儿童学校适应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切实关注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适应问题,不仅是农村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一环,更是影响教育公平推进的关键因素。

一、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问题分析

一般而言,学校适应是指在学校背景下愉快地参与学校活动并获得学业成功的状况。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适应问题,俨然成为了农村学校教育中的棘手问题。目前,国内仅有少数学者通过调研分析的方式揭示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适应问题。例如,罗晓路、李天然[1]对六所普通中学的616名儿童青少年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同伴关系更差,他们受到同伴的尊重和接纳更少,更易受到忽视,留守儿童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家庭,且对留守儿童的同伴关系有显著影响。从当前留守儿童所产生的社会根源来看,国家尚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阶段,经济结构、务工政策、务工待遇的改变不可一蹴而就,一时之间,留守儿童全部变为非留守儿童的可能性极低。在当前留守儿童现象依然有可能长期存在的现实背景下,如何治理留守儿童的学校适应问题,便成为留守儿童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支柱。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适应问题并不仅仅涉及学习与心理层面,而且理应包括行为层面。(一)学业适应易因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不力而难以改进。留守儿童学业适应问题一般包括学业成绩与学习态度两个方面。在学业成绩方面,留守儿童受原生家庭影响,在社会经济中处于劣势地位,反映在学校生活中,这部分儿童仍然属于弱势群体。多数研究结果表明,因父母外出务工、学校教育不力等因素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成绩呈现下滑、难以改进等多种问题[2]。胡枫的研究表明,父母外出务工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3]。叶敬忠认为,我国农村学校教育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缺乏对农村实际情况的充分考虑,此种情况不利于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成绩的改进。在学习态度方面,若父母的教育引导、学校的教育支持等众多方面存在缺失现象,留守儿童的学习态度极易遭受冲击与误导。在父母教育引导方面,诸多研究表明,家长对留守儿童学习观念以及学习态度均可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效果。黄教珍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因其父母教育方法与态度的不科学,易出现学习态度不端正、厌学情绪严重等问题[4]。在学校的教育支持方面,杨曼认为,大部分农村学校在留守儿童教育方法上较为单一,教师的注入式教育会使农村留守儿童丧失学习的主动性[5]。(二)缺乏安全感、抗压能力较差、心理压抑等方面成为常见的心理适应问题。相较于学习上出现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适应上问题更令人担忧。留守儿童心理状态是影响其学习质量和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多数学者认为留守儿童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适应问题,并通过不同形式表现出来,概括而言,缺乏安全感、抗压能力较差、心理压抑、社会交往较差属于较为常见的几种形式。其一,因亲子分离的影响,留守儿童往往很难获得足够的父母关照,缺乏安全感的现象极为常见。廖传景、吴继霞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堪忧,安全感与心理健康呈显著相关[6]。其二,父母陪伴的缺失,致使留守儿童在学习与生活中得不到及时的鼓励和肯定,在遇到挫折时抗压能力较差。范先佐指出,大多农村留守儿童表现出自卑闭锁、柔弱无助等状态[7]。自卑心理的滋长,更容易使得留守儿童对自己的能力和未来产生怀疑,更加不利于其自信心和抗压能力的提升。其三,在留守儿童的个性养成与发展上,因父母外出打工的影响,留守儿童与其父母的情感交流需求难以满足,留守儿童易产生孤独和压抑的心理,甚至会形成较为极端的性格,表现出任性的行为。例如,黄爱玲的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在个性发展方面易出现攻击性心理与畏缩型心理[8]。其四,亟需关注的是,亲情的缺失更易触发留守儿童个体情感的不合理释放,进而产生了一些较为严重的“社会交往问题”。例如,张德乾通过调查,检测出农村留守儿童较存在着交往问题包括放任与自暴自弃,受欺负与攻击等问题[9]。亲情的缺位让处于生理和心理剧变时期的儿童很容易出现情感上的问题,在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时间与空间上,留守儿童的心理依附、心理感知以及心理承受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进而产生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三)行为适应因榜样示范的缺失以及支持机制的弱化而缺乏引导。农村留守儿童行为适应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被视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关键所在,然而,学校与家庭在留守儿童培养方面目前较为缺乏道德行为的教育意识。家庭是进行道德行为塑造的第一场所,而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父母由于外出务工较为繁忙,很难做到留守儿童道德行为的持续关注与有效监管。因此,农村留守儿童的行为适应亟需成为学校教育的关注重点。通常而言,留守儿童行为适应问题一般与榜样作用的缺失、支持机制的弱化两个方面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其一,在榜样作用方面,由于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年长且文化程度较低,留守儿童自身容易产生道德认知上的模糊与困惑,进而影响其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能力的发展。诸多研究结果表明,家庭道德行为示范不力使得留守儿童难以增强道德观念与形成道德行为。例如,王露璐和李明建的研究认为,父母的道德示范教育的缺失和弱化使得留守儿童难以直接发展道德行为、提升道德素质[10]。其二,在支持机制方面,在学校生活中,道德行为教育常常与文化知识学习与传授相分割开来。相关研究表明,学校进行道德行为教育的主观环境往往带有刻板化、标签化印象,对留守儿童进行行为教育以“预防”为主,以“惩戒”作为防线。郑航和张学浪的研究表明,学校往往把留守儿童看成是“差生”,把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理解为差生教育,重惩罚轻教育[11]。由此,构建留守儿童道德行为的教育引导机制,消除惩罚导向的道德行为观念,便具有重要的道德行为导向意义。

二、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问题的治理必要性

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尝试分别从学业适应、心理适应以及行为适应三个方面解读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问题为何需要治理。分析留守儿童学校适应问题的治理必要性,需以相应的问题成因为基本出发点。留守儿童学校适应问题的成因主要呈现出三个方面的特征:其一,留守儿童学业适应主要受父母外出务工以及学校教育的影响;其二,留守儿童心理适应主要受亲情缺位的影响,亲情的缺位需要其他感情的补缺,社会与学校在留守儿童感情关怀此方面需有所参与;其三,留守儿童行为适应主要受行为教育意识与行为引导机制的影响。在学业适应方面,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学习态度,其均受家庭与学校的现实影响。在学习成绩方面,因父母外出务工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易出现下滑与波动等问题。我国农村学校教育在教学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等方面均存在相应的弊端,一般较为缺乏对农村实际情况的充分考虑,学校教育很难有针对性地照顾留守儿童的实际需求与承载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其学习成绩的有效提升。在学习态度方面,父母的教育引导、学校的教育支持等因素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留守儿童学习态度的改善。在心理适应方面,多数学者认为,在家庭关注不足与学校支持不力这一背景下,留守儿童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适应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安全感、抗压能力较差、心理压抑、社会交往较差。亲情的缺位让处于生理和心理剧变时期的儿童很容易出现情感上的问题,留守儿童容易在心理感知、心理依附层面缺乏安全感,导致留守儿童的成长缺乏足够的心理承载能力,进而产生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在行为适应方面,学校与家庭在留守儿童道德行为塑造方面较为缺乏行为教育意识与行为引导机制,榜样作用的缺失、支持机制的弱化导致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出现了较多问题,学校与家庭理应在榜样的示范以及支持机制的优化方面尝试为留守儿童道德行为的塑造提供有效的行为教育措施以及塑造良好的行为教育氛围。在榜样作用方面,家庭道德行为示范不力使得留守儿童难以增强道德观念,家庭在榜样示范效应方面亟需予以重视。在支持机制方面,亟需构建农村留守儿童道德行为塑造的监控机制,以便为留守儿童道德行为的塑造提供重要支撑。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成长问题主要涉及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种参与主体,对于留守儿童成长问题的成因及解决方案,需要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由此,提倡多元参与的治理理念,便成为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问题解决的现实之需。从20世纪90年代起,西方学者开始关注公民社会与公民治理的研究,“治理”一词成为西方政治学、社会学的主流话语,并逐步延伸到其他领域。一般而言,治理是个人或机构协调不同利益需求,并民主协作的管理过程。治理的突出特征是多主体参与,即主体的多元化。留守儿童的学校适应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其不可避免地涉及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问题以及协同问题,其需依赖多元主体的民主化参与,方能得以有效解决。因此,政府、家庭、学校与社会的积极参与有利于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状态的有效改善以及学校适应问题的合理解决。在家庭层面,学者们一般认为,父母外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留守儿童与其父母的情感沟通,进而影响家庭教育作用的充分发挥,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功能并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然而,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关怀仅能发挥有限的补偿作用,留守儿童依然亟需父母给予足够的亲情关怀与教育支持,留守儿童学校适应问题的治理绝不能忽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在学校层面,因农村学校教育存在教育设施建设匮乏、师资队伍残缺等问题,学校教育难以全面照顾农村留守儿童的困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状态的改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学习态度与心理健康等方面适应问题的治理均离不开学校的行政支持与具体实践。在社会层面,农村地区更关注的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以便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而对伴随而生的留守儿童学校适应问题,缺乏相应的社会支持政策和管理措施。社会在留守儿童学校适应问题的治理方面,可扮演极为重要的“助推剂”功效。

三、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问题的治理对策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适应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参与、关怀与支持。治理理念强调问题解决的多元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问题的解决可以治理理念为基本参考,尝试从多方治理的角度协调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职能与关系。基于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问题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问题的治理路径。(一)以家庭教育引导与学校教育支持为着力点,改善留守儿童学业适应状态。尽管有不少学习成绩优异且学习态度良好的农村留守儿童,但总体而言,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处于弱势位置,其学业成绩易受父母外出务工与学校教育不力的影响,且其学习态度因父母教育引导、学校教育支持等因素的缺失极易遭受冲击与误导。因此,以家庭教育引导与学校教育支持为着力点,有利于改善留守儿童学业适应状态。在家庭教育引导方面,若部分留守儿童在情感缺失的条件下,并未受到有效的教育引导,其学业成绩与学习态度均会受到严重影响,其学习成绩易出现严重下滑现象,其对学习的态度有可能在情感需要、伙伴需要、成长需要的自主抉择中迷失。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家庭教育引导需有利于留守儿童需求的个性化满足以及其自身认知基础,尤其是父母对子女的道德教育方面,父母需通过情感沟通、价值观培育等方面塑造留守儿童的良好品行。在学校的教育支持方面,可具体通过教育条件改善、管理机制优化两个方面予以着手。从教育条件改善的角度来说,需大力发展和完善农村寄宿制学校,以便更为有效地发挥学校教育功能。政府及相关部门可根据所辖区域留守儿童的实际数量以及财政情况,有针对性地在教育薄弱乡镇加大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力度与支持力度,并不断优化生活条件、师资条件与物质条件。从管理机制优化的角度来说,农村中小学校可成立留守儿童管理和教育工作小组,利用数据平台动态更新留守儿童的个人教育信息,尝试通过座谈会、家长会等方式及时掌握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并在农村中积极开展对留守家庭监护人的教育培训,引导监护人与留守儿童建立更为和谐的沟通机制。(二)父母或监护人需改善家庭教养观念,提升留守儿童的心理适应能力。留守儿童的心理适应问题一般通过不同形式表现出来,缺乏安全感、抗压能力较差、心理压抑、社会交往较差属于较为常见的几种形式。亲情的缺位让处于生理和心理剧变时期的儿童很容易出现情感上的问题,家庭功能弱化、亲情缺失、父母和监护人与留守儿童之间缺乏良性互动是影响留守儿童心理适应的常见因素,在留守儿童心理成长过程中的时间与空间上,留守儿童的心理依附、心理感知以及心理承受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进而产生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为提升留守儿童的心理适应能力,家庭教养何为成为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可从家庭监护与家庭沟通两个方面予以着手。从家庭监护的角度而言,父母或监护人理应以留守儿童心理成长为家庭监护的关键着力点,实际监护人应该树立责任意识与角色意识,努力为留守儿童的家庭成长塑造良好的家庭教养氛围,避免严格监护与家庭关爱两者的结合与联系,尽力通过情感、观念、理智等方面的示范效应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从家庭沟通的角度而言,父母或监护人营造良好的家庭沟通环境,家长需与留守儿童保持经常性的情感交流,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避免在留守儿童个人需求方面仅仅着重物质满足,在家庭沟通方面需更多兼顾留守儿童在心理与情感方面的个人需求,避免唯学习成绩为主要沟通内容的交流方式,着重关注子女的教育问题,摒弃世俗的“读书无用论”思想,并对其进行及时地引导和教育,避免与社会闲散人员过度交往,防止其滋生消极的思想倾向。(三)以榜样示范与行为塑造为路径,促进留守儿童的行为适应。农村留守儿童行为适应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校与家庭在留守儿童培养方面目前在留守儿童道德行为教育方面存在较多不足。相关研究指出,可以榜样示范与行为塑造为路径,促进留守儿童的行为适应。在榜样示范方面,因监护人年龄一般文化水平较低,且由祖辈照料的留守儿童并不在少数,留守儿童自身容易产生道德认知上的模糊与困惑,进而影响其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能力的发展。目前社会各界对通过榜样示范效应为留守儿童行为适应问题提供解决策略的关注依然不够多,可以通过“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开设关注留守儿童成长热线等方式为留守儿童学习优秀榜样的模范行为提供机会与方式,推动父母或监护人的家庭道德行为示范,通过互联网、通信技术等方式加强优秀榜样的社会宣传,增强留守儿童对优秀榜样的关注程度,进而有利于留守儿童增强道德观念与形成道德行为。在行为塑造方面,学校教育在行为教育方面存在较多缺陷与不足,道德行为教育常常与文化知识学习与传授相分割开来,学校进行道德行为教育的主观环境往往带有刻板化、标签化印象,对留守儿童进行行为教育以“预防”为主,以“惩戒”作为防线。留守儿童行为塑造仅靠学校教育难以解决,需要社会各界统一认识,积极配合。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学校需避免把留守儿童看成是“差生”,不可错把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理解为差生教育,不可重惩罚轻教育。从家庭的角度来看,父母可尝试构建留守儿童道德行为的教育引导机制,消除惩罚导向的道德行为观念,便具有重要的道德行为导向意义。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可完善留守儿童社区行为的教育保障机制,共同构建农村留守儿童行为适应的社区支持体系,有必要在道德行为意识、道德行为观念等方面构建留守儿童道德行为塑造的教育体系,以便有效塑造留守儿童的道德行为。

参考文献:

[1]罗晓路,李天然.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留守儿童同伴关系的影响[J].中国特殊教育,2015,(2).

[2]黄教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27.

[3]胡枫,李善同.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基于5城市农民工调查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9,(2).

[4]黄教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27.

[5]杨曼.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山东:曲阜师范大学,2014.

[6]廖传景,吴继霞,张进辅.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研究:安全感的视角[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03).

[7]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07).

[8]黄爱玲.“留守孩”心理健康水平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05).

[9]张德乾.农村留守儿童交往问题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12).

[10]王露璐,李明建.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06).

[11]郑航,张学浪.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学校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理论与改革,2015,(04).

作者:赵磊磊 王依杉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第三篇

[摘要]农村学前留守儿童是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的客观存在,既有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客观原因,也有农村家庭外出务工方面的主观考量。研究发现,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发展主要存在营养健康不良、情感交流障碍、早期智力开发受阻等突出问题。特别是智力或身体不健全的儿童,更是得不到系统的康复训练与教育。因此,应提高学前留守儿童营养保健水平,加强父母与儿童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尤其关注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前留守儿童。

[关键词]学前留守儿童;发展困境;学前教育

学前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儿童自己留守在户籍所在地,由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6周岁及以下的未入学儿童。[1]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在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结构制约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镇地区流动和迁徙,进城务工人员不得不将孩子留在农村老家,这些孩子由于缺乏父母的直接监护而成为“留守儿童”。

一、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的产生及其发展困境

农村留守儿童从区域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研究者走访了中部地区典型的山区Y县,这里的农村留守儿童非常普遍。统计显示,Y县在园幼儿规模为2850人,其中学前留守儿童有1780人,占比60%以上。实地调查发现,当地留守儿童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国家实施义务教育,虽然免去了学生的学费和书杂费,而且当地不少学生享受到了农村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但广大农村家庭并没有因此就减轻了教育负担。在缺少收入来源的情况下,外出打工是当地农村家庭唯一的经济来源。由于外出务工人员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所从事的工作不稳定,经济收入有限,无法将子女带到城里读书,只好将子女留在家里,于是当地农村家庭学前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这些儿童的发展困境主要表现在生理性、心理性和成就性弱势方面。(一)生理性弱势留守儿童:营养健康不良。外出务工的年轻父母将出生不久的孩子留在农村老家,致使相当数量的农村留守婴儿得不到足够时间的母乳喂养,直接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有研究者调查发现,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正常体型比例均略高于70%,而留守儿童处于轻度消瘦、中重度消瘦的比例远高于非留守儿童,超重与肥胖儿的比例远低于非留守儿童。[2]多数学前留守儿童在安全、卫生、自我保护等健康领域知识非常缺乏。卫生服务调查数据显示,农村儿童两周患病率为11.20%,与父母均在家的儿童(10.46%)相比,留守儿童两周患病率要高出许多,达到14%。父母,尤其是母亲的外出更容易使家庭疏忽对儿童饮食、日常卫生等情况的关注,从而恶化儿童患病结构及状况,使其更易患急性感染性疾病。[3](二)心理性弱势留守儿童:情感交流障碍。幼儿期是依恋关系建立的关键期,农村留守幼儿由于得不到足够的父母爱护,其依恋关系的建立存在更多的阻碍因素。虽然留守儿童有爷爷奶奶或其他的亲戚朋友照顾,但大多注重幼儿安全和生存的需要。由于缺乏与父母的沟通,缺乏父母爱的滋润,幼儿的认知、情感、社会性发展都会受到深刻而持久的影响。由于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得父母的关爱,其在遇到困难时不能找到感情支撑,容易出现性格缺陷和心理危机,如冷漠、自卑、敏感、缺乏自信等心理问题。这常常导致问题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形成,使开展教育工作更加困难。(三)成就性弱势留守儿童:智力开发受阻。一方面,农村托幼机构数量有限,农村贫困地区幼儿教师队伍素质较低,农村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明显少于城市儿童。例如,某乡镇2016年实有幼儿教师29名,其中初中毕业的就有8名,高中和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毕业的有18名,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只有3名,任课教师专业素质偏低直接影响幼儿的教育质量。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上不足且得不到正规学前教育补偿,这是制约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一般祖辈们的教育观念比较落后,文化素养低,忽视孩子的早期智力开发。多数调查显示,不少祖父母监护仅能做到注意留守幼儿的人身安全以及吃饱穿暖问题,对孩子的情感、智力发展缺乏理解,仅能“养”而无法“教”。[4]因此,这部分孩子所拥有的学习资料较为匮乏,农村留守幼儿在思维发展、安全认知发展、社会认知发展、言语发展等方面明显落后于非留守幼儿。[1]

二、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的关爱策略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类特殊的群体,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形成合力,共同关爱。(一)提高学前留守儿童营养保健水平。学前留守幼儿营养保健问题集中体现在缺乏母乳喂养、园所饮食安全、预防接种等方面。从个体生理发育角度看,缺乏母乳喂养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让母亲与孩子在一起,坚持母乳喂养,特别是在婴儿哺乳期。幼儿园学习期间,孩子们需在园就餐,饮食安全非常重要。这就需要卫生部门、教育部门、食品部门等联合行动,食物从采购到加工等环节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切实保证食品卫生安全。同时,要防止儿童挑食偏食,制订科学的食谱菜谱,注意营养食品的合理搭配。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监测,提高留守儿童保健的系统管理效益,对家长进行育儿知识、保健知识的教育培训。及时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父母的相关知识水平,降低营养不良及相关疾病的发病率,改善农村留守幼儿的健康状况。[5](二)加强父母与儿童之间的情感交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与父母的互动交流是儿童情感发展的基础。心理科学表明,婴幼儿时期是人的认知、情感与意志等发展的重要时期。婴幼儿的认知主要是通过动作与外界事物直接接触的方式来认识客体,其情感的产生与生理需要满足与否有关,意志的形成则体现在对自己身体的控制,如进食、排泄等,每一方面的发展都离不开与父母的互动交流。解决问题的关键仍然是孩子的父母,让父母留在孩子身边,尽可能减少隔代教育、旁亲照顾。(三)提高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祖辈和亲友要改变教育观念,重视学前留守儿童的早期教育,在家中尽量多添置一些适合幼儿阅读和观看的图书与音像制品。在农村幼儿园建设方面,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求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在保障合格师资的基础上,农村幼儿园教师需要着重关注留守幼儿中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孩子。完善特殊教育融合发展机制,改进特殊教育育人方式,强化随班就读,建立健全融合教育评价、督导检查和支持保障制度。对于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教师应特别注意,关注留守儿童组内差异化问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1]张娜,蔡迎旗.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幼儿在生活、学习及沟通方面的困难与需求差异比较[J].学前教育研究,2009(5):31-36.

[2]谈甜,杨柳,刘莉,等.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生长状况及营养与食品安全KAP比较研究:基于对湖南、山西两省农村地区小学生的实证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7(8)1012-1016.

[3]宋月萍,张耀先.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以及卫生服务利用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研究,2009(6):57-66.

[4]张家勇,朱玉华,肖毅.农村贫困地区幼儿保育和教育现状及其发展政策建议:以中部某省某部级贫困县N镇为个案[J].学前教育研究,2010(4):23-28

[5]和建花,谭琳,蒋永萍,等.全国农村留守幼儿的状况、问题及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09(1):19-22.

作者:陈国维 单位:郑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第四篇

【摘要】本文阐述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及成因,提出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的具体措施。要重视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体现社会教育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问题;成因;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主要指的是因为父母外出务工不能带在身边而被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一般是由自己的隔辈亲人或者是其他亲属作为临时监护人给予照顾。这些农村孩子正面临心理、生理双重发展的重要时期,但因父辈外出务工等因素,在日常教育、心理呵护,亲情感悟等方面严重缺失,使得他们更易产生心理问题,思想观念模糊,严重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留守儿童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留守儿童教育的好坏,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农村的稳定,同时也会辐射到城市。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关乎整个社会的健康稳定,关系到国家发展的未来。因此,研究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首先,留守儿童思想教育成败直接影响到我国公民的教育素质,其受教育的程度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他们成年后对社会发展的观感,而教育的好坏攸关到国民整体素质。其次,当前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出现了许多不利于他们身心发展等诸多问题,对于他们的成长有着重大关切,或多或少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乃至生命安全。最后,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问题还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目标以及中国梦的实现。因此,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导致农村青壮年人力资源外出务工的基数仍然庞大,而这些外出务工人员绝大部分到入学阶段的适龄儿童会跟随爷爷奶奶在家留守。这些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普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体现为:思想品德认识不清晰,价值观念不端正,心理关怀严重缺乏。另外,品德情感变异,意志薄弱,行为出现偏差也是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问题,个别的还较为严重。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出现问题的成因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把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分析到位,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可行的对策。1、家庭思想品德教育的缺失。一方面表现在家庭教育的缺位。由于留守儿童是社会转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缺乏父母的直接交流与关爱,以致于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愿与人交流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此外,绝大多数留守儿童父母返乡后,因其自身受教育程度等诸多因素制约,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很少触及德育教育等留守儿童的心理世界,更谈不上对孩子的世界观、价值观、思想品德加以正确引导了。另一方面表现在隔代或亲属监护不力。当前,很多农村留守儿童没有和祖辈正常沟通的渠道和习惯,而祖辈也只是期望这些留守儿童吃饱穿暖、安全无忧便万事大吉。2、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弱化。由于缺乏正确的思想品德教育,农村基础教育较注重学业成绩,追求升学率,缺乏积极的思想引导与干预,以至于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影响的侵蚀,从而出现多方面的思想问题。良好品德规范的缺失,直接导致了留守儿童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失去了指路的方向,为不良习性的形成埋下了诱因。3、受社会环境不良风气的影响。(1)农村不良文化和陋习旧俗的消极影响。当前,在广大农村地区,社会上依旧存在着一些不良文化和风气,主要表现为:、打牌等不良娱乐方式在农村根深蒂固,直接影响到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2)网络及大众媒体的挑战与影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各类基础文化设施平台及精神娱乐构建基本是空白。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时时刻刻成为吞噬农村留守儿童业余生活甚至正常学习生活的不良处所。网络及大众媒体在丰富青少年儿童视野的同时,也带来了思想品德方面的隐忧,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管,这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受到网络及大众媒体不良信息诱导后极易出现扭曲现象,严格意义上讲这些因素不利于孩子良好思想品格的形成。

三、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的措施

要想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问题,除了全社会共同努力和参与之外,同时还需要各级政府、社会、家庭、学校之间加强合作,协力共管,为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1、重视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留守儿童思想教育问题关键还在于监护人转变家庭教育观念。首先,提高家长素质,提升教育理念。强化家长或儿童监护人的综合素质,筑好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发展的第一道屏障。其次,作为监护人也应掌握正确的教育方式和技巧,多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和合理的情感宣泄,坚决避免打骂孩子的错误教育方法。最主要的是要重视观察孩子的情感变化,及时解决沟通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让孩子切实感受到来自家长的关怀,最大程度的减少孩子离开父母的孤独和无助的感觉。2、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学校要树立明确的教育目标,切实改进教育措施、转变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学校在青少年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一方面要常态化地开展适合儿童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特征的思想品德教育。另一方面,要持久化地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改变传统应试教育重成绩、轻德育的教育方法;要切实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努力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3、体现社会教育的重要作用。首先,政府要在政策层面加大支持力度,完善有关促进青少年特别是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出台扶持政策,完善政府职能与管理机制,多方联动、协同解决。其次,要发挥媒体的引领作用。重视并发挥大众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强化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怀力度,为强化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水平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最后,要群策群力,充分发动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鼓励并依靠社会力量和政府的支持,整顿校园周边环境,构建和谐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田景正.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J].农村教育,2006.6.

[2]林艳.浅谈“留守儿童”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06.4.

[3]王爱莲.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思考[J].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6.

[4]熊亚.公共政策视野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讨[J].江西教育科研,2007.01.

[5]陈丽丽.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J].观察与思考,2006.1.

作者:李丽丽 单位:信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