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职中课改的实践

时间:2022-06-14 09:58:11

农职中课改的实践

一、明确中职课改的方向———围绕学生职业发展做课改

中职学生多数文化基础差、学习习惯差,是传统应试教育的失败者,但是动手能力却较强,他们来职校学习的目的是想学得一技之长,为将来顺利就业,成功创业打基础。而职业发展是一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好体现,也是一个人努力学习的最大动力。因此职业学校的课程改革应围绕学生的职业发展,分析学生所学专业将来适合的就业岗位及创业方向,探索满足这些岗位需求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从而确定所教内容和教学方法。职业行动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即学生既需要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技能与其相应的知识,包括单项的技能与知识,综合的技能与知识;也需要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包括制定工作计划的步骤,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独立学习新技术的方法,评估工作结果的方式;还需要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能力,包括人际交往、公共关系、职业道德、环境意识[1]。因此,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到学生职业发展对这些能力的迫切需求,安排合适的教学内容,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升职业行动能力。关于中职学校课程改革的方向,《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章程》早已明确指出: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方向是要完成“五个对接”,即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对接。这“五个对接”分别从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模式、学习评价、学制体系五个方面指出中职学校课程改革要紧密围绕学生的职业发展。

二、选准中职课改的抓手———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教材开发、课例研发

课程改革函盖的内容很广,包括: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管理,但针对目前中职学校的具体情况,不能面面俱到,需选取重点逐步推进。根据目前农职中的实际情况,课程改革的抓手可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课堂教学课堂是全部学校行为的“核心过程”。因此,中职学校的课程改革应首先以课堂教学为抓手。《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中要求各中职学校,要积极探索与新的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改变目标单一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构建体现项目课程特性的新型教学关系,逐步形成以行动导向法为主要特点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学习者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新的课改形势下,课应该如何上,如何能够让中职的课堂“动起来、活起来、笑起来、效果好起来”[2],从而真正让学生通过我们的教学提升职业行动能力,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第二、课题研究虽然课堂是学校行为的“核心过程”,但课程改革的工作却不能仅仅两眼只盯着课堂。成功的课堂教学需要先进的理念来支撑,而先进的理念需要不断学习来丰富,学习的方式除了参予培训外,还有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就是确定一个和本专业课堂教学相关的课题,不断实践和思考,发现问题去寻找答案,也就是把课堂教学工作作为一个课题来做。课题研究是教师成长重要途径,通过课题研究可以促使教师在预设中探究、在反思中前行、在总结中提高、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立足本专业的教学实际和岗位需求,紧密围绕“教什么”和“怎样教”作深入细致的研究。第三、教材研发一个有吸引力的课堂更需要实用科学的教学内容为载体,只有所教内容与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密切相关,学生才会有兴趣、有动力参与进来。因此,根据学生的岗位需求确定合理的教学内容———研发校本教材也应该是课程改革工作要关注的主要工作。农职中各学科到底应该“教什么”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促进中职学校良性发展的关键一环。通过校本课程的建设,对所使用的教材和内容进行重新梳理和编排,可实现教材的二次开发。根据中职的课改方向,教材建设的编排顺序需由学科体系向职业体系转变。其内容的筛选和编排的依据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以用人单位对一线岗位从业者素质的现实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者素质提升的长远需要为依据;二是以中职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和转岗、晋升更新知识、技能的需要为依据;三是以中职学生入学文化水平起点和学习能力特点为依据[3]。也就是以学生职业发展的岗位需求为依据,围绕专业岗位需求梳理、挑选出真正适合学生职业发展的教学内容,并进行合理编排,最终形成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材。第四、课例研发项目教学法是目前一些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是一种非常适合中职学生现状的教学方法。但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教师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如确定项目内容、任务要求、工作计划,设计评价方案,设想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以及学员对项目的承受能力,时刻准备帮助学员解决困难问题等等,这些都可以通过项目课程课例设计来解决。通过项目课程课例的研发可提高专业课程课堂教学的效能,实现资源共享。基于以上分析,根据目前实际情况,农职中课程改革的直接抓手是课堂教学,围绕课堂教学还应做好课题研究、教材开发和课例研发工作。然后以点带面,逐步深入,做好其它课程改革工作。

三、实施中职课改的方法———机制引领、培训帮助、团队互助、活动推进

面对中职课改目前存在的问题,如何更有效的进一步推进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使之出成果、见效益,笔者认为作为中职学校应从机制引领、培训帮助、团队互助、活动评比等几个方面入手。

1.机制引领

学校要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完善的制度、相应的工作策略和保障措施,使课程改革工作有明确的方向、清晰的思路、得力的措施,全方位对课程改革进行规划、组织、管理和指导,激发广大教师课程改革的热情,为课程改革的可持续进行提供保障。

2.培训帮助

课程改革不仅是观念问题,更有方法问题、技术问题。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是老师,不少教师在实践中探索出许多成功的经验,但也存在许多困惑和问题,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来获得帮助和指导。

3.团队互助

课程改革的成功更大程度上依赖群体的努力,集体的智慧,比如校本课程的成功开发,一节好课的设计等都需要集思广益,共同努力,因此组建以课程改革为主要目标的团队非常重要。团队应以专业为单位,同一专业的老师组成一个团队,选一个带头人负责团队的组织和正常运行,紧密围绕课改主题进行研究。

4.活动推进

开展卓有成效的教学活动,是促进学校和老师上水平、上台阶、提高知名度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课程改革工作、积累课程改革成果的关键一环。学校应该有计划的开展研究课、示范课、优质课、课题研究、研究成果评选等竞赛活动,以增加课程改革的实效。中职学校课程改革方向已经明确,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取得预想的效果,就需要中职的学校和老师立足现状,真抓实干,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刘召华 单位:江苏徐州张集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