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院校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时间:2022-05-21 10:51:45

农业院校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农业院校应将职业能力作为培养核心,加快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形成完善的农业院校英语课程体系,不断地向社会输出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分析了农业院校在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目前农业院校存在的困境,结合职业能力的内涵,对农业院校英语课程体系从多维度进行构建,以加快农业院校英语课程改革,提升农业院校大学生培养质量。

关键词:职业能力;农业院校;英语课程;必要性;内涵

高等院校之所以能在众多的院校中脱颖而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依靠其先进的课程体系,培养出相比其他普通院校更为专业的人才。因此,农业院校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就如何构建完善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进行思考。另外,还需要考虑院校自身概况、学生情况和社会需求等多方面因素,构建出具有农业院校特色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从而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新型高素质人才[1]。

1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1.1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各国人才竞争的加剧,加强人才培养是关键。就目前我国人才市场来看,具备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极其紧缺,大多数在大学主修英语的学生,都无法满足市场对高素质英语人才的需求[2-4]。因此,高等农业院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融入先进的办学理念、创新大学英语课程管理模式,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探索出适合农业院校学生的大学英语课程。农业院校以职业能力为培养核心改革大学英语课程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无论是从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的角度,还是从国家经济发展的角度,改革现有的大学英语课程对学生和社会经济来说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1.2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必然方式。农业院校学生要想实现高质量就业,不仅需要掌握本专业内必须的专业课程,还需要掌握就业所必备的英语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高质量就业。众所周知,英语是世界的通用语言,现已经成为全世界交流的重要语言工具之一。良好的英语交流能力十分关键,如运用流畅的英语,与国外客户进行贸易洽谈,可以使用英语推销所在企业的产品,运用多渠道、多手段推广企业产品也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保证,另外,还有许多方面都会涉及英语的运用。因此,农业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应围绕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开展,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也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最终实现高质量就业。1.3新形势下人才需求培养的必然趋势。近几年,许多高等农业院校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辟出了一条适合本校发展的课程体系。其中,大学英语是农业院校培养新型复合人才的一门重要课程,是提高农业院校广大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必经之路。农业院校应该抓住国家政策带来的契机,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将职业能力作为培养核心融入大学英语课程中,使得农业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发挥其优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不断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2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全国多所农业院校大学英语课程现状进行问卷、访谈调查发现,大多数农业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存在较大问题。首先,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目标设定上,多数农业院校只是照搬教育部下达的关于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定的原则。在调查中还发现,部分高等农业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和其他的本科院校并无差别,已经失去了高等院校应有的特色性。以下是调查中发现的具体问题:第一,农业院校大学英语课程课时呈下降趋势,多所农业院校将大学英语课程的课时减少后,增加了专业课程的课时数,但班级人数并未减少,且均采用大班上课的模式教学。部分农业院校还未意识到大学英语课程的重要性,导致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涣散。第二,大多数农业院校教师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只注重读写,而轻视英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学习缺乏活力,且掌握的英语技能尚浅。“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成为大多数农业院校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这样的学习方式会严重压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提升较为缓慢[5]。第三,大学英语课程内容脱离专业范围,调查了解到,大多数农业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农业专业所涉及的领域联系不多,学生学习的英语内容对以后所从事的工作不沾边。第四,教师教学手段落后、守旧,导致学生无法在课堂中与教师进行有效互动,减少了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机会,学生在教师的指挥下被动地学习,失去了大学生应有的创新思维能力。另外,部分农业院校大学英语课程目前使用的英语教材缺乏农业院校自身特色,甚至与普通综合大学使用一样的教材和教学大纲。大学英语期末考核主要以笔试为主,少数农业院校会结合听力进行考核。因此,在考核方式上,农业院校并没突出特色办学的优势,也没有推行创新考核方式,而是一味地因循守旧。使得大多数农业院校培养的学生在英语方面的能力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可见,农业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抑制了学生英语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对高素质英语人才的需求。

3改革策略

3.1改革思路。结合课程改革和职业能力的内涵,提出在新形势下农业院校英语课程改革的思路,应该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等多维度入手。3.2具体改革步骤。3.2.1明确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职业能力的培养是农业院校在探究大学英语课程模式中必须深思的问题,农业院校将职业能力作为培养学生的基本目标,使得学生在各种环境中都能运用英语进行交流。这就需要在具体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有意识的加入跨文化交流的英语技能学习。另外,农业院校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制定出不同的英语培养目标,在不同的要求下,学生能根据自身的专业特性有效的学习英语课程。同时,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结合农业院校专业涉及的工作领域,培养出具有较高英语能力的高素质农业院校人才。3.2.2加强英语课程资源开发。农业院校充分利用大学英语课程资源,能有效地提高大学英语课程的课堂效率,在选择大学英语课程资源时,要注意该资源是否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有积极作用,如农业院校在选择教学大纲时,应关注该教学大纲内是否体现学生的职业能力;网络资源的利用是否符合农业院校学生的特点;教材、教案编写等都要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培养的核心,选择实用性强的农业院校专用教材,在实力允许的前提下,还可以组织农业院校教师共同编写具有鲜明特色的农业院校本校课程。另外还可以选择国家为农业院校专门制定的特色英语教材,这样的教材通常会在其中注入人文特点,如加入部分鼓励性的话。3.2.3创新教学方法。高校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因素。农业院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可以改善传统英语课堂教学的弊端。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采用分组式教学,将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在英语课堂中实行问答的教学形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分组中感受到凝聚力。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改变传统烦闷枯燥的英语课堂,但对教师的专业素质以及教学能力有相当高的要求。另外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是采用小集体项目式,教师将全班分为不同小组,然后布置同样的项目给这些小组,让学生在课堂以外去完成教师规定的项目。项目完成后,再在英语课堂中进行分享、交流和评比。这种项目式教学能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堂以外的更广阔的空间中去,充分发挥学生英语的自主学习能力。最后是任务式教学,它和项目式教学类似,但任务是教学更注重课堂中学生的任务完成量。以上创新式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在积极的交流中发展英语能力。3.2.4改进英语课程评价方式。针对农业院校学生重读写、轻听说的现状,可以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在英语教学中及时跟踪学生的学习行为,为其建立学习档案,针对问题及时改进。在期末考核环节,综合使用多种考核方式,如适当的增加口试和听力内容等。为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还可以通过跨文化的交际类任选课方式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考核,或者是采用学生自评、师生互评等多种方式进行。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素质以及英语技能的应用能力。

4结束语

农业院校本身作为具有鲜明特色的高等院校,其人才培养质量应不断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学英语课程是农业院校培养出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必要途径,对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农业院校应该结合自身优势,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寻求基于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农业院校自身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紧跟时代的步伐,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新型农业人才。

作者:朱慧 单位:西安医学院英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