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山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时间:2022-05-07 03:37:00

小议山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进行创造性教学,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的需要。数学基础教学应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旋律,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主动积极地学习,勇敢的进行探索,在自主探索中获得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以日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研究“学材”,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

众所周知,现行教材存在缺陷,存在着不客观不合理的一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已明显表现出滞后性。教育部基教司朱慕菊副司长指出现行教材存在“文化歧视”,即编教科书的人都是城里人,教育内容对贫困地区的孩子不适宜,所采用的都是城市里才有的东西,偏远农村的孩子就听不懂,结果他们不是被数学打倒,首先是被城乡文化差异打倒。但现行教材毕竟凝聚专家的心血,整体水平较高,该利用的我们要充分利用,并且完善利用书本的过程。该进行改编再创造的,必定有其不合理(如与时代脱节与现实反差等)、不符合学生实际的一面、提不起学生兴趣的、学生不易理的一面,因而就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研究学材,使学生乐于接受、乐于学习,符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那不是更好吗?

如第六册第60页“除法的简便运算”例12的推导,让学生感到抽象的将其改编为学生自己熟悉的乐于接受的内容:“三年级(1)班学生可分成4组,每组9人,学习委员要把360本练习本发给同学们,每人平均分多少本?(你有几种方法?)”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精心设计,促进学生自主探索

教学当中,教师应精心设计每个环节,使学生学得实在,深化学生主体探索意识,促进探索能力的提高。在教学实践中,必须让学生在自主的创造性活动中,既构建数学知识,又充分展开了学生的思维,为此,精心设计必不可少。

如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先让学生计算73.9÷739,之后复习回顾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变式为739÷73.9,自然导入新课。并提问设计:除数有什么特点?怎样使除数转化为整数?要使商不变,你有什么办法?想一想,怎样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多让学生主动去思考交流,在合作中共同促进学生主体探索,提供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更容易使学生突破难点、更好的把握重点。

又如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和不同的起点出发思考问题,用多种分析方法解应用题,真正理解应用题中各种数量之间的关系,并能在实际解题过程中起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三、视实践操作,切实培养主体探索能力

操作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让学生主动动手操作,可以使学生突破时空障碍,获取他们生活中缺乏而又必须掌握的感性认识,化抽象为形象,化知识为能力。让学生在亲自创造事物中快快乐乐地获得真正理解,切实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如教学“圆的面积”时,可以先发给学生教具,再让生自学,在动手操作中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观察书中的图形,自已摆一摆教具,看看圆的面积可拼成近似的什么图形?各部分有什么联系和特点?

2.想一想,圆的面积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你会运用学具推导吗?

3.已知圆的周长是9.42米,请求出圆的面积。

4.通过摆放、观察、训练实践、思考推理,求圆的面积应具备什么条件?

在以上的问题中,就着重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动脑多种感官参与的自主观察自主探索中掌握新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靠自己的双手探索未知”,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又如教学“圆的对称轴有多少条”时,就可让每位学生剪下一个圆形纸片,自由的去折,在折的过程当中让学生仔细观察,不断操作,自然而然得出了正确结论,不仅思维过程充分的暴露,而且学生学得主动,真正的把社会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个体的知识。

例如,在进行“28+7”的口算教学时,要切实指导学生操作。“8根小棒+7根小棒满10怎么办?”注重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问题,然后让学生根据操作小棒的表象概括出口算方法,主动理解算理,形象直观,效果好。要着重让学生口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引导学生归纳出算理,使操作、思维、表述构成了一个相辅相成的内化过程。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探索出“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

四、重视“思”的过程,抓实探索之脉络

“学而不思则罔”,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设疑问难,引导学生“思”的过程,能抓住学生数学思维之脉络,把学生深深地吸引到参与问疑解疑过程中来。

例如“关于带分数乘法”的教学,教材中有这样一段叙述:“分数乘法中有带分数的,通常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然后再乘。”我们可以抓住学生不太注意的两个词“通常”、“再乘”向学生发问,促使学生主动思索,从而深化理解。“为什么用‘通常’,不用‘一定’?”让学生去探索去讨论,从而得出了:有时把带分数拆成整数与真分数的和,可以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我又说,“请试试看──120×1/120×12/3”,学生经过计算观察后发现了120与1/120直接约分后,结果是1,1不必化来化去,带分数1可以直接参与运算。至此学生明白了通常之外的两种情况。“再乘,说得很精炼,谁能把它的意思扩展开来?”学生经过思考,基本上能还原成:按照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即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紧紧地抓住关键字眼,引导学生思索,让学生在探索的脉络中将抽象的内化成了形象易感知的知识。

又如在教学“加法的结合律”时,归纳出“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和不变”之后,问学生,这里为什么要用“三个数相加”,而不用“几个数相加”?引导学生思考、展开讨论,从而得出:如果是几个数相加,后面的文字不便于叙述;如果是几个数相加,我们把其中的任两个数相加,就可能交换了加数的位置,用到了交换律,就不完全是加法的结合律了……通过促发学生讨论、探索,使学生理清脉络,明确了结合律中不能调换加数的位置,为后面学习乘法结合律的运用作了孕伏,突破了教学难点,进一步深化了学生探索能力的发展过程。

总之,山区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迫在眉睫,我们既要创造性的教,又要激发学生创造性的学,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切切实实使得他们喜欢数学、学好数学、用好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