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理念研究

时间:2022-05-18 03:26:54

通识教育理念研究

一、理论探索:通识教育与经典教育的互惠关系

通识教育是20世纪在美国发展的课程规划概念,源于解决高等教育日渐专门化、专业化的弊病,希望从课程的综合性与整体性着眼,弥补主修制学生所学专、窄之不足。目前的通识教育有两种进路,一是要求学生对主修以外的学科有所涉猎,二是要求学生应该共同关注的问题作为学习内容。经典教育则是一种历史范畴,在中西方教育史上从未间断以经典名著为载体的教育活动。经典应具备以下特征:具有超越时空、意识形态的思想、历史、文化、学术价值;具有探究人类基本问题的现实价值;能耐受时间考验和时代选择;语言表达须具有独特美。从世界范围看,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名著课程成为现代经典教育的起点,此后,经典教育及名著阅读运动渐次成为通识教育的一部分。(一)经典教育是通识教育的关键中国的经典教育传统源远流长。检阅中国文化传统的形成及教育史的变迁,会发现文化传统的复归与抗争都几乎与经典的阐释相关,这是因为中国古代教育的目标也表现出鲜明的儒家价值理想,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与当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颇有相通之处。“通识教育”也注重学生心性的修炼、强调学生视野的整体性及其寻根意识,其目的是使“人”真正“成人”,成就现代“文明”之人。何谓“文明”?即使人们以符合人类精神追求的人文精神、公序良俗、伦理道德自觉规范自身行为,然后用教化的方式推广至天下。显然,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让学生接受文化,而经典是凝聚了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灵魂和人类社会的精神给养的文化宝库,因此,推行通识教育,绝然离不开经典教育,尤其是以人文经典为载体、注重人文化育的那部分教育。(二)通识教育、经典教育的相通:超越功利与实用,异于专业教育一般认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两种相异的教育模式,两者一“通”一“专”,一“博”一“深”,但从本质上说,却是源于对“教育”二字的不同理解。专业教育重在“教”而非“育”,培养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为学生未来就业做准备,表现出技能性、专业性、专一性的具体特征。而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注重学生的心灵自由和精神生活,倡导宇宙和谐、善待生命的教育,为学生做人做准备,具有自由性、多样化、精神性的具体特征。通识教育培养的学生不应该是高等教育流水线的具有相同规格的“产品”,而是具有全面人格的“鲜活”的人。从这个角度而言,两者的结合才是对学生全面的教育。而“经典”是人类科学中具有持久震撼力的典籍,是反映人类世界共同诉求的智慧精华,如果学生以经典的阅读和学习作为通识教育的载体,必将促进经典智慧文化的活化与创新,这是一种面向未来的重建与创造。(三)通识教育应将东、西方经典文化教育紧密联系要在高校通识教育过程中实施经典教育,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是如何遴选经典。在人类文明史上,书籍可谓浩如烟海,究竟哪些书籍可以归入大学生不可不读的经典作品范围呢?西方世界主要把那些经过岁月淘洗仍然焕发着理性光辉的文学、神学、哲学、历史作品视为经典,这些作品一般以拉丁语或古希腊语写作完成,如《荷马史诗》,这类作品很少受政治道德或意识形态的束缚,超越了国别、地域,其影响体现出世界性的、普遍的、开放的特征。相比而言,东方各国的经典则在宏富的学术、思想、文化价值之上,还应着重强调其伦理与政治价值。因此,东方世界的经典一般受制于主流意识形态的限定。如中国的许多经典就是以鲜明的政治、伦理价值为本位的,带有很强的实用功利特征,如《论语》。中国历史上的“焚书坑儒”及“文字狱”和多次禁书运动,表现出古代学术思想受政治干预的不独立性,这是我国传统经典生成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一点。这就要求教育者实施通识教育的时候,必须考虑文化的多样性,带有全球视野。因此,就学习者最重要的两点———“德性”和“智识”而言,“崇德返本”就不能仅限于中国经典甚至儒家经典,“穷智见德”亦不可仅限于西方经典甚至数理逻辑,而应穷本溯源,将东、西方经典文化统筹起来,以避免造成学生单一的思维和狭隘的视野。

二、实践应用: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通识教育课堂

在经历资料搜集阅读、学习国内外著名高校通识课堂视频或实景观摩,及理解、领悟通识教育相关理念的基础上,我们开始了课堂改革的及人文经典课程的探索实践工作。具体实施时,则以本校的通识教育素质拓展选修课作为课程体系构建基础,主要涉及的中国经典如《论语》、《老子》、《庄子》、“四大名著”、《史记》、《牡丹亭》、《传习录》,外国经典则如《理想国》、《圣经》、《莎士比亚全集》等,带领学生阅读经典名著,构建人文科学与文化类通识课程的教学模式。(一)经典课程的实施理念及实践特征:读作品、悟文化、启思维课程所涉及的中外经典,在不同时代、不同读者对经典作品的解读会呈现不同的阅读价值。因此注意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注意对作品当代意义的深入挖掘及阐发;二是综合择取学生阅读实际及教育需要的经典作品纳入课程构建。三是将授课重点放在“感悟品读”、“思想启蒙”及“思维训练”等几个层面。教师引导学生以发现、探究的眼光进行学习,注重问题意识,使课堂小组讨论变为常态化,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同时鼓励学生组建和参与文学社团,进行文学创作,甚至自编自演戏剧作品等。在涉及中外经典作品反映的共通问题时,则采用比较式阅读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寻找中外人文典籍的契合部分,置入人类历史大背景中思考问题,可以进行横向比较,如选取中西思想、文学、文化的不同视角,也可以从纵向的历时比较着手,探索一段时间中西方文化的大变局,以促进学生跨文化比较思维能力及理性思维的形成。(二)不同课型的构建:大班讲授、小班研讨与读书会相结合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和选课规模,我们设计了不同的授课类型,如90-150人的大班授课模式,重在导读、导思,注重文化精神的传承;30-50人的小班精研精读授课模式,重在精读精研及对原典精义的阐发;讨论式课程授课模式,重在学生的思考、表达。此外,经过教师一定时数的集中讲授后,增加小组展示环节;另外,我们还鼓励学生参加读书会。我们认为,最有效的经典阅读方法就是团队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大家有计划地开展阅读、讨论与分享,会形成经典阅读的文化氛围。(三)教学模式的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引入通识教育改革理念,突破传统的单向式教学模式(文学边缘化、求学功利化、讲授刻板化),以学生的“学”作为教学中心。倡导以学生的阅读和学习、思考为重心,训练学生阅读经典和解析原文的能力,倡导“鲜活”、“宽松而自由”的启发式课堂气氛;从通识教育理念、通识课程模式、通识课程考核等多方面提高课堂实效性,鼓励学生从日常经验常识上升到理性反思的高度,注重学生质疑、思辨、自主阅读、独立思考能力,做到既严谨审慎、精益求精,又勇于探索、协作共赢。

三、学习效果:以“学习过程”为考察重点

与通识教育理念相契合,根据现行课程教育目标,我们将人文经典类同时课程进行了考核方式的变革,即改变原来专业课考试时的闭卷及“一考定总分”的课考试方法,而采用多维考察的方式,重点监控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一)提高平时成绩权重课程考核方法和支撑手段方面,大幅度提高平时成绩比重(占总成绩的60-70%),达到动态、灵活、综合监控学生学习过程的目的。具体测量时,则注重考查学生课堂互动、小组讨论及质疑及表达观点等综合表现,并增加读书随笔、研究报告、札记、心得等环节,鼓励学生探寻当地文化遗迹、介绍家乡名人或文化、参与名家讲座等文化活动,使过程考查成为促进学生常态学习的抓手。(二)期末考查样式多样化期末考查以学生的阅读量、思维能力及书写、文字表达能力作为主要考核内容,尤其强调学生的高阅读量和写作分享。因为经典与流行文化不同,尤其是那些经过历史长河洗刷的古典名著,语言多艰深难懂,读者如果不细心、耐心达到一定的阅读量,是无法理解经典意味的。同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经典的价值之一是使每位阅读者都有自己的内心体验,当学生们对生活有所感触时,也就是开始领会经典意蕴的时刻,这时他们会迫不及待地与他人分享,这种情形下的写作也就容易产生与众不同的感悟与收获。此外,我们还提供多个思维角度或多种问题请学生自选回答,并且允许平时成绩前20%的同学不用直接参加考查,而是自我测评的创新试题形式汇报学习情况,鼓励学生展示最自信的一面。(三)学生学习效果的初步呈现我校采用自由选修、分布必修、核心课程相结合的通识课程开课方式。不同专业的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自由选修课程,获得了较多的交流机会,从每年的选课情况来看,开课规模有供不应求的局势。从课堂表现看,教师考虑了学生的兴趣,转变教学模式,不用再讲台上一站到底,而是增加了更多即时互动环节;学生上课亦不再流于“混学分”的形式,而是积极参与互动,训练了思维,真正从经典教育中有所创获。从所提交的考查作业情况看,学生的作业做得比较用心。四、结束语以上所言仅仅是对课程的初步尝试,许多工作尚需进一步探索、完善,如经典的选取、阅读、阐释、解构与重构等尚需摸索;课程实施的规范化、长效化、制度化仍需加强;不同经典对应的不同教育目标及阅读方式尚需理清。当然,作为高校教育事业中的系统工程,仅靠通识理念和零星的课堂实践是远远不够的。在瞬息万变、资讯高度发达的21世纪,大学生的阅读日趋数字化、功利化和快餐化的今天,需要各级学校、教育者及部门的通力合作。如中小学如果也开始注重通识教育及经典文化教育,高校如果能够吸引各学科的教授主动承担引导学生经典学习的任务,各级学团组织如果能够自觉把提倡经典阅读纳入文化教育及思政工作建设轨道;各级图书馆如果能够积极做好“读什么”和“怎样读”的服务工作……凡此,皆能为学生提供经典教育服务。经典教育仅仅是开放在通识教育大花园的一朵小花,但却是那朵开放的最美丽、最典雅的人类智慧之花。真正的经典与经典的教育,二者应该是互为表里的,教师可以思想去激励、焕发思想,以智慧去锻造、启迪智慧,学生则具有家国天下的宽广胸怀,能够立足时代又超越时代,扎根现实又超越现实,关怀社会又反思社会,这正是“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具体内涵,也是学校育人的根本。从这个意义上说,通识教育所负担的“全人教育”职能,必然归于对经典的活化与创新。因为,经典是弥足珍贵又经时间考验的人类智慧结晶,只有基于不断累积的前人文化资源和智慧基础,我们后来人才得以不断地反省自身,进而批判与改正、创造与重建,获得绵延不绝的精神资源。

参考文献:

[1]张寒松.从实际出发选择大学通识教育模式[N].贵州日报,2016-11-03.

[2]潘庆玉.全球化语境中的经典教育[J].当代教育科学,2003(12):3-8.

[3]王晨.西方经典教育的历史、模式与经验———以美国为中心的考察[J].教育学报,2012(1):19-27.

[4]王洪才.经典阅读意味着什么?[J].复旦教育论坛,2013(4):24-27.

[5]李长伟.教育问题与经典阅读[J].教育发展研究,2017(1):53-56.

[6]刘凤霞.通识教育视角下高校人文经典课程改革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6(36):113-115.

[7]于丹.观乎人文化成天下[J].北京教育,2016(2):1.

[8]刘凤霞.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通识课程模式探索和实践———以《王阳明与贵州文化》为例[J].长江丛刊,2018(4):170-171.

作者:刘凤霞 单位:贵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