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以人为本的人文观特点

时间:2022-07-15 04:19:00

新课程理念以人为本的人文观特点

摘要:新一论课程改革于本世纪初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其突出特点是大力加强人文教育。本文就以人为本的中学教育人文观及以人为本在学生观、教学观、教师观和评价观中新的体现做了分析探讨并提出在以人为本的人文观指导下构建“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体系。

关键词:新课程以人为本人文观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是促进我国教育变革的重要指导思想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正是要大力加强人文教育。关于人文教育、人文精神的涵义非常丰富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对于中学教育而言以人为本应是人文观念的核心所在在于对人的充分理解、关爱和尊重。新课程背景下以人为本的人文观在学生观、教学观、教师观、评价观中应有新的体现。

一、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温馨融洽的师生情谊。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相信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巨大的潜能。尊重学生的价值教师就会用正面的、积极的眼光看学生就会有意识的发现并及时肯定学生身上的每个“闪光点”从而培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培养每个学生的潜能。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实际教学中教师是学生的“主导者”:课堂中教师是绝对主角学生参与进去的机会非常少。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学生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以及教师和家长的双重压力疲于应付。但教师和家长往往只注重对学生学习上的教导忽视学生情感态度的变化使学生渐渐失去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我们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也要留意学生的喜怒哀乐把他们调整到学习的最佳状态使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以人为本的教学观

新教育呼唤新的教学观摒弃旧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观。以人为本正是符合新教育理念的教学观它的养成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要树立平等、民主的师生观这种平等和民主应体现在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两大方面。对人主体地位的充分尊重是人文关怀的第一要义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在知识方面教师与学生只是“先知者”与“后知者”的区别而且很大程度上也仅局限于教师的本专业在教师的专业之外好多知识教师可能还不如学生知道得多。所以在认知世界里教师不是学术权威师生不应该是权威依从关系。在情感领域教师和学生也不应该有尊卑之分、长幼之别。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实现互动和对话。变教师讲授、学生接受式的学习为师生共同探究、师生互动交流和对话式学习这种对话不仅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也包括教师和学生与书本的对话由“教教科书”转变为“用教科书教”。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工作者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探究意识和自主精神为重点注重教学过程和方法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的教学观。

三、以人为本的教师观

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特别是在中小学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广泛而深远的。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管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影响无论是认知、人格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因此社会、学校和家长在关注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的同时也应该对教师多一点人文关怀、多一份理解、多一点宽容。作为“资方”的学校更要对教师多一些人格上的尊重;积极创造条件让教师参加进修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改变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依据的主要手段的状况建立适应新课程的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

四、以人为本的评价观

以人为本的评价观要求改变单一的评价手段。考试、测验法由于操作方便易于掌握并且能够使教师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学生学习状况的反馈信息作出定量分析并据此调整教学计划所以长期以来得到了沿用。但这种方法的局限也比较明显:在限定的时间内能够考察的内容和范围较窄对于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力、创造性、态度、情感、价值观等很难测出。

以人为本的评价观要求现有的选拔制度必须改变。教学实践中由于中考和高考制度的存在在升学压力下不仅教育观念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都受到强烈影响而且教学评价也受到制约评价观念陈旧、功能蝙狭、手段单一评价就等同于考试和测验分数决定一切。

以人为本的评价观要求建立适应教师的发展性评价观。从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角度讲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对教学投人的程度和所作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从学生的学业成绩上反映出来但对教师的测量与评价的内容和方法跟学生还是有区别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简单地以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结果作为对教师的评价依据学生考得好就说明教师教得好;学生考得差就是教得不好其他因素一概忽略。学校根据教师所教班级学生的分数决定教师的一切;教师根据分数决定学生的一切。提高教学质量变成了千方百计提高考试分数学校逼教师教师逼学生以人为本的教学异化成了以“分”为本。这不是以人为本的评价观。

鉴于中学教学评价的现状所以新课程提倡发展性的评价观不仅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要促进教师的不断进步强调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新课程倡导的这种发展性评价正是以人为本的评价观这种评价观的传播、渗透评价方法的实施需要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在工作实践中努力领会、积极实践。

五、构建“学校一教师一学生”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体系

在教育教学中师生地位有两种倾向:一是受传统教育观念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极端化即教师中心主义。二是受当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以学生为本”成了办学基本理念。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摒弃教师中心主义但也要防止学生中心主义。以学生为本不是否定教师的主导性更不能片面夸大学生的主体性。

一所学校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学校、教师和学生学校作为管理方教师、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校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是一种平行关系—学校组织引导教师教师引导学生三方协调一致构成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体系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校整体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培养出符合新课程培养目标的人才。

学校作为管理者不仅要以学生为本也要关注以教师为本应树立“师生为本”的人文管理观念而非以“分”为本。另外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管理要杜绝形式主义的泛滥防止以“章”为本。在学校的规章制度上大做文章把教师和学生当作管教的对象避免教学改革流于表面文章而得不到真正实施;杜绝权力主义以“权”为本。学校管理需要权力做保障但不能权力至上把领导、专家、教材看作权威剥夺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只有这样才能构建新型的学校一教师一学生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体系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以人为本的人文观要求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教学观教学应注重培养相异思维不要怕学生在课堂上“太活跃”甚至经常提让教师“丢面子”的问题或听上去毫无道理的问题我们的学生缺的就是独立思索缺的就是异想天开。我们的教学要想办法使学生从接受变成探索把被动变成主动把压力变成兴趣使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到成功感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从而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增强求知欲和创新意识;要深刻反省应试教育的影响认识到以分数论成败、以成绩定优劣是产生诸多问题的根源落实综合评价机制全面评价学生的素质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