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效率提升思路

时间:2022-05-04 11:05:36

小学科学教学效率提升思路

一、实验教学中存在以下误区

误区一:为什么要做实验?为了知识的掌握和巩固去做实验,为了技能的熟练和应用去做实验,为了证明教师讲解的正确性去做实验,为了应付考试去做实验……一句话,仅仅为了达到学科教学目标而进行实验。教师心中没有课程意识,没有把实验教学与学生的发展需要联系起来。误区二:怎样做实验?按预先设计好的填充式实验报告来做实验,按教材要求事先设定的方案来做实验,按实验考查要求来做指定内容的训练实验。由于时间和条件上的限制,在黑板上,教师画图分析,学生听着“做实验”,在讲评中,让学生根据图示要求,看着“做实验”。不是基础教学为实验教学服务,而是实验教学为应试教学服务。误区三:做什么样的实验?近年来小学科学进行统考或抽测,但试卷毕竟是书面书写的,不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运用实验进行探究的学习方法,因而应付考试式的实验大量存在。所以,教师学生只做考试能获高分的实验,而少做演示实验、家庭实验,不做与考试无关的实验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改进实验教学的对策

1.加强学习,提高科学教师自身素质

(1)强化理论学习

首先我们科学教师要转变观念,更新教育理念,紧密结合新一轮的课改:明确科学实验教学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科学实验不是要把所有的学生培养成专门人才,而是要把所有的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面向全体,耐心细致地指导,从最基本的实验操作做起,促使他们获得可持续发展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加强实验教学研究,提高科学教师的实验操作技能

备课组教师应对实验课抓好备课、上课、评课等各环节,强化教师的研讨意识,提高研究能力。备课: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集体讨论,整合备课组教师的资源;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精心备好实验课,形成浓厚的科研气氛。

2.改进实验教学的措施

(1)优化实验的操作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教学的探究性是探究的科学和探究的教学相结合的产物,科学教学过程应当是一种探究过程。科学实验教学作为科学教学的重要实践活动方式,其教学过程也应当是一个探究过程。教学中的实验正是给学生提供感性知识,使他们经过探究形成理性认识的极好手段。因此,必须加强实验操作过程的探究性。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尽量把实验设计为探究性实验,通过挖掘教学内容的学术性,创设探究情境,设计富有启发性、层次性、探索性的实验问题,激励探究动机,明确探究目标,引发探究兴趣。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当好引导者,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实验过程。与接受学习相比,探索学习具有更强的专题性、实验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等特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2)设计生活化的小实验

课程标准的最新要求,教师要突破唯教材的课程观,从现实生活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与学生已有或正在进行的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内容,围绕学生周围的自然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为背景开展学习,设计生活化的小实验。如:生活中用漏斗倒某种液体,一下子倒不进去,很多学生都碰到过类似的事情,但并没有认真地去思考其中的原因,把它“搬”到课堂上以后,学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又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是怎么回事呢?继而引出空气占据空间的概念。又如,在“溶解”一课教学中,老师提出:“有个小朋友,很想喝糖水,你们能不能帮他想一个好办法,让他快一点喝到这杯糖水啊?”泡糖水对学生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学生马上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献计献策:“用筷子不停地搅拌能够使糖快一点溶解在水里。“”用热水来泡溶解起来也很快的。”“把糖放进水里,然后再用两个杯子倒来倒去。”……从这样的生活情景出发然后再引入新课的教学中,学生有了前面生活化情景的引导,并没有感到科学是那么深不可测而是和他们非常的亲近,对实验设计也就感兴趣了。

(3)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

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是教师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材料的过程。如果把教师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分组实验和边学边实验,则既能使学生获得更加清晰的印象,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学生通过自己的设计实验、选择仪器、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归纳分析、得出结论的方式获取知识,体验发现真理的过程会感到其乐无穷。例如,研究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钻木取火,研究磁铁的磁极,杠杆平衡,点亮小灯泡等等。在实验过程中,成功者从中获得喜悦,从而激发其创新的兴趣和动机,失败者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从而激发其认真思考,勇于创新,使教学过程成为以学生学会求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

(4)自制仪器开展实验

科学探究是学生参与式的学习活动,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也必然要借助一定的探究材料,但有时实验室的仪器容易使学生产生一定的陌生感,也不利于学生课后继续进行科学探究,所以利用一些简单的仪器或自制的仪器进行实验活动,是科学教学仪器材料的一种有效的补充形式。在教学“声音的产生”时,专门的实验器材是音叉,但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生活中信手拈来的一些材料,比如,学生的塑料直尺、纸张等常见的材料,要求学生通过各种办法使它们发出声音来。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来,使直尺等物体发出声音。教学中如果一味使用专门的实验器材会制约了学生课外的科学探究活动。提供学生随处可见的生活化的实验材料,有兴趣的学生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作进一步的科学探究了。通过改进实验教学的实践表明:把自主、合作、探究这些对人的成长很重要但曾经被忽略的东西凸显出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严密性、创造性等得到行之有效的开拓和训练,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小学实验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是提高科学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之一。愿我们在实验教学中运用自己的聪明与才智,开创一片亮丽的天空!

作者:姜香芹工作单位:浙江省江山市双塔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