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相关问题解决措施3篇

时间:2022-05-12 09:49:32

农村留守儿童相关问题解决措施3篇

第一篇

一、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分析

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的兴起激发了人们多方面的利益诉求,但由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于城市,为了满足更多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开始向城市流动,在此过程中,一些有条件的父母把自己的子女带到务工地接受教育,而大多数父母却因为各种原因只能把子女留在家乡,随着农村人口成为我国流动人口的主体,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日益增多,逐渐引起社会关注,成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突出问题。要使这个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需要根据它的特点来寻求相应的解决之道。总体来看,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主要具有如下特点。

(一)广泛性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现象突出,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农业产业内部调整等因素使得农村劳动力向外流动性长期存在,户籍制度、地域文化差异等因素又限制了农村居民真正融入城市,因此,乡村社会存在数量庞大的留守儿童。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与2005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5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在中西部劳务输出大省所占比例较大,四川、河南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在全国来看是最多的,分别达到11.34%和10.73%。其次,安徽、广东、湖南的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占全国百分比也很高,分别为7.26%、7.18%和7.13%。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现象不但存在于广大欠发达省份,在广东、江苏等发达省份也同样存在,广东农村留守儿童规模甚至占到了全国的7.18%[1]。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中广泛存在的一个社会问题。

(二)复杂性

农村留守儿童广泛存在于广大农村家庭中,家庭实际情况的差异造成了具体问题的不同,比如父母双方外出与一方外出的家庭对留守儿童的影响是不同的,甚至一方外出的家庭中,母亲留在家中与父亲留在家中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研究表明,监护人为母亲的家庭在接受义务教育方面要优于监护人为父亲的家庭[2]。此外,在农村留守儿童年龄结构中,学龄前儿童、低学龄儿童与高学龄儿童面临的问题有较大差别,社会化内容不同,学习、生活与社会交往方面都有差异,这也增加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复杂性。同时,社会问题之间存在较大关联性,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可能与青少年犯罪问题、儿童性侵犯问题、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甚至是社会阶层流动等问题发生联系,按照混沌理论的观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蝴蝶效应”可能对社会产生除上述问题之外更为巨大而复杂的影响。

(三)公共性

农村留守儿童的公共性首先表现在它的共同性上,这种共同性是指众多农村家庭都面临的问题,而这一问题又不是凭家庭力量或是私人领域所能解决的,它需要在更为广阔的公共空间寻求解决之道。此外,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也不仅仅是农村社会的问题,从它的复杂性来看,问题的存在可能降低社会公共利益的整体推进———比如降低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增加底层社会成员的挫折感,挫伤相关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加大社会不稳定与无序化发展等。另一方面,也可能由于问题的解决而增进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和长远利益———比如提高社会成员的整体素质,减少其他社会问题发生的可能性等。因此,从社会问题的角度来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具有公共性特点,需要社会公共力量来共同解决,从问题本身的性质来看,它其实已经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内在要求,即发挥多方力量共同治理的作用,在多元共治模式之下来探索解决之道。

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治理现状

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涉及众多农村家庭,具有复杂性和公共性等特点,这一问题关系到农村下一代人口质量的提升,对于农村社会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党和政府对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历来都比较重视,但从现实情况来看,政府能力终归有限,需要其他力量来进行补充。近年来,学校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方面作出了诸多努力,农村留守家庭意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众多民间组织也积极参与到农村留守儿童帮扶行动中,即使是逐利动机很强的企业也开始担当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因此,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治理是一个逐渐超越单一行政空间,而被更为广阔的公共空间所重视和共同解决的过程。当然,从治理能力和效果来看,这个过程也是一个需要逐渐完善的过程。

(一)多元治理模式基本形成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从它产生以来就受到广泛关注,从政府到社会,从家庭、学校到企业等,各个主体都在发挥相应作用,目的在于使广大农村留守儿童能够尽可能地减少亲子分离的负面影响。从现有的治理状态来看,基本上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以家庭为基础,以学校为重点,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治理模式。这一模式符合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广泛性、复杂性及公共性要求,只有充分发挥各治理主体的力量,形成全社会多元共治的局面,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才能得到更好地解决。当然,如果分别考察各个治理主体的治理效果,现有治理模式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二)多元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政府主导作用有待强化。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过程中,政府发挥着主导作用。政府主导作用一方面在于发挥政府在社会问题处理中的“第一责任人”的作用,另一方面,政府的主导作用应该对其他治理主体功能发挥起着整合与“放大”效应。从政府治理现实来看,政府还存在这样一些治理缺陷:第一,在制度供给方面,没有形成一个健全的制度体系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户籍制度改革步伐还较为缓慢,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方面也缺乏专门规制,同时,缺乏对其他治理主体的激励制度,没有更好地调动其他治理主体的积极性。因此,政府在制度设计方面是存在缺陷的。第二,在物质供给方面,向农村中小学教育投资乏力,使得农村学校教育硬件不足,限制了学校在农村留守儿童管理方面的功能发挥。第三,在公共服务方面,相关领域的公共服务不到位,基层政府缺乏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常态化及规范化管理、服务,相应的医疗卫生、安全保障方面服务欠缺。

2.学校教育功能不够完善。从学校本身的教育状况来看,除了由于政府教育投资不足带来的限制外,学校在教育方式方法上需要调整,现有的教育还仅限于教授学业,偏重于学生学习成绩提高,缺乏对留守儿童的情感关怀,师生沟通也较少。从学校管理来看,没有形成留守儿童管理制度,在日常学校管理中对于留守儿童问题的管理可能是“运动式”、“应付式”的,往往流于形式,难以一以贯之,从而造成学校管理方面的漏洞。

3.家庭教育功能需要提高。亲子分离使得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大多为隔代教育,造成家庭教育功能不能全面发挥。农村留守儿童的祖父母辈所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对留守儿童的学业教育难以进行辅导。此外,由于缺乏父母直接关怀,很多祖父母辈对留守儿童的“溺爱”更甚于一般家庭,也给家庭教育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再有,隔代教育可能存在的“代沟”问题也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更为困难。另外,父母外出务工的经济收入增加,客观上改善了家庭教育的条件,但是一些远在他乡的父母也只是注重对孩子的物质给予,没有考虑其他更深层次的教育问题。

4.社会参与作用应该加强。在农村社区中,村委会一方面作为自治组织要发挥自治功能,另一方面,村委会作为政府行政管理的“神经末梢”,具有较强的政府色彩,需要执行大量庞杂的行政任务,因此,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方面往往投入不足,也很难表现出非政府组织所具有的互惠性及公益性。此外,这些年来,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力量开始投入农村留守儿童的帮扶行动,由于受制度掣肘及资金、人员等方面的限制,也很难形成一个长效帮扶机制,社会力量并未完全释放其应有的强大作用。

5.企业社会意识亟待加强。在传统认识中,企业作为营利性组织没有责任也不愿意从事社会事业,其实,现代社会中的企业作为公共领域中很重要的一个主体理应担当应有的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到社会事务中来。我国企业总体来看,社会意识还较为淡薄,进行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积极性还有待提高,如果广大企业能够积极参与到农村留守儿童的帮扶行动中,将会使这个问题得到很大的改观。

三、完善农村留守儿童治理模式的思考与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转型时期的一个社会问题,它的解决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依靠政府来解决此问题,事实也证明仅凭政府之力是不能使其得到完全解决的。因此,我们应该在完善政府行政能力的基础上,调动社会各方力量,采用多元治理模式,强化社会治理的整体效应,有效缓解由于社会转型给农村留守儿童带来的现实问题,使农村留守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能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关怀和帮助,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之才。(本文来自于《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一)完善政府主导作用,提高政府治理效能

对于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而言,这属于政府职能范围内的社会事务,政府担负主要责任,应发挥主导作用。要提高政府治理效能,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协调城乡发展,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现状。农村发展滞后于城市,这是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从而产生农村留守儿童现象的根本原因,当然,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消除是一个长期过程,因此,政府在努力达成这一长远目标外,还要从当下来考虑问题。第二,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完善流动人口权益保障制度。只有取消长期以来形成的户籍限制,保障流动人口在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权益,减少相关制度障碍,农村留守儿童现象才能得到缓解。第三,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提高政府服务水平。政府应该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为农村学校的留守儿童教育创造条件,同时,基层政府应提升服务水平,协调教育、文化、医疗、公共治安等机构,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相关管理与服务。最后,在政府主导作用之下,政府应该调动其他治理主体积极性,整合协调各方力量,完善多元共治的模式。

(二)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优化学校内部管理

学校应该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努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解决学校食宿等硬件设施,让留守儿童在校园寄宿生活中感受学校大家庭和集体的温暖。此外,学校应该加强教学和管理改革,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方式,建立相应激励制度,调动教师积极性,在教授学业基础上,对于留守儿童需要倾注更多的情感和日常生活关怀,既要树立师德高尚的“良师”形象,也要建立有益于沟通的“益友”关系,使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发展。

(三)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增强亲子沟通交流

家庭是“人性的养习所”,留守家庭虽然存在亲子分离的问题,其基本社会化功能却是不容忽视的。留守家庭的收入状况改善之后,父母在给予孩子更好的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孩子对于父母亲情的精神需要,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借助网络、手机等现代通讯手段,加强与孩子沟通交流。另外,外出父母也应主动与学校老师保持经常联系,随时了解孩子在校情况,这样才能配合学校教育,更好地发挥家庭教育作用。

(四)加大支持引导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要充分发挥第三部门(社会参与力量)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中的作用。首先,应该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制订工作,解决制度供给不足的问题,创造有益于第三部门生长发展的制度环境,规范第三部门的权利与责任,引导第三部门积极参与到社会事务中。其次,现有政府财政预算中应考虑加大对第三部门的资金扶持,缓解第三部门的资金压力,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应减少不必要的管制,强化为第三部门服务的意识,提升服务水平,让第三部门在其应有的活动空间内大展身手,为农村留守儿童作出有益贡献。再次,第三部门也应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内部管理与各项制度建设,建立一个长效参与机制,更好地发挥自身社会功能。

(五)培育现代经营理念,加强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要树立和培育现代经营管理理念,一方面,要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发挥企业在社会公益事业中的作用,通过多种方式,比如为农村教育事业捐资助学,参与结对帮扶行动或是企业定点帮扶等,积极参与农村留守儿童的公益事业。另一方面,企业管理应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在管理过程中要重视外来务工人员的权益,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比如给予企业职工相应的探亲休假制度,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对一些贡献突出的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家居住宿,协调子女入学等,通过这些措施既起到激励作用,又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发挥了作用。

四、结语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及公共性特点,它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这个问题会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持续较长时间。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以家庭为基础,以学校为重点,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治理模式,这也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必然途径,为此,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政府主导作用,完善家庭、学校、社会、企业等治理功能,在政府统筹协调下,多方力量相互合作,形成一个完善的多元治理模式。

作者:赵声馗范晓谚工作单位:昭通学院

第二篇

一、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以安徽池州市部分学校进行儿童品行问题调查,采取整群抽样,以小学三年级及初中七、八、九年级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250份,回收问卷249分,回收率99.6%。经筛选问卷回答不全者不予录入;依据效度检测,前后答题相悖视为无效问卷,共剔除问卷18份,最终得到有效问卷231份,有效率92.4%。其中,男生127人,女生104人;留守114人,非留守117人。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改编于Achenbach青少年自评量表(Youthself-Repor)t,该量表经修改共45个条目,其中三个条目为效度题,不计分,另42个条目分成7个维度(攻击、退缩、社交、思维、违纪、注意缺陷和焦虑抑郁)进行研究。经信度分析,问卷信度0.863,可靠性高。

三、研究结果

我们分别对调查对象的体育爱好程度、体育锻炼次数、年龄以及抚养方式与品行问题关系进行方差分析,对不同性别和留守状况的调查对象的品行问题进行T检验。

1.不同体育爱好程度下的儿童品行问题差异利用spss对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品行问题在不同的体育爱好程度上存在差异。其中在退缩、社交、违纪和注意缺陷上存在差异,在攻击和思维问题上无差异。

2.不同体育锻炼次数下儿童品行问题的差异经方差分析得出结果如表2所示:品行问题在不同体育锻炼次数上存在差异。其中攻击和思维问题在体育锻炼次数上无差异,其他均存在差异,尤其违纪问题在体育锻炼次数上存在极其显著差异。

3.不同年龄与抚养方式的儿童行为问题差异比较研究显示:品行问题在年龄上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其中攻击、退缩、违纪、注意缺陷这四个维度在年级上具有显著差异,尤其是在违纪和注意缺陷问题上存在极其显著差异,而社交和焦虑抑郁这两个维度在年级上无差异(如表3所示),品行问题在不同的抚养方式上存在差异(如表4所示)。其中攻击、退缩和违纪问题这三个维度在抚养方式上存在差异,其他基本无差异。

四、讨论

通过研究体育锻炼与品行问题的关系,发现农村中小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与其品行问题的关系呈负相关。体育锻炼参加的次数越多,越喜欢参加体育锻炼,其品行问题越少,相反,则品行问题越多。许多研究可以佐证这一结果,例如Crews和Landers等(1987)对34项研究结果的元分析表明:[3]有氧运动的体育锻炼由于提高了心血管系统技能,有助于减轻在受到刺激时机体生理反应,并加快恢复过程的速度。另一项研究发现:[4]运动之所以能缓解压力,让人保持平和的心态,与内腓肽有关。内腓肽是身体的一种激素,被称为“快乐因子”。当运动达到一定量时,身体产生的腓肽效应能愉悦神经,甚至可以把压力和不愉快带走。此外,人的大脑与肌肉的信息是双向传导的。神经兴奋可以从大脑传递至肌肉,也可以从肌肉传至大脑。肌肉活动积极,从肌肉向大脑传递的冲动就多,大脑的兴奋水平就高,情绪就会高涨。[5]这都表明体育锻炼可以有效调节人的心理情绪,而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是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的,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因此,形成儿童良好的品行,需要全社会达成共识,共同搭建好体育锻炼的长效机制。体育锻炼缓解心理压力的治疗方法已经得到公认,因此,在对留守儿童的品行问题的干预中,可以有效利用体育锻炼达到理想效果,探索有利于合理有效的体育锻炼方式。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年龄与儿童品行问题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分析原因,研究者认为,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与心理发展特征不同中小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多处于前习俗与习俗水平,行为的发生动机多以自我为中心以及得到他人的赞赏,心理发展处于勤奋感对自卑感、角色统一对角色混乱,儿童的不同心理与道德发展水平影响品德问题表现。研究结果还进一步显示,儿童品行问题在不同抚养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叶敬忠、王伊欢(2005)认为留守儿童应该分为以下几个监护类型,即隔代(祖辈)监护、单亲(父亲或母亲)监护、上代(亲戚或邻居)监护、同辈(哥哥姐姐或自我)监护。同时我们得出一个与我们的研究假设相背离的结果:儿童品行问题在是否为留守儿童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儿童与普通儿童在品行问题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而我们最终假设留守儿童由于亲子分离,良好的依恋关系遭到破坏,在行为习惯上极易产生消极变化。这也与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范先佐教授(2005)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孙宏艳、李庆丰(2005)研究一致。但调查结果否定了我们的这一观点。我们认为,是否是留守儿童对儿童品行问题的形成并不存在显著的影响,但组内差异依然存在着。不论是否为留守儿童,参加体育锻炼对品行问题的形成存在着显著影响。因此,应当提供机会让更多的儿童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综上分析,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统筹规划儿童体育,推动农村社区的体育教育的规范化、制度化,设法解决农村地区体育场地与设备器材的缺乏问题。各级各类中小学联系社区家园,共同保证儿童每天锻炼一小时,齐心协力为儿童体育锻炼创造合理有效的环境。

五、结论

1.参加体育锻炼的爱好程度对儿童品行问题的改善具有显著影响。对体育锻炼越喜爱,其品行问题就越少,品行表现就越好。提示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儿童感兴趣的体育锻炼方式,激发儿童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2.儿童的品行问题与参加体育锻炼次数有关,其水平因参与体育锻炼次数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我们应该注意培养儿童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保持体育锻炼的长期性。

3.体育锻炼对品行问题的影响与是否为留守儿童并不具有显著的差异,提示我们应该以平等的眼光看待留守儿童,并不需要给予“特殊照顾”。

4.品行问题与儿童自身有密切关系,调查结果显示儿童品行问题在性别与年龄上存在显著差异,提示我们应该关注儿童的成长阶段,根据儿童自身的特点设计体育锻炼方式,越早锻炼越有利于儿童良好品行的养成。

5.环境是儿童品行问题形成的关键,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品行问题在不同抚养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我们在关注体育锻炼对留守儿童品行问题的同时,也应该了解儿童的家庭生活环境,家园一体,共同为儿童的品行问题的改善创造条件。

作者:张文娟工作单位:池州学院教育系

第三篇

一、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缺失的原因

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部长邓丽说:“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高达28.9%,即每4个农村儿童中就有1个以上的留守儿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大批农民涌入城市充当新型劳动大军,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会不断增加。由于不能和父母双方一起生活,这些正处在情感、性格发展和变化转折期的儿童,在情感方面显现出了很多消极的情绪,形成了特有的孤独的精神世界。

1.父母重物质补偿、轻亲情关爱

如今,打电话是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维系情感的主要方式,而且大部分的父母在与孩子通电话的时候会询问成绩、生活起居怎样,极少数家长会与孩子有情感上的交流。这些父母,无力对孩子的成长提供帮助,只能通过金钱和物质补偿留守在家的孩子。父母外出务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孩子的物质生活条件,但是与孩子的长期分离,导致孩子生活、学习、内心情感等方面受到冷落。父母监护的缺乏,亲情交流的缺失严重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2.家庭教育的缺位与隔代教育的弊端

“读书无用论”的陈旧思想在一些农村家长的脑海里已经根深蒂固。一些家长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做示范,向孩子灌输“不上大学照样可以赚大钱”的思想,使留守儿童在精神上没有正确的思想引导,缺乏上进的动力。而且,留守儿童一般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顾,他们只关心孩子的温饱问题,有的对留守儿童盲目溺爱,而有的在其思想和行为上就完全放任自流。因此,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走向了娇宠溺爱和放任自流两个极端,从而使留守儿童的教育出现了种种问题。

3.情感沟通技巧的缺乏

一方面,外出务工父母及家长自身的文化水平有限,多数没有掌握有效的情感培养技巧,如他们不懂得如何在有限的通话时间内和平时的生活中寻找话题与孩子进行情感沟通。另一方面,虽然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列,但他们往往只能通过一次或几次活动来与留守儿童进行情感沟通,而且活动的方式多是做游戏、唱歌等,情感沟通不够深入和持久,事实上情感教育是一个需要时间的过程。

二、农村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缺失的危害

以上种种原因,造成了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上的一种严重失衡。这些留守儿童内心渴望父母的关爱,有限时间的电话嘘寒问暖,使孤独感、自卑感在他们心中渐渐生根。长此以往,压抑的感情无法释放,合理的诉求得不到理解和满足,留守儿童自然而然就会寻求心理的释放和感情的寄托。由于分辨是非能力弱,缺乏自制力,很多留守儿童就此沉溺于网络这样的虚拟世界里而无法自拔。

三、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若干策略

留守儿童在现实生活中面临诸多困境,他们的健康成长亟待家庭、社区、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与行动支持。

1.家长要做学生情感的奠基人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家庭教育重于学校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1)作为孩子的家长,应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情感的不可替代性,父母不仅是孩子的衣食父母、经济支柱,还是孩子的情感父母、情感支柱。(2)孩子是有情感的动物,作为家长,应承担留守儿童物质、精神双方面的责任,不仅孩子的衣食住行,还要关心孩子情绪的阴晴圆缺。

2.教师要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留守儿童因其家庭教育的缺失,其教育唯一的寄托就是学校教育。学校要把对留守儿童的情感、健康教育当做常态机制来抓,真正做到使情感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进课堂、入头脑,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情感和健康的价值观。另外,在家庭对孩子情感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就需要适当补位,更多地对孩子的心理需求、思想感情等方面给予更细致的关爱。情感教育是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它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应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

3.社会要承担情感教育的责任

对儿童进行情感教育不仅仅局限在家庭、学校,我们还应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和拓展儿童情感教育的多种途径。如,政府可以利用当今高度发达的电视、电话、网络媒体等便捷的渠道,使用谈话、专家讲座等形式,传播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知识,解决留守儿童情感教育方面的问题;当地的妇联、共青团委员会等组织可以鼓励工作人员、社会志愿者等与留守儿童一对一“结对子”,建立留守儿童帮扶的长效机制,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寒暑假期间会有大批的留守儿童进城,社区可以建立留守儿童活动中心,为其创造一个集体的家,丰富他们的生活,改善他们孤独的情感;农民工务工的城市社区可以为务工人员安排适当的场所,在工作之余为他们“充电”,帮他们掌握与儿童情感沟通的知识和技巧等等。总之,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共同提高,为他们的健康发展创造和谐的环境。

作者:胡永妹工作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