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0 23:58:30

课程改革论文

课程改革论文范文篇1

关键词:环境舞蹈;课程改革;文化宣传

一、改革背景

随着社会发展、人才培养的需要。很多高校进行了实践课程改革创新,结合当地的文化历史,建立双向互赢的实践课程。本人想通过以发掘安阳历史文化特色为基础,进行针对性的研究,经过实地的历史讲解学习,加深理论层面的知识,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民俗民风及当时的舞乐特点。再通过对实际环境的感受就地起舞,把深层次的理论知识、感受融入到课堂所学舞蹈技能当中并展现在真实环境里。创作出更加新颖且具有安阳历史文化的舞蹈作品。通过环境舞蹈的方法,利用安阳文字博物馆、殷墟博物馆、曹操墓、红旗渠等具有历史人文特色的现实场所,带领学生实地进行舞蹈即兴表演,最终对舞蹈课程的实践环节进行改革创新。这样不仅对学生、教师的综合艺术素养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对安阳的整体历史文化也起到了发掘整理、特色宣传的作用。

二、师范类院校的舞蹈学课程开设现状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目前,师范类院校大多在课程设置上技巧课以芭蕾基训、古典舞基训、民族民间舞、身韵、现代舞、技术技巧、舞蹈编导为主;理论课以中外舞蹈史、舞蹈教学法、舞蹈概论、舞蹈解刨学、作品赏析等为主。这些实际上大多数照搬了专业院校的课程设置及内容,有些并不适合师范类学生的学习。因为培养目标的不同照搬专业院校的课程设置是不科学的,专业院校培养的主要是具有演员舞台表演、导演的舞蹈专业人才;而师范类学生更注重培养能够进行舞蹈教学、科学研究等工作的教职岗位人才。如果一味的照搬专业院校的课程设置,就会偏离自身的培养目标,甚至影响到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就业。(二)内容并不适合师范类学生。师范院校中,舞蹈课程的设置大多是舞种多,课时少。原因是师范类院校的公共课程相对较多,这就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同时由于师范类的培养目标是舞蹈类教师,这就使得学生要学习多个舞种及相应的理论课程,这是与专业院校所不同的。但是这样的课程设置就使得学生的专业课程多但课时不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不足。表面上看学习内容非常丰富,但实际的专业素养及技能掌握远远不足,不能达到专业教师的要求标准。目前全国很多高校的舞蹈学专业都开设了课堂实践课程,这大大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把课堂上所学到的东西真正的运用到实践当中,为以后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经验。但是很多的师范类院校并没真正的把实践课程合理有效的进行安排,同时仍然存在学习专业院校的课程设置方法,没有去想是或否复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堂实践环节上,师范类院校没有突出自己师范的特点,而是效仿专业院校的实践方法进行,那就是以排练学习剧目为主,对于舞蹈专业学生来说剧目的排练演出是十分重要的积累经验的过程,不可或缺。同时排练演出也可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进行提高,包括很多的原创类剧目都可通过这样的实践环节来完成。但是对于师范类学生来说,当他们走出校园后更多的是面临如何去教别人,如何对舞蹈这门艺术进行研究创新,怎样才能当一名合格的舞蹈教师。一味的进行舞蹈排练演出,或许对个人的专业素质提高很快,但在怎样教学、科研的环节上并没有发挥很大作用。这就忽略了师范类的特殊性,脱离了实际,并不科学。

三、原因与分析

(一)教育目的不明确导致课程设置培养模式与市场人才需求不相符。由于很多师范类院校照搬专业院校的舞蹈教学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模式。使得很多毕业生并没有真正的达到师范类综合院校所设置的培养目标。师范类舞蹈生要求具备教学、表演、科研及编创于一身的综合性误导人才,而教学、科研能力作为重中之重。很多师范类毕业的舞蹈学生作为舞蹈教师,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教师自身跳舞非常好但是教授学生总是提高慢,甚至学不会的现象。同时在科研方面也出现知识面狭窄,对地方文化历史了解不足,无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等问题。说白了这就是没有按照自身实际情况出发,一味要求技术而忽略综合素质培养的结果。(二)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育一直在改革,但实际改革中对实施方法研究很多,却忽略了教学理念的创新,以及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对交叉学科的学习与运用。在教学的方法上过于单一陈旧,很多时候还在沿用以前的模式,既老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模式。这种教学方法既单一,又扼杀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当今社会需要的是更为科学系统的教学方法,通过新的改革理念及方法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同时利用本地文化特色为切入口,使相关交叉学科能够融入到舞蹈教学当中,在整体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还可以对本地的历史文化特色进行科学研究,使资源得到最大化的整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取长补短,形成互赢互利的良性循环。

四、利用安阳历史文化特色进行课程实践改革

(一)进行实景教学,通过具有历史文化代表性的实景地点对学生进行讲解,通过实地学习就地即兴表演,及时记录相关文献、视频资料安阳作为历史文明古城之一,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底蕴。文字博物馆、殷墟博物院、红旗渠等景点都非常具有教学、科学研究的价值。师范类院校的舞蹈实践课程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实景的环境,进行相关课程的实地实践,通过实地讲解学习提高相关理论知识,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再通过实景环境的感受就地起舞,使理论知识与技术技能得到充分的结合,整体提高师范类舞蹈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二)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研究,制定最为科学规范的课程改革方案通过资料的收集整理研究,我们发现作为中国唯一的文字博物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到了文字的演变及发展过程,同时对每个历史时期的文化背景也得到了相关的学习了解。对文字的分析研究,可以创造出很多新颖的舞蹈造型及动作。殷墟博物院对了解殷商时期的历史文化、故事及传说具有相当丰富的资源。学生通过实地实践学习,编创出很多具有殷商时期历史文化特色的舞蹈剧目脚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可逐步进行具体研究分析,最终在师生而共同努力下完成具有殷商文化特色的成品剧目。通过实景实践将理论课程与技术技巧课程更加科学的结合在一起,利用本土历史文化特色创造出更加新颖实用的实践模式,使各类资源得到充分的整合利用,课程更加科学规范。

五、结论与建议

(一)课程的不断改革与发展中探索属于自己院校的人文之路。各高校都在不断的进行课程的改革探索,以适应当今的社会发展需要。但大多数只注重内部的资源利用而忽略当地的资源整合。环境舞蹈目前是世界上较为先进的舞蹈训练创新的一种新型模式,将环境舞蹈的理念融入到课堂实践当中,通过实景的理论学习、即兴舞蹈使学生将理论知识更加科学的融入到技术技能当中,在学习舞蹈的同时拓展相关领域的知识文化,发掘地方历史文化特色,在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同时对安阳本土历史文化进行不断的发掘研究。充分利用地方特色优势,将课程实践模式扩大化,脱离以往的单一、死板。使教学目的真正符合教学目标要求,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人文之路。(二)建立属于自己地方特色的舞蹈实践道路。安阳具有相当丰富的历史文化特色可供各类大学进行发掘、研究及学习。安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舞蹈系应充分利用本土文化特色,利用现有资源不断的进行科学研究,创作出更多具有安阳本土历史文化特色,更为新颖的舞蹈作品。在不断对课程及教学内容改革创新的同时将本土文化融入其中,以科学、严谨、创新、发展的理念真正建立起具有自己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的舞蹈实践课程。(三)把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进行紧密结合,凸显表教一体。整体提高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符合师范类教学要求及目的师范类舞蹈学生的理论学习内容比专业院校的相对较多,但在理论结合实际上并没有明显的差异。实景实践就是将课本上所学到的历史文化、传说故事真正的展现在舞蹈当中,通过技巧课的动作学习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使理论知识更加科学的与实践相结合,整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师范类学生不同于专业院校的学生,他们更多的是要面临在以后的教职岗位上如何能够更好的将自身知识能力教授给自己学生。通过实景实践,学生不但提高了理论知识,同时对相关交叉学科也进行了学习了解,这对今后的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有着相当大的辅助作用。在技术技巧方面学生也有了相当大的提高,能够把课堂所学动作技巧充分地额发挥到实践当中,并通过理论学习理解进行更深层次的二度创作,提高自己的综合表演能力。通过不断的改革创新使实践课程正真做到培养表教合一的综合师范类舞蹈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舞蹈志》编辑委员会.中华舞蹈志(河北卷)[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课程改革论文范文篇2

现阶段,财政学专业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理念,一味地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很少会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了转变这种局面,《财政学》课程建设中应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作为基本立足点,使传统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转变成实践能力培养型教学模式。为了成功实现这一转型,必须在《财政学》课程建设以及改革实践的全过程中都贯穿这种实践能力培养理念,具体应该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1.1教学目标定位。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对于课程改革而言显得尤为重要,相当于行动的导向和指南针。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授课对象需要掌握的能力不同设置相应的专业教学大纲,主要分为非财政学专业以及财政学专业,而且应该从理论教学、实验实训教学两个方面进行设计,也就是根据学生需要掌握的不同能力编制教学计划,这样才可以有效确保教学计划的针对性、有效性。

1.2教材整合。应该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合理整合、重构财政学教材体系以及教材内容,使财政学教学不仅能够满足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求,也可以满足非财政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需求,其次也便于教师更好地选择教学内容,将课程内容设计的前沿性、系统性、科学性、思想性充分体现出来。

1.3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改革。传统的财政学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比较单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为财政学教学手段的创新和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渠道。财政学教学过程中应有机结合传统教学手段以及现代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方法,避免传统教学手段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束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4教学过程优化。学校应积极建立实验实训平台,同时应构建课外学习交流平台,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转化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力培养型教学模式必须始终坚持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明确定位合理的教学目标,进一步优化、改革教学教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综合能力,提高财政学教学效果。

2.财政学课程教材改革

财政学课程教学的授课对象不仅有财政专业学生,同时也包括非财政专业学生,但是对于不同授课对象,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也具有不同的要求。具体而言,对于财政学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掌握财政相关的理论知识,同时也需要具备观察、思考、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对于非专业财政学专业学生来说,最主要的能力培养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业务能力,相对而言能力要求相对较低,只需要掌握最为基本的财政理论知识,学习相关的财政制度,了解相关的财政业务操作方法及流程。为此,财政学教材章节结构应区分一般知识介绍以及具体实践介绍、理论介绍以及制度介绍,在教学体系上不仅要便于教师选择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上也应该就学生的不同知识需求,合理调和专业教学需求以及非专业教学需求。其次,应克服财政宏观理论以及微观理论“两张皮”的弊端,将财政宏观理论和微观理论有机结合。尤其是需求突出财政学实践课程方面的内容。

3.教学方法改革

在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财政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拓宽、丰富传统的教学方法,积极拓展学生的思维。财政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尤其是对于专业学生来说,对于分析问题的能力尤其重视。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3.1案例教学

通过分析一些现实的经济典型案例使学生学会如何通过自己学习的财政理论知识解释这种经济现象。而且应该以案例的方式提出一些现实存在的财政发展问题,并且引导学生总结、探讨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加深学生们对财政理论知识的理解,向学生们介绍一些国家的财政法律法规及政策、大体的财政运行状况,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于实际财政工作的感性认识。如果是具有较高教学价值的案例,可以通过搜集网络、图书以及报刊中的相关信息资料,并且将其应用于课堂实际教学指导以及实际教学过程中。

3.2有机结合课堂讨论以及学术论文撰写

课堂讨论环节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不仅可以提高财政学课堂教学氛围,加强教学互动,也有利于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问题、分析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而且,通过课堂讨论教师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抽出2-3个课时组织学生们进行课堂讨论。其次,教师应定期让学生们撰写小论文,让学生们进行课外阅读,不断补充新的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样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科学研究及理论分析能力。通常情况下,财政学专业学生要求应写2-3篇2000-3000字左右篇幅的小论文,在学生写完后教师应及时评阅,并且给出客观的评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提出一些财政发展的热点问题和学生们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们踊跃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其次,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们申报本校的科研项目,并且组织学生们多参加一些社会调查类科研项目,当然教师也需要全程指导学生们的调研,可以是小组辅导方式,也可以是讲座方式。如果发现学生在科研调查的过程中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应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多提供一些阅读书目让学生平时多阅读、多学习,还可以利用周末、长假、暑假等比较空闲的时间进行专题调研,如果有比较好的文章可以发表。

4.优化教学过程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近年来很多高等院校已经开始慢慢意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在财政学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实验实训平台加强学生实践,提高学生的业务操作技能。财政学实验教学主要是通过财政综合信息系统、财税综合模拟实验室、税收实验室、税控防伪信息系统等结合实际教学内容设计仿真模拟情景进行教学。比如,可以在实验室中引入不同公共管理部门在财政管理方面的实际操作流程设计政府会计、政府采购实务操作、政府预算模拟流程实验、税务稽查模拟实验等仿真模拟操作。其中,关于政府预算模拟的相关流程实验还可以具体划分为财政支出管理系统、财政收入管理系统、部门预算编制等三个部分。这种实验教学方式可以大大提高教学内容的系统性、生动性以及具体性,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实际应用能力。其次,财政学课程教学应积极建立知识拓展平台。因为财政学涉及到的知识面非常广,知识容量较大,课堂上的授课内容非常有限,因此必须将课堂学习向课堂外延伸。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学校校园网络建立一个专门的财政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也即是财政学课程网络,学生们可以通过网站在线观看关于财政学的授课视频,这样有利于学生在课外“充电”,针对性的补充自己的弱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彻底弄懂在课堂上没有弄懂的问题。同时,学生可以通过网站论坛相互讨论,当然也可以和老师们随时交流,一旦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随时咨询老师。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多种多样的社会调查。比如,针对“高等教育的个人回报率”、“农民负担”、“农村费税改革”、“我国政府用于高等教育投资的利益归属”、“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公交线路调价问题研究”、“农村义务教育状况”、“城市公园资金筹措机制证”等问题都是比较好的社会调查专题。这样有利于学生及时了解财政改革过程中的难点、热点,将财政知识和社会服务联系起来,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程改革论文范文篇3

由于我国特有的“城乡差异”和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发展相“脱离”的现象,使农村社会对农村教育的供给“匮乏”和需求“错位”,面对正在进行农村的课程改革,区域农村社会“不能”也“不想”提供自己强有力的支持。

(一)区域农村社会供给的“匮乏”现象

在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结构”格局里,农业剩余、农民利益在工业发展与城市建设中被剥夺或奉献,城乡差异越来越大,农村社会日益贫困落后,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越来越弱。与此社会供给“匮乏”相适应,区域农村教育也就出现了“教育基础薄弱、学校设施简陋、教师工作生活条件艰苦、教育运作与自主发展水平低下”等不利状况,使农村课程改革缺乏必要的物资条件保障。

(二)区域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的“隔离”现象

传统农村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其功能定位“游离”于农村社会的发展之外:农村教育的最大目标变成让农村最优秀的学生离开农村,为城市服务;农民的最大愿望是一家人省吃俭用,让自己的孩子跳出“农门”进入城市社会。在这种情况下,农村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与农村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功能性联系被阉割,出现一种与农村社会相“隔离”的现象,从而陷入“‘脱离’农村社会发展需要而为城市服务”的误区,这使得农村社会发展更加“雪上加霜”,而农村教育也因缺乏农村社会的支撑成为“无本之木”。

“学而优则仕”使农民习惯了教育远离自己生活实际的“异化”倾向。在悠久的历史传承中造成的最大问题是:教育逐渐丧失了与当地农村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进行沟通、对话、互动的功能,农村教育的本体地位日渐消融,独立自主能力不断萎缩。由于其历史惯性在现实中的巨大张力,又由于义务教育的强制性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强力拉动,作为农村教育主体部分的中小学校,仍然保持着与农村社会相“隔离”的特性。

(三)区域农村社会需求的“错位”现象

在区域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相“隔离”的现实格局里,农民最大最现实的需要仍然是能够帮助他们的孩子跳出“农门”的“应试教育”。正因如此,农村课程改革就成为“游离”于区域农村社会需求之外的教育运动,它难以获得自我实施所必需的区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系统支持,从而导致“农村课程改革好像与农村社会无关”的社会需求上的“错位”现象。对鲁南地区农村课程改革的调查,佐证了我们的判断。调查中出现了触目惊心的“三个”90%:有近90%人认为“农村孩子上学就是为了考学”;有近90%的人担心“课程改革会降低升学率”,于是就出现了有近90%的人“不愿意支持课程改革”。

二、外在社会支持系统的“缺失与形式化”倾向

农村课程改革缺乏区域农村社会的内在支撑和内需驱动,便成为依赖于作为外力的政府主导的改革运动。历史上我们曾有过类似成功的经验,如以“硬件建设”为主要特征的“双基”达标验收。但当我们进行主要涉及观念、制度领域的课程改革时,外在社会支持系统还能给予强力“支持“吗?

(一)教师培训的“匮乏与走过场”现象

尽管课程改革规定了“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但由于经费投入太少,现实中不少的农村教师只经过三五天甚至没有培训就上岗了。这就出现了培训中“走走过场,应付了事”的形式化倾向。据我们对鲁南地区农村的调查:农村教师对课程改革培训效果的满意率仅为8%,而89%的教师则认为课改培训是“走过场”。

“我们农村教师太需要培训了”是访谈中我们听到最多的一句话。而很多比我国还贫困落后的周边国家,他们的教师在走上讲台之前,都要接受两周到一个月的正规培训,上岗之后也还要进行不断的培训;培训内容不仅是教科书,还有人文背景的教育,还让教师参观博物馆和各种展览等。

(二)教师培养的“封闭与迷失”倾向

1.培养目标过程的封闭僵化

在世界教师教育的主流理念中,作为培养目标的“合格教师”,是需要职前职后“分解任务和合力达标”的“一体化”概念。而在我国职前职后相隔离的教师教育格局中,培养目标却被定格为封闭式、完成式的僵化概念;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就容易出现职前职后“两张皮”和知识应用“相隔离”的现象,就不能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实施职前培养,也就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课程改革”的合格师资。

2.招生就业的恶性循环

让所有农民子弟都接受优良的义务教育,让所有农村中小学都配备优良的师资,让所有农村教师的工资不再被拖欠,这应该是政府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但自20世纪90年代末,为农村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师范学校在一定程度上被推上了“市场”,由于师范生就业状况的不断恶化(农村中小学师资紧缺且年龄老化,但乡镇财政无钱接收新教师),使得优秀的农村孩子不愿意报考师范学校从而导致师范学校的生源质量不断下降。与此同时,师范学校本身的生存空间日渐萎缩,不少师范学校倒闭并转。其原因在于:一方面是办学条件差连教师的基本工资都无法保障,农村中小学(特别是乡村小学一直在苦苦坚守);另一方面是“变差”了的师资以“代课”教师的身份进人农村学校(一般只有三四百元的工资)。这种“差—差”结合,又怎么能够承担起为中华民族培养合格接班人、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合格建设者的神圣使命呢!

3.“老中师”的迷失动荡

在由“三级向二级”过渡的教师教育层次格局的调整中(山东省从2000年开始),原中师学校变成“师范学校”这个中专学校与高校之间的“中介”形态。随着社会与教育(特别是教师教育)改革的纵深发展,师范学校在不断分化:第一类通过“并入高校、独立或整合升格”等方式,已经开拓出步入大学门槛的出路;第二类通过“改办中学、职高、或者撤消”等途径,被迫退出了教师教育领域;剩下的是“迷失动荡”的第三类型的学校(山东有22所,是主体部分),它们在进退两难中苦苦“坚守”。

(三)管理的“外行与非专业化”倾向

现在教育上有一种奇特的现象:一些“仕途无望”者转行到教育上,以“外行”之身当校长、任局长;另一些“教而优则仕”者从教师中脱颖而出任校长、当局长,进入官场后,远离“课堂”,蜕变为“外行”。不论哪一种“外行”当家,都容易出现“教育行政化管制而非专业化服务”的倾向,致使“局长折腾校长,校长折腾教师,教师折腾学生”的现象屡屡发生,而久久呼唤不出“局长为校长服务,校长为教师服务,教师为学生服务”的局面。

有些局长、校长口头“讲改革、讲民主”,实则“僵化保守、专制粗暴”,不可能去弘扬课改中的“民主”精神;不少教师认同“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不免存有一种浓厚的“清官”意识和“奴化”情结,又与课程改革追求的“人本”思想南辕北辙。据我们对鲁南地区农村学校的调查:认为“课程改革”得到学校领导和上级部门“实质性”支持者仅为16%,认为是形式抓“课改”而实质抓“升学率”者占91%。

于是不少地方在校长苦抓、教师苦教、学生苦学而一切为了升学率的同时,又不断制造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泡沫化”教改成果去应付素质教育的实施。考察中我们听到了“新课改:苦也校长,败也校长”的声音。

(四)考试评价的“缺失与错位”现象

在考察访谈中,许多教师提到“考试评价与课程改革不同步”的现实问题。上至大小局长,下到校长、教师,都认为应试仍是“指挥棒”,评价方式不发生根本性转变,“课程改革”就只能做表面文章。笔者所在地区的中小学,考试评估仍多由县、区统一命题。另外有教师反映:虽然课改采用了新的教材,但省、市下发的练习册依然是老题型、旧内容,在难度上与新教材有很大的梯度,而编写练习册者很可能是将来通考或中考的出题人,这样谁还敢忽视“应试”而天真地去搞“课改”。现实一些“课改”成功而“应试”失败的案例,更是“放大”了这种负面效应。

这就告诫我们:只要传统的“应试教育”不退出历史舞台,只要“课程改革”的评价标准不能实质性的推行,真正的课程改革就只能是奢望。

(五)组织实施的“误区与异化”倾向

农村学校课程改革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形式化的误区,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更让人忧虑的是:这种形式化的追求使“课改”的实施走向了自己的反面。

现实中,学校在实实在在抓“升学率”的同时,更要认认真真地应付以“课改”名义进行的各种检查评比。面对频繁的会议、成堆的文件,校长们哭笑不得,而教师们在这些“此起彼伏”的检查中更是疲于奔命。座谈中我们听到很多防止教师“偷懒”的办法。仅以“检查教案”为例:教案要用手写,不能打印;第一年用蓝笔(或蓝皮蓝线格本),第二年用黑笔(或黄皮红线格本);每年检查过后盖上有时间标志的“印章”等。虽然这些追求表面热闹和形式规范的做法缺乏实质意义,但它却凭空给教师增加了“双重”负担,使教师没有时间钻研教材和研究学生,更没有心境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活动,只能在身心疲惫中产生越来越强的职业倦怠感。如果教师陷入“每天在大量低水平劳作中沉浮”的误区,课程改革也就走向了自我否定的道路。

三、教师队伍主体的“老龄贫病与边缘倦怠”状态

如果说以上涉及的是“天时”和“地利”层面的现状问题,那么,教师队伍就是“人和”问题。我们的“人和”状况如何呢?农村教师能够承担起农村课程改革的历史使命吗?

(一)教师队伍的“老龄贫病化”

主要由于乡镇财政的原因,笔者所在县的大多数乡镇已经连续五六年没有引进新教师。一方面,大量的“五年一贯制”的专科水平的师范毕业生“失业待岗”;另一方面,农村小学急需的新师资难以“配备引进”。于是便有了“哥哥教高中,叔叔教初中,爷爷教小学”的戏言。这句话虽然有些夸张,但从侧面反映出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问题的严重程度。据调查:笔者所在县某乡镇小学共有教师114人,其中40岁以上的96人,占84%;45岁以上的76人,占67%;50岁以上的58人,占51%。

在我国的农村特别是在落后地区,中小学教师“工资的低廉和被拖欠”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据调查:笔者所在县大多乡镇的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小学)的平均工资只有五六百元(不少新毕业生只有三四百元的代课费),且时常拖欠;有些地方出现了教师生活“难以为继”而不顾“斯文”课余外出“打工”的现象。

由于人到中老年,又由于经济贫困、生活拮据,更由于繁重的工作负荷和难以承受的改革压力,农村小学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存在恶化的现象。有不少教师染有“心血管、肺气管、肠胃、关节风湿和神经官能”等疾病,并普遍存在“由于精神透支与心力衰竭”而产生的职业倦怠问题。由于农村小学师资紧缺,教师多采用“包班”制,即使患病也没有人替换,大多教师只能带病工作(有病无力医治的情况也很普遍),这就更使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雪上加霜”。然而,他们仍是支撑农村教育的“脊梁”,是农村教育得以延续的“血脉”!

(二)教师队伍的“地位边缘化”

以“形而上”的视角来看,教师的职责与使命应该是神圣崇高的,教育世界和教学境界应该是神秘美好的,虽然我们还在小心呵护着关于“师道尊严”的传统“神话”,但回归现实世界,我们发现:教师职业的神圣需要高度的社会文化认同,教师劳动的美好更需要相当的现实地位支撑。曾几何时,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出现了“边缘化”现象,农村教师从物质到精神都不再是“令人羡慕的职业”,更奢谈是值得献身的神圣事业。

教师本应该是学校的主人,但不知从何时起教育领域的“官本位”现象变得突出起来:一些领导干部的“地位”上去了,官德却下来了;少数权力集团结成特殊利益共同体,侵占、多占公共利益和资源,成了特殊的“人上人”;教师在学校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边缘化”,沦为需要保护的“弱势群体”。更为甚者,或由于“无条件、无机会、无能力”等原因,农村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地位也面临挑战,有逐渐被“课改浪潮”冲击到边缘地带甚至被抛弃的危险。

据2003年教育部在全国12个课改实验区进行的一次调查,农村教师对课程改革的信心明显低于省、市、县和乡镇的教师,他们中认为新课程理念“完全可以实现”的仅为5.6%,认为“受到条件限制暂时不可能实现”的达到了44.4%,远远高于其他地区的教师。在此形势下,课程改革还会出现造成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拉大的“马太效应”。

(三)教师队伍的“职业倦怠化”

如果说劳动的“繁重、忙碌、机械”是农村教师的一贯特征,那么“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则是他们传统职业性格的生动写照。但由于过去待遇相对稳定,社会认可程度较高,所以他们在遭遇“生活清苦”的同时体验“精神富有”,在承受“身体劳累”的同时品味“心理充实”,心态相对来说是健康向上的。教育改革新情境放大了原有工作的繁重琐碎,使教师的身体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残酷的岗位与应试竞争又使他们精神透支,心力衰竭;时常被拖欠工资,巨大付出与微薄报酬之间的失衡,更使他们倍感“心酸”,心灰意冷。三者相互诱导、强化,使得问题不断叠加、积累和放大,从而导致教师产生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和对各种教育改革表现出态度冷漠化的倾向。

我们对鲁南地区的调查表明:身处教育最底层的乡镇小学教师身上普遍存在着职业倦怠,教龄在10~20年间的中年教师为高发人群。具体表现为:第一,43%的教师和68%的中年教师的工作热情在衰退,其中有19%的中年教师已感觉陷入情绪衰竭的边缘,觉得自己的“心”特别累;第二,37%的教师和56%的中年教师的学校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程度在降低,有38%的中年教师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在拉大,自己对学生的情感投入在衰减;第三,35%的教师和49%的中年教师的工作效能、成就感在降低,有33%的中年教师觉得工作中过去熟知的东西在变陌生,胜任岗位的自豪感正在被挫折与无能感取代,似乎一夜之间“变得不会上课了”,其专业信心面临严峻挑战。

虽然我们在讲“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但座谈中当我们问及“假如有其他可供选择的工作,你将如何”时,有过半的老师含泪选择了“离开”教师岗位。

课程改革论文范文篇4

课程改革不仅是一项教育事业内部的改革,而且是一项社会化的一项工程,同时也标志着我国教育事业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意味着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的在改进和完善。作为一名教育者,应重视课改的重要性,积极思考切实有效的模式,主动参与课改实践,发挥课改的优越性,推动课改向纵深发展,从而优化我们的教育。纵观各种关于课改的学习材料,我们不难发现这次课改的几大改革,课程结构的改革、课程内容的改革、在课程实施方式的改革、课程教材的改革等等,在学分制和课程管理上都有了改变,职业学校还要重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教师的培养上也向“双师型”教师转化。在传统的课程中,我们看到的是所以同级别的学习,同级别学生都是用的一样的教材,和一样的课程,这就是所谓的“统考”,这种传统的课程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不能培养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型人才,因此教育也必须要顺应时代,这也是根据社会发展来决定的。在学科课程实施中,作为专业课,我们在新新课程中加强了对学生实验、实践、探究等能力的培养。如计算机专业就开设几个板块的课程,有办公自动化、平面设计,数据编程等,这些课程贯穿于各个学期中完成,这样就能充分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打开学生的空间思维。新课程体系注重多样化、多层次、多实践,使学生有更多的自主选择的发展空间。

二、新时期课改的评价体系

课堂评价体系一直都是课堂教学内容的一项重要手段和技巧,有研究表示,有效的课堂教学与评价体系分割不开的。因此,新时期课堂教学必须要优化评价体系,打破传统评价体系的弊端提高教学质量。传统的评价体系不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气氛,其主要问题在于如何评、评什么等笼统不明确,往往是教师讲什么就是什么,评价观点以教师为主,这样就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所以我们要打破传统的评价体系,一定要把重心转移到学生的素质上来,把课堂教学评价活动组成课堂教学的一部分。让同学们真正的快乐的学习。因此,新时期的教学评价一定要做到整体性、全面性,既要对学生学习成绩做出评定,又要正对学生的各种特征做出评定从而充分的开展课堂教学;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全面的衡量和评价,才能充分的创新课堂。

三、新时期课改的观念

可以说新课堂的教学观念实现的几大转变。首先是教学观念的转变: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新课改实践的核心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师首先要建构起“大教学观”的理念既系统的解读相应学科的《课程标准》,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及个体差异。在此基础上,依据教材内容完成自己的教学设计,实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教学目标三个维度(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能力,过程、方法)的手段。其次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好课”的借鉴而不是摸仿。再次是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促进者。四是要将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同等对待,要以学生为主,发现教学的问题,及时调整,改善教学措施,重视教学的过程。教师是通过课后学生所反映的各方面问题,根据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确立教学目标,同时为我们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提供了依据。教学反思中有在教学中的经验,也有不足。通过反思性教学可以使教师逐渐成长,不断的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

四、新时期课改带来的变化

课改实行至今已有许久,其所带来的变化也已日渐明显,主要归纳以下几个方面:

(一)职业学校教材功能的变化。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新时期教材内容的变化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更能展现自己的主观学习能力,不再是要教师的说教形式。在新时期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研究教材的内容,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让学生结合实际和社会实情开展教学活动。从而将教学主题转移给学生。

(二)教师角色的变化。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一个主导作用的,都是以教师为主,学生是被动者,这种学习效果不明显,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新课程要求中,教师的角色要以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这样才能充分的发挥出教学的效果。

课程改革论文范文篇5

一、中职德育课堂现状分析

1.重视不够。随着近几年国家对中职德育的重视有所提高,但是落实起来却差强人意。德育课作为副课,被认为是一门不重要的课的思想长期存在。如果德育课始终不被重视,作为专业课的配饰,或者说德育工作就只靠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一周的两学时,那么再改革又能提高到哪儿去。教师队伍中,从领导到基层老师,甚至有的德育教师本人,都没有充分的重视本学科。2.教材陈旧。教材决定了教师上课的内容,大多数的学校德育教材使用时间过久,书上的很多内容已经与当下形式脱节,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自以来,提出了很多新的观点与理论,就比如说《经济政治与社会》一书中提到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报告提出要全面决胜小康社会。时代变了,可是教材依然是陈旧的知识。3.形式单一。所有的课程都是循规蹈矩的五大环节,甚至有的时候,老师就是拿了一本书划书上的知识点。中职学生的德育课,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应坚持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遵循职业学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针对性、时效性、时代性和吸引力,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校企脱节。中职学校的老师要为企业输送合格的人才,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可现在的问题是,很多德育老师不知道企业需求人才的标准,很多企业用人单位,也不知道德育老师在为他们培养什么样的人,二者之前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5.考核方式落后。目前,中职学校德育课评价仍以考核为主,用一张卷子的成绩高低判断学生的道德水平的到底,或者用一个规定题目的情景剧,看学生们的表现,教师主观判断剧情里的表现,而划定成绩。德育课,是考察学生一门综合能力的一门课程,这种以结果为住评价的机制,忽略的学生行为过程的评价,丧失了德育课对学生行为引导的主要作用,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中职德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古人说,有德无才会误事,有才无德会坏事。可见,德行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德育是所有学科的基础,技能再高,没有一个端正的思想品德,对这会危害越大,同时也限制了自己的发展空间。作为中职德育老师,越发觉得德育对于学生的重要性。综上所述现下的很多问题,笔者认为,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对技能技术的要求高的同时,对劳动者的品行要求更高。中职学校是为国家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德育工作尤显重要。技能再高没有一个好的品德与高尚的职业道德操守,对社会也是无用的。面对上述的诸多问题,德育的改革势在必行。

三、德育课改革的措施

1.教学内容与时俱进——编撰新教材,注入新观念。时代在变化,学生在变化,所以教材理应跟上变革的步伐。选择那些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社会的版本教材。德育课的教学内容应成为学生人生发展的指明灯,为迷茫的学生照亮道路。2.教学模式多元化——打破常规,主体为学生。不把德育的教学拘泥于五大环节中,课堂是多样的,形式也可以大胆创新。打破之前的教师讲授为主的陈旧模式,由之前的“复习提问—课程导入—新授—小结—作业”到“教师给出情景—分组准备—分别展演—谈感课堂悟—师生互动总结”。再或者可以采取专业课的教学模式,每个学生一个作品,分别准备展示,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3.校企联手结合——互相合作,针对性培养。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与桥梁,了解企业用人的标准与动态,为企业培养针对性强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在学生到企业实习就业期间,建立监督监管机制,及时了解学生在企业的情况,针对问题有效的解决辅导,同时也为教学下届学生做铺垫。虽说现在有类似的校企合作平台,但是很少有涉及德育方面的合作,可以将这里作为一个突破口进行尝试探索改革。4.考核方式全程化——跟踪纠正,阶段性考评。摒弃之前的卷面答题或者是期末一个情景剧考核。学生的道德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所在一张卷子和一个角色,说明不了问题。德育工作除了德育老师,班主任也是主要重要载体,跟德育老师联手,将学生的平时操行纳入到德育的评定中,包括上课纪律,仪容仪表,班级卫生,尊敬师长等各个与品行相关的表现综合打分,才是学生最后的德育考核成绩。也只有这个成绩才能说明一定的问题。

总之,在德育课程改革的路上,还有很多困难,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持之以恒的信念。但是,德育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因为只有改革了变化了,我们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才能为日新月异的社会培养高品质的技能技术型人才。改革我们一直在路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参考文献:

课程改革论文范文篇6

关键词:物理;新课程;改革;成长

一、变讲为悟,让学生自己在对知识的思索中体验、感悟

一位老教师听过我的课后,曾经这样问我:“你讲得挺明白,也挺好;可是你是否想过,你讲得再好,学生一定会明白吗?学生是否对所学的知识有所体验和感悟?”经老教师的这一问,我开始思索这个问题。以往教学时,一上课就声嘶力竭,嗓子常常讲哑了,将知识重复来重复去,学生到底学会了多少?记得一次期末考试,一看到试卷,我就高兴得不得了,试卷上几乎所有的题目类型我在平时上课过程中都讲到过,我心想:这一次我所任教的班级考得一定很好。与我搭档的老师还担心得不得了。可是,结果出来后,却令我吃惊而难过,讲过去的题目还不如别的班级没有讲过的效果好。赞可夫认为:“扎实地掌握知识,与其说是靠多次重复,不如说是靠理解,靠内部的诱因,靠学生的情绪状态而达到的。”作为一名教师,要想使学生掌握到真正的知识,就必须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自此以后,我在课堂教学中,尽量用简练的语言去概括,其余的时间则留给学生自己去体验、感悟。这样做,既为喉咙找到了“良药”,又使学生找到了学习的方法。

二、师生互问,让学生在质疑中进步

传统教学中,一般是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来回答。再看我们的学生,一个个皱着眉,低着头,极不情愿地起来回答老师的问题。如果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设法解决问题,这将会极大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授课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大胆地尝试提出自己的问题。为了让他们明白“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对他们说:“综观科学史,大凡有建树的人,都具有‘健全的怀疑精神’或者‘刨根究底的好奇心’,敢于并善于对传统的知识、流行的观念质疑,这往往是他们走向科学殿堂的第一步。明代陈献章说得好:‘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学生时常受到鼓舞,经常提出一些有趣且令人回味的小问题。例如,在刚刚学完《声现象》后,有的同学就提了这样一些有趣的小问题: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为什么我们的手脚在振动时却听不到声音?

2.月球上没有空气,交谈时必须用无线电话,我们知道:固体可以传声,且传播速度比气体快得多,那么我们在地球上随便拿一块小石头放在嘴边不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吗?

3.超声波虽然频率很高,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之内,但并不代表不存在,为什么没把我们的鼓膜震破?

尽管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非常简单,有的甚至“多此一问”,但是同学们在提出并尝试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既进一步理解了所学的知识,又提高了学习物理的兴趣。

科学的发展在于创造,而创造的起点在于疑问,如果没有疑问,就不会有新的见解。如果一切都以书本为经典,以教师的讲解为规范,就不可能有创造,科学也就得不到发展。物理课堂教学就是要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搞科学,努力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使学生善于质疑,在质疑中不断进步。

三、复习课让学生走出“题海”,使学生在“自编—自练—自命—自考—自评”中进步

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复习课,一般都是教师课前准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去做,以求考试中能考到同类型的题目,导致学生成了“知识容器”。一到考试,学生就赶紧巡视一下题目是否做过,如果稍微发生变化就会无所适从。这样的复习课为复习而复习,为训练而训练,学生越来越感到枯燥无味,对学习失去兴趣,更谈不上感受学习的快乐了,学习效果自然可想而知。

新课程理念不仅要求学生学会知识,更突出要求培养学生会学的能力。为了避免复习课为复习而复习,我提倡学生自己梳理知识结构,将章节或单元的知识通过自己的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必要时教师出示自己设计的知识结构;对于学过的物理公式要求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去编练习题。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平时小测验,改变以往“一卷”制,每一位同学出一份题目并附有参考答案,经老师检查后,根据试题的难易情况,分发给不同的同学进行测验,再由学生当“老师”相互讲评,使学生在“自编—自练—自命—自考—自评”中进步。

四、发挥学科特点,让学生在实验中拓开思维的空间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那种“关上门,期望自己在缺乏实践的寒冬里春暖花开”的事实是不可能存在的。要想使学生掌握一门技能,就必须放手给他们,为他们创设一定的环境,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开拓他们的思维。例如:在授完托盘天平的使用时,我为他们准备了一大包漆包线,让他们设计出很快知道漆包线长度的方法(没限制器材)。学生设计出了如下方法:

1.用刻度尺直接量出来。

2.用天平称出总质量m,然后用刻度尺量出1米的长度用剪刀剪下来,再用天平称出1米长漆包线的质量m1,用总质量除以1米长漆包线的质量,就是总长度,即L=m/m1。

3.先用天平称出总质量m,再用天平称出50g漆包线,用刻度尺量出50g漆包线的长度L1,则总长度L=mL1/50。

学生通过亲自操作,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在动手中认识到哪种方法最简便实用,开拓了思维。

五、走进生活,让学生体验到物理服务于生活

物理来源于生产、生活,并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服务。如果能创设好情景使学生体会到这点,将会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在学习《大气压强》时,我模仿“气功”大师,通过憋气、运气、跺脚、伸腰等一连串优美而夸张的动作,将一只手插入半盆水中,然后大喊一声,将脸盆用一只手吸了起来。

同学们看得目瞪口呆,不知老师用什么办法能把半脸盆水提起来。等老师把手伸出,原来手中有一塑料吸盘,这种吸盘可以贴在镜子或墙壁上,可用来挂衣物等,用手将吸盘内空气挤出后,利用大气压,便可把脸盆吸了上来。从而顺利引出了《大气压强》,并揭穿了生活中的“空手取物”伪科学表演。

课程改革论文范文篇7

(一)国贸专业课程教学方法老套滞后

国际贸易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国际经济环境和参与贸易各国政策的变化而变化,而目前我国民办院校所使用的国际贸易教材内容相对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规则来说都比较滞后。许多院校在具体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接触一些典型的案例,而忽视了国贸的多样化、差异化及不同贸易条件下的变化,在培养学生处理实际业务能力方面有所欠缺。

此外,由于受教学条件及传统的考核标准的制约,多数院校教师大多采用课堂讲授法教授国际贸易课程上课缺乏互动性;学生学习课程的目的基本上都是为了考试得到更好的分数。这种教学模式与当前国贸市场所需人才的培养要求是相悖的。

(二)国贸课程教学成果缺乏实践检验

目前我国民办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严重缺少教学实习基地,普遍存在实践教学环节欠缺的弊端。由于受限于办学经费不足、师资力量不足等原因,许多民办院校只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不重视实践教学课程的建设,没有建立模拟实训实验室,在企业实习基地建设方面也比较滞后,学生所学的国贸课程理论与实际操作不能有效对应,没有能给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岗位与机会,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真正需要。

二、民办院校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改革构想

(一)进行市场需求定位,加强课程设置改革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因此,目前民办院校国贸课程改革要结合国际贸易的特征和外贸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来设置与国贸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操作技能相一致的课程体系,加强核心技能课程的设置。根据目前国贸就业情况,适当增加一些经济学技能的培训,以培养出具有较高经济理论水平和实务知识、能从事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方面的实际工作的专门人才,提高国贸毕业生的专业对口就业率。此外,根据民办院校学生的特点,从引导学生兴趣、满足学生就业需求的角度去考虑课程设置改革,增加学生学习的知识性、操作性与实践性。教师要相互交流与学习,强调经济学的教学重点,避免基础课程内容的交叉重复。

(二)加强师资建设,创新教学方式

由于国际贸易相关规则与法律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的进程不断更新,因此,校方应建立强大的教学平台和教学课程网络系统,全而推行多媒体教学;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可聘请企业资深专家授课。教师在教授知识时要不断创新国贸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采用模块化教学方式来完善实践性教学环节,建立相应的案例讨论、沙盘推演等授课模式,实施双向互动的授课形式,加大最新的外贸案例教学力度,吸引学生学习国际贸易的兴趣。

(三)促进校企合作,加大实训基地建设

课程改革论文范文篇8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德国的FelixRauner教授等人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这是以现有职业工作整体性分析与描述作为基础而进行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方法。目前在我国职业教育中得到了一定的推广,从推广的效果来看,其对提高职业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从中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本身来看,这是一门对国际间商品交换的过程进行具体研究的学科,由于主要阐述的是进出口业务的操作流程,具有综合性强与实践性强的特点。从国际贸易实务的来看,与国际贸易的国际惯例和相关法律规定也呈不断更新的发展态势,这就导致如果不能及时将这些新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渗入到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学生毕业后国际贸易实务操作能力会受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新规则的掌握及实践能力较弱等方面。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本身有着较强的工作流程,不同的国际贸易业务有着固定的独特性,因此,在中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可以应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从我国职业教育需要来看,中职培养目标要求我们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较强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应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的不断参与,增加对国际贸易实务知识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可以有效掌握国际贸易实务方面的知识,符合中职学生特点。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通过不同的层面对国际贸易实务的工作流程进行了解,通过系统化的实践加深对国际贸易实务操作的印象,进而实现把所学的国际贸易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综合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促进学生独立思考、系统思维以及解决实践问题能力的提高。基于工作过程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方法将国际贸易实务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并关注到了中职学生的特点,能够有效提高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方法的应用策略

通过以上对基于工作过程课程设计方法在中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应用的优势分析,可以看出,中职教师应从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内容与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科学合理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方法。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方法的应用基础

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方法的应用,要求教师必须以中职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内容为基础进行设计与组织。该教学方法在应用中强调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工作任务为基础,通过学生的参与,提高学生的职业应对能力。这就要求中职教师有较强的国际贸易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熟悉现有的国际贸易实务工作流程。在设计时,以为外贸企业提供有效的服务为目的,结合现有外贸企业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中职学校自身也可以通过与外贸企业合作的方式,给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方法并不是脱离国际贸易实务理论的教学方式,该教学方法在应用过程中强调和理论教学内容的有效结合,在应用中通过引入工作任务、案例分析以及互动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的应用是为了引导中职学生有效运用国际贸易实务理论知识解决工作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因而可以通过实训教学的方式将外贸工作流程引入到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自身的角色扮演完成国际贸易实务理论知识的学习,在模拟实训中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学生在国际贸易实务方面的操作能力。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方法应用的流程

课程改革论文范文篇9

充分认知现代设计学体系,有助于促进设计学整体发展。以多元的形式、模糊的边界、交叉融合的趋势为特征,各个设计学领域之间不再是彼此割裂和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整体构成了一个设计学的新体系。在各设计专业领域所形成的研究工具、方法及理论外,哲学、科学、艺术学、社会学、工程学、符号学、信息科学以及传播学等人文学科、工程科学领域的理论成果也与设计学不断交叉与融合,从而为设计艺术提供了丰裕的思想来源与技术资源,可从意识层&观念层、制度层&行为层、器物层&形象层三个维度来认知。意识层&观念层,作为设计学体系的最高层次是其哲学层次,是在一般抽象的高度探讨设计本质、规律和原理(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决定着设计学其下的各个层次,引领设计艺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包含设计文化学、价值整合、设计思维、设计创新、地域文化、地域文化等范畴。制度层&行为层,包含设计责任、道德礼仪、伦理意识、器物文化、行为制度、思想意识,联结基本结构、器物文化、生态构成、文化影响,交融认知论、方法论、社会学、人类学等方面。器物层&形象层,核心要素包括功能、结构、材质、色彩、装饰等,内涵为技术创新、产品物化、技能发展、观念物化,外延为日常生活习俗、公众文化活动、组织行为制度,折射行为特征、认知取向、文化结构。

二、设计学课程内涵

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设计学上升为一级学科,明确“设计学(可授予艺术学、工学学位)”,推进艺术与科学融合、还原设计学本质属性。过去十多年,工业设计从工学逐步过渡到艺工融合、学科交叉,学科内涵发展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变化很大,对设计的服务对象、内容及评价标准都需要重新确定。(一)设计学课程演变。在这个基础上,作为学科和专业的综括性、纲领性核心课程,对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等专业中设计学改名设计学、进一步实施课程改革,成为推动设计学科和专业继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北印工业设计成立于2002年,2016年中校内院系专业资源大调整中整体调入设计艺术学院便是在主动适应发展大趋势。与之相对应的,在2017年招生中,其中一个班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产品设计方向招生成为推动艺术与科技融合、先行先试摸索实践的自然选择。为接下来申请产品设计新专业打下扎实基础,让工业设计系的专业发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更扎实、打开跨越式发展的新空间。(二)设计学课程范畴。设计学课程作为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及其他设计学科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及核心理论课程,既承担着引导学生认识了解设计概念、类型、范畴、领域、特征、内容、方法等方面知识框架及与设计师职业相关的话题,又作为设计学课程理论体系的架构、深度和层次,对艺术史、设计史、工艺美术史、人机工程学、设计心理学、设计语义学、设计美学、设计程序与方法、设计战略与管理等其他理论课程建设与改革起到引领性作用,作为设计通识基础课,更是在学生设计艺术素养培育、生活美学价值提升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三)设计学课程内涵。传统设计关注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而加工和装饰形式,而当下的设计发展则更加注重融合新技术以及用户体验;用户体验设计、心理与行为分析、可用性设计、界面设计、媒体设计以及情感设计等新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方向不断涌现。建立大设计观念,关注新的社会和经济形势下的宏观热点问题和具体用户需求,运用包括产品和服务在内的综合手段,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设计学课程具有如下内涵:1.体现设计思维主导的艺术与科学互融互通艺术为设计提供情感与意象源动力,科学为设计提供逻辑与骨骼支撑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科学素养与逻辑能力统一于完整的设计能力体系中,培养人文精神、社会意识、科学思维及理性方法集于一身的创新专门人才。2.推动中外先进设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课程强调东西方文化传统的重要性,通过本土文化哲学思想的研习体会,从整体观、系统观、综合观思考方式上升为设计方法论的维度,成为学生设计学习、设计实践的重要思想基础。强调国际化、现代感的同时,地域文化传承的民族性、文脉性和历史性价值更加彰显。3.具有面向社会需求发展的可持续和开放性特性。在掌握设计原理、设计方法基础上,通过内外并重、灵活主动的设计思维和举一反三的创造性,获得深度研究和持续创新的能力,在突出动手实践能力基础上完善设计表达、信息加工、反馈展演、整合创新。体现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课程框架的可持续性;社会实践的开放性,积极引入前沿设计理论和方法以及最新的工艺技术、产业形态、创新方式,认知设计价值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反思设计到底应该为社会做什么,实现设计本质的回归。4.彰显设计道德与伦理。设计担负着人们太多期望和梦想,根本上是要为人类文明创造精神、求取物质与心智平衡,设计学课程内容必须反映时代精神,引领当代文化价值取向和社会责任担当。5.推动学科边界延展的多元跨界。课程专业内容涉及:创新设计方法、设计理论体系,设计管理意识,及设计教育内涵深化等多个层面。设计创新是根本,设计理论是骨架,设计管理是社会管道,设计教育是价值延伸和人才培养落地。通过综合性、多元化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具备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实现专业终极目标。

三、设计学课程改革方向

设计学课程需要建构整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重综合型、应用型创新设计人才,包括市场调查、用户研究、设计研究、设计表达、沟通协同、设计伦理、设计哲学、设计文化、设计政策、设计批评等全面素质的培养。(一)建立设计价值理念。通过课堂讲授,包括理论阐述、作品分析以及课堂讨论、课外调研等方式,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设计相关内容和建立宏观概念,了解“做设计”的基本原则,初步形成个人的设计价值观、人生观和形态观。推动问题意识的培养,建立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基础,是设计类专业学生专业发展的起点和归宿;从微观角度的田野调查、用户研究、需求洞察、场景创新等素质建构,从个人需求与自我实现角度,实现用户需要的满足;从宏观角度对设计发展史中的重要阶段、重大事件、风格流派和代表人物有所认知,熟悉设计研究与实践的环境与语境,设计的一般思维方式与程序,设计哲学、设计文化、设计政策等相关重要领域,增强自我知识更新的能力;提升定义产品或服务的能力,提供完整解决方案、整合创新应用必须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二)优化教学内容。当下的设计学(设计概论)课程教材,包括尹定邦先生的《设计学概论》、何人可先生的《设计概论》、李砚祖先生的《艺术设计概论》从不同角度建立了比较系统的设计学课程框架,理论深厚,文字扎实,被广为采用。另一方面,设计领域日新月异,从理论到实践都处于快速进化发展的阶段,不断地需要补充更多的新思想、新知识、新实践,到设计学课程教学内容中来,才能跟上学科发展的最前沿。学生生源特点也在不断变化,课件和教材需要从更新的角度出发,以学生设计视角、兴趣激发为核心,梳理内容、以用为先,推动学生们深入探索设计的世界。(三)深入教学方法。切实宣讲设计理念,组织设计思维训练营;以列表、图示、文字陈述、多媒体等多种手段,制订阶段性读书计划,加强互动学习,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对设计现象进行文化解读,对工业设计的艺术性、科学性、经济性等特征建立认知。完善网络平台,在线学习、延伸知识推送、前沿专业浏览、课程信息交互、作业接收评点、作业展示、大设计理念普及等内容和交互支撑课程学习。(四)强化综合设计实践能力养成。培养精准、熟练、开放的设计传达与实践能力,重视培养敏锐观察、发现、判断和表达的能力,提高设计的理想性及完美性,贯穿于创意、设计、模型、原型及制造的全过程。通过设置多种形式的课题帮助学生更细致地理解知识点,更全面地了解设计。(五)建立初步设计研究能力。通过文献阅读、社会调研,经由课堂讨论、独立思考、访谈调研、专题研讨等多种方式,提升认知能力(认知设计形态、属性等)、思辨能力(判断与思辨设计价值)、合作能力(理解设计职业的协同)、表达能力(演绎、归纳、提问、反思和阐述设计)。(六)优化设计评价和反馈机制。建立合理的评价方式和提升改进机制优化设计过程、设计结果,通过客观明确地从目标、过程、手段、方法、结果及相关进行评价,多角度、多方面确定评价标准,体现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促进走进生活,拓展心理空间,延伸观察、想象、思考、创造、批判和反思的空间。

课程改革论文范文篇10

一、课程如何设置

1990年,根据国家教委印发的《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普通高中物理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即“二、一分段”),物理大纲相应地作了调整,这项调整改变了过去的单一课程设置,是建国以来对普通高中物理课程的一项重大改革,在物理课程改革上迈出了一大步。

1990年调整后的物理教学大纲,必修课的内容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包括比较全面的物理基础知识,注意面向大多数学生,降低了难度和要求,缩小了初、高中的台阶,减小了学习困难。加之会考制度的实施,使大多数学生都能学到比较全面的物理知识,改变了过去学生文理科知识结构的不平衡现象。

但是“二、一分段”这种模式,仍不能适应不同学校的不同情况。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性质不同,要求不同,侧重点不同。必修课的内容要照顾大多数学生能够学得了,要求不能过高。重点校的师资、生源等条件好,多数学生感到必修课的内容浅,他们学有余力,高中的前两年“吃不饱”,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必修课的要求又不能降得过低,否则无法在高三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完成选修课的教学任务。这样,也还有一部分学生“跟不上”,不能适应必修课的要求。“跟不上”与“吃不饱”的矛盾,一直困扰着高中物理教学。

必修课的内容既要照顾到全体学生都能学到比较全面的物理知识,且学有所得,又要考虑与选修课的衔接,照顾到准备升入理工科院校的学生具有较高的知识和能力,在目前的高考制度和高中分段教学的情况下很难处理。1990年调整后,各地反映了不少意见。

在制定新的教学大纲时,应当继续1990年的改革初衷,总结几年来实施“二、一”分段的经验,充分考虑普通高中的性质、任务以及物理学科的特点,在原有的基础上对课程设置作进一步的改革。

高中是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要进一步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又要为将来准备升入高等院校的学生打好坚实的基矗在课程设置上要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和学生情况的差异,要为有不同发展倾向或发展前途的学生开设不同类型的物理课,明显地分开层次,便于分流,既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解决“跟不上”与“吃不饱”的矛盾,使不同流向的学生都能有效地学习,且学有所得。

物理是系统性较强的学科,物理知识本身的特点决定了高中物理课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特别是对准备升入理工科高等院校的学生,能力要求较高。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矗物理知识在现代生活、社会生产、科学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不论学生将来的流向如何,在高中阶段都需要学到足够的、全面的物理知识,对物理学的概貌有所了解。由物理学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科学研究方法,对探索自然有普遍意义。在高中阶段学习物理课,使学生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熏陶,是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方面。这样,对全体学生来说,知识面不宜过窄,程度也不宜过高。如果仍采用分段的办法,则现在所暴露出来的矛盾仍无法解决,不能使不同流向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出路何在?与其分段,不如分为两类物理课,以便分开层次,便于在适当的时候分流,这样对高中物理教学可能会更合适些。

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物理课可分为两类。两类物理课的大纲要有不同的要求,各具特色,各有侧重,明显地分开层次。

Ⅰ类物理课属于基本要求的物理课,要学习跟现代生活、现代科学技术关系密切的基本物理知识。知识面应该包括物理知识的主要方面,使学生学到比较全面的物理知识。考虑到现行必修课的内容对全体学生来说要求较高,Ⅰ类物理课的程度要低于现行必修课的程度。定性的内容多些,定量的计算少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