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课改促进会计专业发展的思考

时间:2022-10-29 11:05:34

选择性课改促进会计专业发展的思考

一、老树发新芽,“选择性”为会计专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会计专业是传统老牌专业,具有办学历史悠久,就业前景较好,人才需求多样,专业技能要求高的特点。从就业网统计来看,毕业生月薪水平近4000元,所以每年招生量保持稳定,但社会需求已经呈现多元化趋势。从教学现状来看,学生学习与传统教学已经出现不情不愿的状态,学校更多的是“一刀切”式的教学计划,学生的学习是被动接受的。然而社会、家庭以及学生本人对会计专业学习需求已经出现了不同的方向,也为会计专业的发展提出新的思考。选择性课改的实施,正好解决了这些矛盾,为将来培养适应能力强、专业素养高的学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会计专业的发展给人才培养的模式提出新的课题,必须给予学生不同阶段多次的选择权,因此在会计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上,要重视会计专业的时代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社会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

传统会计专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金融产品与工具的不断延伸,会计专业已经发展成包含会计、财务管理、统计、理财等多个方向的综合应用性专业,每个方向都需要大量此类应用型人才。从会计岗位的需求来看,人才需求大致可分以下几类。第一,从事仓库保管、车间产品统计、收银等一般岗位的会计人员;第二,从事企业出纳、财务管理、成本计算、工资会计等重要工作岗位的会计人员;第三,从事审计、金融产品设计开发等高级工作的会计人员。从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现状来看,教学计划和方式大致相同,理论课多于实践课,课程设置多,多而不精,到最后毕业生上岗还是较难胜任工作。

2.学生个性化特征日趋明显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都有自己的特点,在专业学习方面也有不同的喜好。不同的方向对将来的发展具体很大的影响,只有给同学们自己选,才是最好的选择。会计专业的学生较其它专业的学生,他们成绩较高,计算能力强,对生活向往,自我管理能力强,是学校中比较理性的团体。当然他们对其他方面的要求也比较高,这对我们教学计划的制定者和施教的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学生学习需求要认真分析,仔细研究。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我们应该有多样化的学习方案,所以选择性的课程设置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这样的课程设置有利于推动课堂有效性发展,教学计划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成果有利条件。

3.专业技能水平要求比较高

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对于专业技能水平的要求更是有很高的要求。随着应用水平的不断提升,会计专业工具发展也是突飞猛进。电算化代替了珠算、手工做账,小键盘代替了手工输入,手工点钞与机器点钞并重,使得专业技能越来越重要。试想一下,空有理论知识,而不具备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那就等于沙漠里盼水喝——干着急。然而选择性课改要求选修课至少要占总课时的50%以上,这给予技能课很多的设置机会,越来越多的专业技能课可以在选修课中得以设置,可以让同学们有更多的时间练习技能,提升技能。所以说,为了让学生奖励更好地走上社会适应就业,我们应该提早让他们在校期间做好准备,即在校的课程采用“选择性”教学方式,把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将来发展的方向。

二、围绕选择性,构建会计专业发展“四通四选”模式

浙江省中职课程改革中提出:学校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性。这与会计专业发展和用人单位的要求是一致的。会计专业对基础知识要求比较高,对专业技能要求高,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那么,如何围绕选择性核心思路,设计好中职会计课程?如何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的学习方向?整体的教学设计应从“四通四选”模式入手即“入校体验打通专业互换(选专业),一年基础打通课程互认(选课程),二年分流打通专业方向(选方向),三年成效打通就业升学(选出路)”四步走,课程设计采用“公共必修课+核心选修课+自由选修课”三者有机组合模式。

1.入校即体验,打通专业互换。新生入校,我们开设为期一周的短学期课程《走进会计》,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会计的发展,会计职业规划,会计的就业前景,会计专业开设的课程等,全方面全方位了解会计专业。当然新生还可以观看学校其它专业的体验课程如《走进数控》《走进旅游》等。为期一周的短学期结束后,学生有了第一次选择,可以选择会计专业也可以选择其它专业,打通专业互换。

2.一年打基础,打通课程互认。第一年是会计专业学生打下专业基础课基础和文化课基础的时候,公共必修课比例要适当超过50%。在课程设置上重点掌握基础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基础课,并学习一些基础技能课,如小键盘等。还有在第一年重点打造会计职业生涯规划,对会计专业有一定的了解,并在专业导师的指引下初步制定自己的规划。在基础课程上,系部根据学生需求和教师特长,开设多门课程,尤其在选修课上采用课程互认的模式,即每个学生的选修课可以自由选择。

3.二年看分流,打通专业方向。第二年是会计专业学生苦练专业技能,提高理论水平的的关键阶段。在课程设置上应减少公共必修课,增加核心选修课、自由选修课,后者的比例应该超过50%。处在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专业基础,我们应该给他们提供不同的专业方向选择,如财务管理方向,中小企业会计方向,投资理财方向,金融产品设计方向等。系部给每个方向组合学习模块,在专业导师指导下,根据学习的喜好特长进行选课,如财务管理方向,可以选择财务分析、投资管理、项目管理等选修课组成的模块。每个学习方向按模块整合,选修课之间既独立又联系,使学生每学完一门课程就能掌握一种技能,还可以通过模块学习适应岗位需求。

4.三年显成效,打通就业升学。到了第三年这个阶段,通过前二年的选择性学习,已经具备相当高的专业能力和技能水平,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如何打造综合竞争力去适应社会需求。这个时候,我们提供了两个选择,一部分学生进入模拟实训工厂,全方面适应岗位要求,积极面向就业,苦练专业技能;另一部分进入高职学习复习阶段,追求学历的提升,参加高职考试。进入模拟实训工厂的学生,全部开设以就业为导向的实习课程,重点进行实战练习。课程模块包括模拟沙盘,VBSE(虚拟商业社会)等课程。做到教学目标与岗位要求相接轨、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接轨、教学环境与工作环境相接轨,实现校企的“无缝链接”。而进入高职复习阶段的学生,则根据高职考要求,组织教师团队进行全效跟进,力争完成他们对于学历的追求。在教育实践的一线岗位上,我们思考着“课改给我们学生带来了什么?”应该强调的是,让我们的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尊重他们的选择权,将来走上从业岗位也能爱岗敬业,一丝不苟。课改过程中对我们教学计划提出了怎样的要求?实行课改过程中,要打破多年的惯例,对于每个管理者来说都是三思而后行的。尤其是在教学设计,公共必修课、核心选修课、自由选修课的开设,以及专业方向设计都提出非常高的要求。这一课改方案,经过入校体验打通专业互换,一年基础打通课程互认,二年分流打通专业方向,三年成效打通就业升学的“四通四选”建设,将会在会计专业发展领域形成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改革成效,将会在适应社会、服务学生发展、提升教学能力上有全新突破,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将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实现“零距离”。

作者:张萍萍 刘叶海 单位:嘉兴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