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教学论文初探10篇

时间:2022-06-19 10:00:29

初中科学教学论文初探10篇

第一篇

一、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现状

因为种种因素的限制,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的动手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主要表现在:第一,学生缺乏动手操作的兴趣;第二,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差;第三,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不能实现手脑并用。

1.学生缺乏动手操作的兴趣

学生习惯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记忆,习惯于教师讲解、学生倾听的课堂模式,很难实现从理论探究到动手操作的转变。在初中科学实验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普遍不高,有的学生对科学课程不感兴趣,也有学生对实验内容不感兴趣。缺乏兴趣成为影响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一大阻碍。

2.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差

目前,初中科学课堂上,学生自己动手,参与实验的机会比较少。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在课堂上做实验,学生在下面观看,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没有锻炼就没有提高,所以,初中学生在科学课堂上的动手操作能力普遍比较差。

二、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策略

根据上述对学生动手能力现状分析,我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1.实验与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兴趣知识的学习最终要应用到生活中,而生活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近,所以,教师要激发学生对实验操作的兴趣,可以进行生活化教学,把实验与生活相结合,并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操作中来。如:在教学中穿插些实验,使学生觉得科学知识是有用的,更能使学生明白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通过设置一些学生能利用自己廉价的器具和材料,能自己操作设计实验的,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动手能力。如:在上八年级下册科学“植物体中的物质运输”这一节课时,为了使学生对导管的结构有个深刻的认识,我要求学生用大白菜来做实验。学生自己到家拿大白菜,将大白菜的茎从基部沿中间切开,分别插入两个烧杯中,烧杯中各放入等量的蓝墨水和红墨水。过了一天,同学们就发现一侧叶片出现了蓝色,一侧叶片出现了红色。大白菜是白色,没有颜色干扰实验,所以这个实验现象很明显,使学生能直观地了解到导管是上下贯通的。

2.设置问题,让学生在操作中思考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教师要设置与实验内容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要设计成不同层次,使之有一定的连贯性。让学生在实验中探究,在操作中思考,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达到实验的真正目的。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独立完成某项操作活动,以此锻炼其独立探究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如:在上八年级上册科学“变阻器”时,先展示一台可以调节亮度的台灯。师: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元件来帮助老师调节灯泡亮度呢?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变灯泡亮度?学生:通过改变电阻,用大毛巾遮挡等等。师:哪个更为简单呢?改变电阻为什么可以改变灯泡亮度呢?生:(略)师:改变电阻,可以从哪些方面实现呢(从影响电阻大小因素分析)?师:改变哪一项是最方便的?接下来提供这些器材:小灯泡、2节干电池、开关一个、导线、鳄鱼夹、铅笔芯、1米长的康铜合金丝(铜镍合金丝)、1米长铁丝、铁棒。让学生小组合作,自主选择器材,组成一个简单电路,能让灯泡连续改变亮度。有些小组用改变铅笔芯的长度,有些用铁棒,有些用铁丝,有些用康铜丝。用铅笔芯和康铜丝的,实验效果明显,用铁棒和铁丝的效果不明显。师:为什么用铁丝和铁棒的效果不明显,而用铅笔芯和康铜丝的效果就明显呢?师:假如你设计变阻器,你会选康铜丝还是铅笔芯呢?为什么?师:选用康铜丝,太长了不方便,怎么办?(毛线怎么放的啊?)师:利用手中的笔将康铜丝缠绕起来。这样绕完后,你有问题产生吗?师:缠绕时康铜丝挤在一起会带来什么问题啊?(短路)你有什么新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啊?(外面套上塑料,涂上绝缘漆)?哪个方案好呢?(绝缘漆,用塑料的话体积增大)这节课通过提供这样丰富、充足、典型而又感性的材料,设计这样一个个连续而又递进的问题,让学生全面投入探究,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流、动脑思考,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已经能充分理解掌握变阻器的原理和结构并自己能设计变阻器了。综上所述,科学教学中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比较差,这与教师、学校硬件、评价体系等因素有关。要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就应该注意实验与生活的结合,完善学校的硬件设施,在学生操作过程中设置问题,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作者:陈丽卿姚秀钢工作单位:浙江省衢州市菁才中学

第二篇

一、指导学生掌握自学方法

现在的初中生实际己具备了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这就为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自学能力创造了先决条件。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有意识地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参考资料、上网寻找名人成长轨迹等方式方法激活学生的学习潜能赴学生从“想学”进一步发展到“会学”。例如在进行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地球》的教学时,为了给学生自学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我先鼓励学生提前对课本内容进行预习,利用网络查找一些关于从古至今人们对于地球的认识。比如:远古时代人们认为“天圆地方,-冲申龟驮着大地”等,到近代西方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的“日心说”以及两位科学家人生成长的轨迹。通过学生主动地去搜集资料独立分析课本内容掌生对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了解就会比较的直接和形象。再配合随后的课堂教学,我先让学生展示预习成果,再结合预习内容讲授新课,最后观察地球仪,步步推进,最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

二、倡导学生不断实践探究

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时应多考虑实践探究,这样既可以避免知识的生疏感也可以强化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并不断地引导学生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科学问题赴其从学习中找到知识的重要性和学习的乐趣性。在讲解八年级上册第二章《运动过程的分析》时,为了更好地介绍“惯性”这个知识点我利用活动课,带领学生到操场上亲自体验一些物理情景并在体验中得出物理结论。比如旧常生活中跑步运动停止脚步时人总会不由自主地往前冲出几步而且速度越快越冲出去的距离越远;再如在接近匀速行驶的自行车上,后座的同学竖直上抛一个排球,等球下落时并没有如同学们所想的落在自行车后而是怡好落在后座同学手里。通过这些体验赴学生了解什么是惯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自动纠正原有概念中的错误认识并积极地用惯性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其他现象。

三、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已有科学知识是前人总结和发现的并不代表该方面的知识已经很完善。教师应该允许学生合理地创造和求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个人的见解捉进学生科学学习潜能的开发和培养。比如在九年级上册第一章《酸碱盐》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确实发生了酸碱中和反应我用无色酚酞作为指示剂来形象地显示出反应中颜色的变化并适当地拓展知识提出可以选择酚酞作指示剂来确定反应的终点。此时有学生提出:酸碱指示剂除了无色酚酞还有紫色石蕊而且紫色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遇中性溶液不变色,其变色能力比无色酚酞强池可以用来确定中和反应的终点。问题一提出,同学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为了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我并没有轻易否定该学生的观点而是用紫色石蕊做指示剂重新做一遍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仔细分析用紫色石蕊来确定中和反应终点是否合适。在一阵激烈的讨论后不少同学都认识到了问题的存在,并在我的引导下找到了不合适的原因。通过引导学生求异质疑鼓励学生开口讲、大胆想赴学生以研究者和创造者的姿态去独立思考问题,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

四、引导学生开展竞争合作的学习方式

不同的学生其理解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不同,个人的潜能也存在着差异。老师应当正确地掌握并且通过合理地引导在课堂教学中多采用竞争合作的学习方式加强学生之间竞争合作能力的锻炼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在讲解八年级下册第三章《串联电路的特点》这个内容时,我采取实验探究的方法肥全班同学按照强弱联手分成8组组内同学分工合作实验组间同学竞争各种奖项加“速度先锋组,“巧手模范组,“解疑优胜组”等。在合作中掌生互相学习彼此的优点,扬长避短,不断地激发着学习潜能。在竞争中掌生的好胜心、动机都比较强,精神振奋,可以最大限度发挥潜能提高学习效率高。

五、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潜能培养和开发的重要因素是激发学习潜能的另一内因。作为初中科学教师,应当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够了解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保持一个乐观、积极的心态焙养起学习科学的浓厚兴趣。比如在进行科学九年级下第六章《环境与健康》一节教学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除了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备来形象地展示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外还给学生剪切并复印了一些“艾滋病“和-,H7N9禽流感”的最新报纸新闻从最新的时事话题入手引导学生更加了解传染病流行的特点、环节及其预防措施等知识,并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与家长就“H7Ng禽流感”这个话题进行一次深入的探讨。兴趣是激发学习潜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唯有先让学生在乐中学,才能最终让学生乐于学。正如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所说掌习潜能不是每个人固有和不可改变的而是可以培养和开发的。初中科学教师不应再局限于简单的知识传授不应再片面地进行题海战术,而应当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去发掘和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将学生内在的巨大潜能挖掘出来。在教学实践中只要我们努力做到“指导学生掌握自学方法,“倡导学生不断实践探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开展竞争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定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作者:张静工作单位:宁波市勤州区宋诏桥中学

第三篇

一、数字化(DIS)实验

1.概念

数字化实验(即DIS实验,下同)是以传感器和计算机为基础,结合传统的实验仪器,将实验数据采集之后用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通过数据图表和图像展示现象、揭示规律。

2.DIS实验设备简介(如图1)

(1)传感器:DIS实验的核心部件,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2)数据采集器:传感器与计算机连接的转换器。(3)实验仪器:完成某一物理实验需要的仪器,也可以是一些传统的实验仪器。(4)计算机及其内部处理由传感器传递数据的软件:将数据以图表和图像的形式呈现。由此可知,DIS实验是将传感器、计算机与传统的实验仪器结合,利用传感器把各种物理、化学、生物等待测量转换为数字化的量并输入计算机,经计算机处理得到结果。它是传统实验方法的发展和数据处理的科学化,数据处理上更严谨、规范。

二、与传统实验相比,DIS实验所特有的优越性

在传统实验操作过程中,虽能观察到实验现象,但在实验现象较接近而难以分辨时,数字化实验定量化处理的优势就很好体现出来了。使用DIS传感技术,可以采集到整个实验过程的完整数据,通过数据的分析,可以直观感受到实验全程的变化,从而可以得出更加准确、科学的结论。下面通过科学教学的案例来体现DIS实验设备与传统实验设备相比的优越性。1.DIS实验能反映某个科学量,更具精确性

案例1:在初三科学测定土壤浸出液pH的实验中,虽然我们能用传统实验设备pH试纸测出浸出液的pH值,但是测量值仅是一个整数,而且还是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的粗略对比,误差比较大。但是我们借助数字化pH传感器检测,它在电脑上显示的pH值可精确到小数点后多位(精确度可根据不同要求设置),是直接以数字的形式显示在电脑屏幕上。可见,与传统实验相比,数字化实验精度高,误差小,数据的定量显示,这些就使物理、化学、生物学规律的探究发现或者探究验证更具有严谨性和可信性。2.DIS实验能反映微小变化,更具直观性

案例2: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虽然学生在传统实验中用红磷燃烧法可以粗略测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但是,要检测出室内外氧气含量的微弱差异用这种方法是很难实现的。图3就是将用DIS氧气传感器测出的室内外氧气含量差异的曲线图,从中我们明显看出室内外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差异,甚至还能凝结瞬息即逝的暂态变化,发现氧气含量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趋势。可见,数字化实验系统不仅能实时呈现实验动态的关键细节,还可以利用其记录和存储功能再现瞬态现象。这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人的感官是有局限性的,小范围的变化超出了人的感知范围,而借助科学仪器则有助于科学规律的发现,从而将DIS实验的优点体现得淋漓尽致。3.DIS实验能反映实验过程,更具可比性

案例3:在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进行中和反应过程中pH和温度变化的实验中(如图4),传统实验只能借助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得出物质酸碱性变化的结果(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反应后变成中性物质)。借助DIS温度传感器和pH传感器,我们就能清晰地看到: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的变化和温度的微弱变化(如图5),实现了反应瞬间变化的“可视性”。4.DIS实验能增强观察效果,更具全面性

案例4:比较水和酒精的比热的实验中,传统实验是按照如图6的方法设计:两位学生在讲台上定时读出温度并记录,再比较两者的温度变化差异,最后得出预期结论。而使用DIS温度传感器,通过电脑分析,直接在电脑屏幕上投出如图7类型的温度变化曲线,每个学生都能清晰地看到任何一个时刻的温度,而且还可以看到温度变化的规律。可见,适时利用DIS实验可以扩大学生的观察范围和增强观察效果,降低了教学难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综上分析,使用DIS实验系统,不仅可以优化部分传统实验,还降低教学难度,更可以帮助解决一些传统实验手段不能解决的问题,它让实验过程演示得更精确、更直观、更具可比性,这些都是传统实验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三、DIS实验应用契机与平台

DIS实验关注的比较多的是从具体实验数据分析归纳实验结论,侧重于实验过程中的探究过程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传统实验往往只是对结果作定性分析,侧重于实验过程的具体操作、常用仪器的使用规范和用途、实验现象的细致观察以及从现象分析结论,应该说各有优势。如果把数字化实验和传统实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是最理想的教学状态。那么,在初中阶段,我们如何合理使用DIS实验教学呢?①DIS实验教学在初中的试点推行;②DIS实验教学在初中的分层教学;③DIS实验教学对传统实验教学的补充和深化;④DIS实验设备使用畅想。

综上所述,DIS实验是科学实验教学现代化的一种体现形式,它能有效地提高科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培养中学生学习和应用DIS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利用数字化技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获得适应未来信息社会需要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虽然DIS实验教学普及的道路暂时曲折,但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初中DIS实验教学的普及必是大势所趋,数字化前途必将一片光明。

作者:朱折峰工作单位:浙江省上虞市实验中学

第四篇

一、关于概念图的概述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只有当新旧知识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时,学生才容易记住这些知识。由于概念图能清晰地呈现概念的整合过程和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概念图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结构,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学会建立知识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学会怎样学习。笔者认为,概念图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应用前景广阔,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

二、如何制作概念图

概念图的制作没有严格的程序规范,如果要学习制作一个好的概念图,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实现:(1)选出关键概念,并将其列成清单。(2)把含义最广、最有包容性、最抽象的概念放在图的顶端,把最具体的、最不包容的概念放在最底层,然后,将图中的每个概念用圆圈或方框。(3)寻在概念图不同部分概念之间的联结,并标明连接线。(4)用箭头表示概念间的关系,把说明概念的具体例子写在概念旁。对已经初步完成的概念图进一步的学习和反思。随时调整和充实概念图,完善和重新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使概念图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有力工具。

三、利用概念图时要注意的几点

1.要明确利用概念图复习的核心目的:设法让学生自主构建“完整”的概念图,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网络(使知识系统化);

2.要利用学生自主构建概念图的过程,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纠正对一些知识的问题理解(即片面、不正确的理解);

3.要提升学生横向、纵向联系知识的能力,增强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而提升理解、解题的能力,最终形成自己的分析思路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4.要求学生在课内外不断交流概念图,使之不断完善与改进;

5.构建概念图时可以只写出关键词,但必须明确其背后的丰富信息,切忌只写出了关键词而不明确它包含的信息。

四、概念图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及作用

1、应用概念图进行实验课堂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结构

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概念图把知识整合过程清晰地呈现出来,能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使学生看到概念间的关系。例如在讲解浙教版科学第二册“花的结构”这一内容时,对于初一学生而言,花的结构比较复杂,新概念多且结构名称易混淆,如果采用概念图策略组织这节实验课的教学,更容易帮助学生形成清晰准确的认知。因此,设计了实验观察和建构概念图同步的教学方案。流程如下:展示“花”概念图的大致框架———组织解剖花的实验———学生感性认知花各部位结构的名称、形态特点和作用———多媒体辅助展示一些不易观察的微观结构———学生寻找各个概念、各种结构的从属关系———完成概念图的制作。施教过程中,在学生实验观察的基础上吧,师生共同确定花的相关概念在概念图中的位置,找出各概念之间关联词语,逐步完成了这个概念图。学生掌握了整体的知识框架后,更容易领会新知识,理解知识的效果也必然比机械记忆更好。

2、应用概念图,促进学生高级思维发展、合作学习与问题解决

由于学生要制作出好的概念图,必须搞清楚哪些是已有概念、哪些是不同概念、不同概念之间是什么关系且相关到什么程度等问题,而这实际上是要求学生在概念水平上思考问题,系高级思维,所以绘制概念图有助于这一思维的发展。因为它实际上为这一高级思维搭建了一个“脚手架”,帮助学生:整理资料→整合知识→形成某主题的已有知识图→在已有知识结构中嵌入新概念→在长时记忆系统中固定学习内容→修正与完善。如在完成力与运动的单元教学之后,为了使学生能够清晰掌握相关的概念结构,可让学生回忆所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它们的关系,建构概念图。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当他们有新的想法,可以再进行改进、完善。这种方式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动手和动脑思考,使他们能够从整体上掌握基本知识结构和各个知识间的关系,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概念网络。

3、应用概念图,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概念图的制作是一个费时的过程,虽然它有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但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所以,对概念图的制作练习在内容上需有选择性。新课程将知识目标分解为“知道、掌握、理解、应用”,概念图学习要达到巩固重点、突破难点,关键落实在“掌握、理解”两个层次。学生动手制作概念图是一种学习方式的改变,是一种对知识的习得方式的通道。学生制作概念图强调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教学完成后,一道“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的判断题,全班有1/3左右的同学错误判断为正确,且正反两方面争论激烈,引起了我的思索。由于光合作用是植物的一种营养方式,与植物的呼吸作用在教材编排上属不同的模块,学生在理解这两种生命特征时产生了独立的分隔。同时,纵观学生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概念的理解时,很多是用两条独立的线索在表达。透过问题的表象,反映出学生对知识信息碎片的归类、综合整理、知识信息的链接等存在的严重不足。为了使学生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定义、实质和相互之间的联系有充分的理解,对知识的分与合、生命是有机的统一整体的理解,就尝试了在教师主导下,以小组为单位的同伴互助制作概念图学法指导。

4、应用概念图,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本人认为在教授科学新课时困难是不大的,因为就知识内容来说局部就是整体的。但到了期末复习时,教师会发现大问题来了,特别是到了初三的复习。例如,初一教材中地理部分的“月相”、“时区”等知识,学生甚至有些教师到了初三已经印象模糊。在复习中,教师还是把三年的学习内容分成不同学科进行复习,同学们都有同感,复习就是等于反复练习,一天下来,练习了数学到英语,然后还有科学,不断地做题,甚觉无聊和枯燥“,题海战术”还是今天迎考的重要手段。显然,这种教学方法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而且从效果上来说,收获甚少。

五、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谈谈利用概念图复习的“三步走”做法及理由(认识)

1.第一步:识教材,想知识点

(1)做法综述要求学生看着章节标题(或节中小标题),问自己两个问题:这一节(或块)应掌握些什么?重点掌握些什么?先让学生思考,再请学生回答,之后可做两桩事:一是针对学生的回答提出改进意见,二是请他人再回答。(2)做法举例──以九上4.3“体内物质的运输”中“血液”为例(让学生带着2个问题自行思考一会儿)老师:请大家说说这里主要讲了哪些知识?生1:这里讲了血液的总量:质量为体重的7~8%,体积为3.5~4升;血液的成分:血浆和各种血细胞;血涂片的制作;红细胞…生2:这里讲了血液占人体的7~8%,体积为3.5~4升;红细胞没有细胞核…白细胞有细胞核…血小板可以帮助凝血…血常规化验单…还讲了血涂片…生1是按教材中各知识点出现的顺序来讲述的,生2是“想到什么回答什么”。这些回答都说明学生的学习是一种“无主见、无组织”的学习,究其根源是学生缺乏把知识系统化的意识及一定的自学能力。故要向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组织答案时,要明确这一节(块)的主要知识,要有把知识系统化的意识。可以按先主后次,或按一定的知识结构组织答案。本内容的重点显然是“血液的组成(成分)与功能”,故可先回答血液的组成,再回答相应的功能,然后回答用血涂片观察血液的组成、血液成分异常所对应的病症等。随后再请学生重新组织,之后展示,并再作点评。

2.第二步:畅联想,画概念图做法举例

①开始阶段──以九上1.“1物质的变化”为例本阶段的重点是使学生明确如何构建概念图,并练习简单概念图的构建。教师演示:先写出“变化”这一关键词,然后联想相关知识:两类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再联想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接着联想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及目的(并以硫酸铜为例),最后可联想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要让学生明确:核心知识用关键词呈现,相联系的各关键词(知识点)用短线(或大括号等)连接,可以只有关键词而不写出详细内容(但脑子里必须有相应的丰富知识),切忌“只写出了关键词,而不明确它包含的知识”,如:上图中的“联系与区别”,构建者必须明确“联系:化学变化中伴随物理变化;区别:物理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要注意尽可能把这一节的知识点都纳入概念图,同时不必追求把概念图画得象书籍上一样,工整、清晰、简明即可──我们的目的是要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本阶段的重点是让学生构建复杂(较多知识)概念图,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提出任务:请构建以“酸、碱、盐”为核心内容的概念图。要求:分成四人小组,在小组内可独立构建,也可合作构建。学生构建:明确任务后自行构建,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其中(要点:指导学生如何构建及督促交流)。以下是学生的作品。展示交流:选择1~2幅作品展示,并请他人点评或展示新作品。

3.第三步:做作业,图新发展

(1)做法综述在平时布置作业时特别安排两种作业:概念图作业和联想作业。具体做法:概念图作业──每天构建“节”概念图,每周构建“章(块)”概念图;联想作业──每天做题时,选择几题(也可由老师确定),联想与该题相关的知识(越多越好)。(2)做法举例①概念图作业──以九上第4章“代谢与平衡”为例要求学生课后尝试构建整章概念图(或分块概念图)。以下是学生作品,此图已有较高水平。②联想作业──以九上4.3“体内物质的运输”课后练习第4题为例做完本节课后习题后:请再次阅读第4小题,联想本题相关知识点。题目: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生1:体循环、肺循环的过程;两过程中血液成分变化情况。生2:组织内的气体交换过程、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生3:体循环中的动脉内流动脉血,静脉内流静脉血,而肺循环中则正好相反。如果学生都能如此“挖空心思”地联想,则有许多题目不做也无妨,如本节课后练习第5题:“动脉血管里流的是动脉血,静脉血管里流的是静脉血”这句话对吗?只要学生对第4小题进行充分而有效的联想,就不必做此题了。象这样做了一题,相当于做了许多题,而且相关理解是属于学生自己的理解,即他已经纳入到了自己的经验系统中,成为已有经验的一部分,下次要再利用的时候会变得十分容易提取,也就是起到了以一抵多的效果,为我们跳出题海营造了相当宽阔的空间。

六、结束语

在初中科学中,教师的任务不应是替学生找出各部分知识的现成结构,而是及时组织、引导学生对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和加工建构出一个个可用的概念图。正如概念图的创如人诺瓦克所说“要建构一个好的概念图,学习者必须积极地寻找新概念间以及新与已有知识间的联系,必须为这些知识寻找一个好的层次结构。这些都是意义学习的本质活动。”

作者:龚亮工作单位:浙江省绍兴市建功中学

第五篇

一、初中科学情境教学创设方法

1.利用学科与生活的结合点入手来创设情境

在生活中,学生已经接触到许多与科学有关的生活事件,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形成了科学学习的前概念和相应的认知结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学生生活经验创设情境。科学与生活联系紧密,生活中处处涉及科学,从科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入手来创设情境,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科学的重要性,又有助于学生利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来创设情境

利用知识的联系创设教学情境,不仅能巩固旧知识,而且使学生的知识发生迁移,拓展了学生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知识的联系来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进行探究性的学习。

3.利用学科与社会的结合点入手来创设情境

当学习内容跟其形成、运用的社会和自然情境结合时,有意义学习才可能发生,所学的知识才易于迁移到其他情境中再应用。只有在真实情境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才可能到真实生活或其他学习环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现代社会离不开科学,科学与社会紧密相连。它跟社会生产以及生命、环境等现代科学前沿问题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联系与科学紧密相关的社会问题,设计相应的教学情境,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例如在学习《空气的污染与防护》时,引用一篇报导:温州"逢雨必酸",有时雨的酸性与醋相当。然后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学习酸雨的界定、成因、危害等。

4.利用实验和教具入手来创设情境

创设各种真实、生动直观而富有启发性的实验教学情境,可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有机的结合,达到自主地建构知识。例如在为什么降水的教学活动中,分给学生刚从冰箱中拿出的一瓶雪碧,让学生动手用纸巾去擦拭一瓶雪碧上的水分,学生动手去操作,擦了一次又一次,可雪碧上还是有水分,放在桌上一会儿,还会发现桌上有一滩水,学生发现了这个现象,感到很惊讶,并进行积极地思索。这一现象与学生的常识、经验相违背,引发了学生强烈的认知冲突,学生的头脑中产生了疑问。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找到了答案。这个实验问题的解决对后继的学习,为什么会降水有了很好的帮助。

5.利用多媒体手段来创设情境

讲授一些抽象难懂的科学概念、变化的科学过程、瞬间发生的科学现象、复杂的不可见的物体内部结构时,由于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单纯靠语言描述难以实现。有些实验具有危险性、演示实验可见性较差。可以利用网络、影视动画等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能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获得学习的凭借,创设良好教学情境。例如在学习《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时通过播放"青藏高原的隆起"既突破了地质变动的时空的限制,又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震撼,获得良好的教学情境。

6.利用科学探究来创设情境

适宜的情境一般总是跟实际问题的解决联系在一起。利用问题探究来设置教学情境,便于展开探究、讨论、理解或问题解决等活动,是科学学科适用的设置情境的有效方法。在学科发展史、学科学习中都可以找到生动的问题素材。模拟科学家进行科学发现的探索过程,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而有效的问题情境,有着巨大的智力价值和非智力价值。

7.运用故事来创设生动教学情境

初中生是介于儿童和青年之间的一个特殊年龄段,将具有趣味性、启发性的故事情境融入于科学知识中,可以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科学有着多样的科学探究的史实和科学家的故事,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它创设科学教学情境。课堂上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美妙的传说,都可以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角色,将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中。如在"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教学中可以以一个真实的"女大学生救丹顶鹤的故事"作为整节课的研究主线,播放《一个真实的故事》MTV,设置问题情境,以真实感人的事件震撼学生,引发情感共鸣,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在学生观看MTV时,适时提出问题:一个大学生为了救一只丹顶鹤,牺牲了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这值得吗?

8.以学生的"疑问"来创设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让学生质疑,使学生心理上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突,从而产生对问题刨根问底的欲望,促其积极思考。科学来源于生活,学生或多或少都与本课有关的疑问,教师要善于挖掘。例如在学习《电的安全使用》(浙教版八年级下)时,很多学生会问小鸟停在输电线上为什么不会被电死。学生的疑问就是我们很好的教学切入点,用来创设教学情境。

9.以学生的"错误"来创设情境

学生在系统地学习科学知识之前往往就有一套自己的想法和思维,被人们称之为"前概念"。由于理解相当肤浅,不能深入概念的本质,结果出现偏差,甚至是错误的前概念。当学生出现某个错误的概念时,教师就以学生的"错误"来创设情境,让学生说出理由引导学生逐步抽丝剥茧,暴露出错误前概念产生的根基,学生的"错误"也是教学的生长点。例如在《牛顿第一定律》(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的教学中,学生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教学中我们不急于否定学生的观点,而是顺势得出一个结论"物体受力将维持继续运动状态",然后再举例分析操场上滚动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的足球的受力情况。最后学生发现他的结论不攻自破,从而落实"力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原因"的概念,为接下来的不受力"牛顿第一定律"学习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二、科学教学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

科学学习情境在科学教学中虽然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若设置不当,也不能发挥应有的效能,为了使学习情境在科学教学中真正起到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的作用,在创设情境中应注意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1.情境的科学性

初中《科学》最大的特点是综合性,它综合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诸方面的知识。但目前的科学授课教师几乎非科学专业科班出身,他们自己过去学习中主要接受的是分科教育,有的以前从事的工作也是分科教学,自身专业知识储备较为单一,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也易出现偏失。记得有一位老师公开课《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为了说明吃东西时要细嚼慢咽,不能狼吞虎咽,不然易引起肚子疼。给学生进行分组实验:用同样大小的烧杯,加入等量同样的水,再加入等量粗细不同的蔗糖,比较溶解快慢。得出我们吃东西要细嚼慢咽不然就消化不好引起肚子疼。该老师创设的教学情境缺乏科学性,不严谨。首先消化不等同于溶解,要么教师在偷换概念,要么这位教师潜意识里觉得消化跟溶解差不多。又如《1.2声音的发生和传播》(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一节中有"用塑料尺用不同速度划过梳子"来创设教学情境进行音调知识教学,是不具备科学性的。因为"用塑料尺用不同速度划过梳子"所发出声音的差异是节奏的不同而不是音调的不同。就好像小提琴发出不同的音调,是因为手指按的位置不同从而改变了发生振动琴弦长度才发出不同音调的音。拉的快慢并不能改变音调。

2.情境的可接受性

情境的设计要考虑学生能不能接受,要设计好合适的"路径"和"台阶",便于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迁移到情境中来解决问题。由于知识和技能的迁移总是受到个人能力以及情境因素的影响。要考虑不同学生的个人经历,特别是农村学生和城市的学生的差别。例如讲植物营养繁殖时,农村对番薯的扦插很熟悉,而城里学生却一头雾水。所以,教师提供的情境,一定要精心地选择和设计,充分了解学生,使之能适合于学生,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才能使学生学会知识与技能的迁移,才可能使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经验和策略日趋丰富,在新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逐步提高。

3.情境的简洁性

教学情境的创设宜简不宜繁,不能喧宾夺主。创设教学情境,就是要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那种云里来、雾里去,带着学生"绕圈子"的情境,半天都不能让学生切入学习主题。尽管学生似乎颇有兴趣,但目标性不强,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创设任何一种情境都必须要简单明了,易于操作,不要为情境而情境。教学情境的创设不是课堂上的一种装饰品,而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需要。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不能单纯追求表面的热闹和有趣,浮于表面的过分渲染,这样不利于教学内容的深化,也容易让学生在情境中忘了学习目的。

4.情境的正面性

科学教育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科学技术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危害社会,例如三聚氰胺、电脑病毒等,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给学生以积极向"善"、正面的影响。消极反面教学情境万万要不得。在学杠杆时不能为了满足有些学生贪小便宜的心理说:"假如你们做小买卖时,怎样可以缺斤少两而多赚些钱呢?"而应启发学生如何与不法商贩斗智斗勇,揭穿骗人的伎俩。

作者:林昌周工作单位:浙江省平阳少体校

第六篇

一、教学情境“生活化”

建构主义认为已有的知识是新知识的生长点,学生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也就是说,学习者走进课堂时并不是张“白纸”,在日常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因此,创设能够促使学习者自主建构获得新知识的生活化情境相当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教学中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相融合,经常收集一些与教学有关的生活资源,在教学时认真分析教材,创设生活情境,将问题巧妙地融入生活情境中,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愉快地探究问题,使学生学有情趣,学有所得。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传统的课程观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这种课程观使基础课程的生成过程成为逻辑化、形式化和理性化的过程,学生被固定在“科学世界”里,缺乏对“生活世界”的关注,难以体现全部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要消除这种弊端,必须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科学学科的特点,收集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素材,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断沟通生活知识与科学课程,引导学生积极观察、探究身边的科学,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例如学习“热运动”时,举例:炒菜时闻到香味较浓,菜凉了闻到的香味就没有那么浓了;冰糖放到热水里比放到冷水里溶得快。在学习参照物时,可举坐车子时感觉树木、房子向后退的例子这些与身边的生活、生产相关的实例。通过对这些事例的分析、解释,学生确信科学既有趣又有用,学习科学的兴趣稳定持久,学习的主动性进一步增强。

三、教学方式“生活化”

以往的理科教学注重学生知识接受量和接受的深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的是如何提高这种“注入”的技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采用生活化的方式使学生体验、探索,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即由传统的师生授受向对话教学、体验教学和探究教学等转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如介绍温室效应时,我课前让学生通过图书馆、报纸和网络等途径收集温室效应的资料,课中根据学生查阅的资料引用一则消息:“温室效应导致海平面上升,图瓦卢计划迁往新西兰。”这则消息使学生意识到温室效应的重大影响,紧接着我把问题引到我国的上海:“上海是一座临海的城市,地势比较低,以后会不会发生与图瓦卢同样的遭遇?”围绕温室效应,课堂上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学习气氛非常热烈。

四、习题题干“生活化”

凡是熟悉的事物都让人感到亲切。熟悉的生活情境更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以致用。生活化的练习设计,让科学贴近生活,使学生发现科学就在身边,认识到生活中充满科学,生活真有趣、科学真有趣。让学生把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那些课本上没有而在现实的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中。如:某人家有一个刚满3个月的女婴,她的父母想为她测量体重,可婴儿不能在磅秤上站立或坐稳,如大人手扶着测量又不准确,该怎么解决呢?“生活化”的习题,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乐于探索,有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态度,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五、教学评价“生活化”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科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评价方式生活化,就是要创造民主、平等的氛围,课堂教学评价把学生的情绪体验放在突出位置上。生活化教学评价主要考虑这几个指标:课堂上学生情绪活跃情况、兴趣情况,学生的思维是否被激活;教师的教学思想观念是否转变,能否体现发现式的认知及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学目标是否体现情感目标;师生关系是否民主平等;教学情境是否和谐融洽、充满情感;教学内容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教学方式创设了哪些活动,学生是否手脑并用、丰富多样;学生的课堂生活是否积极、丰富;教学过程是否以学论教、学以致用;教学效果是否知情并举、综合发展,等等。总之,科学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应用于生活,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创造条件,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科学,为学生创设一个个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并主动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感受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使科学教学生活化,令科学学习充满乐趣。

作者:高元荣工作单位:永嘉县上塘峙口中学

第七篇

1对教师的调查

1.1调查目的

对于数字化实验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一线的初中科学教师最有发言权。因此,笔者选取湖州市、台州市和温州市初中科学教师共25名作为此次调查的对象。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来深层分析一线初中科学教师眼中数字化实验应用的情况以及其对推广的建议。

1.2调查结果

1.2.1初中教师对DIS的了解

对于“对DIS的认识情况”的调查,我们分“没听说过、听说过但不了解、了解一些但不熟悉、比较熟悉”四个方面进行调查,结果如下:没听说过的占了60%,听说过但不了解的占了28%,了解一些但不熟悉的占了12%,而比较熟悉的则为0。对于“是否使用DIS来做过科学实验”的调查,结果是100%的调查对象都未使用DIS来做过科学实验。调查结果反映出:(1)目前初中科学教师对于DIS这样的现代实验技术了解很少,有一半以上的教师表示没听说过;(2)目前初中科学教师使用DIS来做过科学实验的基本没有。

1.2.2学校DIS应用现状

对于“学校DIS实验室建设情况”的调查,我们分“没有、正在建设和已经建立”三个方面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没有建设的占了92%,正在建设和已经建立的都只占了4%。可以看出:(1)目前初中学校在DIS实验室建设方面基本处于空白;(2)虽然有个别初中学校也迈出了先行试点改革的步伐,但还远远不够。

1.2.3教师对推广DIS的建议

对于“使用DIS做科学实验,最大的顾虑”的调查结果,我们分“操作复杂、学校设备少、没有兴趣、学生不信任实验结果、对中考帮助不大、实验过程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六个方面进行调查,选项可以多选(以下同),结果显示:“学校设备少”和“实验过程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两大顾虑会成为推广DIS进程中的主要拦路虎,均有83.3%的被实证调研选率;此外,“操作复杂”和“学生不信任实验结果”这两个顾虑虽然不是主要问题,但也值得我们关注,分别有16.7%和25%的被选率。其余“没有兴趣”只有8.3%的被选率,“对中考帮助不大”没有人选。对于“如果应用DIS,最希望应用于哪”的调查,结果说明:(1)“平常课堂演示”(73.3%)和“平常实验教学”(53.3%)是DIS推广的基本载体;(2)除了基本推广载体外,作为更容易推广的载体“上公开课”(13.3%)和“学校展览”(6.7%)不妨可以作为推广的先行试点载体。对于“最希望DIS应用与学生何种生活结合”的调查,结果发现:(1)学校这个场合仍然是学生参与DIS应用的主要环境(93.3%);(2)“寒暑假生活”应该成为学生参与DIS应用值得挖掘的一个平台(6.7%)。对于“最希望DIS应用跟哪类活动结合发展”的调查,可以得出:(1)对于DIS在教师发展中的应用功能更多的是与“学校科技活动”(80%)这样的不直接与教师利益相关的平台挂钩;(2)基于目前初中科学教师队伍还不了解DIS的客观现实,要想使DIS应用与教师利益直接挂钩将会受到较大的阻碍;(3)“学生学科竞赛”(20%)和“科研”(10%)这两个平台一方面跟教师的利益挂钩,但很大程度上只会使教师利益得到提升而不是削减,也是提高教师科学探究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平台。“对于DIS的推广,谁的支持最重要”的调查可以发现:(1)“学校领导”(73.3%)和“市、区教育领导”(73.3%)的意见左右着改革的基本进程;(2)然而作为改革最直接相关的“学生群体”(13.3%)和“教师群体”(20%)的支持则占了很小的一部分,所以很有必要在推广DIS的进程中同时加强师生群体的主体地位,以便于师生群体能够积极地参与实验教学方式的改革。对于“对于现在推广DIS所持态度”的调查结果看出:初中科学教师群体总体上还是愿意接受新兴事物(80%赞成,5%既不赞成也不反对,15%未发表意见),欢迎推广DIS这样的现代实验技术的,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1.2.4学校常规情况

关于“学校是否有常规的学生课外科技制作比赛或活动”的调查结果反映出:(1)目前学生课外科技制作比赛或活动这样的平台在初中学校还是比较常见的(80%);(2)作为潜在的DIS应用平台的这些学校课外科技比赛和活动还需要进一步强化,以求达到在初中学校的普及;(3)应进一步加大学校间的教育教学交流,搭建起一个学校间常规学生课外科技制作比赛或活动的经验和设备的分享平台。对于“平均每学期做科学实验次数”的调查结果是:平均每学期做科学实验8次及以上的占70%,6至7次的占10%,4至5次的占10%,3次以下的占10%。从中明显发现:初中科学教学并不缺乏做科学实验的次数,关键在于在这些有限的科学实验当中是否真正达到了科学探究的目标。

2对学生的调查

2.1调查目的

对数字化实验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况的了解,离不开初中生这一群体的切身感受。因此,笔者选取湖州市、台州市和温州市部分初中的学生共400名作为此次问卷调查的对象(有效的为332名)。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来深层分析初中生群体眼中数字化实验应用的情况以及其对推广数字化实验的建议。

2.2调查结果

2.2.1学生对DIS的了解

对于“对DIS的认识”的调查表明:在有效的332名调查对象中只有一名表示“对数字化实验比较熟悉”,“了解一些但不很熟悉”的只有31名,更是有225名调查对象表示“没听说过”,75名表示“听说过但不太了解”,也就是说有接近九成的初中生对此类新兴的现代实验技术不了解。而对于使用DIS做过科学实验的学生来讲,对“使用DIS做科学实验的最大优点”的调查结果,认为“实验过程可重复”(75%)、“实验现象及结果明显”(62.5%)和“操作简便”(50%)是DIS应用于科学实验的三大优点,这也是其有别于传统实验的突出优势;另外,“实验时间短”(37.5%)和“数据采集快,精度高”(25%)这两个优点也值得我们的重视。

2.2.2学校常规情况

对于“平均每学期做科学实验的次数”的调查可以看出:在学生眼里,科学实验的次数并不多,平均每学期做科学实验8次及以上的只占21%,6至7次的占12.6%,4至5次的占28.9%,3次以下的占37.5%。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今学校对于实验教学的不够重视;然而科学课程应该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重理论、轻实验”的客观现状值得大家的再度深思。对于“以何形式参与平时的科学实验课”的调查中“课堂老师演示为主”的占了将近一半,而“实验室里老师示范加自己动手操作”的占了一半,从中可以看出:目前初中科学实验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还不够,仍然还延续着传统的“教师讲授”式的教学模式。

2.2.3学生对于推广DIS的观点

对于“使用DIS做科学实验最大的顾虑”的调查,其中“实验原理不理解”成为最大的顾虑(39%),“学校设备少”成为第二大顾虑(22.3%),第三大顾虑则是“怀疑实验结果的真实性”(16.3%),其余“没有兴趣”只有15%的被选率,“对中考帮助不大”只有8.4%的人选。从中则可以看出:现实实验条件的不具备使得大家对数字化实验的应用并不看好;由于大家对数字化实验的不了解造成对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的误解;由于数字化实验技术的集成度非常高,从而使得其实验原理相对会复杂一点,这也是大家所公认的难点,但我们需要转变我们的思维,因为现成的这些先进技术手段应该成为我们科学探究的一个工具,而不需要将其作为我们的实验内容来看待,具体技术和实验原理的深层理解应该是技术研发者的事情。也就是说,推广数字化实验技术是让大家知道“怎么用”和“能用来干什么”,而不是要大家都去研究“是什么”。对于“对于DIS应用的推广,谁的支持最重要”的调查,结果是:73%的被调查者选择“学生群体”的支持是最重要的,其次才是“市、区领导”的支持(39%),再是“学校领导”的支持(21%),“教师群体”和“家长群体”则只有16%。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应该是整个教育改革当中的利益攸关者,改革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一代学生的发展,所以“学生群体”应该成为整个DIS推广的决定者。但也需要看到,目前教育改革的推行都是自上而下的,也就是说“市、区领导”和“学校领导”才是整个DIS推广的决定者,因此如何完善好现有的改革模式也值得大家重视。对于“对于初中现在推广DIS的态度”的调查,结果表明:将近六成(58%)的学生还是对DIS的推广持赞成态度的,还有三成多(38%)的人保持中立,只有4%的学生表示反对,这也就是说对于DIS的推广大多数人还是比较欢迎的。

3调查小结

通过对浙江省部分地区初中科学教师和初中生的问卷调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目前初中科学教师和初中生对于数字化实验的认识程度还是不容乐观的。(2)目前初中学校数字化实验设施的建设还很落后。(3)无论是学校层面,还是师生层面,现有教育大环境下可供数字化实验推广的载体并不缺乏。传统的实验教学环境、学校科技活动比赛以及学生假期实践活动等平台完全可以进行优化整合作为数字化实验的载体来发展。(4)要想推进数字化实验在初中学校的建设迫切需要学校以及市、区教育部门的相关领导给予大力的支持。(5)发挥好数字化实验操作简便、实验结果明显、实时可记录等优势,逐渐扫清师生由于不了解数字化实验引起的不感兴趣、不信任、不会用等误区,知识普及与技能培训同行,师生队伍还是对数字化实验的推广持欢迎态度的。

4建议

4.1校-校联络分享平台

目前,许多高校都有自己的数字化实验室,但这些实验室除了日常的课程教学以外很少对外开放,以致于高校资源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然而,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来说,规模有限,资金有限,很少能有初中短期内有实力建立起一套自己的数字化实验室,很多学校苦于没有设备而不能展开数字化实验的教学或。为了更好地进行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校-校联络分享平台”这样的方案不失为一条可行的路径。

4.2校-企合作发展平台

当地教育部门利用暑假时间组织数字化实验研发企业和初中学校参与,共同搭建一个“校-企合作发展平台”,开展一定时间的数字化实验认识与操作的业务培训。可以达到以下目的:(1)利用好现有的数字化实验设备研发公司和初中科学教师资源,促进校企的交流合作;(2)研发企业为学校提供数字化实验设备和技术人员为中学科学教师开展业务培训,推广数字化实验;(3)通过对科学教师的业务培训,由科学教师向研发公司提供有关设备改进的建议。

作者:郁小昌叶建柱工作单位: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第八篇

一、营造民主学习氛围,让学生敢问

初中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生活经验较少,所以他们经常在学习过程中提出一些比较幼稚的问题,这时教师应适当处理,如处理不当,容易打击学生提问的积极性,甚至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不利于今后的持续发展。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和谐、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中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并仔细考虑、认真回答,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不同见解。当学生产生不满情绪时应冷静对待;当学生取得成功时应积极表扬;当学生提出问题时,应耐心分析和指导;还要用鼓励的眼神和肯定的语言来激励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和爱护,使他们在和谐、愉悦、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中健康成长、自由发展。

二、精心设计有效问题,让学生质疑

作为科学教师,应在课前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有效问题,并在课堂上有计划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思路进行分析和推理,促使课堂教学有序进行。切忌随意提出问题,以免影响教学效果。

1.于课堂导入时提出问题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幕式,精彩有趣的导入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如果在导入环节设计有效问题,不但可以充分展示知识全貌,而且可以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发挥想象,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就像维纳斯的断臂一样,往往残缺的部分会引发人们的议论与想象。例如,在教学《大气压强》时,可先将木片平放在桌面上,让一小部分垂直于桌边并伸出来,提出问题:“如果用力打击木片伸出的部分,那么会产生怎样的现象?”学生说“:木片会跳起来。”然后带领学生对这一答案进行验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之后在桌面上平铺一张报纸并盖住伸出桌边的木片,提出问题:“如果这时候用力打击木片,会发生怎样的情况?”学生纷纷说:“报纸会被打破,木片仍然会飞出来。”结果却是:木片被打断,但是报纸却完好无损。这一现象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好奇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此时,教师不能急于给出答案,而是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引导学生从实验条件入手思考:两次实验相比,条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此来引导学生拓展思维,想到问题的实质。

2.于学生质疑处提出问题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一种重要的互动方式,在传统教学中,这种提问往往是单向的,只是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思考问题答案,而新课程标准强调:课堂互动应是双向的,不但要给学生提出问题,学习也应给教师提出问题,还可以由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究问题答案。在学生质疑处提出问题可以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如果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马上进行回答,那么他们的思路肯定是凌乱的、缺乏逻辑性的、不完美的,这样就失去了提问的意义,也就是“无效问题”。通过在质疑过程中提出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通过自主思考提升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凸透镜成像》时,可以设置这样的一个情境:播放一张模糊的幻灯片。就此设计这样的问题:“所成像的虚实、大小、正立、倒立与物体到凸透镜之间的距离有何关系?”这一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到照相机、放大镜、投影仪等实物,然后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问题答案,保证学生思维的清晰。可见,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及自学中产生的困惑,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为学生创设辩论情境,调动学生的能辩思维,思考、解惑,在讨论中出新,在辩论中创新。

3.于知识重点处提出问题

作为科学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懂得取舍,分清知识主次,善于运用原有知识导出新的知识,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地获取知识,提高他们的内在潜能。因此,教师在讲解重点知识时,应做好充分准备,设计合理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实践来探寻问题本质,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教学“摩擦力”时,抽象的知识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学生而言会显得苦涩难懂,比如静摩擦力方向与大小的问题,针对这一难点,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情境:将一本书用水平方向的力压在竖直墙面上,然后问学生:“书受到的摩擦力会随着对书压力的增大而变大吗?”经过短暂思考,学生想应该会增大,这时教师可以借助话语和动作“:如果增大,那么书是不是应该向上啊?”一边说一边将书向上移动,学生立刻会意,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不但活跃了课堂氛围,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教会学生提问方法,让学生会问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作为教师,应懂得“授之以渔”的道理,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以及提出问题的方法。

1.因果质疑

让学生根据某一现象或某一概念提出问题:那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原理是怎样的?例如,当学生观察“烧水时白汽的产生”这一现象时,应引导学生探究:什么是白汽?(小水滴。)怎样形成的?(由于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形成。)通过这种提问,学生不但获取了知识,而且明白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了他们良好的思维习惯。

2.逆向质疑

所谓逆向质疑,是指通过正面问题反过来进行提问,也就是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提出不同的问题,意在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在科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逆向思维使学生思维多元化,使其头脑更灵活,遇到问题时,分析问题的出发点多了,不至于钻牛角尖。例如,在化学推断题的教学中,利用实验现象、反应规律我们经常进行逆向思维教学。

3.联系质疑

引导学生找出两种现象之间的联系,从而揭示事物变化的基本规律,例如,在讲解《电能的量度》电功率知识时,应引导学生联系之前所学的功率知识,由此得出电功率的概念。既可以使原本枯燥、抽象的概念简单化,利于学生理解,也能使学生发现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本质区别。总而言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问题教学法作为一种广义的方法,适用于初中科学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以问题为探究主线,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水平做出科学的调整,追求教学效果最大化,推进科学教学深入开展。

作者:方世华工作单位: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三山学校

第九篇

一、分析新课改下初中科学教材的特点

初中阶段的科学教育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新课改之下的科学教材,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知识体系、社会要求和学生发展因素,形成了具有一定实用性和平衡性的教材系统。具体来说,新课改下的初中科学教材的特点如下:

1.教材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从整个自然界出发,教会学生研究自然界这个整体的变化规律和科学本质,并让学生了解了科学对于个人与社会的作用。教材体现的综合性特点还表现在其研究自然界理论知识和变化规律的统一性,在方法研究上体现了较强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2.教材具有较强的探究性

教材不只强调了科学研究的过程和内容,还注重了探究方法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体现了探究对于学习科学学科的重要性,并将探究全面贯穿于整个教材系统。因此,教材中的很多概念或者规律,都是以探究的形式向学生展示的。

3.教材具有较强的整合性

教材中的内容包括整个自然界系统,还包括科学技术、人类社会和国家等,可谓是内容丰富,但是,教材中对这些丰富的内容实现了有机整合,体现了较强的系统性。从现代有机自然观和科学哲学观出发,初中阶段的科学教材对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空间科学、科研探究、STS五个内容作了较强的整合,形成了教学内容的大系统。

4.教材具有较强的梯度

新课改下的科学教材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已有经验和生活体验等出发,设置了梯度明显的教材内容,有效地设置了能够过渡和升级的教材学习系统。在教材中,不仅体现了较强的逻辑顺序,还融入了一些学生学习生活中比较关心的问题,并将其作为教学学习的开始,逐渐向更理论化、更深入的知识系统转化,形成了设置合理的主题单元和机构单元,因而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5.教材具有较强的人文特征

新课改下的科学具有较强人文特征,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社会(STS)思想问题的融入,还体现在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价值观念的融入,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科学教材的过程中更产生了兴趣,更能理解内容了。科学问题是与社会问题息息相关的,在科学学习中融入社会问题,能够加强科学课程的实用性,还能够促进社会价值观的正确确立。此外,教材的人文特征还体现在教材版面设计方面,通过生动的教材版面,合理的版面设计,形象的插图穿插、简洁的文字说明等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实验、探究环节,让学生更能理解教材内容。

二、分析提高初中科学学科的教学效率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

初中科学学科教学有效性的发挥需要明确的教学目标作为前提,大到科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学科章节目标,小到每一节课的目标,都应该做好明确工作,促进科学学科培养具有一定的计划性。有些科学教师在树立教学目标的时候,没有注重学科目标、章节目标和课堂目标的统一性,强制性地将其割裂开,这严重阻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因此,在科学学科的初中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科的教学目标方向,又要确立每一个章节和每一节课堂中的学习知识传授、学习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的培养等。在初中科学教学目标中,主要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再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特征中实施有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都获得发展。因此,在具体的科学章节目标和课堂目标中,教师要树立起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学习能力的目标,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个体差异性,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学有所获,能够提高学习能力。

2.恰当运用教材

新课改下的新教材虽然具有一些适合学生学习和理解的新特征,但是其运用效果如何,关键还要看教师的组织运用能力。因此,初中科学教学中的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明确大纲要求和新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积极研究科学教材。

(1)教师要站在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加工和处理,为学生构建出适合学习的教材内容。一方面,在构建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知识技能的联系,让学生在旧知识中进行知识迁移,学习新知识,并扎实掌握新知识,为以后的学习过程做好铺垫。另一方面,教师可以从生活经验进行导入,促进学生对新知识产生较强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和分析,进而轻松快乐地学习新知识,提高新知识的应用能力。

(2)初中科学教师应该建构出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的知识结构。对于重点知识,教师应该做好强调工作,并及时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态度,让学生都能全面地掌握教材中的重点知识;对于难点知识的教学,教师应该做好引导和分析工作,让学生学会对难点知识层层剖析,逐渐解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

三、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初中科学课堂有效性的发挥,不只取决于教学目标的明确和恰当的教材组织水平,还在于教学方法的应用。如果没有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科学教学的效率就很难得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也将很难得到提高。但是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是合理的教学方法,这就要从科学学科的特点、目的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了。初中科学学科是一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的学科,还是一门自然科学与社会学科相结合的学科。因此,要想提高初中科学教学质量,在采用教学方法的时候要注重学生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发挥,还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具体来说,可以发挥以下几种教学方法的作用:

1.积极运用现代化设备,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科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初中学生身心还处于发展的阶段,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因为感觉枯燥而产生精力不集中的现象。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现代教学应该积极引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利用多媒体的丰富图像、生动动画、立体音效、超链接文本等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利用多媒体到科学教学中来,除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外,还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科学情境,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积极思考、分析和探究,更让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具体形象,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2.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初中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有着较强的好奇心理,教师可以根据初中学生的好奇心理特点,利用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生活情境、典故、预言、谜语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其中设置一些具有启发意义或者探究意义的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分析、探究,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滑轮知识的时候,可以从升旗杆的工作原理出发,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然后再到课本中找出答案,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水平。

3.加强实验教学,促进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加深对自然现象的理解,较深入地学习科学知识

(1)教师可以利用实验帮助学生纠正一些长期以来的错误思维,更深入地体会到科学知识的实用性。错误思维能够让学生形成定势思维,对于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提高产生了较大的阻碍作用,也对学生的自身能力发展具有较大消极影响。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做实验,推翻错误思维,学生就会在实验中形成正确的认知,对科学化的概念有了更深的了解。例如,在学习“浮力”知识的时候,学生会因为木块浮水而铁块沉水自以为木块受到的浮力大,铁块的浮力小,但学生在实验之后就会改变这种观念了。

(2)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加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科学教材中的小实验,教师可以选择示范教学、小组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产生兴趣,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穿插一些生活小实验,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并为课堂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例如,在学习“物质的特性”时,教师可以引进“油锅取物”的表演,从沸腾的油锅中取出物体却没有事,待表演结束,学生兴趣正浓时,教师可以引入白醋和油的沸点知识,课堂教学效果就得到大大提高了。随着科学教育的不断发展,科学素养逐渐成为当今社会人才的重要能力之一。特别是在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背景下,科学素养的提出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而在新课改之下的初中科学教学中,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就要明确教学目标、合理组织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在观察、思考、实验中不断提高科学素养,真正体会科学对于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性。此外,教师还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特征和学校的教学条件,积极探索新方法和新策略,并加强经验交流和总结,不断促进教学有效性得到发挥。

作者:徐军尧工作单位:浙江省富阳市礼源中学

第十篇

一、农村初中科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信心与兴趣的缺失

科学学科的学习,对学生的数学能力和语文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如果不会运用基础的数学和语文,学生就不能够学好科学知识.例如,物理和化学中的公式及运算,如果学生对基础数学掌握不好就很难进行下一步的学习,语文不好学生就很难学会实验方案的设计,这使得一些学生感觉学习科学教学无从下手.在基础教育过程中,学生还会存在偏科的现象,这也是因为基础课没有学好,而影响到了科学教学各学科的成绩,最终导致学生对学习科学学科失去了信心和兴趣,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就非常被动,“任务式”学习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产生的逆反心理和排斥学习的现象.

2.动手能力不强

我国农村初中的教学方式还是以传统的单方讲授为主,教师只注重对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的讲述,而不注重对科学原理的形成过程和科学方法的探究,这就造成了学生思想受教育模式的制约,不能够主动地进行思考和行动,最终造成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动手能力偏弱.虽然我国在素质教育改革中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但从初中科学教学来看,动手能力的培养根本没有落到实处,在升学考试中虽然也有动手实验的操作,但所占的比分和试题比例还是很小.在一定环境下学生动手能力的欠缺也阻碍了学生对自然学科的学习.

3.教师的知识单一

农村初中教师各专业都是以教授专业学科为基础,专业教师对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没有系统地贯穿和融合.例如,化学教师只教授化学,学生不理解的地方,化学教师不能够用其他学科的理论进行讲解,这直接影响到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在授课过程中,教师知识结构和知识含量不够,也会对学生学习其他学科产生影响,所以说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多,动手能力更无从谈起,如果教师不主动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学生势必会对各学科的学习产生厌烦形成阻碍,这非常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改变农村初中科学教学的主要途径

1.从学习兴趣入手

在农村初中教育中,有很多学生会对学习科学课程产生厌烦心理,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的基础课程掌握得不好,影响到了科学课的学习.所以教师应从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出发,扩大学生的自信心,并改变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构.例如,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应从树立自信心,改变学生学习状态为主,营造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让枯燥的学习生活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摆脱反感的学习情绪,形成良性循环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越来越喜欢学习科学课.

2.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科学教学是初中教育中的重点课程,它包括多门学科,所以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一定要有所区别,特别是教师的综合素质一定要有所提高.学校首先就应该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进行综合素质的再培养,为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良好的条件.例如:在学校现有的条件下,通过聘请名师讲座,现场指导教学等方式,提高教师的知识含量和授课质量,并强化教师的自信心,从提高综合素质入手,以此促进教师能力的提高.

三、提高农村初中科学教学质量的建议

首先,要改变教学理念.随着新课改的颁布,农村初中的科学教学也要有所改变,教育方式应从实验和知识结构与实际生活联系为基础,通过与现实生活的结合,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而现今某些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而不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多媒体演示代替实验课,这限制了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其次,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多让学生参与动手实验.这不仅仅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主观思维,与学生观看多媒体演示有着本质的区别.再次,在实验过程中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往往比其他同学快,这说明动手能力对加深知识的理解是非常有帮助,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动手实验.最后,学校在教学仪器的资金投入上也要加大力度,从实验课程和实际需要出发,多购置实验设备,满足学校的教学需求.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探索更多的好办法,为初中科学教学作出贡献.

作者:平国汉工作单位:浙江乐清市乐成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