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教育思想与学习型社会创建

时间:2022-04-12 06:11:00

终身教育思想与学习型社会创建

一、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的内涵

一般认为,“终身教育”这一专业术语,最早是由法国教育思想家保罗•郎格朗于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二届促进成人教育国际委员会”会议上提出的。他认为,“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儿童期和青年期,而是应该在人的有生之年得到持续的发展;教育方法也应该根据个人和社会的需要不断的改善和进步”。同时,“新的教育理念是,人类不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生活,都有自我教育、自我教授、自我发展的要求。在这种新的教育理念之上,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等的教育活动必须去除掉至今为止固有的与理念不相符的形式上的壁垒和障碍”。[1]以此为基础,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编写的研究报告《学会生存》指出:“教育要面向整个社会成员”,受教育的时间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的年龄”而是面向“个人终身的方向发展”。这使得终身教育思想进一步系统化和理论化,它标志着现代终身教育思想的形成,并引发了对传统教育观念的革命性变革。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从终身教育理论中派生出了一种新的“学习型社会”教育理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是建立终身教育的必要条件,终身教育制度的建立又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巩固和完善。终身教育制度的建立又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巩固和完善。这正如《学会生存》中所指出的那样:“每一个人必须终身不断学习,终身教育是学习型社会的基石。”可见,学习型社会不仅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同时,学习型社会的突出特点是学习和接受教育从个体行为逐步转变为社会群体行为。可以这么说,终身教育已被人们视为“知识社会的根本原理”,终身学习业已成为个人适应现代社会的基本生存方式。学习型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进行终身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二、我国学习型社会构建的依据

学习型社会是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潮流,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我国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是基于我国在世界潮流下的一种明智的政策选择。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理念得到了党和国家政府的一致肯定和高度重视。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法律,明确指出了发展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对于不断提高全民整体素质,实现国家民族的伟大复兴所具有的重大意义。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首次在中央文件中正式提出“终身教育”的概念。1999年1月31日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终身教育将是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共同要求。2001年5月,同志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正式提出,“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在党的十六大报告正式提出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2007年,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将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明确提出了“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新要求,这为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终身教育事业,建立学习型社会指明了方向。

第二,从发生学角度讲,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也是人的未完成性、全面发展性的客观选择。现生学认为,“人在生理上尚未完成,这一点对我们认识人是有独特贡献的。我们可以说,人永远不会变成一个成人,他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进程和学习过程。人和其他生物的不同点主要就是由于他的未完成性。事实上,他必须从他的环境中不断地学习那些自然和本能所没有赋予他的生存技术。为了求得生存和谋求发展,他不得不继续学习”。[2]人带着潜能来到世界,不停地进入生活,不停地发展完善自己,不停地变成一个“成人”。这一发生学的理论成果,有力地支持了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论点。

第三,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是我们当下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而这都是以人为出发点并以人为归宿的。构建学习型社会,就是要在深入挖掘人的潜能的基础上,使人们不断地在学习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可见,学习型社会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与我国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保持了高度统一,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过程,既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也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

三、我国学习型社会构建的策略选择

如何在现实中构建学习型社会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并给予回答的问题。我们认为,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策略选择:

第一,转变教育理念,为终身学习提供理论前提。在传统教育理念里,学习往往是一次完成时。学习和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学习和工作不能相互交叉。这一理念对知识信息量较少、更新步伐相对缓慢并对人的素质要求相对不高的时期较为适应。然而,在现阶段,学习已经不再是人生某一阶段的一次性努力。因为,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知识不断更新,一年不学习,知识就会折旧80%,没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就会被时代的浪潮所摈弃。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理念所包含的不仅仅是时间和空间上教育的拓展,而是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未来的人的发展以及自我实现体验必须与终身学习活动联系在一起,并且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而改变学习的途径和方式。“不学习或不能可持续性发展,不仅只是会失落人的社会价值,而同时也将失落人的主体价值,未来社会的文盲将属于那些不再学习的人”。[3]

第二,拓展学校功能,为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学校的主要任务已经不能仅仅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这些层次上。在新的条件下,学习者如果没有自主学习知识和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很快就会在不断发展变化和充满挑战的社会生活中因所学知识的过时而遭到淘汰,更谈不上如何发挥自身潜能,提升自身价值,成为对社会发展有益的人才。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师已经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来源,学校、课堂也不是学习的唯一场所。学生不仅可以通过教师讲课获得新的知识,还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各种渠道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去寻找、挑选、挖掘生活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因此,在学习型社会的框架下,学校的基本功能不再只是满足于人类已有文化知识的传递,更要着眼于学生和社会未来的发展,不断激发和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指导学生提高对各种信息知识进行选择、辨别、分析和应用的能力,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实现学习者从单纯受教育者向主动学习发展的转变,为学习者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第三,整合多种教育资源,构筑多元终身教育体系。建立终身教育体系是学习型社会得以实现的外在保障。要在我国建立终身教育体系,需要建设和整合三大教育系统,即学校教育系统、行业教育系统、社会教育系统,它们是构建终身教育大厦的三块砖石。一是以学校教育为基石。在终身教育体系中,以学历教育为主的学校教育,虽然仍然是终身教育的主干部分,但已不是为人生准备一切的阶段,而只是为人生打好基础,即培养一个人的基本素质、综合素质;二是以行业教育为羽翅。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的多样化、复杂化、现代化、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化的来临,都对就业者受教育的程度要求不断提高,以往那种一次职前受教育终身受用的劳动格局已被打破,社会的发展要求人们通过行业教育来提升劳动者个人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三是以社会教育为阵地。广泛的社会教育网络是实施终身教育的重要条件。构建社会教育系统,需在各种社会机构、组织各扬所长,主动承担起教育的职能,发挥其作用,成为既是文化娱乐的场所,同时也是实施教育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